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弃婴救雏妓替人)
(捡弃婴救雏妓替人)用新凤霞自己的话说:新凤霞小时候,家里九口人的生计就靠父亲卖糖葫芦来维持,境况怎一个穷字了得。(而且她的父亲还患有肺病,一到冬日就咳嗽吐血)穷人的孩儿早当家,在很小的时候,新凤霞就知道做些营生,来减轻父母亲的负担。今天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谈新凤霞与张少华的往事,也不聊太多新凤霞在特殊时期的遭遇,同时把她跟吴祖光先生的爱情部分也减至最少。我们主要将讲述放在新凤霞本人身上,力求以此文,为您呈现一个人格秉性极其可贵的新凤霞。新凤霞1927年生于天津一户人家,家中有兄弟姐妹6人,新凤霞是最大的那个女儿。彼时她家住于南市升平戏院后的杨家柴厂;那里地势低洼,只要来水灾,家里的东西很快就被淹湿浸没。同时,那里也是一个“三不管”地带,社会底层人士的聚集地,住的几乎都是穷苦人儿。
说起近代中国的“评剧女王”,相信新凤霞的名字会很快爬上许多人的思海。
这位评剧界开山立派的一代宗师,被无数同行称为数十年一遇的大家。
她独创的新派唱法,成为中国评剧史上永远绕不开的话题。
然而遗憾的是,这位成就等身的艺术家,在谢世20余年后重新为人熟知却是因为另一个人,却是因为一段极不愉快的往事。
今天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不谈新凤霞与张少华的往事,也不聊太多新凤霞在特殊时期的遭遇,同时把她跟吴祖光先生的爱情部分也减至最少。
我们主要将讲述放在新凤霞本人身上,力求以此文,为您呈现一个人格秉性极其可贵的新凤霞。
01新凤霞1927年生于天津一户人家,家中有兄弟姐妹6人,新凤霞是最大的那个女儿。彼时她家住于南市升平戏院后的杨家柴厂;那里地势低洼,只要来水灾,家里的东西很快就被淹湿浸没。同时,那里也是一个“三不管”地带,社会底层人士的聚集地,住的几乎都是穷苦人儿。
新凤霞小时候,家里九口人的生计就靠父亲卖糖葫芦来维持,境况怎一个穷字了得。(而且她的父亲还患有肺病,一到冬日就咳嗽吐血)穷人的孩儿早当家,在很小的时候,新凤霞就知道做些营生,来减轻父母亲的负担。
用新凤霞自己的话说:
“我从记事起,就知道要学本事挣钱养家。”
那个年月,男女平等的意识还未普及,生在家里的女孩终归没有男孩值钱,个子高的到妓院去做使女,个子小的只能干些零活。
当时零食厂砸核桃、蛋厂打鸡蛋,纺织厂捡线头,甚至到大户人家给老爷太太捶腿按背,这些地方都曾经有过“评剧女王”的身影。
她是切切实实地,从我们底层老百姓中走出来的巨星。
在她的回忆里,她7岁时第一次和面,面和完后,兴冲冲地拿到了大伯母的面前,结果大伯母狠狠给了她一个巴掌。
扇得她眼泪差点流出来。
原因是她没做到“手不沾面,面不沾盆”。
这些都是穷苦人家的女孩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绝对不可以马虎。
但生在这样环境下的新凤霞,心肠比谁都柔软。
在她8、9岁的一年,五月刚过,正值端午。新凤霞清晨喊完嗓子回家时,忽然听到从垃圾箱里,传来一声啼哭。
她提起胆子,掀开了垃圾箱,发现箱子里有一个蒲包,包中躺着一个满身通红的女婴,婴儿的肚脐处缠着一片白布,身下只垫了一块旧棉花。
在那个年月,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
新凤霞看到后,赶忙脱下自己的外衣,托住孩子,将衣服实打实地裹在了这个弃婴的身上。
然后她抱着孩子,回到了自己家,兴致勃勃地跟母亲说:
“娘,这是我捡来的,您看,多好看啊!”
没想到母亲脸色一沉:
“还不嫌咱家人口不够多吗?快给我抱走!在哪儿捡的还给我搁到哪儿去!”
听到这话,年幼的新凤霞立马说:“不行!反正得给她找个主儿。”
说完,她抱着小孩来到了二伯母家。
新凤霞的二伯母是个开妓院的鸨子,家里很是殷实,不仅吃喝不愁,还常常花钱买小姑娘,养大了当摇钱树。
新凤霞进门后,径直把孩子放在了二伯母的铜床上。
孩子很快传出了哇哇的啼哭声。
“二娘,这是个小女孩儿,您留下吧。您买一个孩子还得花钱哪,这多好哇,您要吧!”
听到这话,二伯母突然翻了脸:“小凤!你胡说什么?抱走!哪儿抱来的往哪儿送!快抱走!”
被二伯母的震怒直击后,新凤霞也哭了起来。
“那你愿意怎么着?”
“我愿意养活她!”新凤霞说。
二伯母听完后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你放屁!你还不知道喝哪门子西北风哪!你还愿意养活着她?谁养活你呀!”
之后,她用手捏住新凤霞的小辫子,拉扯着把她拽向门外,又把孩子裹了裹扔到她怀里。
然后“呯”地一声关上了门。
之后,新凤霞又抱着孩子找了两户大人家,这些人家都出奇地冷漠,连平时对新凤霞不错的,看到她抱着个孩子也马上把脸拉了下来。
“私孩子没有个好命的,都是妨人精,生下来就是遭罪的命!哪个土箱子里没有哇?你捡得过来吗?怪她命苦投错了胎!”
她们是这样劝说新凤霞的。
最后,大户人家们谁也没要这个女孩,偏偏是当初那个打了新凤霞巴掌的,和新凤霞家同样穷苦的大伯母收养了她。
从此,大伯母上街,卖茶,给穷人缝衣服维持生计的时候,总把这孩子带在身边。
这孩子很有灵气,3个月便会认人,8个月便会爬行,1岁就会自己找东西吃了。黑头发,大眼睛,长睫毛,小圆脸,很是可爱。
别人给她一块苹果皮或者红薯皮,她就紧紧地攥在手里,谁也抢不走。
见到新凤霞,就知道喊“姐姐”。
新凤霞也疼这小女孩,总用红布条给她扎小辫子。
然而,在这孩子三岁的一天,一辆疾驰的汽车从大伯母卖茶那条街上驶过,小女孩被吓住了,呆在原地。
很快,就被碾成了一滩血水。
后来,新凤霞在她的文章中这么写道:
“费尽了心,流了多少眼泪,怎么也没有救活这个孩子!”
这个小女孩,她连个名字也没有。
02在上文我们已经说过,新凤霞的二伯母是个老鸨子,家里招赌窝娼,可这个地方却也是新凤霞唱戏的启蒙之所。
新凤霞启蒙老师是她的堂姐,唱刀马旦的杨金香。
6岁时,她便跟随堂姐,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拿顶吊嗓,练出了一身不俗的基本功。
那时她每天都往二伯母家跑,帮二伯母干活儿跟杨金香学戏,因此还挨了母亲的不少骂。(据说当时,每当新凤霞要出门,母亲就呵斥她:“又装丧去,你说还去不去!”戏瘾极深的新凤霞每次都斩钉截铁地说:“去!)
当时,新凤霞的二伯母家,养了七八个女孩子,这些女孩子都是伯母的挣钱工具,有扮相的就学唱戏,没有扮相的就送到窑子里当妓女。
平日里,虽说管饭,饭菜却分三六九等,以能挣多少钱划分档次。
新凤霞每次都只能跟一些小姐姐们一起喝菜汤,吃剩饭残羹,没有一次吃得饱。
有一回,新凤霞从厨房里偷了几个馒头,跟姐妹们分着吃了,可仍旧是吃不饱。
当时有一个名叫小玉的姐姐跟新凤霞说:“吃不饱也得忍着,谁敢去说呢?”
年幼的新凤霞自告奋勇——我去!
当时,新凤霞常常跟着姐姐和姐夫一起出去唱戏,演一些龙套角色,能挣一点小钱。(但钱全进了二伯母的口袋)
有一回,新凤霞挣钱挣了双份,交到了二伯母手上,见二伯母笑盈盈地数着钱,很是开心,新凤霞适时说:
“二娘,你是样样都好,就是管饭不管饱,不如活埋!”
二伯母听到这句话,一个巴掌狠狠扇了过来,手掌掠过新凤霞头顶时,手指上的金戒指卡住了一缕黑发,这么一扯,差点将新凤霞的头皮掀下一块来。
二伯母继续暴走,又拿起扫帚狠狠地打起新凤霞来。
雨点般的击打,落在她的头上,脚上,腰背上。
打得二伯母也气喘吁吁起来。
可一顿暴打后,新凤霞愣是一滴眼泪都没有流。
从房间出来后,她跟小玉说:“不就挨顿打么,我二娘也就这点能耐!”
说完,差点又挨一顿……
而说起这位小玉,新凤霞对她有过两次天大的恩情。
第一次,是二伯母逼迫14岁的小玉去跟一个面铺的掌柜开房。
小玉不愿意,躲在厕所里哭得死去活来。
新凤霞知道后,立马把一包白面塞给了小玉。
“你拿好,我去告诉二娘,你要寻死!吓唬吓唬她!”
新凤霞这条计谋,果真奏了效,不仅替小玉免了一劫还得到了二伯母的表扬。
“小凤真聪明,知道把这种坏事儿告诉我。要不小玉一死啊,人财两空啊!”
第二次,是二伯母要把小玉卖到妓院去。
这次,又是新凤霞出马,请二伯父帮忙,终于才糊弄过去又救了小玉一次。
然而后来,小玉还是成了妓女。
她挣了钱之后,神气就变了,坐着车子回到家里也不理新凤霞了。
对于这样的人情冷暖,新凤霞一点也不怨怼:
“我心想,你这号人,不配跟我讲话。”
03新凤霞自小学戏,关于第一次上台唱主角,她的女儿吴霜老师在《家国记忆》栏目中说,彼时戏院的台柱病了,新凤霞临时救场,从此成为了独当一面的角儿。
按照吴霜老师的说法,当时新凤霞才15岁。
吴霜
但后来,查阅过新凤霞本人自撰的《我的艺术道路》一文后,我发现这个说法可能不太准确。按照新凤霞自己的叙述,这次台柱生病她登台救场的故事,应该发生在1944年,也就是日本投降的前一年,那一年她17岁。
而这位生病的,其实并不是戏院的原台柱,而是新凤霞的搭档杨星星大哥。
(所以,应该说新凤霞早在这个事件之前就已经唱上了主角儿)
当时,新凤霞和杨星星大哥在天津河东天宝大戏院,合作搭档《拾黄金》,两人每场需要对唱三、四个小时。
除要唱自家剧种的唱段,连其他兄弟剧种的唱段,也得一一唱得。
有一天,杨星星突然病了,高烧说着胡话。
戏院老板霎时慌了手脚,就问新凤霞该怎么办?
当时新凤霞尚年轻,老板也不相信她能一个人撑起来整场戏,而如果临阵回戏(取消演出),那观众是要砸场子的。
看出了老板的顾虑和轻蔑后,新凤霞骨子那股倔强适时地探出头来,她发了狠让老板在戏院门口张贴出告示:
“(就写)杨星星病了,今天《拾黄金》我小凤一人上场,不看退票,不听走人。”
班主听完后,还是不愿意相信她,把告示贴到门口也是带着几丝轻蔑。
新凤霞看在眼里,心中更加坚定,既然你看不上,那我偏要唱给你看看。
那天晚上,新凤霞站上舞台,来了一场独唱,声音刚出便撩得满堂喝彩,随着戏剧的高潮步步推进,观众的喧嚣也纷至沓来。
最后,有的人甚至往台上扔钱,扔红包。
种种迹象表明,新凤霞的这一次独唱,异常成功。
她唱红了之后,杨星星康复了戏院班主也不让他登台,就指着新凤霞一个人独唱。
连唱两场,戏园子里人声鼎沸,每天都有拍手喝彩的人,可独自在舞台上上挑大梁的新凤霞,却一直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直到前辈张笑影先生为她指点了迷津:
“唱主角的要想着四梁八柱,要想着缺了一根梁柱子也要塌房啊!你这么小,一个人唱了,你想没想过,后台还闲了一大堆人呢?
吃饭想想洗碗的人,做菜的想想吃主儿,做好了木器要想想上油漆的人,唱主角儿的要想想乐队,还有那些演配角的绿叶子,想想一般的演员,有了他们你这朵花才能好看啊!”
张先生说的,是“给人留饭”的道理。
势不可去尽,好不可独占,应当给别人一点空间,给别人一口饭吃;在自己得利好的同时, 想得着身旁的人。
这样对自己,对别人,都有益处,所谓为人处世的“格局”就是这么来的。
听完张先生教导后,新凤霞赶忙找到了戏院经理,她跟经理说,杨星星病好了一起演,否则以后她再也不会独演《拾黄金》。
那一次之后,后台同行都对新凤霞交口称赞。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杨星星带着新凤霞从天津来到北京。
最终,新凤霞从小白玉霜、喜彩莲、鸿巧兰等一大批名旦里杀将出来。
成了真正的角儿。
少年新凤霞
多年后,新凤霞在自己的文章中说:“给人留饭,这句话让我受益不小,因为这是为人为艺的品德。”
04最后,不能免俗,还是得说说新凤霞和吴祖光先生之间的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新凤霞当初与吴祖光相识,是老舍先生牵的线。
老舍
其实新凤霞和吴祖光两人,早在新凤霞还在天津唱戏时就有交集。
1946年,一部叫《莫负青春》的电影在中国上映。
影片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特别是片中的两首歌《莫负青春》和《小小洞房》,当时几乎是家喻户晓。而新凤霞所在的剧院也嗅到了这部电影的热度,知道只要唱这两首歌,准能满座。
当时在戏院外便总挂着一块黑板,黑板上写着:
“新凤霞加唱流行歌《莫负青春》《小小洞房》。”
而这部《莫负青春》的编剧和导演正是吴祖光。
可以说,新凤霞早在素未谋面时,就已然“蹭”过吴祖光的热度。
后来老舍先生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劝说新凤霞:
“凤霞,你要抓住机会,不能错过,因为很多人在找对象,你们用不着我再介绍,双方都有了基础了。”
这时,恰逢全国青联开会,新凤霞作为青年演员,需要再会议上发言,这可难坏了识字不多、经验匮乏的新凤霞。
老舍先生瞅准时机,让新凤霞请吴祖光帮忙写发言稿。
以此当月下老人,成其美事。
新凤霞和吴祖光
吴祖光果然到新凤霞家里来了,为新凤霞认认真真地写了发言稿。
事情解决后,两人相约到“恩成居”吃饭。
当天,新凤霞抢着付钱。
“我必须付钱,我在旧社会听人说请戏子吃饭的都是为了找便宜,我这次是请您帮我忙,您就让我付钱吧,不然您就成了来找我便宜开心的了。”
自此,吴祖光也被新凤霞深深地打动,两人在1951年结为了伉俪。(当年热恋时,吴祖光曾经特地到新凤霞家中,为她挂了一顶蚊帐,这顶蚊帐夫妻二人保存了多年)
后来在1957年的时候,吴祖光遭遇奔赴北大荒。
当时有人要新凤霞与吴祖光划清界限、申请离婚。
新凤霞听完后是这么回答的:
“王宝钏等薛平贵等了十八年,我能等二十八年。”
吴祖光和新凤霞
故事的末尾,两人厮守了47年岁月。
直到1998年的4月12日,新凤霞在常州去世。
狗Say:
近来,读过不少和新凤霞有关的文章,让我感触很深。
文章大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写新凤霞的悲苦,她中年罹患脑溢血导致半身瘫痪,右腿受伤,不得不告别心爱的舞台;
另一类,是写她与张少华的恩恩怨怨。
坦诚言之,这两类我都不喜欢。
因为悲苦与怨怼,都会令人失去理性。
我希望这个世界能铭记的,不是那些八卦逸闻,不是那些恩恩怨怨,也不是那些悲苦际遇,而是新凤霞高尚的人格与良善的秉性。
新凤霞在世时,身旁人称呼容貌靓丽的她为“美人娘”。
在此,摘录一段吴霜老师为悼念母亲而写的文字:
“我越来越坚信,我的母亲新凤霞是一个圣女,造物者将她如种子一般撒向人间,意欲要她开花要她结果,要她传递人生中最美好的信息。这正是在母亲离去时众多亲朋挚友滂沱的泪河当中,我是流泪最少的人的原因,感谢美好不该用眼泪,而应该用微笑。”
吴霜老师说,在自己心中母亲就是永远的的“美人娘”。
感恩这个世界曾经拥有过一个如此可贵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