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会献花名单:卓琳追悼会 现场万人送别 子女敬献的花圈写着
追悼会献花名单:卓琳追悼会 现场万人送别 子女敬献的花圈写着邓公一家人“我这个人年纪大了,在前方作战很辛苦,我想和你结婚,可是曾希圣和你谈了,你不同意。我这个人不太会说话,希望你考虑一下这个事情。我年纪比你大几岁这是我的缺点,我希望在其他方面可以弥补。”卓琳到底没有拒绝。虽然之前有过几次见面,可都是一群人在一起。如今这样一对一的面谈,还是第一次。卓琳也是第一次认真打量起邓公,没有想象中粗鲁的样子,他说话做事都十分文质彬彬。
邓公和卓琳
曾希圣见卓琳不同意,可碍于邓公的委托,便又试着劝了一次。卓琳作为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女性,自然不会轻易被说服。
无奈之下,曾希圣只能将情况如实告知邓公。
邓公不愿意就这样错过,还想要再努力一下。就让曾希圣转告卓琳,能否和他见面谈一谈。
卓琳到底没有拒绝。
虽然之前有过几次见面,可都是一群人在一起。如今这样一对一的面谈,还是第一次。
卓琳也是第一次认真打量起邓公,没有想象中粗鲁的样子,他说话做事都十分文质彬彬。
“我这个人年纪大了,在前方作战很辛苦,我想和你结婚,可是曾希圣和你谈了,你不同意。我这个人不太会说话,希望你考虑一下这个事情。我年纪比你大几岁这是我的缺点,我希望在其他方面可以弥补。”
邓公一家人
这样的告白可以说相当直白,可对方诚恳的态度和平淡却充满书香气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令卓琳感到不适。
她意识到,邓公并不是她印象中的红军干部模样。他是相当有涵养的知识分子。
这一次交谈,卓琳虽然依旧没有点头。心中却已经有些松动了。
第二次的时候,邓公依旧同卓琳聊天。交代一些他的过往和经历,谈他的理想和希望。
卓琳被打动了。
“我觉得这人还可以。我想,反正早晚都得结婚。我那时已经23岁了。我以前就认识他,现在他亲自来找我了,说话又那么诚恳,我就同意了。”
听到心爱的姑娘点头同意婚事,邓公异常兴奋。
卓琳也有些羞涩的红了脸,却还是扭捏着提出了一个条件:“我有一个条件,结婚后要马上离开延安。”
在小姑娘的心里,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启齿的。她有些害怕其他人笑话她也嫁了个“土包子”,虽然邓公和其他“土包子”不一样。
邓公一家人
这时候卓琳对这桩婚事,还是有几分勉强和不乐意的。只是后来几十年的革命风雨,他们携手同行,反倒成了最恩爱的革命眷侣。
婚事很快就定下来了。
邓公和卓琳的婚事很简单,只是一群好友在一起吃了顿饭。邓发将他的窑洞让给了两个新人,婚礼就这样完成了。
结婚之后,卓琳就跟着邓公去了太行山。
到了太行山之后,彭德怀见到跟在邓公身后的小妻子。忍不住开怀打趣:“哎呀,邓公你真是会找老婆呀,找得跟兄妹一样。”
邓公身高不很高,卓琳比他还要矮上一些。两个人又都是圆圆脸,笑起来的确像一对兄妹。
卓琳也笑了,心想,或许这桩婚姻,也没有她想象中那样不好。
卓琳和女儿们
邓公当时需要时刻赶往前线,卓琳就留在总部的妇女部工作。夫妻两地分离,只有邓公从前线回到总部来开会,才能见上一面。
卓琳忍不住思念丈夫,便让邓公给她写信。
“写什么呢?”
“写什么都好,就把你每天干了什么写一写。”
“那好,那我就让秘书给我打个底稿,印上个十几份,每个月给你寄一份。”
卓琳听他这样说,连忙阻止。她不愿意这样浪费,也不愿意麻烦秘书。可不写信,又怎样才能挨过常年两地分居哪?
“要不然我们还是在一块儿共同生活,共同理解吧。”
1940年,卓琳跟着邓公去了前线,跟着他住在了一二九师。虽然条件艰苦,她却感到心安了许多。
邓公和卓琳
也真正接触到了丈夫的工作和信仰,彼此也就越发理解和爱重了。
前线的日子并不好过,日军频繁地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大部队不得不随着进行临时转移。
为了确保女同志的安全,只能将她们安置到山里的一个石崖旁边。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不能点火做饭。
卓琳和其他女同志们每天只能靠喝水,吃干粮度日。作为千金小姐出身的她,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苦楚。
可几年的革命生涯,已经磨光了她身上的娇纵之气。即便在最恶劣的穷山峻岭,她也依旧默默忍受,支持着丈夫的抗战工作。
“日子是很苦的,男孩子尿尿,汽车走着,就那么把着。女孩子要尿尿怎么办呢?教堂里有一种水罐,就拿那个水罐给小孩接尿,接了以后倒在汽车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