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影帝黑人名单(奥斯卡12年后再出非白人影帝)
奥斯卡影帝黑人名单(奥斯卡12年后再出非白人影帝)今年入围决赛圈的黑人题材占据了绝对优势,其他的不说,就是漫威《黑豹》这样的爆米花类型商业片都能够出现在最佳影片的角逐圈里,就表明了老派的奥斯卡为了平衡和改变,默默付出了多少关心。1、黑色的全面崛起。而在12年后,终于又有一位非白人男星当上了奥斯卡影帝,上一次,还是黑人男星弗雷斯特·惠特克凭借在《末代独裁》中的精湛表演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但那已经是2007年的事了。总体趋势很明显:白人精英边缘化,多种族肤色优势迅速呈现,黑色迅速挤占了主要份额,就连头几年重中之重的跨性别趋势都被比得暗淡无光。整体看似寡淡,实际有点像新科影帝拉米·马雷克在拿到奥斯卡小金人之后的猛然一摔,迈入91岁的奥斯卡正在经历着一场世界性的变革。
头号电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创,严禁转载)
不管你喜不喜欢,不管前期有多少纷纷扰扰,一年一度的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终于落下帷幕,完成了没有太多惊喜的奖项颁发。
就算被吐槽,这一届奥斯卡也注定要在奥斯卡的历史上写上浓重的一笔。
没有主持人,一切并没有失控。
而在12年后,终于又有一位非白人男星当上了奥斯卡影帝,上一次,还是黑人男星弗雷斯特·惠特克凭借在《末代独裁》中的精湛表演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但那已经是2007年的事了。
总体趋势很明显:白人精英边缘化,多种族肤色优势迅速呈现,黑色迅速挤占了主要份额,就连头几年重中之重的跨性别趋势都被比得暗淡无光。
整体看似寡淡,实际有点像新科影帝拉米·马雷克在拿到奥斯卡小金人之后的猛然一摔,迈入91岁的奥斯卡正在经历着一场世界性的变革。
1、黑色的全面崛起。
今年入围决赛圈的黑人题材占据了绝对优势,其他的不说,就是漫威《黑豹》这样的爆米花类型商业片都能够出现在最佳影片的角逐圈里,就表明了老派的奥斯卡为了平衡和改变,默默付出了多少关心。
黑色意识的崛起,在今年奥斯卡呈现一个全面包围的态势。从最边缘的美术设计,视觉特效,服装,配乐这样的纯技术奖项,到代表主流思想的最佳影片以及两大男女配角奖,黑色已经在好莱坞形成异军突起,压制白人精英的态势。
(《黑色党徒》获最佳改编剧本,黑人导演斯派克·李激动上台领奖)
稍微数一下,从最佳真人短片《皮肤》,到技术奖两项得中的《黑豹》,再到最佳改编剧本《黑色党徒》,最佳女配角雷吉娜·金和最佳男配角马赫沙拉·阿里,以及明显是用黑白肤色相互了解融合来投评委会所好的最佳影片《绿皮书》。
就连最佳动画长片《蜘蛛侠;平行宇宙》这样的超级英雄动画片,都是把青少年崇拜的偶像蜘蛛侠进行了白人青年往黑人青年的过度。
而在红毯上,这次最抢眼的,也是一位穿黑色长裙的黑人男星比利·波特(Billy Porter)。他,还带着一位白人“爱夫”。
2、跨性别不再刻意化。
和之前几届那些大张旗鼓宣传的边缘化多元性向相比,今年入围作品的题材明显内敛而隐晦了很多。经过2017年《月光男孩》,2018年《水形物语》这样大张旗鼓鼓吹多元化性向的作品,如今转入日常生活的细微铺垫。
于是,《波西米亚狂想曲》里,男主角弗雷迪·墨丘利被轻描淡写处理了真实的感情状态。
《绿皮书》里,那若有若无的情愫也被刻意忽略。
反而是在颁奖现场,那些平权人士的正式亮相,突破了传统与多元的界限,原本谨言慎行的表演者开始用很正式的方式出现在人前,不猎奇,但是依旧带着自身彩虹色的骄傲。如同亚当·伯兰特和现存的皇后乐队队员的联袂演出,在致敬主唱墨丘利之外,更有相互融合的现实意义。
影片里开始不以奇情的角度来描写多元性向为噱头,反而开始以一种日常化的叙事来将这种状态融入人物与故事的自然状态。
3、白人精英的全面收缩。
今年白人主导的题材收获惨淡,要不是《宠儿》凭借评委会最喜欢的英国王室题材夺下最佳女主角奖项,白人精英在今年将惨淡而归。
这次,奥利维娅·科尔曼是评委会最喜欢的英国演员,所以,能够打败七次提名全数落空的格伦·克洛斯,最终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而这一次美国白人阶层除了LADY GAGA那个唱着歌本色出演的《一个明星的诞生》得到的最佳原创歌曲奖,以及那部蜚声在外的《登月第一人》获得的最佳视觉效果奖,今年各大主阵地尽失。
4、多种肤色的平衡发展。
与此同时,其他肤色的实力也在奥斯卡上迅速发展壮大。
身为“墨西哥三杰”之一的导演阿方索·卡隆把墨西哥文化带进了奥斯卡。一部黑白复古的《罗马》,用一个女性平淡如水,波澜不惊的史诗气质生涯,俘虏了评委会的内心。除了最佳外语片之外,还拿下最佳摄影,最佳导演,一共获得三项大奖,如若不是太过于民族特色,也是可以和《绿皮书》在最佳影片上争个长短。
同时,黄皮肤的亚洲方面也不甘示弱。入围决赛圈的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吉卜力制作的《未来的未来》等作品,都代表如今亚洲电影工业的高等级水平,开始在奥斯卡上一较短长。
而最终获奖最佳动画短片的《包宝宝》,以及因为题材大热的《夺金奇缘》则是代表着海外华人的最高商业电影制作水平。《包宝宝》的女导演是出生于中国的石之予。《摘金奇缘》的导演是美国华裔导演朱浩伟,同时《摘金奇缘》的演员多数是海外华裔。
此外,还有最佳纪录长片《徒手攀岩》,这部获奖影片的导演金国威(Jimmy Chin),也是华裔,他的父母都是中国人。
获奖后,该片团队在后台接受中国记者提问时,金国威用说了一句中文——“我们都很爱中国”,并透露自己从小看张艺谋电影长大。
作为本届奥斯卡表演方面最为引人注目的最佳男主角,则是新生代的胜利——美籍埃及后裔,拉米·马雷克。
他是最近五年在传统奖项方面实力突飞猛进的青壮派代表。
拉米从2016年的艾美奖剧情类剧集最佳男主角,到2019年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奖,再到2019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几乎是平步青云的态势。
时年38岁就已经达成演技认证的顶峰,其顺风顺水的程度,唯有隔壁的LADY GAGA可以媲美。
还有一点也很具有国际胸怀——在纪念环节,奥斯卡追忆了过去一年逝去的电影人,除了对斯坦·李、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还有对亚洲电影人高畑勋、桥本忍、邹文怀的缅怀。
5、传统影院模式的打破,与线上电影的蓬勃发展。
今年奥斯卡,漫威影业和流媒体公司奈飞(Netflix)出品影片获奖,也开启了革命性的一页。
一方面,漫威通过《黑豹》的入围与得奖,打开商业电影对垒传统严肃电影新局面的可能性,让一直被排斥在主流剧情片之外的超级英雄商业片,也登入奥斯卡殿堂,为以后高票房、高热度的娱乐性电影进军学院奖铺平了道路。
另一方面,作为在线和网络付费电影发行与播放公司的奈飞公司,借着阿方索·卡隆的《罗马》,正式进驻奥斯卡决赛圈,为自己跻身好莱坞第七大制片商的商业化道路正名。
随着《罗马》的网络转入院线播放模式的成功,美国电影公会开始对网络影视制作公司放开禁令,准许进入院线市场。奈飞凭借自身庞大的受众群和最近几年积累下的各种成片资源,无形中已经显示了第七大制片公司的实力。
综上,2019年的奥斯卡,其实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用黑人题材为急先锋,辅助以多元性向,多元肤色文化崛起,适当缩减白人精英题材,保持英国和欧洲古典艺术的吸引力,鼓励少壮派的不断发展……更加开放,也更加百花齐放。
奥斯卡,想成为更国际化大奖的野心,已经显现。
第一时间推荐解读好电影、好剧、好演员,人生就像一场电影,欢迎点击关注“头号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