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儿时记忆(小人书乡土散文)
乡土散文儿时记忆(小人书乡土散文)都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点也不假,虽然我们看小人书,最喜欢了解的是里边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但不知不觉地也认识了很多字,到课堂上再听老师一讲,记忆得就更牢固了。于是,从《小英雄雨来》、《赛虎》、《黄继光》、《董存瑞》、《霍元甲》等描写英雄人物和革命题材的,到《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等历史小说,再到《血疑》、《福尔摩斯》、《羊脂球》等外国小说,只要能找到的小人书,也不管是正本还是残余的半本,就无选择地看,而且一看就忘了吃饭也忘了饥饿。这时候,也不管是暴露在白天炽热的阳光下,还是在几乎没有光芒的傍晚,那都会如饥似渴地看个够,直到过了瘾。事实上,那时不光我们小孩子爱看,年轻人,上了些岁数的,只要识些字,也都愿意看。因为那时村里根本就没有多少书,课外读物更是少得可怜,加上村里也没有电,更没有电视机之类的可以消遣,所以,要是有本小人书可以读,那也是再好不过的事了。而
午后,纠结了好久,我终于在电脑上敲下了这个题目,也终于如释重负。整整一天,我在脑海里搜肠刮肚地想着可写的题目,但真正提起笔,却又一个个被我否决了。是啊,整整一个酸楚又屈辱的童年,让我用一生的时光学着去治愈,何其地难啊!想来想去,觉得也只有记忆里的小人书,书面语里也叫连环画,能带给我些许的快乐。我想,对于我们那代人而言,谁都有过这样的过往,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能捧到一本小人书,那都是再开心不过的事情了。
我说不好小人书是诞生于什么年代了,但自我记事起,它就有了。六十四开的小纸,硬硬的封面,醒目的标题,还有里边简笔画的勾勒,下边附着简明扼要的文字和情节叙述,那不仅仅是经典历史段落的记录,励志人生语录的醒世,也有翻起每一页来,淡淡书香的品读,它陪伴我们走过了物质还显匮乏的八十年代初,捧着就绝对爱不释手。
起初,家里让我去上学,也只是奔着能识个头迎上下去的,这是当初母亲的原话,“能认个洋码子(指数字),会算个数,卖鸡蛋卖兔子卖粮食时别让人家哄了。识些字,出门别认不得回家的路,万一哪天到了城里,别男女厕所也分不清了!”这是母亲当初最朴素的愿望,她自己一个字也不认识,很敬佩那些识文断字的人,这可能与姥爷识字有关吧。在那个年代,母亲说得没错,毕竟村里算得上有文化的还是很少的,给人们念一段《杨家将》,是需要连猜带蒙的。
(传统连环画)
而我呢,懵懵懂懂的,觉得去学校里上学,可以少干些农活儿,起码大风天不用顶着刮得睁不开眼,漫天飞沙走石的大黄风去地里种地要好很多,同时还有一大帮年龄相仿的伙伴儿可以在一起玩耍,心里就觉得开心的不得了了。就这样,在连本正式书也没领、原打算先上半年级的期末考试,老师在黑板上出题,我们照着抄写,然后在作业纸上答题,数学一篇,语文一篇。考完了,我们就放寒假了,而我更是撒着丫子满村里疯跑疯玩,那才叫个不亦乐乎呢。
直到有一天,偶尔碰上老师的媳妇,笑眯眯地对着我,也对着她身边的人们说,“这个孙三,别看年龄小,这次考试数学语文都几乎是满分,考了个全班第一。”这时我才知道我还有这天赋,被人夸的感觉是很幸福的,哪怕外面的天再冷,心里都是暖和的,比往嘴里塞了块糖还甜。要知道,那时班里已经有连着上了三个一年级的学生了,也就是连着蹲着两班了。而我何德何能,居然比他们还强?
也就是从这时起,我开始学着挑战自己。家里大哥、二哥上学用的书,我也尝试着去翻看。而那些小人书,里边的字少画多,就更适合我看了。尽管这时候,我只上了半年学,绝大部分的字还都不认识,但这并不影响我阅读的乐趣呀。于是,只要碰到小人书,就像碰到和自己年龄相仿又志同道合的伙伴一样,可以在一起互相好好地“玩耍”了。
事实上,那时不光我们小孩子爱看,年轻人,上了些岁数的,只要识些字,也都愿意看。因为那时村里根本就没有多少书,课外读物更是少得可怜,加上村里也没有电,更没有电视机之类的可以消遣,所以,要是有本小人书可以读,那也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都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点也不假,虽然我们看小人书,最喜欢了解的是里边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但不知不觉地也认识了很多字,到课堂上再听老师一讲,记忆得就更牢固了。于是,从《小英雄雨来》、《赛虎》、《黄继光》、《董存瑞》、《霍元甲》等描写英雄人物和革命题材的,到《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等历史小说,再到《血疑》、《福尔摩斯》、《羊脂球》等外国小说,只要能找到的小人书,也不管是正本还是残余的半本,就无选择地看,而且一看就忘了吃饭也忘了饥饿。这时候,也不管是暴露在白天炽热的阳光下,还是在几乎没有光芒的傍晚,那都会如饥似渴地看个够,直到过了瘾。
(抗战题材的小人书)
只记得有一次,进入青春期的二哥骑着车子要和本村里的一帮年轻人去邻村里看电影,说是看电影,其实我也知道他们是为了和那些适龄女孩子私下来多接触。于是,我拽着自行车后座不让他走,让他带着我也去,他嫌带着我实在麻烦,怎么劝说我也听不进去,最后从兜里掏出一本皱皱巴巴的小人书,书名叫《霍东阁》,这才把我搪塞过去,然后他飞也似地骑车跑了。而我如获至宝,兴致勃勃地攥着那本小人书回了家。此时,天早已黑透,我使劲地瞪着眼,也几乎看不清里边的字了。家里为了节省那有限的每月供应的一斤煤油,也舍不得早早把油灯点着,没办法,我只好站在院子里的窗户底下,使劲瞪大着眼睛,并紧贴着小人书的版面,一口气将它读完了。读书的过程中,也为霍东阁打倒东洋人、为中国人争了气而兴奋不已,觉得他好有民族气节。
当然因为喜欢,像这样的时候也多了去了。那时兜里没有钱,但要是遇到心爱的小人书,让我干啥都愿意,有时候甚至连吃饭都顾不上。爹嫌我懒得不干活儿,常常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整天看那些沤纸筋,连张擦屁股的纸也不如,到底有什么用?”但爹骂他的,我看我的,他骂的那些话都被我当作了耳旁风,抛到了九霄云外。
也就是因为经常看小人书,不注意用眼卫生,我从小学四年级起就患上了近视眼,坐在教室的最前排,看黑板也是模模糊糊的,需要使劲地眯缝着眼才勉强能看明白。那时,村里近视眼的很少,都被人们蔑称为“四眼鸡”,觉得这些人往后再也不能很好地干农活了,再也不能成为一名壮劳力了。
后来,村里有一位一起上学的同学,他哥哥会变魔术,也算是走南闯北,见惯了市面,便独出心裁,从外地搞来一大批小人书,其中有《春秋战国》连载版的,也有《一千零一夜》的传奇故事的,还有好多,里边的内容是我们听也没有听说过的。相比起之前看的那些英雄或传统演义故事,他的这些小人书里的内容,我们觉得还是有些生疏,而且同学的哥哥有个要求,“这些小人书可以看,但每看一次必须交钱。”起初好像看一本是五分钱,后来又便宜到贰分、一分不等,他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回些本钱,要是再能多少赚上点儿,贴补家用,那就再好不过了。这样的要求,无形中阻挡住了不少爱好小人书的人的脚步,但因为爱看,我就是偷上家里草垛里下的鸡蛋,也要想法在放学后去看上一两本。也就是那时,我也才了解到有关一些“秦与西汉”的故事,明白历史的长河是如此的久远。同时,学会了向别人表现出谄媚,满脸示好的模样。
印象里,一次到姐姐家,和她们村里一个年龄相仿的孩子在一起玩,他手里有一本崭新的小人书《白门楼》,我软磨硬泡了姐姐半天,给了我二毛钱,算是将这本书买下了。回了村,我当着不少同学的面炫耀着。那时,我大多是借着别人的小人书看,要是自己手里有一本,那就像现在拥有了几十万块的财富一般荣耀,心里美极了。
也就是在这档口,前邻居一位比我大三岁、和我在一个班里上学的同学,不动声色地向我借了看。当时,我也没有多想,直接就借给了他。又过了两天,村里有别的孩子找我借着看,我也没想太多,就在下了早自习以后,直奔前邻居家去讨要。结果,正在地上忙着热猪泔水的他,不论我怎么说,他就是不还给我,也不解释为什么。最后,在我再三的追问下,他才说明了原委,“你以前借了我那么多的小人书,都没有还我,那这一本,我就算是扣下了!”
直到这时,我也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仁兄一直记得我借他书的事,让我也才想起来,过去好久了,我经常找他借一下废旧的、残缺的、甚至剩的没几页的小人书,自己当时只图阅读的乐趣了,看完了我就扔到一边了,至于是谁借走看了,我也早已不记得了。但看书者无心,借书者却一直留着意,现在我终于讨了一鼻子灰。后来,我也想明白了,这事不怪人家,只怪自己太粗心大意了,借的书不记着及时去归还,是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的。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也是我因为小人书吸取到的教训。
当然,我也有因为看小人书而受到褒奖的。记得那时小学四年级时,听比我低的班级里的学生们和我说起,“我们班的赵老师说了,‘孙建科看的小人书都快有一大箩筐了,全村里的小人书,几乎没有他没看过的!'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呀?”这又是怎样的一种褒奖?让我听来还是感觉蛮欣欣然的。再静下心来想想,那时全村也没有多少本小人书,把风行了几年的都积攒下来,也未必能盛满一大箩筐的。
(十五贯)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千百年来读书人都明白的道理,它不仅让你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博古通今,学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是懂得了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而且可以明是非,懂道理,特别是一些做人的浅显道理。说来,它们真的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让我们在自身乃至人类进步的探索中,不断地武装着自己的头脑,让开卷变得更加有益。
到了九十年代初,也不知是为什么,市面上能见到的小人书突然变得越来越少,而我也渐渐长大了,觉得看小人书有些太小儿科了,接下来更应该选择小说等读物去看了。
再后来,曾经到处可见的小人书,就彻底从人们的视野里绝迹了。它们就和那时人们家里用来做毽子的司空见惯的铜钱一样,消失了。现在想来,小人书的出现,填补了那个物质匮乏年代人们在精神上的很多空缺,也增添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不少欢乐,尤其是我们这些上学的孩子,足够为此津津乐道的。
国家在飞速发展,时代在巨变,如今连纸质书都渐渐被网络书替代了,人们要不是为了功名,估计连拿起一本书的勇气都快没有了。但我实在不敢恭维,这确定就是时代的一种正向进步?这算不算快餐文化时代的一种狼吞虎咽?抑或是擦屁股纸,擦完了就扔,至于刚才读的是啥,连自己心里都不清楚?能从中汲取的养分又有几何?毕竟失去了读书时的书香气,还有翻阅书时的静然、沉浸、陶醉、品味,我们读的那些还可以被重新定义为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