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罕见的蔬菜你吃过几种(何为不时不食)
五种罕见的蔬菜你吃过几种(何为不时不食)到了宋元时期,反季蔬菜就不是什么稀罕物了,仅临安一地每年冬天就种植三十多种反季蔬菜,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这些“不时蔬菜”走上了老百姓的餐桌。明清两朝沿袭并创新了宋元时期的反季蔬菜种植技术,在此之后连北方老百姓都能吃到反季瓜果了。李世民听了来龙去脉后龙颜大怒,直接罢免了易州司马。只是不知李世民是受了“不时不食”的影响,还是对地方官劳民伤财的举动不满,总之向李世民进献反季蔬菜的地方官拍错了马屁。从这就能看出,孔子“不时不食”的思想已深入人心,直接影响到反季蔬菜种植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南北朝巨著《齐民要术》中收录了反季蔬菜的培育技术,根据书中记载,当时黄河流域的农民种植了冬瓜、茄子、白菜等农作物,其中大部分作物都是一年四季不间断种植的。唐朝民风相对开化,人们不介意吃些“不时蔬菜”一饱口福,全国出现了大量用温室培育的蔬菜,尤以瓜类为主。《宫前早春》中有这样两句:“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人
人的食欲是奇怪的,冬天馋蘸酱菜,夏天又想涮上一顿火锅。幸好现代种植技术发达,反季蔬菜的出现满足了我们反常的食欲。你知道吗?其实古代就有反季种植技术的出现了,且听小编慢慢说。
《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不时不食”,意思就是别吃反季的食物。这说明早在孔老夫子生活的年代就有“反季食物”的出现了。当然,鸡鸭鱼肉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唯一算“不时”的只有蔬果了。
按时间推算,两千五百年前《论语》问世,反季蔬菜的出现只会比这个时间更早,为什么其他历史资料中鲜有记载呢?归根结底还是《论语》惹的祸,孔夫子的思想传播太广,大伙都知道“不时不食”,所以这项技术并未得到大规模推广,就算有人尝试也赚不到钱。
《汉书》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皇家的御用菜农们在太官园中开辟了一处温室,用火炉控制温室的温度,这样冬天就能种出韭菜、蘑菇、大葱,为御厨提供食材。可惜的是,这项先进的技术未经推行便被遏止了,反对种植反季蔬菜的正是太官园的大臣,他说不是应季的蔬菜,吃起来对健康无益,况且这种种植技术成本太贵,不划算。
从这就能看出,孔子“不时不食”的思想已深入人心,直接影响到反季蔬菜种植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南北朝巨著《齐民要术》中收录了反季蔬菜的培育技术,根据书中记载,当时黄河流域的农民种植了冬瓜、茄子、白菜等农作物,其中大部分作物都是一年四季不间断种植的。
唐朝民风相对开化,人们不介意吃些“不时蔬菜”一饱口福,全国出现了大量用温室培育的蔬菜,尤以瓜类为主。《宫前早春》中有这样两句:“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人们在二月就能吃到反季的瓜,说明当时的种植技术已迈上了新台阶。
当然,也不是每个唐朝人都能接受反季蔬菜的,《资治通鉴》告诉我们,李世民就曾对反季蔬菜嗤之以鼻:李世民御驾亲征高丽后,军队途径易州,易州的地方官向御厨提供了一批反季瓜果。此时正值寒冬腊月,李世民对此大惑不解,忙叫来易州司马问话。原来,为了拍好李世民的马屁,易州的地方官命令老百姓在屋子里烧火炕,种植反季蔬菜,以供李世民食用。
李世民听了来龙去脉后龙颜大怒,直接罢免了易州司马。只是不知李世民是受了“不时不食”的影响,还是对地方官劳民伤财的举动不满,总之向李世民进献反季蔬菜的地方官拍错了马屁。
到了宋元时期,反季蔬菜就不是什么稀罕物了,仅临安一地每年冬天就种植三十多种反季蔬菜,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这些“不时蔬菜”走上了老百姓的餐桌。明清两朝沿袭并创新了宋元时期的反季蔬菜种植技术,在此之后连北方老百姓都能吃到反季瓜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