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中的肖战(经典咏流传中那英和肖战唱出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经典咏流传中的肖战(经典咏流传中那英和肖战唱出了怎样的民族精神)清朝,按照朝廷的规矩,定期会到丰田祭告祖陵。古人祭祖是天大的事情,作者就是在过程当中迎来了一场暴风雪,寒苦和恶劣的天气状况,引发了词人对家的思念。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译文:
1月26日,《经典咏流传》第三季开播了,伴随着前两季一首一首如诗般的歌声咏唱,第三季首期,那英和肖战就用他们独特的嗓音重现了三首诗词的优美意境!
第一首《山水又一程》-歌者:那英
《长相思》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清朝,按照朝廷的规矩,定期会到丰田祭告祖陵。古人祭祖是天大的事情,作者就是在过程当中迎来了一场暴风雪,寒苦和恶劣的天气状况,引发了词人对家的思念。
歌者那英,用她浑厚有力的“那式唱腔”为我们重现了词人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之时因乡失眠的情愫。
我想,面对疫情时期,无法返乡的异乡人们也会有这样一种思乡之情吧!
第二首《竹石》-歌者:肖战
《竹石》
清代: 郑燮(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我们见过最知名的竹林便是张艺谋导演《卧虎藏龙》中的那一片竹林。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劲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
歌者肖战,用了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摇滚唱法演绎了这首象征着坚毅与挺拔的《竹石》,也是现代人对古人坚韧无畏精神的一种全新诠释!
在这样一个疫情时期,武汉乃至全国人民正需要这种如竹子一般众志成城的精神来一起克服这样一个危急时刻。
第三首《千年一声唱》-歌者:那英、肖战
《少年行》
唐代: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译文:
新丰盛产美酒价值万贯,出没都城长安的游侠多是少年。相逢时意气相投,痛快豪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酒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少年率真坦荡的人生态度。诗为人物写照,最后却宕开去以景语收束。诗人撇开楼里的场面,转而从楼外的景象落笔,使情景历历如绘,遂在表现人物豪宕气概的同时,又显得蕴藉有致。全诗用笔的跳荡灵动,也是和少年奔放不羁的性格神采相吻合的。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代:李白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译文: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李白经过永王璘事件的挫折后,重登庐山,不禁感慨万千。这四句意思是:爱作庐山歌谣,诗兴因庐山而激发。从容自得地照照石镜,心情为之清爽,谢灵运走过的地方,如今已为青苔所覆盖。人生无常,盛事难再。
歌者那英与肖战演唱的《千年一声唱》,将两首名诗中又添新词。重塑了一种豁达的豪放,使歌曲磅礴深远。
值此疫情时期,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学习一下古人的心态,虽历经坎坷,但是心中不能因为一时的险情就忐忑不安。
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是最伟大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这与我们有着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息息相关,无论何时何地,中华民族的精神不能丢弃。
最后,以一首诗词来结束。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向所有医者致敬!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