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秦腔陕西名家二进宫(主角下)

秦腔陕西名家二进宫(主角下)时空坐标:1976年 – 2016年,省秦(陕西)作者信息:陈彦首次出版:2017年叙事视角:第三人称

陈彦老师的长篇小说《主角》,分上、中、下三部,约一千二百页,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部小说被人称之为史诗级的中国故事。主要内容是一位山区农村小女孩成长为一代秦腔名伶的故事。

这是第三篇读后感,讲述的是《主角》的第三部。

小说速览

小说名称:主角(下)

主要人物:忆秦蛾(又名易青蛾、易招弟)

作者信息:陈彦

首次出版:2017年

叙事视角:第三人称

时空坐标:1976年 – 2016年,省秦(陕西)

内容概要

踩踏事件之后,剧团元气大伤。单仰平团长去世。忆秦蛾返回九岩沟看儿子刘忆。儿子的智力仍然很低下。她心生退意,到十几公里外的尼姑庵内,想清静几天。尼姑庵内只有住持是全职的,另外两位也是临时起意来暂住的女子。

没想到,她在那里一连住了几个月,读懂了不少经文,越发不想回去。各路人马都前来劝返。老妈胡秀英来了,不行。老公刘红兵来了,不行。舅舅胡三元来了,不行。住持请宁州剧团唱了一场戏。封潇潇来了,也不行。一年后,住持请她出山,忆秦蛾才抱着儿子,回到省城。

在忆秦蛾离开的日子里,丁副团工主持工作,楚嘉禾终于当上主演。市场反应很冷淡。她偶遇刘红兵,勾引刘红兵到床上。刘红兵竟然因为她讲妻子忆秦蛾的坏话而愤怒,到最后关头,当场放弃艳遇。

秦腔陕西名家二进宫(主角下)(1)

可能是因为他酗酒、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儿子先天发肓不良,可能不是延迟开口说话,而是真的是个傻子。刘红兵的地区副专员父亲退休了。刘红兵的生活也不如意,同意跟忆秦蛾离婚,每个月还给儿子赡养费。

忆秦蛾仍然天天练功。而传统戏剧也迎来冰河期。皮亮、龚丽丽夫妻二人将一辆加长林肯车开到剧团,让人眼红耳热心跳。楚嘉禾办起轻音乐团,到南方走穴,认识在海南搞房地产开发的本省男子,嫁入豪门,还生了双胞胎儿子,春风得意。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开始在茶社里听秦腔,争相在现场演员给搭红。一条红巾代表十元。忆秦蛾也加入这一行列。有一天,古存孝老师的侄子刘四团衣锦还乡,听说忆秦蛾在茶社唱秦腔,便拿出数十万元打赏,想以此打动她的芳心。然而,他的算盘打错了。

刘四团又以各种财大气粗的方式追求忆秦蛾,甚至开出一千万元的包养费,依然被拒。接下来,舅舅胡三元又在茶社敲掉一个人两颗门牙,赔钱坐牢。忆秦蛾觉得茶社的水太浑,不去了。

米兰从美国回到西京,在茶社里听人唱秦腔,意外地遇到前死对头胡彩香。她请前宁州剧团的人吃饭、叙旧。还与忆秦蛾、胡彩香一道去宁州访旧。

以前与忆秦蛾对戏饰演许仙的薛桂生薛娘娘从外面进修回来,竞聘当上团长。重振旗鼓,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排《狐仙劫》,过于花哨,被人骂得狗血喷头。

秦腔陕西名家二进宫(主角下)(2)

在剧作家秦八娃、画家石怀玉的帮助下,忆秦蛾再次登上巅峰。剧团受邀到欧洲举办七国巡回演出。后来,在米兰的推进下,剧团到美国百老汇大大地风光了一把。被米兰坚持从凉皮摊上请回来的、年届六十岁的胡彩香在戏的高潮部分,将四句慢唱演绎得淋漓尽致,不但将老外,还将自己人倾倒一大片,达到了人生巅峰。

石怀玉成功娶回忆秦蛾。但他完全不顾及忆秦蛾的演出,将家搬到终南山下,还最终导致刘忆的意外死亡。两个人的婚姻也就此破裂。石怀玉出走多年后,回来办画展,展出的重头戏是忆秦蛾的裸体。忆秦蛾当场将那副画泼墨毁掉。石怀玉在那幅画前自杀身亡。

刘红兵出车祸断腿残疾,因穷困给的工钱少,经常被照顾他的雇工殴打。忆秦蛾为其补足,暂时解决他的困境。

楚嘉禾的丈夫先破产躲债。俩人办了离婚。几年后,其前夫又缓过劲来,重新变成更富的富豪,却娶了更年轻更貌美的新欢。忆秦蛾即将退役。戏迷们自发为她举办一个月的演出,是告别舞台的终极之演。楚嘉禾请来写手,铺天盖地地对忆秦蛾进行中伤、诟骂。她将自己的人生不幸全都归因于忆秦蛾。

忆秦蛾在乡下演出时收养了一名女童宋雨,终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秦腔女主角。秦八娃的新剧本便是为宋雨而作。忆秦蛾却接受不了自己要永别舞台的现实。

年近六十的忆秦蛾再一次回到九岩沟。父亲与舅舅搭台唱皮影戏,此时又落魄的刘四团躲起来不敢见她。而小村要整体搬迁,将不复存在。

秦腔陕西名家二进宫(主角下)(3)

读后感想

这部小说里讲述的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人忆秦蛾。既有艺,又有德。她痴迷于舞台表演,在人际交往中,像个傻瓜。

刘四团打赏十多万元,她跟大家一起平分,剩下的捐给团里。面对各种诱惑,她从未迷失自己纯朴的本性。

对于伤害过她的人,如廖耀辉,她一笑泯恩仇,还给钱接济他,也没有戳穿他当众讲的谎言。如楚嘉禾,乔所长的所有证据指向楚嘉禾的时候,她说算了不查了。如刘红兵,让她生了个傻儿子,她还去看望他,接济他。

对于有恩于她的人,如舅舅,她总是想办法给予帮助或者提供经济援助。如秦八娃,如胡彩香,如朱继儒。

对别人的伤害如此健忘,真的不容易做到。这种善良和包容,真的有点傻。

她经历了政治运动时期的样板戏时期,赶上八十年代百花齐放的好年景,也遇到流行文化冲击的落寞,到后来,传统的、厚重的秦腔一次一次沉沦、兴盛,她始终未放弃练功。被尊崇为秦腔皇后时是这样,剧团作鸟兽散,只发下百分之五六十的工资时也是这样。

这就是宠辱不惊。

这部小说看起来很过瘾。小说里,虽然经常有人大段大段地说话,但似乎也没有那么让人难受。忆秦蛾的一场表演如何。往往作者一开始就讲出来了,似乎有剧透之嫌,但好像也不错。比如在美国百老汇的演出是这样讲的:

演出也的确成功。还是真的很成功。

先让人知道结果。然后让人慢慢品味,为什么成功,哪些事比较出彩。可能我是个急性子。这种叙述顺序比较适合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