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首词有一定的格式叫做什么(最长的词和最短的词分别是哪一首)
每首词有一定的格式叫做什么(最长的词和最短的词分别是哪一首)图片来自网络,若牵扯到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此文为聊史补丁原创,特此声明。至于最长的词,远在91个字以上,多达240个字,那就是“莺啼序”。以吴文英的“莺啼序二”较为知名。从篇幅长短来看,小令适合随口一唱、即兴创作。既然字数略多一些,也只适合抒发片段情感,最多也就是写景加上点抒情。而中长调,则灵活得多,可以叙事兼抒情,也可以叙事、写景、抒情都包括进来。甚至有部分词人将议论、说理也加进来。当然了,这仅仅只是词的发展历程中,人们为了便于区分词的种类,而进行的划分,自然也有别的说法。仅当参考。
历史的边缘,遗忘的民间,关注聊史补丁
词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极盛于宋代,是由民间的“曲子词”发展而来的,故最初称之为“ 曲词”或者“曲子词”。自词诞生起,就有了词牌名,因最早词是配合音乐而作的,用来演唱的。但这些词牌的字数是不一样的,最多的可以达到240个字,最少的只有14个字,和一副对联差不多。
由于字数差距很大,对词进行分类就很有必要。最早对词分类的一本书是《草堂诗余》,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到了清代,毛先舒据此进一步延伸开来,定义了小令、中调和长调。58个字以内的是小令,59到90个字的为中调,91个字以上的归入长调。虽然不是很科学,但为后世所广泛采纳。故也形成了这个字数的区分标准,为后世所认可。
那么,自然就得出小令是词里字数少的,在58个字以内,最短的就是14个字,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唐代的“竹枝”。比如皇甫嵩写的“木棉花尽荔枝垂,千花万花待郎归。”这是一种说法,不过也有异议。认为这“竹枝词”其实应该是一首诗,完成的应该是28个字。于是,也有人认为最少的词应该是16个字的“十六字令”,如南宋蔡伸的《苍梧谣》: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这首小词采用咏叹手法,以口语述之,清新别致,富有民谣色彩。寥寥十六个字,曲折有致,脉脉含情,借月抒怀,表达出诚挚的思念之情。
至于最长的词,远在91个字以上,多达240个字,那就是“莺啼序”。以吴文英的“莺啼序二”较为知名。
从篇幅长短来看,小令适合随口一唱、即兴创作。既然字数略多一些,也只适合抒发片段情感,最多也就是写景加上点抒情。而中长调,则灵活得多,可以叙事兼抒情,也可以叙事、写景、抒情都包括进来。甚至有部分词人将议论、说理也加进来。
当然了,这仅仅只是词的发展历程中,人们为了便于区分词的种类,而进行的划分,自然也有别的说法。仅当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若牵扯到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此文为聊史补丁原创,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