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有喜欢的人吗(梅妻鹤子的林逋)
林逋有喜欢的人吗(梅妻鹤子的林逋)为重振“天威”,主战派寇准被罢相告终。本是大喜之事,不想签订了《澶渊之盟》,以大宋给对方交岁币,
1004年,宋辽交战。
因为皇帝御驾亲征,
宋军士气大振,
在澶州一役取得胜利。
本是大喜之事,
不想签订了《澶渊之盟》,
以大宋给对方交岁币,
主战派寇准被罢相告终。
为重振“天威”,
主和派代表王钦若伪造“天书”,
安排了宋真宗率领文武百官到泰山封禅。
47天的闹剧,不仅劳民伤财,
一堆文人也是丑态毕现,借此吹捧。
这让林逋深感不适,
“扰扰非吾事,深居断俗情!”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03
梅妻鹤子林处士
出生于967年的林逋,
这时已40余岁。
在各种纷扰中,
孤身一人回到了西湖孤山。
在此后的20年里,
他种梅养鹤,直到去世,
也没有再入杭州城内。
他并不精于农活,
却亲力亲为种了梅树360多颗。
一颗树果实换来的费用,
刚好够他一天的生活。
他仍然好客,
外出游湖时,若有客来,
童子会将他的鹤放出,
他便知要回家了。
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
“林逋隐居孤山,常畜两鹤,
纵之则飞入云霄,
盘旋久之,复入笼内。
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
有客至,则一童子出应门,
延客坐,为开笼放鹤,
良久,逋必棹小舟返。”
有人劝他出仕,
他一律谢绝:
“然吾志之所适,
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
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写诗填词之类,
更是随写随扔。
“我方晦迹林壑,
且不欲以诗名一时,
况后世乎?”
我连现世的名利都不要,
还会在乎身后名?
以致存世作品,
全靠有心人暗中记录,
绘画则一稿无存。
在外人看来,
这简直是仙风道骨、弃尘绝世了。
04
先生心事几人知
“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
不独人也,物亦有之。
如菊以渊明为知己;
梅以和靖为知己;
竹以子猷为知己;
莲以濂溪为知己
……
一与之订,千秋不移。”
林逋未想显名于世,
所以他自己的很多故事,
都和他的很多作品一样再不为人所知。
但他的名字连同他的梅花他的诗
还是在世间传颂。
“千秋万古梅花树,直到咸平始受知”
(宋·舒岳祥《题王任所藏林逋索句图》
咸平,宋真宗年号)
此后,梅花开始受世人赏识。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也成了绝唱。
1028年,62岁的林逋去世,
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葬于孤山。
临终前,他对他的梅树说:
“二十年来,享尔之清供,已足矣。
从此,听尔之舒放荣枯可也。”
孤山梅林,千古长留。
他对他的鹤说:
“我欲别去,
南山之南,北山之北,
任汝往还可也”。
无奈,仙鹤有灵,
于他的墓前悲鸣而死。
后人将鹤葬于他的墓侧,
是为鹤冢。
他对自己说: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很欣慰,自己没写过阿谀奉承的文字。
而那些无人诉说的心事,
他只能让它随着自己深埋地下。
一方端砚,一支玉簪,
如果有来世,
不知罗带同心结可否能结成?
———— end ————
古典书城(微信公众号ID: gudianshu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