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中国大部分地区此时仍然酷热难耐正相反,“三伏天”将持续到立秋以后马端临《文献通考》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秋蝉鸣泣,预示着又一个生命盛衰的轮回。叶落知秋立秋已至,但秋天实际并未到来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1)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2)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3)

立秋,七月节。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暑热在到达极点后开始消退,万物的茂盛生机也开始悄悄收敛起来。

初候,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自春至秋,五行的主导地位也悄然变化,由木转火,又由火转金。西风代表金之肃杀,生命枯荣的轮盘也开始转动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

马端临《文献通考》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秋蝉鸣泣,预示着又一个生命盛衰的轮回。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4)

叶落知秋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5)

立秋已至,但秋天实际并未到来

正相反,“三伏天”将持续到立秋以后

中国大部分地区此时仍然酷热难耐

尤其是南方正经历台风季过去以后的酷热“长夏”

即使入秋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在气候上入秋也到等到八月份。

一叶落而天下知秋,古人的智慧让人钦佩。

桫椤双树花变色,盛极必衰理长存。

繁盛的夏季中绿色接山连海

只一片落叶,就足以让人知道衰朽的来临不可避免。

秋天是生命走向衰朽的开始,死亡中又际遇着新生。

秋风、落叶、白露、蝉鸣……

他们是秋天的使者,也是轮回的使者。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6)

蝉声渗岩

斜阳返照,蝉声渗岩

日本俳人谢芜村凭此一句就足以位列歌仙。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7)

“蝉”与“禅”同音同源,在东亚文化圈一直有着高洁的寓意。

《全唐诗》的开卷之作,便是虞世南的《在狱咏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随着宗教与文人情思的进一步发展

蝉声所代表的宁静、空灵,成为一种固定的意象。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8)

寂静啊,蝉声渗入岩石。

这是诗人的宁静心绪,也是生命轮回到达节点之后,自然所发出的讯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9)

风雨不惊心

如果说我们该向古人学什么,那或许就是顺应和敬畏自然,而不是对抗。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10)

诚如经书所言,“不为风摇,不为雨藏”,虽入世却能超然。

恰似古人品香,乃是日常,驱虫避秽、放松身心。

今人焚香,更关乎心情,调理心绪、清明祥和。

每每疲惫时,点一支香,灵魂宛在另一处宁静天地。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11)

立秋习俗

报秋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梧桐叶于是应声而落,宋时皇家风雅,可见一斑。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12)

啃秋

江南一带,立秋时吃西瓜称为“啃秋”。

民国《首都志》记载南京习俗说:“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西瓜可整个秋天不生病,并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

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13)

晒秋

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和场景因为极具艺术感染力,也被称为“晒秋”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14)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

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井水

饮用水时,古人特别青睐“节气水”,即逢自然节气日所取得的饮用水。

如在立秋日五更时取井华水,“长幼各饮一杯,能却疟痢百病。”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15)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16)

养生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17)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

《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这是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立秋养生,首在养阴。

秋内应于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

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

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

可选择使用的水果包括葡萄、柚子、杨桃、柠檬、山楂等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18)

利于养阴的食品包括: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 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 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19)

五彩蜜珠果

[配料] 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

[做法] 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 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20)

醋椒鱼:

[配料]鱼1条,香菜、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功效] 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21)

除此以外,秋日里焚香一炉,更有助于凝神静气,去燥安神。

明日立秋夏日未央秋渐浓(立秋斜阳返照蝉声渗岩)(2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