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陆上丝绸之路横跨欧亚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至7月14日。“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精挑细选出各个时期、不同门类的234件(套)历史文物,展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展现沿线各国在科技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展览按照地理方位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纳入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宏观视野之中来观察和思考,通过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和连接亚非的海上丝绸之路两个板块,讲述万里丝路上的千年往事。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1)

4月1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一带一路”沿线的柬埔寨、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蒙古、阿曼、波兰、韩国、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塔吉克斯坦12个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开幕。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介绍:“古代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形成了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丝路精神,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234件(套)文物精品亮相国博

“殊方”一词源出中国汉朝班固所著《西都赋》,意为远方异域。“殊方共享”就是要让世界人民共享人类文明之光。

“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精挑细选出各个时期、不同门类的234件(套)历史文物,展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展现沿线各国在科技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2)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展览按照地理方位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纳入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宏观视野之中来观察和思考,通过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和连接亚非的海上丝绸之路两个板块,讲述万里丝路上的千年往事。

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至7月14日。

陆上丝绸之路横跨欧亚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d Von Richthofen)第一次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之后“丝绸之路”被广泛接受并被用来概括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网络。实际上,自人类文明伊始,这些路线就被人们加以利用,成为沟通东西的重要交通要道。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3)

倒钩矛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4)

叶形矛

发源于俄罗斯的图尔宾诺文化,其时代相当于中国夏商时期,以其铸造精良的青铜武器而著名。在中国的新疆、青海等地区也有图尔宾诺文化的遗存,比如,典型器物倒钩矛是经本土改造叶形矛,它更多的是作为商周青铜器礼制文化的一种代表,而并非是用于劳作的工具。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5)

古董花瓶形状的茶壶

提到俄罗斯人的嗜好,人们首先会想起伏特加酒。其实,与喝酒相比,俄罗斯人更爱喝茶。最早是蒙古可汗将中国茶叶作为礼品送给俄国沙皇,随后茶便由俄罗斯宫廷扩大到俄罗斯贵族家庭。在古代俄罗斯,从皇室贵族到一介草民,茶炊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器皿,而且茶具十分考究精致。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6)

乘驿令牌

几个世纪以来,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建立了联系。蒙古国展品中的“乘驿令牌”是蒙古人向世界贡献的早期护照。有了这个“牌子”,当时的人们便可以通过国界边境。这个令牌上有波斯文、蒙古方块字、蒙古文和藏文铭文,意为“此法令真实有效”。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7)

波兰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长壳钟和黄铜镶嵌的木质柜子,极具中国风。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8)

中国风格的伊朗瓷盘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9)

三足纹章瓷罐

波兰华沙国家博物馆的藏品,证明了在数个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已经成为波兰以及欧洲艺术家们创作灵感的来源。无论是技艺精湛的中国金属制品、陶瓷和瓷器,还是丰富多彩的中国绘画和图案以及独特的中式建筑,都引起了波兰人的极大兴趣。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10)

黄绿色釉的粗陶器单把杯

拉脱维亚展览中有一只来自唐代中国的杯子,是迄今为止在拉脱维亚境内发现的唯一一件中国文物。这只中国杯子可能是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亚,再从那里到达保加利亚的伏尔加,再经斯堪的纳维亚商人转手抵达波罗的海沿岸。它辗转来到拉脱维亚的故事恰好承载了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

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亚非

1913年,法国著名汉学家沙畹(Emmanuel-èdouard Chavannes)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由于沿线的贸易主要是陶瓷和香料,因此这条海上交通线又称作“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路丝绸之路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历史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篇章。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11)

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12)

青花凤鸟纹将军罐

阿曼国家博物馆的藏品包括数百件珍贵的中国文物,其中许多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作为贸易珍品带到阿曼的。瓷器占据中国文物的大宗,这些瓷器在古代被视为珍贵而稀有的物品。这些出自南宋、元、明、清历代著名工匠之手的“奢侈品”,证实了当年中国瓷器外销和海上贸易发展的历史。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13)

铜鼓

作为贸易伙伴,中国与柬埔寨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在展区中出现的铜鼓与中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区的非常相似,它在整个东南亚区域都有流传。这种铜器原是一种打击乐器,后来成为一种贵重的用于祭祀的礼器。铜鼓没有文字,只有装饰花纹,太阳纹是最普遍的鼓面中心纹饰,鼓面周边多有立体的青蛙浮雕。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14)

柿右门彩绘瓷瓶

在历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展区中的佛造像很多都是以中国同类造像为母本制造的。此外,日本在明末受到中国制瓷的影响,有些瓷器与中国瓷器相近,但又带有明显的日本民族风格,比如展区中的柿右门彩绘瓷瓶就是日本有名的“伊万里瓷器”作品。日本产的瓷器在17世纪后半叶逐渐销售至欧洲,将东方艺术审美带到世界体系中。

文物看丝路(跟随文物追寻万里丝路上的故事)(15)

唐三彩三足罐

唐朝时曾有大批唐三彩流传至当时的朝鲜半岛,现在的韩国寺庙出土的大量唐三彩瓷器也证实了这点。例如,展区中的唐三彩三足罐是用于丧葬的骨灰罐。对于同处于丝绸之路东方的韩国、中国、日本来说,丝绸之路是帮助三国了解彼此文化传统的核心概念,它们的历史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参考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网文化频道官方微信号“文艺星青年” (wenyixinqingnian)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