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年9年前负气出走(3年前因急于去上学)
17岁少年9年前负气出走(3年前因急于去上学)5块钱对于很多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善良天真的小福满来说,是一笔“巨款”,他的孝顺和善心也感动了无数人。王福满也是个懂事孝顺的小孩,有一次爸爸王刚奎回家看望老人小孩,给了王福满5元钱的零用钱,王福满虽然开心,但他说要把这5块钱存下来,以后家里有人生病了,要把钱拿出来给家人看病。王刚奎常常教育自己的两个孩子:做人要靠自己,别人的帮助只是一时的,只有靠自己脚踏实地的走。两姐弟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父亲外出昆明打工,每个月靠两三千的工资养活一大家子人,妈妈因为忍受不了贫穷的生活,早些年就离开了这个家庭,几年来对孩子不闻不问,这个家庭是典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王福满和奶奶还有姐姐住在土坯房里,家里的房子已经修了20多年,是用水泥搭起来的,然后用木头支撑住,屋子里没通电,天气冷的时候要靠火盆取暖。白天王福满要上学,回到家后第一时间不能写作业,而是要打猪草喂猪,帮家里干家务,家里经济很差,平时就是
还记得当年的网红“冰花男孩”吗?一张照片风靡全网,照片中,一个小男孩头顶着“刺猬白发”,眉毛也染上了白色,脸颊通红的站在教室里,滑稽的模样惹得身后的同学哈哈大笑,也因为这个模样,被网友亲切的称为“冰花男孩”,看到照片中的小男孩被冻到瑟瑟发抖的模样,即让人怜惜又忍俊不禁。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8年1月8号上午,当时天气寒冷,“冰花男孩”从家里走到学校,因为急于到学校参加考试,小男孩也没顾上头发,没想到头发上和眉毛上都结霜了。
老师看到后顺手拍了一张,传到网络上就掀起了轩然大波,照片广泛流传,引起了网友和媒体的关注,穷困山区的恶劣生活条件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照片中的男孩叫王福满,可爱的小福满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就读于云南省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王满福还有一个姐姐,姐姐叫王福美,两姐弟的名字寓意简单明了:幸福美满。两个孩子的爸爸王刚奎1989年出生,学历不高,但依靠自己的双手支撑起了这个家。
王刚奎常常教育自己的两个孩子:做人要靠自己,别人的帮助只是一时的,只有靠自己脚踏实地的走。两姐弟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父亲外出昆明打工,每个月靠两三千的工资养活一大家子人,妈妈因为忍受不了贫穷的生活,早些年就离开了这个家庭,几年来对孩子不闻不问,这个家庭是典型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
王福满和奶奶还有姐姐住在土坯房里,家里的房子已经修了20多年,是用水泥搭起来的,然后用木头支撑住,屋子里没通电,天气冷的时候要靠火盆取暖。
白天王福满要上学,回到家后第一时间不能写作业,而是要打猪草喂猪,帮家里干家务,家里经济很差,平时就是吃马铃薯和米饭充饥,吃肉对于王福满一家人来说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王福满表示,自己最喜欢吃的是肉,最拿手的是鸡蛋炒蛋,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环境而感到沮丧,反而是个乐观的小孩。
王福满也是个懂事孝顺的小孩,有一次爸爸王刚奎回家看望老人小孩,给了王福满5元钱的零用钱,王福满虽然开心,但他说要把这5块钱存下来,以后家里有人生病了,要把钱拿出来给家人看病。
5块钱对于很多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善良天真的小福满来说,是一笔“巨款”,他的孝顺和善心也感动了无数人。
因为转包山位置偏远,教育资源落后,方圆几十里内只有一所小学,王福满每天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到学校,山路崎岖,天气暖和的时候还好,遇到冷天或者雨雪天,本来就崎岖的山路容易打滑,危险系数升高,再加上家里贫困,买不起厚实的衣服,王满福的双手早就被冻到开裂了,小脸颊也被冻到通红。
脑海浮现了一个画面,个子小小的男孩,背着沉重的书包,穿着单薄的衣服,一摇一晃走在零下几度的崎岖山路上,着实让人心疼。
这对于温室中长大的孩子来说,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对于王福满来说,这就是日常,想要去上学,就需要吃这样的苦,面对记者的采访,王福满也表示:上学冷,但不辛苦,他喜欢学习,喜欢看科幻类的书,学校有面包和牛奶当早餐,午饭也很好吃。
对于学习这件事,王满福表现的很积极,朗读课文的时候,他格外大声,在班级中是认真的好学生。王福满从生下来就一直生活在转山包村,连最近的镇上都没去过,他的梦想是去看看大城市,想见识外面的世界,北京是他最向往的城市,警察是他最向往的职业,警察在他心中是圣神的存在,可以抓坏人,维护社会的治安。
王福满朴素的梦想被外界传播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师生隔空喊话:
希望小福满能坚持初心、不忘理想,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去到北京,去到素有“警察摇篮”美誉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生活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为维护社会治安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儿时的崇高理想。
记者问王福满“冷吗?”王福满回答冷,但是因为自己衣服只有五件,厚的衣服洗了还没干,被拍照的那天只能穿单薄的。记者又问,上学的路途中发现自己的头发和眉毛都结霜了吗?王福满说,当时只顾着去学校考试,没注意到这些。面对这么可爱又懂事的王福满,网友都被这个小孩的天真和单纯感动了,纷纷提议要给他捐款捐衣服。
云南鲁甸县曾经是贫困县,深度贫困村就高达40多个,而王福满所在的转山包就包括在其中。王福满的家庭情况只是一个缩影,他并不是个例,随着媒体的深入了解,发现这里的小孩子手上都是冻疮,小脸都被冻得通红。
他们甚至穿不起棉衣,但对上学很积极,再寒冷的天气都阻止不了他们去学校的心。贫困县中,像王福满这样的小孩子多不胜数,父母外出务工,只留下几个孩子和家里的老人相依为命。
根据资料显示,转山包小学到县城的距离有50多公里,在校学生有100多人,其中距离学校最远的学生需要步行3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根据企查查的数据来看,整个县上只有7家文体娱乐业的公司,教育资源更是少之又少。
1月10日,记者采访王福满时,他手上已经戴上毛茸茸的手套了,转山包小学的学生们也收到第一批“暖冬补助”。云南省相关部门的志愿者们,给转山包小学以及周边高寒地区的小学送出10万元爱心捐款,给在校的每位学生,发送了冬日温暖,每人有500块钱的补助金。
截至1月10日下午5点,云南昭通市青基会共收到2763笔捐款,共计26万余元,社会上的一些公益组织和私人都纷纷对转山包小学进行了捐款,献出自己的爱心,收到叔叔阿姨礼物的王福满也非常高兴。
事件持续在发酵,关注福满的人越来越多了,各界人士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托王福满的福,转山包小学的很多同学都穿上了新棉衣,戴上了新手套。转山包小学的设施也慢慢完善,在社会捐赠和政府的扶持下,教室里装上了取暖设备,学校每天都有热水提供,孩子们不用再双手通红的写作业了,学校也修建起了新宿舍,路程远的孩子不需要每天在学校和家之间往返,可以住在学校宿舍。
同时,在教学方面,学校开设了实验室,美术室和计算机室。有不少人给王刚奎打来电话,想要资助王福满,但都被王刚奎拒绝了,王刚奎觉得热度总会过去的,等关注度慢慢减少之后,怕孩子心里有落差,也不想让孩子通过这件事觉得,可以不劳而获,他还是希望福满能够脚踏实地的走下去。
王福满因为被外界力量温暖到,性格变得开朗起来,原本是个安静不闹腾的人,后来会主动跟别人说话了,他说要好好读书,感谢对他关心的叔叔阿姨。也许对于外界人士来说,只是顺手的一个帮助,但是对于小福满来说,可能是从未体验过的温暖。
在政府和各界的帮助下,王福满搬新家了,住上了坚固的两层砖房,门口就是水泥路,家里宽敞明亮,有了25寸的大彩电,有电有沙发有微波炉,一家人欢欢喜喜的搬进新家,王福满去上学的路程也缩短到20分钟,而王刚奎找到了一份日薪200的工地工作,每年的收入翻了一倍,消失多年的母亲闻讯也回来了,小福满和姐姐终于拥有了健康幸福的家庭。
除了热心网友送给福满和同学们的温暖外,云南省昭通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也呼吁大家,希望社会各界的人士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改善这些贫困山区的生活质量。从数据中显示,王福满所在的云南昭通鲁甸县,全县40名处级领导、114家中央、省、市、县部门挂钩帮扶工作;结合实际情况,了解致贫原因,制定了全县91个贫困村村级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王福满的事情惊动了省长,省长表示自己看了王福满的事情后,感到很震惊,而对于这件事,自己也有责任。虽然王福满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还有千千万万个王福满的生存问题没得到解决,要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教育和扶贫的政策需要大力发展,需要实事求是的办事。
王福满的新闻也引起了很多人对当地交通的关注,行路难的问题也被提起来,鲁甸县交通局副局长张遵桥表示,鲁甸县是有地理优势的,鲁甸靠近昭通市政府所在的昭阳区,与五个县区相邻,容易构建向外的交通,但张局长更在意的是农村公路,农村公路是整个公路网的毛细血管,也是建设的中心,便利的交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
当地是由一个个山包组合起来的,看起来每个村落都隔的很近,但是道路崎岖,走起来很困难。受到这些自然条件的限制,要做到每家每户都能建立起便利的交通有些难度,但可以尽量合理布局。
2019年12月的时候,王刚奎发布文章说,家里申请低保被拒绝,母亲和老婆申请村里的扫地工作也被拒绝,村主任表示,王刚奎拥有有两辆机动车,不符合申请贫困户的条件,而扫地是公益性岗位,专门针对五保户和残疾人的,王刚奎的母亲和老婆身体都很健康,所以无法申请。王刚奎说,扫地的工作每个月有500块钱的工资,虽然不多,但也解决了一些问题。
文章才一发表,就有不少网友评论攻击王刚奎,说王刚奎已经接受了社会各界人士和政府的帮助,找到了比原来更好的工作,还贪得无厌申请低保户,王刚奎随后删了帖子,他表示自己名下确实有一辆面包车,是几年前拼拼凑凑,花费2万块钱买的二手车,因为看到身边有人开二手车拉人赚钱,一天下来可以赚几百块,王刚奎想多赚些钱,现在这张车也贬值了,出手的话最多几千块钱。
对于申请低保这件事,他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虽然自己现在工资不算低,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所有人都靠他养活,除了两个孩子外,王刚奎还有一个弟弟,老婆离家多年后又回来,他舍不得老婆去太远的地方打工,担心老婆又走了。而至于自己的母亲和老婆无法申请公益性岗位,王刚奎猜测是村主任“有意为难”,因为自己家曾和村主任家有一些过节,十多年前,王刚奎的父亲因为在一场争执中致人死亡入狱,而死者正是村主任的伯伯。
记者联系了村主任,询问相关事件,村主任王刚明表示,王刚奎家的家庭条件在村中不是最差的,他秉着公事公办的原则,向有关部门提交过王刚奎家的资料,但最后没有通过审核,至于公益性岗位,要求年龄不能超过55岁,但王刚奎的母亲已经60岁了,不符合要求。
王刚明也说,十多年前两家确实有过节,但自己作为村主任,一定会公事公办,不存在刻意为难一说。因为转山包有500多户人家,人口数高达2000多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不发达,全村有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都外出打工,贫困户占了全村的一半多,王刚奎家的条件并不是最差的,公益性岗位名额也比较少,只有几十个名额,所以肯定要留给最困难的家庭。
2020年末的时候,小福满终于不用每天辛勤的早起,冒着寒冷走一个小时去学校了,他已经搬到新学校。这些年来,政府给予了转山包村很多帮助,由于扶贫搬迁,很多村民都搬走了,转山包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少,政府为了提高教学素质,优化教育资源,把转山包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合并到新街镇中心学校,身为六年级学生的王福满也搬到了新街镇。镇里的海拔低一些,温度也比转山包温暖,新学校里设施比较齐全,有学生宿舍,也有供暖设备,小福满只需要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教室,不需要受冻,上学路终于变得轻松了。
王福满也在新的学校继续努力着,据学校的老师说,他的数学成绩比较突出,在班级里排名第三,而总成绩也在班里前五,是班里的劳动委员,和同学之间相处的也很和谐。
受到媒体的邀约,2021年三月份的时候,王福满和姐姐还有爸爸去到北京,去看一看大都市的繁华,完成了福满的梦想。在北京的三天之旅中,王福满去天安门广场看了升旗仪式,去北京警察博物馆了解关于警察的历史,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参观警校的生活,看到警校的真实生活后,小福满不禁感慨,觉得警察的生活和他想象的不一样,他以为警察只需要抓坏人,没想到警察每天都有很多体能训练,他不禁敬佩警察,觉得警察很厉害。福满的姐姐也说出了自己的梦想职业,她想当一名医生,因为奶奶总是生病,她想做一个能拯救奶奶的医生,通过这次的旅行,王福满和姐姐都更坚定了自己的梦想,也明白了一定会好好学习,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通过这次的旅行,王福满看过了大城市的繁华,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在两个孩子心里种下了“萌芽”,走出大山的方法,只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希望在未来的道路上,小福满能守住初心,努力走向更好的道路,不辜负大家对他的期望。
1.齐鲁晚报 — 《冰花男孩的一年详细情况介绍 冰花男孩现在怎么样了》
2.中国新闻网 — 《为何心疼“冰花男孩”?媒体:并不是因为他穷》
3.北京头条客户端 — 《“冰花男孩”父亲申请贫困户被拒,村干部:他家不够贫困户标准》
4.红星新闻 —《中国奇迹|“冰花男孩”和故乡鲁甸:曾经头顶“冰花”是生活常态,如今“晴通雨阻”早已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