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的书法名家(书法依然苍劲有力)
难得一见的书法名家(书法依然苍劲有力)书法是一种有筋骨、有血肉、有精神、有情感的生命形态。马老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是一个谦虚的人,他一直强调自己不是一个书法家,写字是自己的业余爱好。对于文学,他也很谦虚,称“我是一个不成器的作家。”马识途曾说:“书贵有法”。必须学习历代传统书法,锲而不舍,打下坚实基本功,始望有成。不可未学爬便学飞,自以为龙飞凤舞,其实是鬼画桃符,决不可取。”字如其人,他是这样说,也是做的,他练习书法百余年,还是认真写隶书,一笔一画,皆有古风味。他从不写鬼画桃符的字来吓唬人,凭他的名气和资历完全可以将字写得龙飞凤舞,可他不是这种的人,字如其人,就在于些。马识途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幼年时,他在本家祠堂办的私塾读古书,习语文,他深受传统文化浸染,从小就学书法开始,临汉碑,一直坚持到现在,百年如一日,他每天午睡后,马老都会到书房,挥洒一番,这已成为他的习惯。马识途从幼年到青年,再到老年到高龄,书法走得是一条端正庄重传统
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四川省作家协会等几家联合主办的马识途《夜谭续记》作品研讨会在成都成功举行,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人们都为马老106岁的高龄仍笔耕不辍、潜心创作,讴歌时代、对他这种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创作精神为之敬佩!
马识途不仅是位知名的作家,还是一位书法家,更确切地说,他是中国最长寿的作家,也是中国最长寿的书法家。马老5岁发蒙便开始习书,自幼临汉碑,习汉隶,其隶书造诣尤有特色,他曾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马识途,男,原名马千木,1915年1月生于重庆忠县,中国当代作家、诗人、书法家; 曾与巴金、张秀熟、沙汀、艾芜并称“蜀中五老”。
2005年,出版了《马识途文集》。2012年,被授予巴蜀文艺奖终身成就奖。 2014年1月,马识途举行了书法义展,卖出230多万,全部捐给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6年12月29日,四川省作家协会决定,推举马识途为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2020年7月5日,马识途宣布封笔。
马识途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幼年时,他在本家祠堂办的私塾读古书,习语文,他深受传统文化浸染,从小就学书法开始,临汉碑,一直坚持到现在,百年如一日,他每天午睡后,马老都会到书房,挥洒一番,这已成为他的习惯。
马识途从幼年到青年,再到老年到高龄,书法走得是一条端正庄重传统的老路,他从不摆老资格,而是谦虚谨慎,106岁的高龄,仍然将能书法写得端正庄重,他的隶书,笔力遒劲,浑厚苍茫。
马老在书法创作中主攻隶书,造诣很深。他的隶书作品有极强的汉碑功力,石碑之美。在书法创作中不随风转向,他的书法有浓厚的古风味道,能够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笔法取向,专磨碑书,可谓是将隶书精髓把握于笔墨的高人。
有人评论马老的书法这样说到:“对于悠久历史的凝望传承,使得马老书法作品博采众美,自成一家。他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作品体式伟岸,而又格调高逸。”马老是真正的书法之家,他既能写文作诗,又善长于书法,他是一位”杂家“,是作家中最会写字的人。
马识途曾说:“书贵有法”。必须学习历代传统书法,锲而不舍,打下坚实基本功,始望有成。不可未学爬便学飞,自以为龙飞凤舞,其实是鬼画桃符,决不可取。”字如其人,他是这样说,也是做的,他练习书法百余年,还是认真写隶书,一笔一画,皆有古风味。他从不写鬼画桃符的字来吓唬人,凭他的名气和资历完全可以将字写得龙飞凤舞,可他不是这种的人,字如其人,就在于些。
书法是一种有筋骨、有血肉、有精神、有情感的生命形态。马老是一个有信仰的人,是一个谦虚的人,他一直强调自己不是一个书法家,写字是自己的业余爱好。对于文学,他也很谦虚,称“我是一个不成器的作家。”
古人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日如其人而已”。马老的书法作品博采众美,自成一家,就在于他的为人,在于他的志。他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书法作品体式伟岸,格调高逸,尽管他是高龄,书法笔墨依然苍劲有力,韵味悠长,从中便可显示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一个106岁的老人书法写得如此认真,如此古朴,不得不令人为之敬佩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