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麦积森林消防大队(东方微笑的养颜人)
甘肃天水麦积森林消防大队(东方微笑的养颜人)作为保卫麦积山景区生态安全的中坚力量,大队始终处于驻地森林防火灭火的战略前沿。发生森林火灾时,艰险火场就是他们的主战场;森林防火紧要期,茫茫林海就是他们的巡护地。一直以来,大队坚持既要打响森林防火灭火的主动仗,又要当好绿色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建队以来,大队积极与驻地林草、应急等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训、联演”活动,广泛开展“森林防火进万家”应急科普宣传,将森林防火灭火知识常识普及延伸到林区村屯,走进百姓心中,力促森林防火应急科普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森林防火人民防线。据了解,组建以来,大队累计发放宣传单10万余张,防火巡护8000余公里,宣传覆盖人群50万余人次,排除火险隐患100余处,参加驻地植树造林500余亩,为当地森林防火培训近2万人次。谈起大队参加驻地灭火的经历,大队长胡培松深有感触,“景区无小火,每一次面对哪怕再小的火警,对于我们都是天大的事儿,人员、物资和装备必
甘肃天水,连绵的秦岭山脉之中,一座鬼斧神工的佛教石窟,神秘、优美地独立在群山环抱之中,它便是有着“东方雕塑馆”之美誉的麦积山石窟。众多石窟中有一尊“微笑的小沙弥”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其恬静会心一笑的旷世之美被誉为“东方微笑”,历经千年时空变幻至今仍能深深打动人们的心灵。
在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常年驻守着一支生态劲旅——陇南市森林消防支队天水大队,他们忠诚守护在绿水青山间,用青春和热血呵护着麦积山石窟的绝色容颜,被驻地群众亲切誉为新时代“东方微笑”的“养颜人”。
据了解,天水市森林消防大队前身为武警天水森林大队,于2009年正式挂牌成立,2018年9月集体转制应急管理系统,大队营院坐落于麦积山下西北面十余公里不远处,他们驻守在麦积山大景区生态建设战场的第一线已13年,先后参与驻地多起森林火灾扑救任务,执行景区防火巡护、林政执勤任务上百次,所属中队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所属二中队2次被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中队”,大队5次被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6次被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大队”,现连续3年被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大队”。
当好生态卫士 点画景区生态图景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5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世界文化遗产,境内山峦叠翠,风光旖旎,景色秀美,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森林覆盖率达70%,是名副其实的“陇上小江南”。
保护好麦积山景区森林生态资源,就是保护人类共有的绿色家园,对促进西北和秦岭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组建之初,该大队党委就提出“要当好麦积山景区生态卫士”的目标定位,在保护驻地森林资源和生态建设中发挥主力军和国家队作用。
时间追溯到2016年3月1日,天水市藉源林场发生森林火情,接到火警的大队指战员,听到营院内“嘟嘟嘟…”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后,不到5分钟,大队70名出动人员迅速集合完毕,整装出发,50公里行程仅用40分钟就赶到了火灾现场,4个小时内就将火情成功处置。火灾扑灭后,驻地干部群众连连感慨,“大队指战员行动之快、效率之高,他们的到来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多亏成功将大火化险为夷,否则势必威胁到麦积山大景区的森林生态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谈起大队参加驻地灭火的经历,大队长胡培松深有感触,“景区无小火,每一次面对哪怕再小的火警,对于我们都是天大的事儿,人员、物资和装备必须一应俱全,不敢有丝毫懈怠,人类共有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一旦遭受破坏,我们将无法向历史和人民交代”。据了解,近年来类似这样的火警火情,大队已成功处置5起,他们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娴熟过硬的灭火技能,确保了景区一方平安。
作为保卫麦积山景区生态安全的中坚力量,大队始终处于驻地森林防火灭火的战略前沿。发生森林火灾时,艰险火场就是他们的主战场;森林防火紧要期,茫茫林海就是他们的巡护地。一直以来,大队坚持既要打响森林防火灭火的主动仗,又要当好绿色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建队以来,大队积极与驻地林草、应急等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训、联演”活动,广泛开展“森林防火进万家”应急科普宣传,将森林防火灭火知识常识普及延伸到林区村屯,走进百姓心中,力促森林防火应急科普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森林防火人民防线。据了解,组建以来,大队累计发放宣传单10万余张,防火巡护8000余公里,宣传覆盖人群50万余人次,排除火险隐患100余处,参加驻地植树造林500余亩,为当地森林防火培训近2万人次。
随着每年森林防火期结束,麦积山景区一次又一次“平安度过”,景区保护区实现了连年无火无灾,这其中倾注了森林消防指战员爱护森林、守卫青山的一腔热血和豪情。
敬仰历史文化 呵护石窟千年之美
岁月沉淀光阴的年轮,流淌在时间的长河里。据记载,麦积山石窟的佛像,始凿于后秦,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千年的尘埃之下,一代又一代的工匠们用精湛的技艺,雕琢传承着石窟佛像的生命力,创造了一种凝固不朽的美。
如果说古代高超的雕塑艺术成就了麦积山石窟,一代代名工巧匠让石窟艺术“留住容颜”,那么对于森林消防指战员们,则用他们的忠诚守护沿袭捍卫着石窟的千年之美。
鏖战酷暑,飞檐走壁,决胜长空。今年5月20日,甘肃天水麦积山大景区管委会协同当地多个部门组织2022旅游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演练,陇南市森林消防支队天水大队作为主要参演单位,重点对山岳绳索救援科目进行了演练,参演人员通过斜向救援技术攀爬在悬崖峭壁间,对被困游客实施精准营救,并对石窟文物安全事故进行及时处置,大队指战员高超的技能、惊人的胆魄,被当地游客和群众亲切称为摩崖石窟上的“高空舞者”。
时间拉回到2020年9月,景区工作人员在巡护中发现,麦积山石窟的悬崖峭壁上有部分树木根部脱落,存在极大的隐患,严重威胁到石窟和游客的安全。由于作业环境极其危险,景区管委会先后联系当地多家公司前来报名处理,但无一敢承担此项任务。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橘红色”的身影。应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邀请,大队派出20名指战员组成作业分队,携带相关绳索救援装备,执行此次高空作业任务。到达现场后,分队长马三瑞和国家陆搜寻基地绳索专业人员首先利用侦观设备,对作业环境和作业条件进行了详细观察和安全评估。由于作业区域位于百米高空的悬崖峭壁处,这在专业领域属特级高处作业,其作业难度和危险系数可想而知,等待着森林消防指战员的将是一场恶仗、硬仗。
险情一日不排除,森林消防指战员们的心就像崖壁上那摇摇欲坠的树木,一直悬在半空中。研判所处作业环境后,任务分队因地制宜制订行动方案,共分3个小组协同展开作业。一组利用监控和侦观设备负责整个任务的调度指挥和安全管控;二组在山顶清理滚石和枯枝,并利用树木作为支点,检查安装绳索和保护系统;三组为先锋组,所处环境最危险,作业人员需通过绳索系统从160多米的崖顶下降至100米左右的悬崖半空开展工作。这无疑是一场勇敢者的挑战,没有强大的心理和勇气谁也无法胜任此项任务。
作业现场,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个人都精力百倍集中,死死盯住各个环节,生怕出半点闪失。在各小组密切配合下,只见先锋手们就像蜘蛛侠一样来回穿梭,他们小心谨慎地利用钢丝对根部脱落树木进行绑定加固,并用砍刀清理部分危树,每一个看似平常的动作都显得十分艰难,平时几分钟能完成的事,在上面要花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虽然他们有安全绳的保障,但悬空作业的场景仍像是惊险的高空杂技。
无惧困难和挑战,成就勇敢者的故事。经过连续两天的高难度、高风险、高负荷工作,这群勇士们克服重重困难和恐惧心理,共加固和清理危树10余棵,成功将安全隐患一一排除,麦积山石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安详,熙熙攘攘的游客人群又重现在景区。
任务结束后,担任先锋手的黄杨斌直言:“说不害怕是假的,刚开始还是很怕的,担心掉下去怎么办,甚至都不敢做动作,但假如每个人都怕、不去干的话,这个活永远做不了”。他还补充讲到,“我们执行的任务正是守护人类艺术的千年瑰宝,敬仰的力量最终使我克服了恐惧,沉下心来坚决完成这项任务,就是向人类艺术文明最好的致敬”。
千年石窟是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守护石窟千年之美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更是森林消防指战员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13年来,只要景区有急难险重任务,森林消防指战员们总是闻令第一时间赶往处置,他们早已将景区的一草一木和石窟的寸土寸金融入自己的血脉。
随着景区游客人数连年增长,人们总能看见森林消防指战员在景区执勤一线忙碌的身影。每逢重大节日,大队就要派人和景区工作人员一道,将火灾隐患排查一遍,将石窟栈道安全检查一遍,做足方方面面的安全工作。特别在石窟凌空栈道执勤时,他们还要派出安全员、观察员,时刻紧盯山顶滚石脱落、高空抛物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醒大家严禁乱扔烟头、严禁在栈道上嬉戏、严禁损坏文物等。在森林消防指战员和景区工作人员的悉心呵护和共同努力下,十多年来,麦积山石窟没有发生重大文物安全及游客伤亡事故。
播撒文明之光 擦亮“东方微笑”名片
西方美学有“蒙娜丽莎”,东方美学有“东方微笑”。承载着“东方微笑”之美誉的“小沙弥”,作为国礼享誉海内外,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现如今,这座“东方雕塑馆”成了古城天水正宗的文化旅游名片。而常年坚守战斗在麦积山石窟景区一线的森林消防指战员们,他们也用忠诚、善意、悉心之美生动诠释“东方微笑”。
“同志,您好!您已进入林区,请熄灭烟头”,“您好,当心山顶滚石滑落,请您及时通过此地”。景区人群中,时常能听到执勤森林消防员对游客温馨的提示,也随处可见他们助人为乐的身影。这是森林消防指战员在麦积山景区执勤时的一波波常规操作。“太高了,孩子有点恐高,不敢往上去……”当听到一名拉扯着小孩的妇女在凌空栈道上左右为难时,正在执勤巡逻的森林消防员主动接过妇女手中小孩,积极帮助这位游客。据了解,负责执勤的森林消防员,每天要在山上连续执勤近十个小时,上下石窟栈道十多个来回,他们已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引来无数游客纷纷点赞。
记得2019年10月3日,人们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和国庆大阅兵盛况的专注还意犹未尽之时,谁也没想到该大队竟出了一名被人们刷爆屏的“网红”。
他叫王浩维,现已加入森林消防队伍4年,他家就住在麦积山附近,从小欣赏着“麦积烟雨”美景长大,这块风水宝地他再熟悉不过。国庆期间,大队和往常一样按照惯例派出人员在景区执勤,那时王浩维已经100多天没和家人见面了,就在他担负景区入口执勤哨时,万万没想到妈妈和奶奶突然出现……
一瞬间,看到儿子执勤时严谨而又挺拔的身姿,妈妈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忍不住轻轻抚摸儿子脸庞,妈妈欣慰的笑容里夹杂着点点泪花和丝丝心疼,奶奶也早已泪流满面,而身在哨位的王浩维却一动不动,因为他深知此时代表的是森林消防员和景区的形象,只好弱弱地叫了一声“妈妈”“奶奶”,此时泪水在他的眼眶不停打转儿……这段视频在“甘肃森林消防”抖音号发布后,被各大媒体转载,感动了无数网友,不到9个小时成为抖音热搜榜第一,全网累计阅读量达4.3亿,累计点赞量3000万 ,数十万网友留下温暖感言。
谈及走红,王浩维总是腼腆地笑着回应,“我只是众多森林消防员中的一员,真正走红的应当是国庆期间坚守执勤一线的每一位队友,正是加入了这支光荣的队伍,我们才有机会在岗位上建功立业,以及得到百姓的认可”。
走红只是一时,守护却永远都在。近年来,因任务特殊贴近群众,大队除了王浩维意外走红外,还有执勤2小时纹丝不动腿部僵硬的马贵龙,助民为民帮助推轮椅的刘伟刚等等,他们成为百姓手机屏幕上不时刷到的感动。如今大队“火焰蓝”志愿者小分队、“蓝肩章”宣传服务队等也在驻地常态化开展活动,他们树立的良好形象早已深入群众、深得人心,俨然成为“东方微笑”的一张闪亮名片。
一代代接力守护,一代代为民奉献。如今,大队指战员看到他们守护的绿水青山日益优美,看到他们呵护的绝色容颜留在人间,看到他们服务人群微笑的脸庞,谁又能不由衷地感到欣慰。未来的路还很长,该大队指战员将坚守初心,用脚步丈量脚下的土地,以青春告白历史的脉动,用赤胆忠诚续写“绿色卫士”传奇,他们不愧为新时代“东方微笑”的“养颜人”。
——中国森林消防——
投稿邮箱:yjglbslxfj@163.com
平台发布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 监制 —
杨文岭 王 雪
— 编辑 —
童鹏程 王刘金 胡 宇
庄申林 胡 翔 孙浩杰
— 本期编辑 —
杨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