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发展潜力(张江的产城融合)
张江发展潜力(张江的产城融合)产城融合,在张江身上显然是失败的。“摸着石头过河”一贯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对于张江的开发亦是如此,定位的改变,使得其整体结构显得“杂乱无章”。张江科学城,从一片农田、养鸭场华丽变身为如今的科创巨头,一路披荆斩棘,结果总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从1992年的张江科技园区到2017年的科学城,面积从17平方公里扩展220平方公里,版图扩张了13倍,显然起初设计之时,并没有想到能扩张到如此程度。就如同深圳一般,现在回首只能说当时深圳画的圈不够大,好在张江还有可扩张的余地。
每一位买房路上的行者
都关注了「有居楼市」
大家好,我是用脚步丈量城市的黑帅,这一期我将走进张江科学城,聆听它的故事。
奇迹,这个词在我们国家已经见怪不怪了。改革开放四十几年,创造的奇迹已经数不胜数了,早已司空见惯。
张江科学城,从一片农田、养鸭场华丽变身为如今的科创巨头,一路披荆斩棘,结果总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从1992年的张江科技园区到2017年的科学城,面积从17平方公里扩展220平方公里,版图扩张了13倍,显然起初设计之时,并没有想到能扩张到如此程度。
就如同深圳一般,现在回首只能说当时深圳画的圈不够大,好在张江还有可扩张的余地。
“摸着石头过河”一贯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对于张江的开发亦是如此,定位的改变,使得其整体结构显得“杂乱无章”。
产城融合,在张江身上显然是失败的。
01
张江位于浦东的中外环之间,北接金桥碧云,南至御桥和周康,西临北蔡和花木,东边是唐镇和川沙。
今年“十四五”规划将张江再次扩容至220平方公里,将唐镇、康桥、周浦、川沙等一并纳进科学城的范畴。
暂且不论扩容后的张江,因为这几个板块除了原有的城镇建设之外,都留有大面积的土地可以重新规划建设,其实就是“乡下”。
张江的核心区其实并不是很大,大约20平方公里左右,以几条主干道为界,北边以龙东高架路为界,南边则是中环路,西边是罗山高架路还有东面的外环高速。
在这小小的方框里齐聚各种产业,有软件设计、生物医疗、芯片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几大支柱产业,还有几所大学,以及零散的一些住宅。
整个张江的建筑并没有明显的特征,扁平化为主,也不高大上,显得非常接地气,与其产业的属性有很强的相关联。
我们设想中的摩天大厦,这里是一幢都没有,当然,仅仅是当下没有,2020年4月,已经动工的“科学之门”双子塔总高320米,周围还附上6幢摩天大厦,集商业、酒店、办公、文化等混合业态,预计2025年4月竣工,届时这里就会成为张江的地标。
02
2020年,张江科学城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破三千亿元大关,达到3033.5亿元,同比增长8.9%。
目前,张江科学城汇聚企业2.2万余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2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700家。
现有的办公人群达到37万人之多,未来规划办公总人口将达到70万。
这么庞大的人口规模,再看张江稀缺的住宅,就能理解为何张江的房价能到14万了,就连租房,同比整个中环线,每套至少多租500块以上。
张江的建设初期的规划是一个产业园区,并没有过多的商业和住宅,这个现状一直延续至今,所以可想而知张江的内部的商业和住宅体量是有多么的薄弱了。
整个张江目前拿得出手的商业综合体只有一个32万方的长泰广场,而住宅主要是分布在2号线广兰路和13号线张江路两个地铁站周边,长泰广场勉强能够覆盖到广兰路地铁站的居住社区,但是张江路附近的真的是鞭长莫及。
薄弱的商业,真的给张江的居民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利。商业的不足,道路两旁的底商以及未来建设的商业综合体,还能够勉强地解决,但是住宅的稀缺,是板块内部所无法弥补的。
张江内部除了已经建设的土地之外,现有留存待建的土地全部都是商业用地,也就是说住宅用地已经限定死了,不会有再新增的可能。
由于稀缺成就了张江现有的高房价,产品属性的不同,价格也是有比较大的差异。
03
在张江路地铁站周边聚集的多数为动迁房,房龄最老的有2002年建成的,也有2016-2018年新建的动迁房,单价在5-7万不等,根据房龄和小区环境决定。
广兰路地铁站附近多以商品次新房为主,价格也是上了一个档次,均价在8-10万之间,根据房龄、户型、物业和小区环境来决定。
这里面有两个动迁房小区的成交量在整个上海都排得上名,分别是香楠小区和川杨新苑,这两个都是动迁小区,离地铁站近并且体量大,价格不高,深受大家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张江的小区多数车位都是充足的,并且个别动迁房小区还有地下停车库,这是在早期动迁房小区里比较难想象得到的,车位价格也不算很高,可以买卖的车位在20-30万一个,商品房的会贵一些价格在40万左右。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个别动迁房小区有地下车库,由于建设的时间比较早,都有一个通病,就是电梯无法直达,这就意味着你停完车需要从车行出入口走出来回家,非常麻烦,以至于很多人宁愿把车停在地上自家房子的楼下。
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些小区之外,张江有两个商品房小区,张江汤臣豪园和万科翡翠公园均价直逼14万每平。
价格差这么多,除了小区自身的品质之外,还有一个外力的助推,那就是学区。
张江除了商业不足和住宅稀缺之外,教育资源也一直是软肋,这个软肋不是说不强,而是不够多。因为张江有两所无敌的中学存在,张江集团中学和建平中学,张江集团中学更是整个浦东的“一哥”,排名第一。
有了学区的加持,使得对口这两个学校的小区,张江汤臣豪园和万科翡翠公园的房价稳高不下。
当然这两个小区的位置也是极佳,地铁口商业环绕,学校还就在家门口。
04
张江的商业配套也正在积极的改善中,在建的“科学之门”双子塔,底下就是商业裙楼,还有广兰路地铁站上盖的商业体,虽然目前没有任何的动工迹象,但是一旦这两个商业体的落成,对张江的居民来说无疑是大的福利。
除了改善的商业体之外,张江的交通可谓是无敌的便利,不论是自驾还是公共交通。
张江四周被高架包围着,内部还有高科中路和张江路两条十字架的主干道,自驾出行可谓是四通八达。
公共交通方面,南北坐拥2号线和13号线两条地铁线,基本上涵盖了张江大部分区域,这还没完,2条地铁线路之间的区域还有于2009年12月31日开通的有轨电车接驳,极大的完善了板块内公共交通。
如果你觉得张江的交通就这样了,那你就小看张江了。地铁21号线,已经开始动工建设,由外高桥开始一路往南,经过金桥、张江、迪斯尼到达上海东站,其中在张江内部将会有龙东大道站、广兰路站、高斯路站、张衡路站和学林路站。
21号线在张江内部与中环高架路平行往南走,在广兰路站和学林路站与2号线和13号线换乘,这下可以说是彻底将张江内部的交通网给衔接起来了。
这就是张江独特的立体交通网络。
05
说实话,张江其实不是很适合居住,立体的交通虽好,但是噪音的影响也很严重,特别是分布在高架两旁的房子,呼啸而过的车流声声不息。
再有就是住宅体量小,商业体稀缺且分布不均,导致日常生活略显不便。
成片的产业和枯燥无味的建筑,导致整个张江整体的生活气息并不浓厚。与周边的碧云、花木、北蔡、康桥等地的生活气息相比,那简直就不是一个量级。
但对于在张江上班的人群来说,时间或许才是最重要的考量,步行可达上班地点,或者驱车二三十分便能到达,才是他们最渴望的出行距离。
这也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壁垒,就是张江的房子,也只有在张江上班的人群愿意购买。
张江,现在正在积极建设成为一座城,但是现实情况来看,产城融合在张江内部显然是失败的,我们需要把范围放大,放大到220平方公里。
现在张江内部已经没有任何新房了,布局也不会有大的改变。唐镇作为浦东第四代国际社区,正在积极建设宜居板块,周浦也不甘示弱,成片的空地可以拿来重新规划建设,未来五年这些“乡下”将会焕然一新,成为张江的后花园。
张江,我们不能以单一的视角来看待它,并且本身也在积极的改变去扩容,未来的张江定会把产城融合做得更加好,只是需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一起期待吧!
以上为正文,来自黑帅,如果喜欢,欢迎评论点赞加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