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摇滚大提琴大师(大提琴手高修伪治愈系童话)
伟大的摇滚大提琴大师(大提琴手高修伪治愈系童话)这就是高修的生活状态:事业不得志、闲暇摆弄小菜地、贫穷、孤独、不被理解。这和宫泽贤治的生前的状态很切合。独自一人住在远离人群的一座破旧的水车小屋里,平时种种地,每天上午都会摆弄自己的小菜地。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是在作品中创造自己世界的人,他摘取自己经历的某个片段,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心,找到独属于自己看世界的独特方式。而在《大提琴手高修》中,我们就能看到宫泽贤治本人的身影。高修是镇上一家无声电影院的大提琴手,是大家公认拉的最差劲的那一个,因此总是受到指挥的刁难。
在日本有一个“神人”,毫不夸张地说,日本近现代很多艺术家都被他的作品所影响,他就是被誉为“日本安徒生”的宫泽贤治。
日本近现代童话作家安房直子就非常推崇贤治的童话并受其影响,就连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也是宫泽贤治的“小迷弟”。
宫崎骏曾说:“我觉得自己也是靠着某种信念来支持我的创作,而宫泽贤治先生始终是在前面引导我方向的那个人。”
《千与千寻》中被人津津乐道的水上列车,其实就参考了宫泽贤治《银河铁道之夜》中描绘的场景;而人人都喜爱的《龙猫》,灵感则来自于宫泽贤治的《橡子与山猫》;宫崎骏所在的吉卜力工作室还曾做过一部《大提琴手》的动画电影来致敬宫泽贤治。而《大提琴手》则出自宫泽贤治的童话作品《大提琴手高修》。
宫泽贤治与高修的交织人生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是在作品中创造自己世界的人,他摘取自己经历的某个片段,深入挖掘自己的内心,找到独属于自己看世界的独特方式。
而在《大提琴手高修》中,我们就能看到宫泽贤治本人的身影。
高修是镇上一家无声电影院的大提琴手,是大家公认拉的最差劲的那一个,因此总是受到指挥的刁难。
独自一人住在远离人群的一座破旧的水车小屋里,平时种种地,每天上午都会摆弄自己的小菜地。
这就是高修的生活状态:事业不得志、闲暇摆弄小菜地、贫穷、孤独、不被理解。这和宫泽贤治的生前的状态很切合。
宫泽贤治出生于1896年日本东北部一个寒冷贫困的小城——岩手县花卷町的一个富商之家中。
在贤治出生前后,岩手县曾发生两次大的自然灾害——海啸和地震,而宫泽贤治自幼体弱多病,因目睹农民的悲惨生活,加上疾病的原因,让宫泽贤治常怀悲天悯人之情。
因不喜家中生意,宫泽贤治曾两次离家出走,又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他开始无偿指导农民如何科学种田,白天耕种,晚上教农户农业知识。青年时期,宫泽贤治花了大部分时间在对农业的改良和对当地农民农业技术的指导上。
但对于他这种显然不符合富商之子身份的人生选择,不仅亲友不理解,就连当地农民也不赞许,更谈不上有什么反响了。
除了不被理解的理想外,宫泽贤治的文学之路走得也不顺畅。宫泽贤治一生创作了94篇童话和一千多首诗歌,但是在世时只有一篇童话《渡过雪原》获得过稿费,童话集《花样翻新的饭店》和诗集《春与修罗》还是他在28岁时自费出版的,摆在书店都无人问津。
虚弱的身体加上不得志的事业,不被人理解的生活,让宫泽贤治的生命戛然而止在了37岁这一年。
宫泽贤治和高修的一生从某种角度来说就好似一张蜘蛛网,事业上不得志、爱好农业,据说宫泽贤治有一段时间还学过大提琴,这些种种都让他们的人生交织的更为密切。我们在读高修的同时,或许看的却是宫泽贤治当时所处苦闷现状。
在《大提琴手高修》的结尾,宫泽贤治描绘了,高修凭借精湛的技艺在音乐会上获得了掌声和赞美的场景。
但颇为讽刺的是,现实中的宫泽贤治在生前一直是郁郁不得志、可有可无的文艺青年,但是在他死后,他的作品却被人们重视,被广泛传播,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童话作家、诗人。
不仅收获了亿万人的追捧,作品还上了日本国语教材,大家耳熟能详的《樱桃小丸子》中,樱桃小丸子被要求背诵的诗歌《不畏风雨》,就是出自宫泽贤治的作品,而他本身也被印在了日本邮票上。
如果宫泽贤治泉下有知,面对与高修相似的结局,不知该是高兴还是悲哀?
人与人、人与内心的幽暗冲突在《大提琴手高修》中,人与人,人与内心之间的关系,是全书冲突的核心。主角高修在这些关系中,周旋、抗争、沉沦,然后治愈,从一开始的妥协、逃避,到最后的从容都在表现人性的复杂。
从这些状态的演化过程中,宫泽贤治不仅刻画了成年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内心的黑暗,同时也揭露了所有苦难总会被治愈的美好愿景。
《大提琴手高修》是一本类似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童话。在这本书里宫泽贤治打造了两个世界:人类世界与魔幻世界,简单来说就是现实世界与潜意识世界。
1、用人与人刻画现实
在《大提琴手高修》中,现实世界被固定在了电影院和镇上会馆礼堂两个空间中。他代表了高修前后所面对的两种不同的现实状态。
在电影院的高修是压抑、苦痛、妥协、不敢反抗的,作为乐手中最差的那一个,他总是受到指挥的刁难。
大提琴落后了!咚哒哒,咚哒哒,从这里开始,再来一次。
大提琴,走音了!真拿你没办法,我可没工夫教你哆来咪发呀!
高修!我怎么说你好呢?没一点儿感情,既没有愤怒,也没欢乐,感情根本出不来。还有你怎么跟不上其他乐器的节奏……拖大家的后腿……我们这个具有光荣传统的金星乐团可就要让你一个人败坏名声了,你对得住大家吗?
在众人面前,面对指挥不留情面,甚至可以说是恶毒的指责,高修从一开始的紧绷嘴唇到脸涨得通红,再到撇着嘴面壁哭泣,这所有的表现都是压抑、痛苦、妥协且不敢反抗的。这是高修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高位者”的懦弱反应。
2、潜意识的暴虐
现实生活中,人在面对不堪的现状时,往往会开启心理自动防御机制,而这种心理防御机制一般会有两种表现:一是想象美好的事情来抵御痛苦的现实;一是凌虐让自己受苦的人。
这《大提琴手高修》中,面对指挥恶毒的指责,高修的心理防御机制也开启了。会说话的小动物这种超自然现象介入高修的日常生活,将高修引到了一个奇幻的异世界。
宫泽贤治将高修拽入了他的潜意识中,这是一个不太美好的画面,但却符合高修的心理防御机制,而这正是作品中最魔幻的部分。
每晚高修的房子里都会迎来一个会说话的小动物,而高修对这一奇观并不惊奇,他会对出现的小动物肆意地发泄白天遭遇的怒气:
坏心的给花猫拉让它害怕的《印度猎虎曲》,看着花猫因害怕不停地撞门,用火柴烧花猫的舌头。
这些虐猫的场景,好似是高修把花猫带入到了指挥的角色中,但是这是他的潜意识,他是主人,是上位者,体内的暴虐因子被打开,完全沉浸在完虐指挥的角色中。
现实世界与潜意识世界,高修态度的对立,揭露了人与人、人与内心的关系,而这或许也是宫泽贤治当时内心世界的一小块幽暗角落。
负面情绪堆积下的治愈有人曾评价如此评价宫泽贤治的作品,“将趣味写给了儿童,将对社会的讽刺与进言写给了青年,将宗教的平和与慈悲写给了老年。”在我看来,确实如此。
1、技艺上的治愈
《大提琴手高修》因高修黑暗内心世界的描绘,算不上正经的儿童治愈童话,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看成一本给大人看的童话书的话,它就可以称得上是一本治愈童话了。
高修的治愈主要发生在他的潜意识中,是由进入他房间的小动物帮其完成的。
在作品开头,指挥就指出了高修技艺上的三处不足:节奏跟不上、音不准、没感情。而进入他内心世界的布谷鸟、小狸猫、田鼠母子阴差阳错中指导了高修的这三处不足的地方。
布谷鸟让高修教她哆啦咪,无形中帮高修修正了音不准的不足;
小狸猫作为小鼓手,在与高修的大提琴合奏中,让他找准了节奏;
田鼠妈妈让高修拉大提琴帮小田鼠治病,让其明白了爱,弥补了他感情上的欠缺;
而高修这些技艺上的进步,除去有关动物的魔幻部分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高修晚上刻苦的练习,就像指挥在演出成功后对高修说的那样:
“还不到十天的时间,你竟能拉得这么好!与十天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呀!只要你肯努力,随时都可以办得到啊,高修!”而这或许也是宫泽贤治给出的成年人的治愈法宝。
2、心灵上的治愈
房子是一座私密之所,在心理层面上,一般代表人的内心世界。小动物敲门,而高修让其进入,则意味着高修同意小动物进入他的内心世界。
而人的内心世界与现实相连,相互影响对方的走向。
第一个进入高修内心世界的花猫被高修凌虐,这是因为白天的时候高修不止一次地被指挥挖苦、指责;
但第二只进入高修内心世界的布谷鸟却没有被高修进行身体上的虐待,仅仅只是挖苦了几下,就开始教它哆来咪;
而第三只进入高修内心世界的小狸猫,也仅仅是被高修威胁了一句“狸猫汤”,就开始配合小狸猫的合奏;
第四只进入高修内心世界的田鼠母子,高修则让其进入大提琴内部听琴治病,大提琴内部代表内脏的内侧,也就是胎内,这是一种保护措施。
不难看出,从花猫到田鼠母子,高修对待进入他内心世界的动物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开始的暴虐到后来的保护,这种心理的治愈来源于现实。因为高修技艺的不断提高,让指挥对他的指责减少,高修的心境也开始产生了好的变化。
在作品最后,高修的演奏大获成功,他打开窗,望着布谷鸟飞去的辽远天空说:“啊,布谷鸟,那时候我真是对不住你。其实,我不是生你的气啊!”
其实在这段高修的真情剖析里,布谷鸟或许代表的是指挥,而高修要道歉的人也是指挥。
离音乐会只会几天的时间了,时间紧、任务重,但高修却拉得一塌糊涂,指挥不留情的指责高修技艺上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是高修确实拉得不好。
就像布谷鸟一遍遍冲向窗户,被玻璃撞飞也不怕疼一样,指挥内心深处应该也是希望将金星乐队带到更广阔的未来。
这一刻,高修或许想明白了,指挥对他的刁难,仅仅是出自恨铁不成钢的迁怒罢了。
而这段话不仅仅是高修与指挥的和解,更是高修与内心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