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人父的我才知道爸妈的不容易(爸爸让我孝敬奶奶)
身为人父的我才知道爸妈的不容易(爸爸让我孝敬奶奶)某天早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儿子问娜娜:“妈妈,为什么我爸爸让我长大后要孝敬奶奶?而不是姥姥呢?我每天见到的可都是姥姥啊。”带过娃的妈妈都知道,带一天娃比上一天班还要累。就这样,娜娜妈妈忙忙碌碌帮忙带了三年娃,等到外孙上幼儿园后才算正儿八经地过起早就应当享受的退休生活。虽然不是全天带娃了,但是跟外孙已经有深厚感情的姥姥依旧每天下午去幼儿园接外孙放学。只是,这种姥姥带娃的模式,一旦处理不好家庭关系,姥姥就会成为很受委屈的一方。办公室的宝妈娜娜就遇到了这种困扰。娜娜生儿子的时候,婆婆还没退休,自己的妈妈已经退休了,所以跟老公一商量,很自然地就让妈妈帮忙带孩子。于是,姥姥每天像上班一样,早晨在娜娜上班前赶到她家里带娃,还兼着做饭、收拾卫生,晚上吃完晚饭收拾停当再回自己的家。
大家好,我是婉秋聊育儿~
有句很流行的话说带娃:“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
很多年轻人生完孩子之后,因为要忙工作,不得不将孩子交给父母来带。
传统模式中,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由奶奶来带孙子。而如今,带娃的主力军慢慢成为了姥姥,据说,在大城市,姥姥带娃的比例已经超越了奶奶。在我们这种小城市,姥姥带娃的家庭也很常见。
只是,这种姥姥带娃的模式,一旦处理不好家庭关系,姥姥就会成为很受委屈的一方。办公室的宝妈娜娜就遇到了这种困扰。
娜娜生儿子的时候,婆婆还没退休,自己的妈妈已经退休了,所以跟老公一商量,很自然地就让妈妈帮忙带孩子。
于是,姥姥每天像上班一样,早晨在娜娜上班前赶到她家里带娃,还兼着做饭、收拾卫生,晚上吃完晚饭收拾停当再回自己的家。
带过娃的妈妈都知道,带一天娃比上一天班还要累。就这样,娜娜妈妈忙忙碌碌帮忙带了三年娃,等到外孙上幼儿园后才算正儿八经地过起早就应当享受的退休生活。虽然不是全天带娃了,但是跟外孙已经有深厚感情的姥姥依旧每天下午去幼儿园接外孙放学。
某天早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儿子问娜娜:“妈妈,为什么我爸爸让我长大后要孝敬奶奶?而不是姥姥呢?我每天见到的可都是姥姥啊。”
娜娜有点惊讶:“你爸爸是这样说的吗?什么时候说的?”
儿子回答:“昨天晚上给我讲故事的时候说的。”
原来,宝爸晚上给儿子讲故事的时候,正巧故事中有一位奶奶,宝爸特意叮嘱儿子“你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奶奶啊,你奶奶养大我可不容易……”
过了一晚上,儿子才反应过来好像哪里不太对,遂质问妈妈。
娜娜有点生气又犯了难,气的是:自己的妈妈带儿子出力又贴钱,宝爸却并没有多知情,到底还是偏向自己的妈,犯难的是:该如何跟儿子解释这个问题?
娜娜想了想还是大体向儿子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奶奶和姥姥都是长辈,你都应该孝敬,但是姥姥带你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你应该孝敬姥姥更多一些。另外,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孝敬的责任主要应该是由爸爸来负责;姥姥是妈妈的妈妈,应该主要由我来孝敬。
其实,不止娜娜家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姥姥带娃的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甚至,有的娃由姥姥带大,长大后却跟姥姥丝毫不亲近,反而亲近奶奶,令姥姥非常失落,感觉养了个白眼狼。
为什么明明知道姥姥带娃会吃力不讨好,很多姥姥还是义无反顾地帮女儿带娃呢?
01、奶奶无法胜任
有些奶奶身体状况不佳,确实没有能力带娃;或者奶奶家住在遥远的农村,因为各种客观原因无法到儿子所在的城市帮忙带娃;还有像娜娜家这种情况,她的婆婆在单位担任领导工作,还差两年退休,确实无法带娃。
02、奶奶不想带娃
有些奶奶活得比较自我,喜欢唱歌跳舞游山玩水也不喜欢带娃。
如果遇到这两种类型的婆婆,姥姥们看到女儿如果带娃就要辞去工作,当然不愿意让女儿成为全职妈妈,姥姥心疼女儿只好挺身而出帮女儿带娃。
03、宝妈不想让婆婆带娃
有些宝妈比较有主见,跟婆婆相处不来,觉得跟自己的妈妈好沟通,于是就请自己的妈妈来带娃。
其实,不管是奶奶带娃还是姥姥带娃,老人都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年迈的身体帮我们撑起这个家,带给了孩子无私的爱。
虽然说“孩子谁养亲谁”,但家人对爱的合理表达和正确引导也很重要。
确实有些姥姥不会表达喜爱孩子的心情,虽然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但是不理解孩子的心理,对孩子经常大声呵斥,让孩子过得不舒服,说不定让孩子觉得还不及一周见上一两面的奶奶亲。
作为父母,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应该合理引导思想还未成熟的孩子,告诉他们:姥姥和奶奶都是一样的长辈,都应该尊重他们,长大后要孝敬她们。等孩子长大了,自然会形成正确的亲情观念。
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尽量做到平等孝敬老人,不能明显偏向自己的父母。
奶奶带娃的家庭,宝妈要多表达对婆婆的感激;姥姥带娃的家庭,宝爸也要充分肯定岳母的付出。因为,亲情是双向付出,而不是单向索取。
婉秋聊育儿,喜欢读书的两娃妈,欢迎关注,一起吐槽养娃的鸡飞狗跳,分享养娃的幸福快乐,总结养娃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