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合格备胎的自我修养(备胎23年努力8395天)
论一个合格备胎的自我修养(备胎23年努力8395天)只有邓清明,是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如今,包括杨利伟、聂海胜、景海鹏在内的8人,已梦圆太空,另外5人卸甲离队。但有些人离太空越来越近,也就有人离太空越来越远。就像航天员邓清明。他和杨利伟一样,属于我国的第一代14名航天人中的一员。
报告祖国,我们圆满完成任务!
北京时间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州十三号的3名航天员平安返回天和核心舱,圆满完成出舱任务。
他们的一小步,我们的一大步。
自2003年,“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打开了太空之门后,18年来,一共有15位航天员将五星红旗送上了太空。
但有些人离太空越来越近,也就有人离太空越来越远。
就像航天员邓清明。
他和杨利伟一样,属于我国的第一代14名航天人中的一员。
如今,包括杨利伟、聂海胜、景海鹏在内的8人,已梦圆太空,另外5人卸甲离队。
只有邓清明,是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又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
55岁的他,在追梦路上,已经走过了23年。
1966年3月16日,邓清明出生在江西省宜黄县东陂乡一个农村家庭,兄妹5人,他是大哥。
高三那年,空军某部到学校招飞,邓清明报了名。
在河北保定航空兵预备学校,渡过了八个月的预校培训结束后,他被分配到新疆哈密第八飞行学院,成了一名光荣的飞行员。
彼时,坐在战斗机里的邓清明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千里之外报告,竟会让自己与曾经无数次仰望过的星空结缘。
那是1995年8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向中央军委提交了选拔中国航天员的请示。
同时建议借鉴美苏(俄)经验从现役空军飞行员里选拔预备航天员。
原国防科工委和空军联合组成了航天员选拔小组,中国首批航天员的选拔活动正式开始。
从3000名飞行员中,选出了800人,再经过筛选,选出了60人,最终,确定了14名飞行员,组建了航天员大队。
而邓清明,就是其中之一,那一年,他刚刚三十岁。
邓清明还记得,1998年1月5日,那一天,他庄严宣誓:
“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奋斗终生。”
从这天起,他从一名飞行员成了一名航天员。
但没想到的是,这句“奋斗终生”的誓言,真的应验了。
在航天队伍里,邓清明做了23年“备份航天员”。
备份航天员的意思是做好准备,万一执行任务的航天员生病或者不舒服、不能执行任务,作为备份就要顶上去。
说白了就是备胎。
但备胎也不好当,除了不能执行任务,也必须一样训练、一样吃苦。
训练的科目、时间、内容、强度以及考核标准,都是一样的。
甚至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备胎要更严格。
“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非常优异的成绩,最佳的状态,最后才能够进入去执行任务的梯队。”
遗憾的是,邓清明一直在准备,从未被“转正”。
2003年,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一飞冲天,创造了历史。
这也意味着作为队友的邓清明只能等一下次机会。
2010年,邓清明被选入了强化训练队,成为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
结果任务开始前,邓清明落选。
后来神舟十号任务,邓清明最后因为微乎其微的分差再次与梦想擦肩而过。
“差距都是微乎其微的,也就是零点几分的那种差距。”
在一次采访中,邓清明摊开双手、微微摇头,话语中透露着些许无奈。
那一年,邓清明已经47岁,他并不知道“神十一”会是什么时候,但他依然保持训练。
甚至在2013年体检的时候,因为身体里查出一个非常细小的结石,还大费周章做了手术。
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邓清明再次作为备份航天员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这次,是他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一次。
从受领任务开始,在备战的三年里,邓清明完成了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
尤其在“神十一”最具挑战的33天模拟验证试验中,他发挥堪称完美。
但发射前一天,总指挥部召开会议,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
邓清明说当时听到结果的时候,懵了一下。
“当时什么都说不出来,停了一会儿,我转过身面对海鹏,紧紧地抱住了他,说了一句:海鹏,祝贺你!海鹏也深情地回了一句,谢谢你,兄弟!”
接近两分钟的时间里,整个问天阁大厅非常安静。
这一幕,令在场的许多人流下了泪水。
曾经,在2006年,神舟六号飞船上天的时候,女儿邓满琪看着同学的爸爸费俊龙、聂海胜能够飞天,哭着问邓清明:“为什么你总是上不了天啊?”
邓清明没办法回答,他只能勉强地宽慰女儿说:“还有机会的。”
飞行与飞天,虽一字之差,但相差千里。
每次神舟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迎接航天员的是无数关注的目光,他们的一切细节都被详尽地记录了下来。
而属于邓清明的欢迎队伍只有两个人——妻子满颜红和女儿邓满琪。
妻子会特意穿上红色的衣服,手捧鲜花,母女二人会提前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
其实如果不做备胎,以邓清明的实力,可以一步一步成为飞行中队长、大队长、飞行师长,直至将军。
甚至现在可能已经开上了歼20。
但邓清明说,既然选择这条路,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要努力,不要放弃。
“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23年,8395天,201480个小时,做一件事,追一个梦。
这梦太远,远在九天银河之外,这梦又很近,近在邓清明23年坚守的日日夜夜之中。
而要问一个人能为梦想坚持多久,邓清明的回答是一辈子,他绝不会轻易按下梦想的暂停键。
事实上,在许多领域都有像邓清明这样的备胎。
国庆阅兵,被告知只能作为“备份飞行员”的张晓佳,没有半字抱怨,以最佳的技术,守护姐妹们顺利飞行。
同样被挑选为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庆典活动队员的22岁姑娘程诚,接到任务后,每天早上坚持3点起床练习口令。
“当时,我的嗓子都喊哑了,但还是坚持在喊,喊到咳嗽都会有血丝,声带破了,有一段时期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本以为克服了身体的难关就可以参加阅兵仪式了,没想到的是,她最终被改为替补领队。
还有女排队员徐云丽,在赛场上被大家称为“南长城”,只要她在,女排就稳了。
但事实是,徐云丽在队伍里大多数时间担任替补。
在采访中,她们说,刚开始知道自己要做备份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小的情绪,但是很快就调节过来了。
因为换个角度来看,对一个团队来说,有备份是要防止用而无备,这是重要一环。
而备而未用恰恰说明一切正常、没有意外,这就是胜利。
想起杨利伟曾说过一句话:
“有一些群体,有无数的鲜花和掌声托举着,大家有更多机会看到他们的闪光点。
但我们更要关注和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他们的奉献和内心的责任,才是中国发展的原因。”
的确,无论是申请出战,还是陪跑训练,“备胎们”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奉献精神,早已通过各自的方式,传递到更多地方。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关于成全的故事,也是伟大“中国梦”的拼图一块。
就像一汪泉,无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始终清醒,豁亮,守得住自己的底线,绽放着自己的光芒,值得同等的掌声。
奋斗的青春是激荡的,备胎绝不是气氛组,愿我们都能捕捉万水千山中的繁星点点,最终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删除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