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全国外文书店(和它最后的时光)

全国外文书店(和它最后的时光)11月5日下午,老书虫突然发布通知,该店将于11月11日左右结业,并将寻找新地址重新安家。这在北京文化圈和消费圈内引发了震动,留给老顾客们的时间仅剩一周。很快地,来自世界各地的“老书虫”们,都挤到了这座占地面积并不大的书店里。老书虫提供借阅服务,与图书馆一样有借阅码2002年,Alexandra Pearson创办了老书虫;2005年,老书虫搬到南三里屯4号院,直到现在,它在这里度过了14个年头。起初,它是一家主要收藏英文图书的小型图书馆,创始人希望在这里寄存自己的文化,同时提供一个聚会的场所。那时候,它的顾客主要是外国人,且很多都是创始人的朋友。随着时间变化,老书虫增加了许多中文图书,也开启了更多商业化服务。白天,这里是书店 咖啡馆,晚上则成为文化交流与活动现场。2016年,老书虫创始团队中的大部分人离开中国,David Cantalupo选择留下,中国人Michael则加入成为店长

全国外文书店(和它最后的时光)(1)

全国外文书店(和它最后的时光)(2)

下午3点,北京南三里屯4号院的客人们熙熙攘攘。“老书虫”硕大的招牌尚未点亮,旁边是通向二楼店门口的长阶梯。拾级而上,莎士比亚、王尔德、卢梭、钱钟书的名著逐一显现,仿佛你正踏着知识的阶梯,沿着书本之路走向光芒。

门外不远处,是北京潮人聚集的商圈,人们急速穿梭,充斥着焦躁。进了店门,你会看到悬在半空中的红色灯笼,下面是有点泛黄的落地大书架,人们在这里沉浸下来,享受阅读的闲适与咖啡芬芳的快感。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纷乱的快节奏与老书店的悠闲感,在南三里屯交融在一起,仿佛相互隔绝,又不可分割。这里是“老书虫”,介于咖啡馆和书店的地方,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空间,北京精神世界的地标。

全国外文书店(和它最后的时光)(3)

门外的阶梯,是店长Michael最喜欢的设计

2002年,Alexandra Pearson创办了老书虫;2005年,老书虫搬到南三里屯4号院,直到现在,它在这里度过了14个年头。起初,它是一家主要收藏英文图书的小型图书馆,创始人希望在这里寄存自己的文化,同时提供一个聚会的场所。那时候,它的顾客主要是外国人,且很多都是创始人的朋友。

随着时间变化,老书虫增加了许多中文图书,也开启了更多商业化服务。白天,这里是书店 咖啡馆,晚上则成为文化交流与活动现场。2016年,老书虫创始团队中的大部分人离开中国,David Cantalupo选择留下,中国人Michael则加入成为店长。

一家气场特别的书店,会吸引与它趣味相投的人。逐渐地,老书虫成为了北京著名的中西文化交流者聚集地,有无数的作家、艺术家和创意业者,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全国外文书店(和它最后的时光)(4)

老书虫提供借阅服务,与图书馆一样有借阅码

11月5日下午,老书虫突然发布通知,该店将于11月11日左右结业,并将寻找新地址重新安家。这在北京文化圈和消费圈内引发了震动,留给老顾客们的时间仅剩一周。很快地,来自世界各地的“老书虫”们,都挤到了这座占地面积并不大的书店里。

这让David和他的团队忙得晕头转向。结算书籍的售台,从上午9点到晚上8点,几乎一刻不得停歇,专程来买书和纪念品的顾客,随时会排起长队;吧台的工作人员,需要处理远超平日甚至假日的订单。

David则眉头紧锁,快速地在店内移动,既帮助招呼客人,又要应付纷至沓来的记者。当我们问起老书虫所面临的问题时,他按捺不足烦躁的表情,但语气依然和蔼,同时又显得无奈:

“很抱歉,我最近要关店了,非常非常多的事情要忙”,他皱着眉头说道。尽管如此,David还是很礼貌地为我们端来了咖啡。突然结业的变故,以及它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让他感到不安。

只有当老熟人来到店里打招呼时,David才会将脸上的乌云一扫而空,径直走上前去拍拍对方的肩膀,寒暄几句,一阵说笑。然而,不久之后乌云又会再度聚拢,特别是当朋友们发出感叹声词的时候。

全国外文书店(和它最后的时光)(5)

老书虫的大厅,一种别样的风格

许多人都为这家店的结业感到惋惜。在角落里,一对白发苍苍的外国老夫妇和女儿一起,点了三杯热红酒;他们喝得很慢,桌上散乱着几本英文书籍,老妇人用优雅而略显焦躁的动作翻着书,嘴里不断念叨着:So Sad...

蜂拥而来的顾客们,大部分都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情绪。书店 咖啡馆的经营模式,在北京并不罕见,但对“老书虫们”而言,它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一家书吧。我们与这些“老书虫”们聊了聊,试着从他们的言语中勾勒出旧时光的故事,串联起他们与这家店的情感纽带:

全国外文书店(和它最后的时光)(6)

Darl Ocener,菲裔加拿大人,英语教师

“我来中国两年了。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总会有渴求知识的人,老书虫作为双语书店,能够提供给人们新的视角和体验。我是英语教师,我经常对学生说:一本好书,会提供给你全新的思考方式。”

“我去过很多中国城市,我想说,北京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有中国味道的城市,但是本土的感觉太强了,在国际化的感觉上还欠缺一些。在北京,你很难找到一家让你感到舒适的外文书店,像老书虫这样的地方,对于北京的国际化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老书虫像一个‘国际化集散地’,它就是北京在文化领域的国际接入口,非常有范。”

全国外文书店(和它最后的时光)(7)

Allanah Peters,苏格兰人,英语教师

“我在2019年1月来到北京,这也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我真的很喜欢老书虫,这里有一种“旧日时光”的感觉,那些你已经失去、或者说错过许久的回忆,你可以在这里找回来。”

“北京可能还不算太国际化,尽管这边的人很友好,但是语言的壁垒还是很高,我希望外国人在北京的体验会越来越好。我很快就要回苏格兰了,我会很想念北京,想念这里遇见的人和事,想念在老书虫的时光,以及朋友们。希望我下次来中国的时候,会有更多类似的书店,这种交流的氛围很重要。”

全国外文书店(和它最后的时光)(8)

王羽涵,北京人,奢侈品牌从业者

“我是这里的老顾客,大概有三到四年了。我昨天听说老书虫要换地方,今天特地赶过来,毕竟这里对我而言,有很多情怀。”

“老书虫的氛围很特殊,这里比咖啡馆要文艺,比书店要更轻松。它能让你在三里屯这种高速运行的环境下慢下来,让你融入、沉浸下来,去喝一杯咖啡,感受一本好书,这是它最可贵的地方。我们在这里遇到其他陌生人时,也能很轻松自然地简单聊起来,不用担心隔阂的问题。”

“它要换地方了,这种让你relax的感觉,还会不会继续存在?我不知道。我觉得这里就是我的一个心灵港湾,突然之间要消失了,我依依不舍,但好像又没办法。”

全国外文书店(和它最后的时光)(9)

Alia,加拿大人,服装设计师

“我到中国生活已经有五年了,现在在大连工作,也会说一些汉语。每次来到北京出差,我都会到老书虫这里来待一段时间,处理一些手头上的工作。其实我有点害羞,所以也很少在这里主动与其他人聊天,但是我就是喜欢这里的感觉。很多跟我一样、在大连工作的外国朋友,他们每次到北京出差也都会到这里来,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这家店的名字。”

“对我来说,老书虫的魅力是复合性的,无论是藏书、咖啡还是室内设计、来这里的人……都很重要,缺少了其中一项就会失去平衡。”

全国外文书店(和它最后的时光)(10)

王沁陶(右),北京人,出版业者

“我住海淀,过来这边真是多亏了万能的 10 号线。我也是听说了要关门的消息,就叫上了朋友,一起来这看书。”

“因为我是做出版业的,所以平时我来这,可能跟其他人不太一样,经常是为了逛逛看有什么好书。市面上很多书店需要控制成本,就会根据代理经销商给的打包书单来进货,所以看来看去都差不多都是那些;但是这家店选书的质量还蛮高的,有很多店主去专门挑的、比较偏门的书,所以有时能淘到惊喜。”

“作为一家私营书店,他们能独立营业存活,还是挺厉害的。”

全国外文书店(和它最后的时光)(11)

周Tony,“幽默小区”脱口秀俱乐部创始人

“我们第一场脱口秀是在2014年,就是在老书虫。当时我们是跟一个爱尔兰的知名脱口秀演员Des Bishop一起做的,那时老书虫的老板Peter也是爱尔兰人,他对Des Bishop的认知就跟我们都认识郭德纲似的,这就对上线了。选这里做演出场地,其实还有很大原因是因为这里有西方那种文化氛围,毕竟脱口秀也算一种西方文化产物,就比较合适。”

“幽默小区和老书虫的关系很难割离开看,它们孵化了我们,同时我们的中文脱口秀,又为他们带来了中国顾客的人流量。这么多年,我们之间非常有感情了,而且我们后来在世界各地做英文演出,都有遇到过这里的顾客,比如我在芝加哥机场、纽约、爱尔兰这些地方都曾经被人认出来,因为他们在老书虫看过我们的演出。”

“来北京的外国人,很少有人不知道这家店。对他们来说这里有点像百老汇、美国的唐人街一样,来北京了都会来看看。”

全国外文书店(和它最后的时光)(12)

Michael,老书虫店长

“我接手这家店三年了。一个书店特殊的味道,这是我觉得老书虫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这里是一个空间,我们用空间去承载所有人的梦想,去分享所有人的感悟。老书虫注重文化交流,它是一个开放的、友善的,可以让大家流连忘返的地方。我们要表达的不仅仅是文学,也不仅仅是书店,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来,包括现在流行的AI、科技领域,所有人都能让自己的思想在这个地方得到交流和碰撞。”

“我们即将暂停,同时会去寻找一个新的地方。这里可能会成为一个历史,但是我们需要新的启航,有我们的团队在,有我们的朋友在,我们就能顺畅启航。只要书店还在,灵魂还在,无论我们搬去哪里,我们都能再次突破自己。”

全国外文书店(和它最后的时光)(13)

一位远道而来的小读者

南三里屯4号院的老书虫要关门了,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11月9日的脱口秀继续举办,11月10日晚上的辩论活动也照常进行。相信不久后,我们就能收到老书虫在另一个地方开业的通知。

老书虫的意义不在于几本书,或是咖啡、某场特别的活动,它是一个让来北京的外国人感觉像回家一样的地方,也是让中国读者能感受到安逸与知识魅力的地方。这里是开放轻松交流的空间,也是北京国际化的一个文化符号。

开放的心态很重要,你要足够开放,才能拥有更多的想象力。我们希望,北京能有越来越多的“老书虫”,让人和思想的交流空间更加宽广。

撰文、采访:冬菇、水水

编辑:水水

策划:Hansey

摄影:小奇

全国外文书店(和它最后的时光)(1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