梁后民奇袭白虎团(奇袭白虎团的杨育才)
梁后民奇袭白虎团(奇袭白虎团的杨育才)由于三八线的存在,北朝鲜的工业以及能源,与南朝鲜的粮食相互分离,对南北朝鲜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但此时美苏两国关系由合作转变为对立,南北朝鲜无法和平共处。尤其是朝鲜南北两国建国后,双方关系急剧恶化,持续发生着武装冲突事件。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冷战,美苏两军队分别对南北朝鲜,“三八线”两侧进行军事占领,分区进行治理。这个答案让毛主席有些意外,已经过去了11年,竟然还是个副连长。在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后,毛主席亲自开口为杨育才说话,随后杨育才就一路升迁,最后做到了副师长的位置。那么杨育才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才会被改编为京剧?又为何会11年都没有升职呢?图丨杨育才
1953年,距离抗美援朝已经过去了三年,也逐渐接近尾声,都要开始签订停战协议了。但南韩领导人李承晚不同意停战,甚至以“就地释放”为理由,强行扣留了2.7万名人民军战俘。李承晚的这一举动,令彭老总十分生气,大怒道:不想停战,那就打。
随后我军发动了代号为“金城夏季反击战”的奇袭,杨育才在此战中大放异彩。奇袭结束后,他还被评为“一级战斗英雄”,后担任副连长,这次奇袭还被改编为京剧《奇袭白虎团》。
图丨奇袭白虎团
1964年,毛主席观看完《奇袭白虎团》后不由得大声叫好,随后问起了剧中严伟才是否有原型人物。旁边的工作人员答道:原型是一级战斗英雄杨育才。毛主席知道后十分欣慰,随后又追问杨育才现如今的情况,工作人员再次回道,在济南军区担任副连长。
这个答案让毛主席有些意外,已经过去了11年,竟然还是个副连长。在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后,毛主席亲自开口为杨育才说话,随后杨育才就一路升迁,最后做到了副师长的位置。
那么杨育才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才会被改编为京剧?又为何会11年都没有升职呢?
图丨杨育才
奇袭原因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冷战,美苏两军队分别对南北朝鲜,“三八线”两侧进行军事占领,分区进行治理。
由于三八线的存在,北朝鲜的工业以及能源,与南朝鲜的粮食相互分离,对南北朝鲜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但此时美苏两国关系由合作转变为对立,南北朝鲜无法和平共处。尤其是朝鲜南北两国建国后,双方关系急剧恶化,持续发生着武装冲突事件。
1950年6月,双方终于爆发了全面战争——朝鲜战争。
图丨引发战争
同年7月7日,美国对联合国施压,要求“联合国军”参战。同年10月,美国以及南朝鲜军北上越过“三八线”,推进到了中朝边境,严重威胁了我国的安全。
在朝鲜的求助,以及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需要下,我国决定帮助朝鲜民族抗击美国侵略者,加入朝鲜战争,派出军队援助朝鲜。
1950年10月25日,我国军队前往朝鲜进行援助。刚入朝不久,我军对朝鲜地理环境并不熟悉,这时急需一名优秀的侦察员进行侦查,以弄清地形以及敌军分布情况。这时,杨育才挺身而出。
他穿梭于山林之间,为我军带来了准确的情报。还趁敌军不注意时,做了一些“小破坏”,为我军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于他屡立奇功,上级让他担任侦察排班长。
图丨抗美援朝
1953年6月8日,经过将近三年的对峙时期,南北朝鲜终于停战,就战俘问题达成协议。中美双方均宣布停战,希望共同拥护和平。6月中旬,双方即将签订停战协议。
可正准备交换战俘时,南朝鲜李承晚政府绞尽脑汁破坏停战,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行扣留朝鲜军队被俘人员,还妄想将战俘编入自己麾下。
扬言继续为朝鲜统一而“战斗到底”,企图破坏停战,再次发起战争。
图丨李承晚
这个做法,引起了北朝鲜的不满,招来了世界的谴责。美国国务卿也和李承晚进行了多次商谈,但无论美方如何劝诫,李承晚都不予理睬。
李承晚认为,美方若宣布撤军,那自己的政权也会随之而土崩瓦解。见劝说无用,美方别无他法,只能公开表示不再干涉。
为了获取停战的稳定成果,争取更大的主动权,我军决定给南朝鲜李承晚政府以致命一击,于是发动代号为“金城夏季反击战”的奇袭。
图丨反击战
金城夏季反击战金城夏季反击战中,杨育才所在的团,是当时负责正面进攻的607攻坚团。与名字相符合的是团部正好对上了一块“硬骨头”,李承晚政府的王牌部队——南朝鲜首都师的白虎团。
战争开始之际,我军重点进攻白虎团,其下辖的三个营被我军打得节节溃败,多次向上级求兵援助。有个团长多次向他们的师长崔昌颜请求支援,他见情况紧急,便派出了机甲团团长率领坦克部队前往援助。
68军指挥员则认为:“擒贼先擒王”,只要将白虎团拿下,一切都将解决了。
图丨志愿军战士
为了歼灭白虎团主力,我军专门组建了一支奇袭部队,对于队员要求极高。队员必须是副排以上的战斗人员,要有较硬的单兵素质,能够应付以一对多的复杂情况,还应当勇猛善战,能在复杂的地形中实现迂回。
可杨育才由于职位低于副排级,没有机会参与奇袭。然而连长十分信任杨育才的能力,一直向奇袭部队的负责人赵仁虎推荐他。赵仁虎当然不能只听连长的一面之词,他对杨育才进行了一系列的考核。
在考核中,杨育才的表现十分优异,赵仁虎便对连长说道:“不就是没有副排长的职称,人我直接带走了,你打报告,我批准!”
最终,由11名志愿军侦察员,两名北朝鲜联络员的奇袭部队成立了。
图丨探察敌情
为了实现迂回敌后,进行歼灭敌军的任务,奇袭队员“改头换面“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杨育才身材魁梧,鼻梁坚挺,与美军有一定相似之处,便直接将其装扮成为美军顾问。部队悄然接近敌后。
过了一会儿,杨育才发现队伍的最后,混进了一个南朝鲜士兵。他给朝鲜人民军之一韩淡年递了一个眼色,韩淡年注意到后,用朝鲜话上前与其攀谈,杨育才则出其不意地夺了那名士兵的枪。
经过审问后,才知道那名士兵是南朝鲜在前线,被炮火吓到了的逃兵。遇到杨育才这支团部,以为是撤下来进行休整的军队,便跟在后面浑水摸鱼,企图趁机逃跑。
图丨抓获
杨育才递了一个眼神,韩淡年心领神会,用朝鲜话问道:“团部的位置在哪里?今天的口令是什么?不说宰了你!”那名南朝鲜的士兵显然被吓傻了,脱口而出团部的位置,顿了一下继续回答道:“古鲁木!欧巴!”“古鲁木”在韩语中译为“云”,“欧巴”则译为“雹”。
知晓团部的位置以及口令后,杨育才将他绑了起来,还往他嘴里塞了块布,就把他扔入了一处山洞内。
然后,奇袭部队顺利通过了敌军好几道岗哨盘查,畅通无阻地进入了团部。当即将到达白虎团团部所在的二青洞时,有几辆汽车飞驰而过。杨育才指挥道:“两人打一辆汽车,然后趁机跑到公里旁边的白杨树下,不要恋战!”
图丨开始行动
于是枪药炮弹一哄而上,全部招呼到敌军的汽车上。看到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地死亡,车队队长不淡定了,大叫道:“自己人,不要开枪!”奇袭部队队员想道:“谁和你自己人呐!”炮火更加猛烈了。
是时候功成身退了,他们纷纷跑到了白杨树下等待集合。当他们来到白虎团团部外围的铁围栏时,杨育才将队员分为三个组,下令用手雷炸毁白虎团团部。
房子内的大部分人没有料到会遭到飞来横祸,逃跑不及,便被炸得血肉模糊。而部分士兵逃了出来,可是还有天罗地网等着他呢,被机枪扫射而死。
13分钟后,这支奇袭部队端掉了白虎团的“老巢”。他们进入了会议室,缴获了挂在墙板上的白虎团的团旗,到如今这个团旗,还陈列于我国人民志愿军军事博物馆。
图丨白虎团团旗
他们击毙了机甲团团长等六十多个人,还缴获了31辆汽车,5部电台以及一些美式军备物资。即便是被拼死掩护逃跑的白虎团团长,最后也被俘获。
战后,我党召开了表彰大会,这支队伍荣立集体特等功。杨育才则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还被志愿军首长记为个人特等功,后来升为副连长。
图丨接受褒奖
有的人可能认为,这个功劳太高了。南朝鲜“首都师”第一团,是1946年1月南朝鲜首批组建的八个团之一,享有“国防主力军”的美名,是“首都师”的王牌团。
1950年,“首都师”第一团随着联合国军一同向北进军,于十月初率先越过南北朝鲜的“三八线”。同年11月中旬,“首都师”第一团竟一举攻下了清津港,是南朝鲜军夺取的最北面的朝鲜城市。
我国志愿军入朝作战后,其他军队均退回“三八线”,只有第一团守住了襄阳,第一团在襄阳守备战中名声大噪。李承晚为鼓励其再接再厉,于是亲自授予其“虎头旗”。这面旗上的白虎长着血口獠牙,与他们成功捍卫襄阳的勇猛行为相符合,于是得名“白虎团”。
因此得知,守卫战胜利来之不易,这些荣誉是名副其实的。1953年7月27日,美方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朝鲜战争终于结束。
这场战役的胜利,维护了我国国家安全,维系了中朝友好关系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让世界认识到了中国力量,中华民族的力量以及中国军人的力量。
既然杨育才功劳如此大,职位又为何停滞不升呢?
图丨胜利
职位停滞原因杨育才,1926年生于陕西勉县杨家山村。因为家里没钱供他读书,他便只能帮地主家放羊。羊可不会乖乖地站在那里,等着他来放,时常在几个山头上到处乱窜。杨育才别无他法,只好跟在后面追,久而久之他就练就了一身功夫。
可就是因为这身功夫,他在解放战争时期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不久后,他就被阎锡山部队的军官任命为传令兵。他想过许多办法,想要逃走,可都被抓了回来。毕竟他的腿再快,也快不过枪炮。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挑起国内战争,阎锡山所辖的军队就成了国民党反动派。正是这一经历,成为了杨育才一生的污点。
图丨蒋介石
杨育才所在的部队被打败后,我党给了杨育才两条路:第一,拿着路费,回家看望自己多年不见的双亲:第二,加入解放军,帮助被地主剥削的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杨育才自小便见过被地主剥削压榨的农民,对其深恶痛绝,听到第二条路时,他十分心动。1949年4月,他加入了人民解放军。
在金城夏季反击战结束后,这次奇袭的故事被改编为京剧《奇袭白虎团》,以纪念人民志愿军们在朝鲜为人民的贡献,见证中朝友谊。
1963年秋季,京剧团在山东巡演《奇袭白虎团》,台下观众叫好声连连,以雷动的掌声表达对志愿军们的敬佩,表达对祖国诚挚的爱。
图丨京剧“奇袭白虎团”
毛主席也特别热爱京剧,1946年《奇袭白虎团》到达北京演出,毛主席自然不会错过。毛主席看完后连连赞叹,问身旁的工作人员:“这个身姿矫健、有勇有谋的严伟才严排长有原型吗?是我们志愿军里的谁啊?”
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似乎没有一个人深究过。过了一会儿,一个工作人员拿着厚厚的文件回复毛主席:“严排长有原型,是一名叫杨育才的党员,已经当了十一年的济南军区副连长了,每天都在一线做基础训练。”
听完这话后,毛主席将工作人员手上的文件拿了过来,看了一会儿后,感叹道:“他过去虽然犯过错误,但那是被”逼上梁山“的呀,而且人家改的蛮快嘛!他既有功于人民,又是我们的战斗英雄。这样的大英雄,不应当被埋没呀!”
图丨杨育才
结尾随后杨育才接连担任连长、营长等一系列职位,最高达到了副师长级别。在他退休后,他就一直像他的名字一般,育才,转入了教育事业。他开了三百多场革命演讲,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党人,为我党提供全新的发展动力。
在他临终前,他还叮嘱自己的孩子不要打着他的名头,投机取巧,蔑视法律与党纪,欺辱人民群众,而应当恪尽职守,好好做人。
图丨杨育才晚年
即使杨育才染上污点,也不能证明他是一个品行不端、立场错误的人。明事理的人都知晓他的贡献,并不会因为他的一时“错处”,就否定他的功劳。当然,能够连连升官还是因为他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