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汉阳铁厂的地位和影响(亚洲最大的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的地位和影响(亚洲最大的汉阳铁厂)其中全亚洲最大的汉阳铁厂,就是张之洞倾注了大量心血的标杆工程,不同于其他洋务派领袖。比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李鸿章倾注心血打造的江南制造局以及北洋海军,还有左宗棠筹办的福州船政局等。张之洞,外号“钱屠”,之前我们也解释过,他为了把武汉打造成全国重工业基地,不惜投入了大量资金。“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这句话是讽刺南宋以后信奉朱熹的腐儒们,平时不干事,大难临头则以死报国,但张之洞并不是这样的领袖!一、

亚洲最大的汉阳铁厂,真的是因为张之洞不懂技术,才濒临破产吗?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通过《走向共和》这部剧入手。整部剧最大的问题,貌似是意识形态,实际并不全是。而是由于财政危机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正因为出了这些问题,才引起了有志之士对国家未来的思考。

实际上,我们能看到的问题,作为当局者,他们自然也懂,从上到下,也开始思考大清朝该如何走下去。

这其中,就有一群汉族大臣,在清朝廷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现代工业,提出了洋务运动。其中湖广总督张之洞,身为清流派领袖,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本应是: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这句话是讽刺南宋以后信奉朱熹的腐儒们,平时不干事,大难临头则以死报国,但张之洞并不是这样的领袖!

汉阳铁厂的地位和影响(亚洲最大的汉阳铁厂)(1)

一、

张之洞,外号“钱屠”,之前我们也解释过,他为了把武汉打造成全国重工业基地,不惜投入了大量资金。

其中全亚洲最大的汉阳铁厂,就是张之洞倾注了大量心血的标杆工程,不同于其他洋务派领袖。比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李鸿章倾注心血打造的江南制造局以及北洋海军,还有左宗棠筹办的福州船政局等。

他们大都是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加强国防以及军事建设,而张之洞的汉阳铁厂,一开始就是奔着改善民生去的:

“干路之枢纽,枝路之始基,而中国大利之萃也。”

按照张之洞的设想,西方列国之所以强大,跟铁路息息相关。所以如果能从卢沟桥开始,一口气把铁路铺到汉口,构成大清朝南北贯通的大动脉,清帝国强盛那一天就指日可待了。

但修铁路说起来容易,关键你得有钢铁啊,这是大头,不然怎么铺铁轨?

铁厂要想正常运营,需要大量采购两种原材料,一种是煤炭,一种是铁矿石。所以,一般人选择铁厂的地址,要么在煤矿附近,要么在铁矿附近,或者两者取其中。

后人总结汉阳铁厂亏损的原因时,抨击张之洞是拍了大腿选择的地址。还说他是好大喜功,希望能站在总督府衙门门口就看到汉阳铁厂冒烟的烟囱,以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在朝廷立足。

其实,并非完全如此!

汉阳铁厂的地位和影响(亚洲最大的汉阳铁厂)(2)

二、

张之洞能做到湖广总督,绝不是屁股决定脑袋,虽然他非专业出身,但出入他府邸的专业人士大有人在,不至于拍拍脑袋就决定选址在汉阳。

在建立汉阳铁厂之前,盛宣怀来到湖北,其聘请的外国人对湖北和江西境内进行勘测,发现了大冶铁矿。有了这个铁矿的发现,才促使张之洞兴致大增,一心要建铁厂。

按理说,他应该选择在大冶铁矿附近建立铁厂,毕竟铁矿石方便运输,但这种理论并非完全正确,因为我们忽略了当时的炼铁技术。

建立一座现代化工厂,需要考虑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资金,第二个问题是技术,第三个问题是市场。

显然,资金不成问题,当时的清朝廷上下一心搞洋务运动,拨款自然会拨,至少在张之洞看来,还有湖广两省呢,资金不是问题。市场也不成问题,铁厂建成之后,不仅可以用于修铁路,还可以用于轮船、枪炮等生产,清朝工业化进展需求很大,只要产品合格,不愁卖。

所以,最重要的问题,便是技术问题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至1900年前,受炼铁技术的束缚,100吨煤炭加20多吨铁矿石,才能出一吨铁。因煤炭使用较多,所以,那时候的铁厂,大都建立在煤矿附近。德国、英国、美国、俄国其当时最大的铁厂,就是建立在煤矿附近的。

到了后来,1900年到1960年,炼铁技术进步了,30吨煤炭加10几吨铁矿石,就能出一吨钢铁。这时候的铁厂,大都建立在煤炭和铁矿综合区,比如中国的鞍山。

再到后来,10吨煤炭加5、6吨铁矿石,就能出一吨铁了,这时候需求才是最重要的,能把钢铁拉出去卖是优先考虑的,所以此时的铁厂大都建立在沿海及港口附近,比如中国上海的宝钢。

汉阳铁厂的地位和影响(亚洲最大的汉阳铁厂)(3)

三、

汉阳铁厂成立的时候,周围并未发现煤矿,萍乡煤矿也是后来汉阳铁厂不行了,被盛宣怀接手后,又找外国人勘测,才在萍乡发现了煤田。

所以,当时建铁厂,要么建在大冶,要么另寻地址,刚才我们也提到了,当时汉阳铁厂的炼铁技术还停留在第一代技术上。也就是100吨煤加20多吨铁矿石,才能出一吨钢铁,运输原材料的大头是煤炭,铁矿石次之。

如果建在大冶,铁矿石是有了,但煤炭怎么办?

出于这种考虑,张之洞选择了汉阳,因为一旦卢汉铁路建成,再加上汉阳便利的水路运输,运送煤炭反而更方便一些。

事实上后来萍乡煤矿发现后,煤炭基本也是通过水路运送到汉阳,大冶铁矿,同样是用水路运送,仔细观察地图,三地同属长江流域,汉江跟长江中间,正好呈矮胖三角形。

解释了选址问题,我们再看张之洞另一饱受争议的决定,那就是购进的高炉问题!

在《走向共和》中,辜鸿铭跟海因里希就曾对铁厂的高炉问题展开了讨论:

海因里希评价张之洞,本事一个充满着东方智慧的大脑,为什么却下了这么个愚蠢的决定?

当时世界上炼铁的方法一共有两种,一种是贝色麻法,也就是酸性法,一种是马丁法,也就是碱性法。酸性法只能炼含磷低的铁矿石,而碱性法,却可以除掉铁矿石中的磷成分。

那么张之洞选择了哪种炼铁方法呢?

汉阳铁厂的地位和影响(亚洲最大的汉阳铁厂)(4)

四、

对于张之洞来讲,他并不关心哪种炼铁方法,至少在他看来,中国炼铁技术已经延续上千年,什么铁矿没有,何必纠结于铁矿石呢?

所以,张之洞拒绝了英国提出来的先检验铁矿石的建议,直接从英国购买了最先进的炼铁高炉。

很多人也因此喷张之洞,不懂技术的后果,就是要花费更多的钱来弥补过错,其实设身处地站在张之洞角度思考,他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

当时的交通自然没有现在这么便利,张之洞要想建铁厂,是非常急迫的。铁矿石从中国运到英国,再从英国把检验结果传回来,再派人去英国采购,搞不好,还得检测好几次,这时间没有半年十个月,根本打不住。

这对于张之洞来讲,时间太久,其遵循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至少在清廷支持建铁厂的前提下,防止变卦,越快购买设备,越好!

但是,我们不要被那些不懂技术的文人蒙骗,化工出身的杨角风告诉你酸碱高炉的真相:

其实炼铁高塔炉子酸碱技术问题,并不影响钢铁的质量,它只影响炉子的使用寿命。并不是说张之洞购买的酸性炉,不能使用碱性工艺,其实只需要在大修的时候换掉炉子内部的耐火砖便可。

即使不换,使用酸性炉子,用碱性方法炼铁,用个几年,也是不成问题的,至少不会出现钢铁质量问题。

真正导致汉阳铁厂陷入困境的,一是成本高,二是没市场,三是资金不足,高塔开开停停,成本多高,赚个鬼的钱?

汉阳铁厂的地位和影响(亚洲最大的汉阳铁厂)(5)

五、

张之洞一开始选择的炉子确实不是很符合,一开始选择的工艺,对大冶铁矿确实无法做出合格产品。但是只需要转变一下思想,换炼铁工艺,还是能出来合格产品的。

后来盛宣怀接管后,1898年向德国求助借款,1899年又向日本求助借款。其实在1898年已经发现了萍乡煤矿,也开始用马丁法炼铁,此时已经可以用于钢轨,也可以用于步枪制造,大炮还不行。

在1900年-1908年,京汉铁路修建,汉阳铁厂也拿下了钢轨的订单,但是由于负债累累,其生产出来的钢轨比进口的还贵。所以,没有办法,一面借债,一面生产,到辛亥革命前夕,汉阳铁厂已经可以年产8万吨,其中2万吨钢轨。

民国建立,其更改了铁轨规则,于是,汉阳铁厂建造的那些钢轨全都作废掉了,亏了个底朝天。

于是盛宣怀把汉阳铁厂卖给了日本人,本身也欠人家债,到这时候,汉阳铁厂开始停产。袁世凯的北洋军占领武汉后,又把汉阳铁厂迁到了河南洛阳,只剩下萍乡煤矿和大冶铁矿继续生产,给日本人还债。

再到后来1928年北伐胜利,蒋又恢复了汉阳铁厂,可惜好景不长,十年不到,1938年,日本人又占领了武汉,汉阳铁厂又搬到了重庆,至此元气大伤。

而在最近几年,比如2012年有人发现万源市境内的万白货运专用线,竟然有一段钢轨是清朝修建的,上面写着:

“1902年汉阳铁厂造!”

2015年在陕西略阳县的一座大桥上同样发现多段钢轨,上面是英文字母,翻译过来,竟然也是汉阳铁厂造。

汉阳铁厂的地位和影响(亚洲最大的汉阳铁厂)(6)

汉阳铁厂当时是全亚洲最大的钢铁联营厂,之所以会没落,并不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完全是资金问题。当然,还有当时外部势力的虎视眈眈,不说别的,918事变和77事变,完全就是日本人掐着沈阳和太原兵工厂的进程发动的。

如今,中国的钢产量已经全世界第一,不知道一心要建汉阳铁厂的张香帅知道后,会有何感想?

汉阳铁厂的地位和影响(亚洲最大的汉阳铁厂)(7)

我叫杨角风,我们谈的不仅仅是《走向共和》,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喜欢就关注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