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进度条 刷新 雄安新区2022年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雄安新区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进度条 刷新 雄安新区2022年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白洋淀附近的淀边村、淀中村有102个,总人口约24.5万。为解决生活污水入淀问题,五年来,这102个淀中村、淀边村共建了119座小型污水处理站,经过处理后的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再作为绿化用水、农田浇灌等资源化利用。雄安新区安新县东淀头村村民 张英利:现在水也清了,天也蓝了,苇子也绿了,荷花也红了。这个环境相当优美,心里特别高兴。白洋淀位于京津冀地区腹地,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同时,白洋淀也是雄安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水体。曾经的白洋淀,污染严重。河北省和雄安新区针对内、外源污染,采取了多种措施和生态治理工程。五年来,经过上下游的协同,白洋淀水质不断提升,水质从过去的劣V类达到了全域地表水Ⅲ类的标准,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今年56岁的张英利,是雄安新区安新县东淀头村人,过去,他和很多村民一样,在家门口的白洋淀里进行水产养殖。三年前,安新县为改善淀区水体水质,对该县白洋淀水域内的水产养殖
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欣:我们雄安新区会建三座城市,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其中,云上的一座城就是我们这个超算项目,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雄安新区的城市超算云项目是雄安智能城市的基底,今年建成以后,将为整个城市的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提供网络、计算、存储服务。
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欣:首先承载了雄安新区的核心数据和一些政务应用系统,它主要就是在我们所有的雄安新区的市政、道路、桥梁、水质等各个方面装上传感器。这个传感器收集大气的情况,水质的情况,楼的承压情况,统一汇交到我们这个数据平台上,为政府的治理提供一些服务。
白洋淀水质改善 步入国家良好湖泊行列
白洋淀位于京津冀地区腹地,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同时,白洋淀也是雄安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水体。曾经的白洋淀,污染严重。河北省和雄安新区针对内、外源污染,采取了多种措施和生态治理工程。
五年来,经过上下游的协同,白洋淀水质不断提升,水质从过去的劣V类达到了全域地表水Ⅲ类的标准,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今年56岁的张英利,是雄安新区安新县东淀头村人,过去,他和很多村民一样,在家门口的白洋淀里进行水产养殖。三年前,安新县为改善淀区水体水质,对该县白洋淀水域内的水产养殖进行全面清除。此后,张英利从水产养殖户变成了白洋淀清洁员,负责清理水面垃圾。这几年,张英利切身感受到,眼前这白洋淀一天天变得清澈。
雄安新区安新县东淀头村村民 张英利:现在水也清了,天也蓝了,苇子也绿了,荷花也红了。这个环境相当优美,心里特别高兴。
白洋淀附近的淀边村、淀中村有102个,总人口约24.5万。为解决生活污水入淀问题,五年来,这102个淀中村、淀边村共建了119座小型污水处理站,经过处理后的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再作为绿化用水、农田浇灌等资源化利用。
白洋淀地处九河下梢,针对外源污染问题,白洋淀周边及上游河流沿线村庄,也全做到了生活污水全处理。
河北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 赵宪伟:城镇生活方面,做到了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在工业方面,取缔了13000多个排污口。
白洋淀上游的保定20个县区市的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提标改造,排放水质达到地表Ⅳ类水的标准。在府河和孝义河的入淀河口,修建了两处大片河口湿地,并已正式开始运营,通过前置沉淀生态塘 、潜流湿地 、水生植物塘等综合处理,水中的氨氮去除率达到60%。
而为了监测白洋淀的水质,雄安新区将5G技术应用于生态环境领域。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在白洋淀内和河流入淀口,建起了16个5G技术水质环境监测点,通过监测仪器自动采样、自动分析,再实时将数据回传到生态环境指挥中心。
五年来,白洋淀面积由250多平方公里增加到370多平方公里,为历史最大面积,水质也持续向好。
河北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 赵宪伟:大规模地推进了生态清淤,我们利用南水北调的水,引黄水以及上游水库的水,强化对白洋淀的生态的补水。五年来,我们累计补水3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