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我国冬残奥运动员已达上千人(江苏编导揭秘冬残奥圆舞曲完美演绎背后的)

我国冬残奥运动员已达上千人(江苏编导揭秘冬残奥圆舞曲完美演绎背后的)现场国标舞者翩跹的背后,还有段“插曲”。作为残奥会闭幕式的编导之一,扬州市歌舞剧院演出团副团长周晨告诉记者,十天前,接到通知要加盟开幕式。“北京体育大学舞剧系的学生本来只参加闭幕式排练,接到通知后,得知要在《冬残奥圆舞曲》里加上国标舞表演,让表演层次更为丰富。”追求完美,闭幕式舞蹈团队加盟节目一开始,几个盲童拿着画笔挥洒着人们能想到的所有色彩,绘就了一张笑脸。 这张笑脸随即出现在现场,90名舞者通过表演,把颜色在天地间展开。场地周围有13朵“雪花”,通过手语指挥,节目由健全人和听障人士一起完成。其中,领舞演员魏菁阳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参加过2008年参加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演出,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北京8分钟表演,这次又站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舞台上。天衣无缝般的演出来自之前无数次的练习,“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如何协调一致,就成了舞蹈的关键。艰苦的训练,身

3月4日晚举行的残奥会开幕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意《冬残奥圆舞曲》是唯一正式文艺表演,一年多之前已经完成音乐创作,但演绎出来非常非常难。5日,记者采访了这个节目的编导之一,扬州小伙周晨。他告诉记者,导演组之前对这个节目追求完美,就在十天前还对其进行丰富处理。

我国冬残奥运动员已达上千人(江苏编导揭秘冬残奥圆舞曲完美演绎背后的)(1)

新的雪花故事,真正残健融合的表演

《冬残奥圆舞曲》中,90名演员身着雪白的服装,跟随圆舞曲的音乐,在鸟巢幻化成一朵朵闪亮的雪花,舞动出流动的冰雪世界。在手语老师和残疾人舞者的共同表演中,残奥会开幕式延续冬奥会,讲述新的雪花的故事。

据说,“冬残奥圆舞曲”的创意来自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的建议。这个节目立足于雪花纷飞的冬季背景,采用了三段式结构:开篇描绘银装素裹、洁白无瑕的冰雪世界;中段雪花漫天飞舞,尽抒随境而舞、随心而歌的坚韧信念;末尾徜徉于充满生机的未来,呼唤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节目一开始,几个盲童拿着画笔挥洒着人们能想到的所有色彩,绘就了一张笑脸。 这张笑脸随即出现在现场,90名舞者通过表演,把颜色在天地间展开。场地周围有13朵“雪花”,通过手语指挥,节目由健全人和听障人士一起完成。其中,领舞演员魏菁阳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参加过2008年参加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演出,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北京8分钟表演,这次又站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的舞台上。

天衣无缝般的演出来自之前无数次的练习,“圆舞曲”需要演员通过旋转椅子完成舞蹈动作,椅子和人如何协调一致,就成了舞蹈的关键。艰苦的训练,身体的疼痛,长时间不断地练习和磨合,最终形成人椅一体。

在这个表演中,健全人和残疾人形成了一种默契。演出中有低头的动作,健全人会用呼吸或是神态提醒听障人士。看到喘息的动作,残疾人就知道下一个动作该起了。这一次,是真正残健融合的表演。整场演出在温暖的情感、浪漫的色彩、动情的氛围中展现了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我国冬残奥运动员已达上千人(江苏编导揭秘冬残奥圆舞曲完美演绎背后的)(2)

追求完美,闭幕式舞蹈团队加盟

现场国标舞者翩跹的背后,还有段“插曲”。作为残奥会闭幕式的编导之一,扬州市歌舞剧院演出团副团长周晨告诉记者,十天前,接到通知要加盟开幕式。“北京体育大学舞剧系的学生本来只参加闭幕式排练,接到通知后,得知要在《冬残奥圆舞曲》里加上国标舞表演,让表演层次更为丰富。”

他表示,确实时间比较紧,尽管国标舞的一些动作有积累,但重要的是,20对演员加入之后,能否融入整体表演的风格。毕竟拿着凳子的雪花女和洋气的国标舞之间,有一个融合的过程。还好最后呈现的效果令大家满意。“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没有时间在排练场地仔细抠动作、节奏和队形,只能直接去鸟巢进行排练,这样不确定因素就会很多,我们需要克服困难,临时进行即兴编排。在鸟巢的场地,十分考验沟通和应变能力,但我们的团队确实高效,大家反应都非常快,很快进入状态。”

其实在开幕式一结束,周晨和小伙伴们就切入了闭幕式排练模式。演而优则导,周晨担任过舞剧的总导演,他告诉记者,能够参与这样的大型活动非常荣幸,心情激动,在排练过程中也能学习到很多,锻炼了整体把控的能力。“各方面都要照顾到,调度排练都要科学,因为在鸟巢这样的场地,人这么多,换一个小道具都要一小时,所以,你不能有一句废话,要科学要精准,确实收获很多。”参与到闭幕式排练中已经三个多月,“这时候的心情又紧张又期待,完成开幕式任务之后,就期待这场秉持残健融合理念的完美闭幕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盛媛媛

来源:紫牛新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