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荣桓打土匪电影(黄永胜动手打士兵)
罗荣桓打土匪电影(黄永胜动手打士兵)黄永胜一听就火了,他平时讲红军的纪律已经讲过无数遍了,没想到还有人敢私自拿老百姓的东西,就大声说:“你太大胆了!赶紧给我送回去!”那个战士也没隐瞒,直接说:“从老表的院子里拿的。”有一个战士实在冻得受不了了,就偷偷跑去拿了点柴火,生了一堆火。这时,他的班长过来了。这个班长是谁呢?说出来也是鼎鼎大名,就是后来成为开国上将的黄永胜,当时正担任3营9连4班的班长。黄永胜发现了这堆火后,就问那个战士:“这些柴火是从哪里来的?”
罗荣桓是著名的政工元帅,因为有文化,是开国将帅中少有的大学生,做起思想政治工作来,也是得心应手,人人叹服。
罗荣桓参加过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从那时起,他就是做政治工作的优秀人才了。
1928年冬天,红四军31团驻扎在江西永新县,罗荣桓就是31团3营党代表。
当时正是冬天,晚上又下起了大雪,非常冷,有的战士冻得睡不着,就想生点火,暖和暖和。不过,周围的柴火都是老百姓的,红军有纪律,不允许私自拿老百姓的东西,怎么办呢?
有一个战士实在冻得受不了了,就偷偷跑去拿了点柴火,生了一堆火。这时,他的班长过来了。
这个班长是谁呢?说出来也是鼎鼎大名,就是后来成为开国上将的黄永胜,当时正担任3营9连4班的班长。
黄永胜发现了这堆火后,就问那个战士:“这些柴火是从哪里来的?”
那个战士也没隐瞒,直接说:“从老表的院子里拿的。”
黄永胜一听就火了,他平时讲红军的纪律已经讲过无数遍了,没想到还有人敢私自拿老百姓的东西,就大声说:“你太大胆了!赶紧给我送回去!”
那个战士没有动,仍然往里填柴火,黄永胜更火了,一把把他手里的柴火夺过来,还狠狠地骂了他几句。
那个战士也不是好惹的,就跟黄永胜吵了起来,黄永胜怒不可遏,抬手就打了他一巴掌,战士哭着跑了。
第二天,这件事闹到了罗荣桓那里,罗荣桓就把黄永胜叫了过去,问他昨晚到底是怎么回事。
黄永胜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说:“他公然违反红军的纪律,还敢跟我顶撞,这种人就应该严厉处罚!”
但是,罗荣桓却说:“他违反红军的纪律是不对,那么你打人就对吗?”
黄永胜低下了头,因为他知道,红军是严禁干部打士兵的,自己也有错,不过,昨晚自己确实是气急了,没忍住才动了手。
罗荣桓又问:“你现在好好想想,如果不打人,你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件事?”
见黄永胜不说话,罗荣桓又接着说:“我们是红军的队伍,不是军阀,士兵犯了错误,当领导的绝不能一打了之,而是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让他明白为什么错了,以后才能避免再犯错。就像昨晚这件事,那个士兵不听你的话,你除了打还有没有办法呢?肯定是有的,一遍说服不了,就说两遍,两遍还不行,就说三遍,我就不信有人的心是秤砣做的,只要你用了心,他肯定会感受到你的诚意,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黄永胜听完这话,心里也敞亮了,对罗荣桓是心服口服。
其实,几乎所有领导都会遇到这种不服管的手下,明明是他错了,还不听你的话,处处跟你对着干,这时候你该怎么处理呢?
很多人都会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要么处罚,要么辞退,但是,这样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罗荣桓说的话,就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应该做的,一个领导是不是真正用了心,员工是能清楚地感受到的,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员工不听话,说他们是害群之马。
在同一时期,罗荣桓还处理过一件事,跟这件事正好相反,是下面的士兵要打排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排长名叫曹响,原本是湘南起义的一个大队长,后来被调到了9连当排长,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不能服众,还喜欢骂人、赌博,在士兵们中间口碑很差。
当时,在红军队伍里有“士兵委员会”,经过大家讨论后,就决定处罚这个曹排长,当众打手心。
罗荣桓听说后,立刻赶过去,制止了这次处罚,还把大家都召集过来,开会讨论这件事。
罗荣桓首先问大家:“曹响是你们的排长,也是我们红军队伍里的一员,你们打他对不对?”
大家都说不对,但是很多人又列举了曹响的种种劣迹,说这样的人就应该受到处罚,罗荣桓说:“他犯了错,自然有红军的纪律来处罚他,怎么能由士兵们当众打他手心呢?这样让他以后还怎么带队伍?”
大家都不说话了,罗荣桓接着说:“长官打士兵是不对的,同样,士兵打长官也是不对的,这才是官兵平等嘛!曹排长是农民出身,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给他成长的时间,同时也要积极帮助他改正缺点,而不是一打了之。”
经过这件事后,曹排长彻底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变得越来越优秀,而士兵们也更加认识到了红军的平等观念,让红军的队伍变得越来越强大。
这就是罗荣桓的过人之处,非常善于解决各种问题,让大家心服口服,变得更加团结。
后来,林彪担任红四军军长后,谁来给他当政委?毛主席亲点罗荣桓,说只有罗荣桓能担此重任。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眼光是非常精准的,在罗荣桓的配合下,林彪充分发挥出了他的军事天赋,“林罗”也成为我军一对经典搭档。
后来,毛主席高度评价罗荣桓说:“罗荣桓的品格,用十句话概括:无私利,不专断,抓大事,敢用人,提得起,看得破,算得到,做得完,撇得开,放得下。同我一辈子共事的人,只有罗荣桓。”
1955年授衔时,罗荣桓作为我军政工方面的杰出代表,被授予元帅军衔,实至名归!
(参考资料:《罗荣桓传》《毛泽东与十大元帅》《十大元帅轶事》)
——了解更多的开国将帅故事,可以看看历史客栈的专栏,共100篇开国将帅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