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阳明传统文化精髓(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何丹)

阳明传统文化精髓(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何丹)除了古籍整理,传播交流也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离不开文化的传播。今年,我们与贵阳市教育局、北京阳明书院、北京国际城市文化交流基金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了第五届“王阳明诗文名篇”书法大赛和第三届“王阳明诗文名篇”朗诵大赛,持续运营“跟王阳明学修心”公众号,维护王阳明机器人和数字王阳明资源库全球共享平台。其中,数字王阳明资源库全球共享平台共数字化、影像化、图片化处理和存储了古今中外与阳明文化相关的166种古籍、50000余条文献索引、2500余篇核心文章,全方位展示阳明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及最新动态。平台上线以来,已有来自全球88个国家、421个城市的注册用户共计30万余人,累计访问量近500万次。在一幅幅与王阳明相关的画作中,在抑扬顿挫的朗诵声中,在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创新传承与传播,让王阳明知晓率越来越高,“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众所周知,古籍

阳明传统文化精髓(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何丹)(1)

阳明传统文化精髓(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何丹)(2)

讲述嘉宾

何丹: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贵州省阳明学学会理事。主持编纂《王阳明研究文献索引全编(10卷)》《王阳明研究重要文献选编(53卷)》,参与《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的时代价值》《贵阳阳明文化品牌建设研究》《大数据背景下贵阳人才战略实施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王阳明,这位明代大儒,曾经离我很远。得以“结识”王阳明,走近阳明文化,要感谢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简称:阳明中心)理事长连玉明先生。2015年的冬天,在他的支持与引领下,我开始了阳明文化文献研究与整理工作,至今已有6年。

阳明传统文化精髓(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何丹)(3)

2015年10月,由贵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发起,经市政协请示市委同意,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阳明文化文物文献普查、收集、整理、研究、交流为主题的文化智库正式成立,这也是我“心学之旅”的起点。

阳明传统文化精髓(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何丹)(4)

我们的办公地点设在贵阳市政协一楼,办公场所与阅读空间融为一体。办公室有左右两扇门,门头上分别悬挂着“纯孝性成”“家传词翰”仿真阳明遗墨牌匾,木色系书架和环岛办公桌整齐划一,书架上的一排排书像一列列整装待发的士兵,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与墙壁上的王阳明画像交相辉映,书香四溢、儒雅恬静。

阳明传统文化精髓(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何丹)(5)

以两扇门为界,可以把办公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其中一个区域便是王阳明藏书馆,总藏书量达5200余册,几乎囊括了中国、日本、韩国与阳明文化相关的所有图书,日文图书中,不乏诸多孤本,均是我的同事在驻地日本,深入到二手书市场普查、收集而来。但谈到王阳明藏书馆的“镇馆之宝”,不得不说说166种700余册王阳明馆藏文献典籍,这是我们在国家文物局、贵阳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王阳明馆藏文物文献普查复制的重要成果。文化部、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中国国学中心的专家在对该项目进行评审时曾表示,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王阳明文物文献进行普查复制,开创了王阳明研究新领域,填补了王阳明文物文献普查复制工作的空白。在整理、研究阳明文化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出版了《王阳明馆藏文献典籍普查、复制和研究丛书》(4卷),《王阳明研究文献索引全编》(10卷),印发《王阳明研究重要文献选编》(53卷),全面反映了阳明文化发展脉络及研究现状。

阳明传统文化精髓(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何丹)(6)

回首匆匆流逝的2021,我的主要工作便是与这些文献典籍“打交道”。如何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文献典籍走近大众、让以阳明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和浸润更多人,是我们希望通过典籍整理实现的终极目标。推动古籍整理出版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方面,以此为切入点,我们启动了166种2100余万字的文献典籍整理工作,OCR识别、断句、标点、分段、校勘……日复一日地与古籍对话、与圣贤交流。“电脑屏幕一分为二,左边放文字、右边放图片,要图文对照进行校对。”“尽量保持古籍原貌、不擅改字。”“存旧从宽,名从主人。”“‘閒’是‘间’和‘闲’的异体字,修改时要注意判断,不可一概而论”……这是我们办公室交流的日常,相互提示、通力协作、全力以赴。

阳明传统文化精髓(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何丹)(7)

阳明传统文化精髓(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何丹)(8)

众所周知,古籍整理是一个繁杂枯燥的工作,涉及到的细节之多、问题之复杂,难以想象,且整理成果常常与整理者的水平及能力有直接关系,而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有11人之多,这就避免不了判断标准不一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统一整理标准,我牵头制定了4000余字的实施细则,形成重点问题的解决方案,构建了规范化、流程化工作机制。基于这一工作细则,2021年,我们完成了1700万余字古籍整理,标点共计310万余个。“每个标点、每个断句、每个标准的定制,都必须要有反复推敲,典籍整理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是我常与同事说的一句话。古籍整理,是个苦活儿、累活儿,更是良心活儿,必须怀有敬畏之心,越是有争议的“难点”和“痛点”,越要谨慎。在践行“知行合一”的精神中,我们以古籍整理为纲,完成了《跟王阳明学修心》《王阳明诗集全编》两本专著的编写,预计于2022年中正式公开出版发行;《王阳明馆藏文物文献全集》(600卷)初见雏形,将于王阳明诞辰550周年之际推出阶段性成果。

阳明传统文化精髓(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何丹)(9)

除了古籍整理,传播交流也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离不开文化的传播。今年,我们与贵阳市教育局、北京阳明书院、北京国际城市文化交流基金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了第五届“王阳明诗文名篇”书法大赛和第三届“王阳明诗文名篇”朗诵大赛,持续运营“跟王阳明学修心”公众号,维护王阳明机器人和数字王阳明资源库全球共享平台。其中,数字王阳明资源库全球共享平台共数字化、影像化、图片化处理和存储了古今中外与阳明文化相关的166种古籍、50000余条文献索引、2500余篇核心文章,全方位展示阳明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及最新动态。平台上线以来,已有来自全球88个国家、421个城市的注册用户共计30万余人,累计访问量近500万次。在一幅幅与王阳明相关的画作中,在抑扬顿挫的朗诵声中,在人工智能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创新传承与传播,让王阳明知晓率越来越高,“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阳明传统文化精髓(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何丹)(10)

阳明传统文化精髓(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何丹)(11)

阳明传统文化精髓(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何丹)(12)

阳明传统文化精髓(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何丹)(13)

逝者如斯,我深知文化的研究与传播,非一日之功,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我深知前路漫漫、任重道远,但正如阳明先生所言:“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付出、坚守、热爱,自然会开花结果。未来,依旧希望能在阳明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中贡献绵薄之力,持续与经典对话,借力圣贤智慧,滋养贵山贵水贵人。

阳明传统文化精髓(阳明文化贵阳国际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何丹)(14)

辑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舒畅

图/受访者提供

刊头设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赵相康

文字编辑/赵相康 徐然

视觉/实习生 彭宏兰

编审/李缨 张齐 施昱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