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欢迎你:您是海淀人吗
海淀欢迎你:您是海淀人吗1952年7月,河北省宛平县全县及房山、良乡两县部分地区划归北京市;8月,取消按数字番号命名市辖区的办法,将郊区划为东郊区(原第十区)、海淀区(原十三区)、石景山区(原十五区)等区,至此,海淀区的名称正式确立,并一直沿用至今。
至元朝,开始有人在湖畔聚居,逐渐形成镇,始称海淀。您甭说海淀了,在中国早期,整个儿北京都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河道纵横、沼泽遍布,但是早期的人不是管水都叫海,这是蒙古地区人民的习惯,所以海淀二字确实形成于元,史料记载最早见于元初王恽所撰《中堂事记》。
只是那时还未形成如今的海淀区,今海淀南半部大体属宛平县,北半部大体属昌平县,直至清末,基本是这个情况,只不过在清朝将昌平县改为昌平州。民国二年(1913年),昌平州又改回昌平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原京兆各县并入河北省;
北京改名为北平,设北平特别市。海淀分属北平市和河北省的宛平县、昌平县、延庆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12月19日,北平市政府下令推行“地方自治”,设立市辖区,海淀地区属北平市辖域,大部分地区分属北郊、西郊两区。
二战时期北京沦陷,被日寇侵占时期的海淀隶属于“燕京道”,关于那段屈辱历史咱就甭细说它了。日军投降后,恢复北平,从1945年到解放前,北京一直用数字分区,海淀大体属于十三、十五、十六区。解放后,北平改为北京,定为新中国首都,十六区即成为首都北京的市辖区。
1952年7月,河北省宛平县全县及房山、良乡两县部分地区划归北京市;8月,取消按数字番号命名市辖区的办法,将郊区划为东郊区(原第十区)、海淀区(原十三区)、石景山区(原十五区)等区,至此,海淀区的名称正式确立,并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