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墓志铭精选(北朝有约志文不朽)

墓志铭精选(北朝有约志文不朽)走进传奇的时代,带您走进北朝艺术博物馆,草与禾共长,生生不息,胡与汉相通,脉脉相连。北朝有约,

何昊/文

北朝,越五代二百年,

承秦汉魏晋遗风,

启隋唐盛世新篇。

草与禾共长,生生不息,

胡与汉相通,脉脉相连。

北朝有约,

带您走进北朝艺术博物馆,

走进传奇的时代,

走进时代的传奇。

往期精彩回顾:

北朝有约丨石头上雕刻的王朝密码(上)

北朝有约丨石头上雕刻的王朝密码(下)

北朝有约丨志文不朽,挥斥方遒(上)

北朝有约丨志文不朽,挥斥方遒(中)

墓志之书法艺术

“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此十美,是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里对魏碑、南碑的高度赞美。

在北魏建都平城期间,产生了我国书法史上一种全新面目的书体——魏碑。平城魏碑,也即大同魏碑,可称为早期魏碑;洛阳邺城魏碑乃至齐、魏、隋北朝铭刻书迹则是中晚期魏碑。把大同魏碑和洛阳魏碑加起来才能够完整地再现魏碑书法从初创到成型再到成熟的全过程。北朝艺术博物馆所藏墓志基本反映了北朝各时期书体的特征及演变发展规律,体现了魏碑书风异彩的多样化风格,是魏碑书体的集中体现。

平城魏碑,可以用古拙、朴茂、庄重、雄浑来概括,反映的是一种盛世气象。从书体分析 北魏前期官方正式场合多用楷隶或隶楷。平城时期的书法,虽然存在各种书体共存共行现象,但从时间上可看出一个大致的发展轨迹来,基本上可分早、中、晚三期。

墓志铭精选(北朝有约志文不朽)(1)

嘎仙洞祝文刻石,是朝廷大员受命以皇帝的名义北上寻根祀祖,祝辞刻石,显示出一种玄奥而博大的皇家气象。

墓志铭精选(北朝有约志文不朽)(2)

嵩高灵庙碑(拓本局部),书兼隶楷,其略微欹侧的体势,随方就圆的点画,浑朴奇诡的仙风道骨,比《爨宝子碑》更丰富多彩。

墓志铭精选(北朝有约志文不朽)(3)

东巡碑,为皇帝巡幸纪事的大型碑石,宽博厚重、体整势张,通体都散发着生机和活力,反映了草原民族的性格,体现了国家草创时期特有的奋发向上的精神。

墓志铭精选(北朝有约志文不朽)(4)

申洪之墓志,前后书体书风迥异。前六行基本上是楷隶,中间从第七行到第十行则成了方笔魏碑,后面的三行后记却是十分洒脱茂密的隶意楷书。

早期大同碑石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隶书面目、楷书章法;第二类是庄重肃穆、森严峻整的隶意楷书;第三类是质朴高古、天趣盎然的民间书风。

墓志铭精选(北朝有约志文不朽)(5)

司马金龙墓表,书风雍容华贵。

墓志铭精选(北朝有约志文不朽)(6)

木板漆画题画文字,以方笔经体楷书书写,不仅比同时期石刻文字更为珍贵,更具观赏和研究价值,而且还证明在北魏的早中期确乎存在一种与当时官方隶楷书体以及寺院写经并行的方笔楷书。

墓志铭精选(北朝有约志文不朽)(7)

邑师法宗等五十四人造像题记,虽为率尔之作,但其书风雄强沉稳、从容不迫。

墓志铭精选(北朝有约志文不朽)(8)

大代万岁瓦当,大同出土平城吉语瓦当书迹雄健疏朗,饱满有力,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从字体观之,多是隶书,有的略呈楷意,有的稍用篆法,各呈其妙,展示了汉代之后又一个瓦当制作高峰期的艺术成就。

中期大同魏碑,是北魏王朝处于鼎盛时期的书体,此时的魏碑正处于定型阶段。这种书体反映了博大雄浑的时代特点。

墓志铭精选(北朝有约志文不朽)(9)

晚期大同魏碑,相当于洛阳时期的早期,在大同发现得不多,而且跨度不到10年,但却件件精美。代表作为云冈石窟《昙媚造像记》,其余如《元淑墓志》的精美奇峻,《封和穾墓志》的方整大度,《高琨墓志》的成熟内撅,都十分难得。

墓志铭精选(北朝有约志文不朽)(10)

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幼孙造像记

墓志铭精选(北朝有约志文不朽)(11)

北海王元详造像记

孝文帝迁洛之后,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促进了胡汉民族的融合,北方相沿已久的保守书风悄然发生了变化,刚峻奇伟的魏碑体楷书有了进一步发展,笔画渐趋圆润、端整、秀雅,方圆兼施。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龙门二十品。

墓志铭精选(北朝有约志文不朽)(12)

斛律丰洛墓志

北齐墓志书法中常见的体式为楷书、隶书以及楷隶杂糅的书体。其中,楷书作品的大量出现非常符合书法发展趋势,这一时期的楷书以横划宽结的技法,表现出雍容庄严的审美趋向;隶书作品数量较少,但隶书的复古潮流蔓延;楷隶杂糅书体的大量出现是北齐时期最显著的书法现象,也可以称其为一种隶化现象。

北齐墓志书法中,在横划宽结的楷书基础上,加入了许多隶书的技法,最为典型的就是长横的波挑。加入波磔的楷书既有楷书干练便捷的书写特点,又有隶书古朴典雅的审美趣味,这样一种风貌在北齐墓志书法中屡见不鲜,成为北齐墓志书法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方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