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关于恒泰艾普的分析(恒泰艾普控制权博弈愈演愈烈)

关于恒泰艾普的分析(恒泰艾普控制权博弈愈演愈烈)最新公告显示,北京硕晟及其一致行动人5月19日再次提请增加股东大会议案,要求罢免马敬忠等全部上市公司董事,并提请选举己方人员担任董事,恒泰艾普董事会则以不合规为由不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完全通过定增来实施易主的案例并不多,恒泰艾普的情形恰好适用”,有业内人士直言,一山不容二虎,而在连续举牌之后,北京硕晟及其一致行动人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获恒泰艾普监事会会议通过,但公司董事会认为,北京硕晟及其一致行动人在增持过程中存在超比例增持的违规情形,实际持有公司可以行使表决权的股份不足10%,不具备提请监事会召集股东大会的资格,因此,李丽萍一方“登堂”之后始终未能“入室”。大股东“逼宫”控股股东欲“抽身而退”值得一提的是,银川中能2019年7月才入主恒泰艾普,彼时,银川中能通过“股份转让 一致行动协议”的方式成为恒泰艾普控股股东,刘亚玲成为实际控制人,其中,银川中能以 7.5元/股的单价、5.7亿

上市11个年头,恒泰艾普将迎来第二次易主,而此次易主,公司正面临“两虎相争”的控股权博弈,守擂方银川中能拟通过增发引入新控股股东山能发电,而进攻方李丽萍阵营步步紧逼,意欲登堂入室。

5月23日晚间,恒泰艾普公司公告,银川中能拟与山西山能发电有限公司筹划通过山能发电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使山能发电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的相关方案,相关事项如顺利完成,将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公司股票自5月24日起停牌,停牌时间预计1个交易日。

关于恒泰艾普的分析(恒泰艾普控制权博弈愈演愈烈)(1)

5月24日晚,恒泰艾普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拟以3.39元/股的价格向国资背景的山能发电发行不超过2.136亿股股票,募集资金7.24亿元,由此完成权杖交接。

不过,本次易主事项能否顺利完成,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山能发电背后的山西能源总公司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与此同时,觊觎控股权的北京硕晟及其一致行动人李丽萍持股布下的棋局筹谋已久,志在必得,公司控制权斗争已经日渐白热化。

大股东“逼宫”控股股东欲“抽身而退”

值得一提的是,银川中能2019年7月才入主恒泰艾普,彼时,银川中能通过“股份转让 一致行动协议”的方式成为恒泰艾普控股股东,刘亚玲成为实际控制人,其中,银川中能以 7.5元/股的单价、5.7亿元的总价受让了恒泰艾普10.67%的股份,并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了原实控人孙庚文持有的4.96%的股份,合计掌控了15.63%的股权。

关于恒泰艾普的分析(恒泰艾普控制权博弈愈演愈烈)(2)

出乎意料的是,银川中能“进门”一年后,来势汹汹的北京硕晟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李丽萍(以下简称“硕晟科技及其一致行动人”)便敲响了“大门”,从2020年7月开始,硕晟科技及其一致行动人在二级市场不断增持恒泰艾普股票,至8月5日完成首次举牌,截至9月29日持股比例达15%,目前持股比例(16%)已超越了第一大股东银川中能。

“完全通过定增来实施易主的案例并不多,恒泰艾普的情形恰好适用”,有业内人士直言,一山不容二虎,而在连续举牌之后,北京硕晟及其一致行动人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并获恒泰艾普监事会会议通过,但公司董事会认为,北京硕晟及其一致行动人在增持过程中存在超比例增持的违规情形,实际持有公司可以行使表决权的股份不足10%,不具备提请监事会召集股东大会的资格,因此,李丽萍一方“登堂”之后始终未能“入室”。

关于恒泰艾普的分析(恒泰艾普控制权博弈愈演愈烈)(3)

最新公告显示,北京硕晟及其一致行动人5月19日再次提请增加股东大会议案,要求罢免马敬忠等全部上市公司董事,并提请选举己方人员担任董事,恒泰艾普董事会则以不合规为由不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而北京硕晟及其一致行动人并未对此“死心”,5月25日的最新一则公告显示,硕晟科技已发布公开征集投票权报告书,报告书中指出,恒泰艾普已成为内部人控制的企业,现有董事会未能均衡代表股东利益,非法剥夺了硕晟科技及其一致行动人的表决权,并征集广大股东投票修改公司章程中关于职工董事的规定。

从恒泰艾普的股权结构看,北京硕晟及其一致行动人有足够多的筹码,目前,北京硕晟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恒泰艾普超15%股权,而恒泰艾普控股股东银川中能的持股比例不足11%。

而在持股比例居于下方的情况下,银川中能现在的做法有一点“抽身而退”的感觉,定增作为A股上市公司再融资手段,本身是稀疏平常,但恒泰艾普的这次定增涉及到控股权的变化。

若增发成功,山能发电将持有恒泰艾普股权比例为23.08%,一方面,此次增发令恒泰艾普新任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超过硕晟科技和李丽萍,另一方面,增发也会摊薄后者股份和持股比例,恒泰艾普的控制权之争或将平息。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增发对象背后的山西能源总公司,目前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深交所对其控制权变更也是十分关注,不仅问到山西能源总公司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问题,还有收购具体资金来源等问题,恒泰艾普的控制权之争或将继续演绎下去。

关于恒泰艾普的分析(恒泰艾普控制权博弈愈演愈烈)(4)

上市10年已累计亏损22.37亿

沦落至靠易主脱困地步,这或源于恒泰艾普并购转型的失败,公开资料显示,恒泰艾普成立于2005年3月,2011年1月7日在创业板挂牌上市,主营油气勘探开发专业软件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务。

上市初期,恒泰艾普的经营业绩表现为稳步增长,2011年至2013年,营业收入从2.12亿元增长至5.83亿元,两年翻了一倍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0.82亿元增长至1.31亿元,保持着两位数的同比增速。

然而,从2014年开始,净利润波动频繁,2014年至2016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0.81亿元、0.75亿元、0.85亿元,同比变动-38.07%、-7.73%、13.19%。

2017年,恒泰艾普迎来上市后的首个亏损之年,当年,营业收入达到迄今为止的巅峰,为29.33亿元,净利润为亏损4.46亿元;2018年,公司勉强扭亏为盈;2019年,又亏损11.13亿元;2020年,亏损面进一步扩大至12.0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亏损12.12亿元,也是连续两年亏损。

与此同时,2018年至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连续三年大幅下滑,由2017年的29.33亿元下滑至2020年的6.96亿元,不到2017年的四分之一,今年一季度,恒泰艾普仍未摆脱亏损,亏损金额为0.54亿元。

据wind数据显示,2011年上市以来,恒泰艾普实现的净亏损已累计22.37亿元,而恒泰艾普经营状况不佳、资金压力较大或许与其疯狂的并购转型有关,自从2011年上市至今,恒泰艾普完成了将近30个标的的并购,公司的商誉最高时一度达到14.71亿元,随后由于标的公司业绩不达标,商誉减值频发,导致大幅亏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