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典型人物事迹(这四人获大国工匠)
大国工匠典型人物事迹(这四人获大国工匠)想法很快成型,但同事的一句话再次点醒她。与其等到堵了之后清理,为何不在堵之前就自动清理呢?很快,一个能够在不关停设备、不用人力搬动、能够自动清洁杂物的“旋流式两相过滤器”被应用到生产中。“要是能拿个镊子轻松捏出来就好了。”张春荣动起了脑筋。创新,是张春荣的追求,但她深知,无论多么大胆的发明创造,都始终不能偏离初心: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一次次捧回技能奖状的张春荣,没有躺在荣誉簿上,而是持续不断地把所学所悟用到了工作中。她不断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用这些技能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在郝现联合站流量计前端有个过滤装置,需要及时清理里面的杂物,避免发生堵塞影响生产。可装置沉重、拆卸复杂,每到这时站上女工总是要费一番周折。
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公布2021年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名单(第六季),共60人入选。中国石化4人入选,分别是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集输大队高级技师张春荣、茂名石化炼油分部重油加氢车间班长吴金源、广州石化首席技师暴沛然、齐鲁石化首席技师李震。
宝剑锋从磨砺出。他们作为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精益求精、热爱本职、敬业奉献。这是匠心精神的体现。
本文带您揭秘他们的故事,解锁匠心精神的密码↓↓↓
“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
创新,是张春荣的追求,但她深知,无论多么大胆的发明创造,都始终不能偏离初心: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一次次捧回技能奖状的张春荣,没有躺在荣誉簿上,而是持续不断地把所学所悟用到了工作中。她不断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用这些技能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在郝现联合站流量计前端有个过滤装置,需要及时清理里面的杂物,避免发生堵塞影响生产。可装置沉重、拆卸复杂,每到这时站上女工总是要费一番周折。
“要是能拿个镊子轻松捏出来就好了。”张春荣动起了脑筋。
想法很快成型,但同事的一句话再次点醒她。与其等到堵了之后清理,为何不在堵之前就自动清理呢?很快,一个能够在不关停设备、不用人力搬动、能够自动清洁杂物的“旋流式两相过滤器”被应用到生产中。
从需求出发、聚焦效率提升,最终变成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正是这一次次发明的甜头激励起张春荣持续发明创新。
14年来,联合站之间的柏油路上留下了她数不清的脚印,她所带的创新工作室,为生产留下一串亮眼的数字:5项全国优秀质量管理成果、1项发明专利和5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累计创效6500万元。
对她的赞美,她总是说:“我只是做了一名石油工人应该做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茂名石化炼油分部重油加氢车间班长吴金源从事加氢技能操作32年来,凭借勤学苦练的干劲和勇于创新的激情,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能大师。
他带头组建的“吴金源技能大师工作室”,聚焦于处理加氢装置出现的各种急难险问题。团队齐心协力共解决加氢装置瓶颈难题共计260余项,提出创新创效项目10多个,使渣油加氢装置连续12年获得中国石化同类装置达标竞赛第一名。
不仅如此,他还凭借多年的经验摸索出“加氢装置高压法兰拆装质量监督操作法”,被公司冠名为“吴金源操作法”,在石化行业加氢系统广泛推广。
目前,在新装置运行过程中,他带领年轻的队伍,克服了操作零经验、开工初期生产运行不稳定等困难,成功解决开工初期装置产品质量不合格率偏高的问题,使产品主要质量指标合格率提高至99%以上,为茂名石化提质增效贡献了力量。
匠心护仪表 恒心保安全
暴沛然是广州石化首席技师,他发明了“三维立体研磨机”等20多项仪表专用维修工具,拥有两项国家专利,修复仪表设备100多台,节约仪表维护成本近100万元。
三维立体研磨机
工作室成立以来,他带头从“技术攻关,改善优化,小班培训”三个方面发挥作用,近三年组织工作室成员完成了“动力一站煤粉锅炉调节风门无故关闭”等10多项生产隐患攻关项目。特别是针对广州石化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建成投产后,程控阀使用周期短、需频繁更换备件、维护成本高的问题,通过改造优化程控阀结构,实现了维护周期从6个月延长到12个月,为装置仪表安全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且每年节约维护成本约30万元。
匠人匠心 守一事,终一生
李震,齐鲁分公司机泵检修首席技师,齐鲁石化公司大机组专家组成员,生产运行维护中心烯烃机修车间技术主管,参加工作30年来,一直坚守在检修一线从事机泵检维修工作。
在他心中,设备欢畅运转声是世间最美妙的“音符”。也正是他30年来与设备凝结的那份深厚情感、那份挥之不去的敬业情结,激励着他在人生道路上留下一串串踏实的足迹。
2018年10月,中国技能大赛——第十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山东化工技师学院拉开了序幕,李震代表中国石化参赛,与全国22个省份的近百名选手同台竞技。经过激烈角逐,他以总评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机修钳工赛项第一名。
此次全国大赛,对锉配件考核标准公差为0.03毫米,相当于半根头发丝的厚度。日积月累的钻研 赛前集中训练,最终他以锉配件公差小于0.01毫米,也就是小于六分之一头发丝厚度,拿到了锉配件项目全场最高分。
时任大赛组委会副主任,山东化工技师学院副院长苏军生赞叹道:“不愧为央企培养出来的工匠!希望李震能把多级泵检修标准程序留给学校,供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比赛中参考。”
李震在检修中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扎实的操作技能,也令现场提供技术支持的日本三菱专家佩服得竖起了大拇指。
工作中,李震和同事创新探索机修专业“1 1 1”大机组包机管理的经验,通过落实设备包机制度,加强点巡检管理,持续推进设备包机管理,并结合设备状态监测数据,积极开展预知维修和机会检修。2020年,预知维修比率由生产运行维护中心成立初的不足20%提高到72%,由被动检修向主动检修转变,真正做到了设备运行有数据,设备检修有依据。
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
凭的是传承和钻研
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让我们为匠心精神点赞!
(编辑:苗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