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会献花名单:卓琳追悼会 现场万人送别 子女敬献的花圈写着
追悼会献花名单:卓琳追悼会 现场万人送别 子女敬献的花圈写着卓琳觉得自己已经从一个什么都不懂,只有一腔热血的女大学生,“蜕变”成了一名有思想有觉悟的革命党人。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已经两年了。卓琳心潮澎湃,坚信自己一定能在此地发光发热。她的革命事业和个人事业都在这里,发生了命运般的变化!进入组织之后,卓琳先后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群众运动等课程的教育。在完成各种思想文化课程之后,她便凭借着优异的表现,被组织调往陕甘宁特区政府保安处特别训练班继续学习。
邓公夫妇
她先从北京到天津,到青岛,到济南转西安……到了西安之后,辗转多地才找到了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
得知了卓琳的报国志向之后,八路军办事处很重视这位女学生。在部队的帮助之下,卓琳终于抵达了延安。
“逶迤延河水,巍巍宝塔山;红色朝圣地,历史出奇观。”
卓琳心潮澎湃,坚信自己一定能在此地发光发热。她的革命事业和个人事业都在这里,发生了命运般的变化!
进入组织之后,卓琳先后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群众运动等课程的教育。
在完成各种思想文化课程之后,她便凭借着优异的表现,被组织调往陕甘宁特区政府保安处特别训练班继续学习。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已经两年了。
卓琳觉得自己已经从一个什么都不懂,只有一腔热血的女大学生,“蜕变”成了一名有思想有觉悟的革命党人。
她的干劲越发充足,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组织学习和工作当中。
卓琳和邓公
在她一心专注搞革命的时候,爱情不期而遇。她的命运也因为一个叫邓小平的男子,再次不同。
1939年的秋天,正是延安的“黄金季节”。
金黄的银杏叶铺满了校园的小道上,散落在延安的山山峁峁间。美丽而梦幻,绚烂而多彩。
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恋爱的季节!
彼时邓公担任晋冀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八路军一二九师的政委,因为革命工作需要,一路从太行山风尘仆仆赶到延安。
除了商量接下来的工作开展,他此行,还“怀揣”着另一个“绯色”的目的——寻找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
邓小平同志已经35岁了,因为一直忙碌于革命事业,婚姻生活始终不顺。在先后经历过两次失败的婚姻之后,便一直独身一人。
卓琳邓公和孙子
党组织知道他奋战在革命的第一线,无心也无暇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可为了革命干部的生活着想,还是希望能帮他解决这件问题的。
所以,邓公的婚姻问题与其说是个人问题,倒不如说是组织的命令与安排!
只是卓琳从没想到,这门亲事会降临在她的头上。
负责牵线搭桥的“红娘”是邓公的好朋友邓发。
“你年纪也不小了,这次组织也有命令。就趁着这次机会,将个人问题解决了吧。”
邓公听着好友的劝告,也不再扭捏。索性都是要结婚的,那便由他挑选一个喜欢的革命同志结合好了。
“我同意,而且我已经有了中意的对象。”
邓发顿时好奇不已,询问他到底看上了哪位女同志。
“卓琳。”
卓琳还记得她与邓公第一次相识时的情景,是在中央社会部组织的一次活动上。
卓琳作为活动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待活动现场的干部,组织现场的活动流程。
邓公一家人
她起初并不知道邓小平同志是谁,还是在同事的介绍下,才知道他是来延安开会的师团政委。
第一次见面,卓琳并没有对邓公产生什么异样的情愫。而邓公却对这个热情活泼,谈吐得当的女大学生一见钟情。
在这之后,邓公时常去寻找卓琳,或是邀请她去自己的窑洞做客。一来二去,两个人逐渐熟悉起来。
可对于卓琳而言,邓公依旧是一个关系稍微亲近了一些的老红军战士。是她的革命前辈,她尊重并且敬佩他。
却并没有想过要嫁给他,就连他当时具体是什么职务,卓琳也不是十分清楚。
“他是从抗日前线回来的,就和邓发住在一个窑洞里。我当时在公安部工作,因为公安部女同志多,他们也经常到公安部来玩。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叫我去他们住的地方玩,他大概从那个时候起就对我有意了,但是我不知道。”
邓公一家人
由此可见,最先动心的是邓公。
邓公向邓发表明自己对卓琳的心意后,组织便开始考察筛选卓琳,最终的结论是:两人的确很合适!
邓公开心不已,为了照顾卓琳的心意,他特意请卓琳的好友曾希圣去告知她这一消息。
卓琳事先并不知情,到了好友家中,就听到她问自己:“有人想要和你结婚,你愿不愿意?”
这消息来得猝不及防,卓琳一下子就愣住了。过了好一会才想起了问对方是谁。
听后,卓琳认真想了想,便拒绝了:“我还年轻,目前不想这么早结婚。”
这并不是借口,卓琳才23岁,刚离开校园没多久,根本没思考过结婚的事情。
此外,她也不愿意嫁给红军干部。因为大多数红军干部一直奔波于革命事业,在知识文化方面是相对缺乏的。
她并非歧视,却也想着找一个知识分子当伴侣。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才不至于没有共同话题,人生价值观也更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