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论语中的四大美女(中华第一女歌唱家)

论语中的四大美女(中华第一女歌唱家)于也可以用作副词,表示悠然地,如:《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颉之颃之。”又如“凤凰于飞”等。表示尊显,如:《礼记·檀弓》:“诸侯之来辱敝邑者,易则易,于则于,易于杂者,未之有也。”也可以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如:《庄子·盗跖》:“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于和於多数情况下可以通用,但不能完全通用,如“於”姓不同于“于”姓。于的引申义非常多,如表示像、如、似。如:《豫卦》:“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第七篇第10章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于:造字方法和“兮”、“乎”相同,都和吹奏乐器有关。“于”是乐器“竽”的初文。

《说文解字》:“于,於也。象气之舒亏。从丂(kǎo)从一。一者,其气平之也。”甲骨文字形,表示吹奏乐器时,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气平之而声婉转屈曲所出,声气所至。

本义:往,去。如:《文选·曹植·责躬诗》:“茕(qiong)茕仆夫,于彼冀方。”

于和於多数情况下可以通用,但不能完全通用,如“於”姓不同于“于”姓。

论语中的四大美女(中华第一女歌唱家)(1)

于的引申义非常多,如表示像、如、似。如:《豫卦》:“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表示尊显,如:《礼记·檀弓》:“诸侯之来辱敝邑者,易则易,于则于,易于杂者,未之有也。”也可以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如:《庄子·盗跖》:“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

于也可以用作副词,表示悠然地,如:《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颉之颃之。”又如“凤凰于飞”等。

论语中的四大美女(中华第一女歌唱家)(2)

是日:这日,当日。

歌:歌的初文写成“可”,从口从丂,丂是供神的架子,口加上丂,意为对着神歌唱。也有一种说法是:丂是一种吹奏乐器,加上口表示吹着乐器求爱。后“可”又演变为“诃(he第一声)”表示唱歌。

可演变成“哥”时,意为对唱。最后演变成“歌”,歌从哥从欠,欠的本义是“打哈欠”。甲骨文的“欠”字就像一个人张口打哈欠的样子。

打哈欠时会引起身体改变体位,所以欠有伸腰的意思,如“欠了欠身子”。

伸懒腰打哈欠是非常舒服的人体反应,所以和欠组合的字都含有舒服,舒适的意思,如欢、欲、欣等。

唱歌也是一种非常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所以“歌”字从哥从欠。

论语中的四大美女(中华第一女歌唱家)(3)

歌的本义有名、动两用,作名词指歌曲,即配乐能唱的文辞;如《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作动词指按一定旋律演唱歌曲。如《诗经·大雅·桑柔》:“既作尔歌。”现代无论有无音乐伴奏的唱都可以称为歌。歌又指一种旧诗的体裁。

歌和歌曲都有歌词,叫诗,所以歌也指能配合乐曲歌唱的诗。因为“歌”多用来颂扬先人或英雄的功德,所以“歌”也有颂扬的意思,如“歌颂”。

“歌”后来引申为古代诗歌体裁之一,称为歌诗,现代统称为诗歌。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汉代的乐府民歌,其实也就是乐府诗。由于“歌”与乐曲密不可分,所以“歌”还有奏乐的意义。《礼记·檀弓下》中“歌于斯”的说法,就是指在祭祀的时候奏乐。

论语中的四大美女(中华第一女歌唱家)(4)

全文理解为:

孔子如果哭过,那么这天就不再唱歌。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圣人,感情真挚而且深厚,伟大的人性情感必定是细腻而且长久的。在这一天内,余哀未能忘记,所以自身不能歌。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孔子的日常生活,在没有哀戚的事情时,孔子是很快乐的,经常唱歌。

《论语》中有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意思就是如果孔子与人唱歌时,感觉不错的话,一定会让人再唱一遍,自己给他唱和声。

现在有些人,服孝期间还能花天酒地,歌舞升平,简直让人不可理喻。

论语中的四大美女(中华第一女歌唱家)(5)

古今第一歌唱家韩娥

中国远古时期的歌唱就已经和诗、乐、舞融为一体,其中情歌在古代歌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吕氏春秋》记载禹的妻子女娇(涂山氏)待禹归来而唱的《候人兮猗》就是最早的一首情歌(现安徽怀远东涂山有望夫石,相传即为涂山氏所化)。

《候人兮猗》不但是有史可稽的中国第一首情诗,也成为爱情诗规格和气质的圭臬,也是南音(被称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现福建泉州还有遗存)之始,涂山女娇,也因此成为中国远古神话中的诗歌女神。

论语中的四大美女(中华第一女歌唱家)(6)

后来的《诗经》、《楚辞》用“兮”这个字,都明显是受到了这首歌的影响。有“南音导其源,楚辞盛其流”之说,以后的汉赋也与之一脉相承。

《诗经.国风》里的那些“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歌,都可看作是受了这首诗歌的影响。此后,先秦的爱情诗歌才蔚为大观,周王朝也才有诗可采了。

到原始社会末期,出现许多乐舞。《春秋·左传》记载,公元前540年吴国公子季札观乐《箫韶》近20篇,逐篇称赞,十分欣赏。

奴隶社会的夏、商时期,音乐舞蹈仍很盛行。相传夏的末代君主夏桀有歌舞伎三万余人。周王朝建立了音乐机构—大司乐,已把演唱艺术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论语中的四大美女(中华第一女歌唱家)(7)

春秋末期,孔子编订的《诗经》有305篇,其中300篇是用于歌唱的民间歌曲,并流传于民间。

公元前475年以后,出现了以歌唱为谋生手段的民间艺人和声乐教师。楚国的屈原根据南方民歌加工创作的《九歌》,演唱时用多种乐器伴奏,歌中有叙述、有咏叹,是中国古代大型的声乐作品,也是中国文献记载以来最早的祭神宗教歌曲。

除了这些著名的歌唱家和声乐作品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一些歌唱技巧与声乐教学的理论研究。可以看出,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歌唱艺术已有了丝竹乐器伴奏,演唱者边击节奏、边演唱,已具有现代说唱艺术的雏型。

论语中的四大美女(中华第一女歌唱家)(8)

那么,谁能称得上是中国第一歌唱家?说起歌声水平,相信无人敢反驳她“中国第一歌唱家”的头衔!这就是韩娥,春秋早期民间女歌手,距今有2700余年!

《列子-汤问》记载:薛谭是战国一位歌手,聪明好学嗓音好!年少之时,薛谭向大师秦青学艺,但还没全部学完秦青的歌技,却自认没什么可学的了。于是,就告别恩师,准备回乡。

秦青听到薛谭讲出自己的想法后,低下头想了想说:“你的确已学得不错了,十分的技艺,你已掌握了七、八分。但如果能再学习一段时间,可能会更有进益。”

薛谭听到老师这样讲有些不高兴,觉得老师低估了自己的能力。秦青也已看出了他的心思,微笑着对他说:“好!既然你决心已下,我亦不再阻拦你。我们师生在一起情份不薄,明天我略备薄酒给你送行。”

论语中的四大美女(中华第一女歌唱家)(9)

第二天一早,天空格外晴朗,微风拂面,送来阵阵花香,师徒二人不紧不慢地边走边聊。秦青对薛谭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自此之后,我们二人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我当长歌一曲,为你送别。”说完以后,秦青用扇子打着拍子,放声歌唱了起来:

春风拂面啊送花香,伤别离啊心惶惶。

天涯海角啊难相见,人隔千里啊共婵娟。

歌声高昂、激越,直上云霄。歌声振动了林木,使森林发出嗡嗡的回响;歌声遏止住了天上飘荡的白云,使它们也停了下来,静静地倾听。这就是典故“响遏行云”的来源。

薛谭被这美妙的歌声所打动,如醉如痴,好半天才醒悟过来。他感动地说:“老师,您唱得太好了。到现在我才知道,我向您学到的东西真正是太少了,只学到了一点皮毛。老师,我不走了,我要永远在您身边,终身苦学不辍,把您的全部技艺都学下来。

论语中的四大美女(中华第一女歌唱家)(10)

那么,秦青能称之为古今第一吗?和韩娥相比,秦青自愧不如!接下来,看一段秦青讲述的一段传奇!

春秋时期,有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好几日了,于是在齐国临淄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有一次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象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

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论语中的四大美女(中华第一女歌唱家)(11)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 “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试问古今之歌唱家,哪一个能做到这一点?不夸张的说,韩娥这一歌唱传奇,至今无人超越!因此,韩娥才是中国第一歌唱家,虽然距今已有2700余年,但留下的这一传奇,却让人敬佩万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