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双相家长应该怎么办(孩子被诊断双相)
孩子双相家长应该怎么办(孩子被诊断双相)裕德今年3月和父母一起前来面诊,当时他读大四。裕德从小成绩优异,学习似乎毫不费力,但高二开始出现焦虑、抑郁、抵触学习,考上重点大学后还频频挂科,大额网贷消费等等。上周,我们分享了面诊患者裕德妈妈的自述文章。02、身为学霸的他,为什么突然变得厌学?03、父母做到这2点,引导孩子建立真正自信04、真正亲密的亲子关系,应该到达这个程度
本文字数约:6844 字
阅读时间约:8 分钟
本文章节:
01、他从小爱学习,但原生家庭有很多隐患
02、身为学霸的他,为什么突然变得厌学?
03、父母做到这2点,引导孩子建立真正自信
04、真正亲密的亲子关系,应该到达这个程度
上周,我们分享了面诊患者裕德妈妈的自述文章。
裕德今年3月和父母一起前来面诊,当时他读大四。裕德从小成绩优异,学习似乎毫不费力,但高二开始出现焦虑、抑郁、抵触学习,考上重点大学后还频频挂科,大额网贷消费等等。
他大三休学了半年,复学后状态还是不好,后来被精神科专家诊断为双相障碍。可吃了药以后,他更加嗜睡、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表现颓废,一有事情就容易焦虑。
裕德父母想了很多办法,但都解决不了问题,一度觉得无解了,非常绝望。但经过我面诊后,我详细分析了裕德患病的深层次原因,提供了实际建议,他们觉得看到了希望,也掌握了一些科学方法。
现在,裕德已经顺利大学毕业,并决定考研,行动力和精神面貌都明显好转,也能静下心来学习一会儿了。他的父母也有积极的变化,家庭氛围变得更加融洽和谐。
不过我发现,裕德妈妈对于儿子高二突然学习下滑、不爱学习的原因,她理解得还是不够深入,这也导致她目前在引导孩子建立自信、培养顽强性格方面仍有些迷茫和彷徨。
可能这也是很多家长面临的疑惑:我的孩子以前品学兼优,学习能力强,非常自觉、让人省心,但怎么突然间低沉萎靡、焦虑自卑,不爱学习了呢?
这孩子内心到底有什么变化?父母该怎么积极引导?
以下结合裕德的成长、患病经历作相对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对有类似情况的家长有所启发,也希望尚未遇到这种情况的家长加以预防。
01、他从小爱学习,但原生家庭有很多隐患
裕德来面诊时是半年前,但我对他印象仍比较深刻。
他的父母都是得体、有素养的人,而且裕德跟很多患者不同,他从小成绩好不是靠大量的刷题、补习、父母的强迫或督促换来的,而是他本来就对学习有兴趣,学习的时候是开心的,也掌握了比较科学的学习技巧。
所以他妈妈说,很多父母因为催促、辅导孩子写作业而闹得鸡飞狗跳,但她从来没有体会过,儿子自己很快就把作业写好了,省心得不得了。妈妈对他也比较宽松,作业写完了就轻松愉快地玩,不会额外加量。
裕德面诊时也说,他觉得小学、初中的学业都不难,所学的知识挺有趣的,而且成绩好在班上还有特权,也不会被老师训斥,他很享受,动力十足。
可能有人很羡慕,这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怎么来的啊?是天生学习的料儿吗?
从科学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其实不是。虽然面诊中来不及细问,但我觉得这跟裕德妈妈的一些教育方式有关,她虽然不直接教孩子知识,但她引导孩子产生了对学习的兴趣,掌握了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裕德培养出了高效学习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管妈妈是有意栽培,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都是非常难得的,在这一点上妈妈有很大的功劳,裕德也因此打下了比较好的学习基础。
但与此同时,裕德的原生家庭环境则不太理想,这为日后埋下了许多隐患。
从妈妈的自述文章里看出,她和裕德爸爸因为各自成长背景和经历不同,所以三观是不一致的,容易互相指责、把责任归咎于对方,两人在儿子面前不免较多争执。而裕德奶奶跟妈妈又经常意见不一致,产生矛盾。
而且,爸爸长期缺席对儿子的陪伴和引导,很爱玩儿;而妈妈带孩子的时候,有时比较急躁,容易发火。妈妈后来也意识到这一点了,她发火的表情、语气很可能吓着孩子了。
我相信妈妈发脾气的时候对裕德带来过心理创伤的,可能导致他有些心里话不敢跟妈妈讲,但具体是什么事件、到什么程度,要在深度催眠下才能发现。
也就是说,裕德跟爸爸没有共同语言,面对妈妈时也不敢多说。他知道妈妈既要工作、又要照顾自己,真的很不容易,很怕增加妈妈的负担,而且妈妈容易发火,他对妈妈可能又爱、又有点畏惧。
这导致他后来心里有想法、渴求,或者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他能瞒就瞒,报喜不报忧,直到最后纸包不住火了,父母才知道。但这时问题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
不过,总体来说,妈妈对裕德造成的心理伤害并不大,直到现在他跟妈妈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学业和生活上的事愿意跟妈妈交流,中学后还抱怨妈妈跟他沟通少了。
还有一点,裕德从小成绩好,学起来又轻松,他的父亲便经常拿儿子的事迹在外炫耀,并夸他的优秀是天生的。当然,其他长辈、老师等也免不了经常表扬他。
裕德妈妈是有智慧的,她意识到不能这样,提醒爸爸要注意。但裕德可能还是受到了不少过度夸奖,形成了一定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对自己的能力有过高评价。
02、身为学霸的他,为什么突然变得厌学?
那为什么到了高二,一向好学、自觉的裕德,突然变得不爱学习,情绪低沉、焦虑了呢?
裕德妈妈说,丈夫那段时间喝了酒就给孩子打电话,说了些不靠谱的话,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儿子又说不是。实际上,这件事对裕德的影响确实不大,更加关键的是另外2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裕德后来跟妈妈说了。他以前觉得自己成绩好、什么都好,老师、同学都喜欢自己。可他上了私立高中后发现,有些同学成绩不好,也不好好学习,但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好,手里钱多,一样很受大家欢迎,甚至比他这个虽然成绩好、但零花钱少的好学生更受欢迎。
我认为在这个方面,裕德可能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比如同学有意无意地说他穷酸、没钱之类的。这让他开始自卑,懊恼自己家怎么没别人这么有钱,而且在同学的攀比之风中产生了一定的虚荣心。
希望家长们要多留意,有的私立中学、国际高中虽然教学资源好,或者氛围比较宽松,但里面有很多学生其实三观不正,追求吃喝玩乐和物质享受,而且攀比心理很严重。
如果孩子在这方面觉得比不过别人,又缺乏父母的积极引导和真正的自信的话,就很容易在对比中遭受心理伤害,心态走偏,从而影响情绪和学习状态。
所以,如果父母想让孩子读这类学校,最好深思熟虑,先仔细考察学校的氛围和校风。如果一定要让孩子读,那要提前给予孩子积极引导,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避免攀比心理,并与孩子保持通畅的交流和亲密的亲子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个原因是裕德在面诊时告诉我的。
他说高二时老师已经把高中的新知识都讲完了,他也掌握得不错,接着就进入了复习阶段。裕德觉得这全都是学过的知识,还要反复讲、反复练习,这太无趣了,对学习的兴趣顿时少了一大半,开始变得不情愿了。
而且高中的管理比较严格,几乎每天从早学到晚,学生的休息、放松时间很少,有时甚至1个月才放1天假。而且因为他成绩好,所以老师都很重视他,督促他不能放松。
裕德非常受不了这种教学模式,他从小就是“轻松学习”模式,认为该玩的时候就要玩,喜欢自由自在的。老师重视他,但他觉得这反而是好成绩带来的痛苦,每天被人死死地盯着、束缚着,太惨了。
从那开始,裕德就学得很痛苦,他再也不是积极主动去学了,而是被动地、被逼迫着学。他面诊时说了两个希望,一个是希望自己能本科顺利毕业,考研成功,另一个则是希望广大高中生都能正常放假!他都推己及人了,可见心里多么压抑。
于是,裕德的高效学习状态、学习时愉悦的情绪不但荡然无存,而且还朝负面方向发展,对学习感到厌恶、烦躁。他越这样就越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越低;效率越低,他就学得越痛苦,越想逃避学习,陷入了恶性循环。
在老师的督促下,在父母的安抚下,裕德还是坚持到高三,参加了高考,而且成绩很不错,考上了国内重点大学,所选专业也是学校里靠前的。
虽然难熬的高中终于结束了,大学里相对比较宽松,所学的知识也是新的,但裕德这时已经对学习失去兴趣了,也出现了较严重的学习障碍,哪怕他理性知道要学,但学习效率也很低,难以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而且上大学后没人管他,他以前就喜欢打游戏,现在学不进去了,就更加放飞自我了,甚至逃课打游戏,频频挂科。他高中时的虚荣心也开始作祟,网贷买昂贵的电子产品,生活用品,出外吃饭、打车等等。
他知道这些消费超出了理性范围,自己也没有能力偿还,至少应该得到父母同意,但他还是忍不住。
裕德妈妈认为这是现在的孩子消费观念跟以前不同,对钱没打算,大手大脚惯了,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是裕德的自卑,是高中时他在这方面遭受过的心理创伤。这时他已经失去好成绩的光环了,更希望通过物质消费得到同学的认可和尊重。
裕德知不知道频频挂科、债台高筑,问题很严重?他作为一个成年人,当然知道,但他自己解决不了,跟父母的沟通不通畅,又有侥幸心理,便一直逃避。
再后来,就是裕德妈妈昨天介绍的那些经过了,裕德不得不休学、求医,被诊断为双相障碍,服药的效果也不理想等等。
这里还想提一下对裕德的诊断。裕德有过抑郁发作,也有焦虑,还有明显的学习障碍,不过,他并没有十分典型的情绪低落、整天唉声叹气、或者哭泣等等,更没有自残自伤、或自杀行为;学习状态不好,但也勉强能正常上学。
而且他的人际关系不错,跟朋友在一起时比较开心、活跃,无论是跟家人、还是外面的人,他都很少闹矛盾、发脾气,就算有,也只有一、两次。
从这些情况来看,裕德确实算不上十分典型的抑郁症,也达不到重度的标准。所以他妈妈带他去精神科就诊时,一开始大夫觉得他没啥问题;可一听到他网络借贷、不理性消费,大夫马上诊断了双相障碍,很有可能是认为网络借贷是轻躁狂发作的表现。
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角度出发,我认为裕德并不是典型的双相障碍。上面分析了,他过度消费不是内心狂妄自大,情绪高涨;相反,其实是内心自卑,也很压抑,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外界的认可,也得以暂时地释放压力。
有的孩子家庭条件好,一个月零花钱就好几千,甚至上万,买东西追求品质,平时家庭成员的消费观念也大多如此,这就更不是病态。
当然,临床上部分患者过度消费的背后,确实属于轻躁狂/躁狂发作状态。他们心态走飘,以为自己能力超强,前途一片光明,以后肯定能挣到很多钱,现在多花点不算什么,父母苦苦劝告他们都听不进去。这种情况值得警惕。
所以,孩子表面上的“过度消费”,并不意味着就是轻躁狂发作,精神科大夫要深入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才能更好地作出判断。
03、父母做到这2点,引导孩子建立真正自信
上面分析了裕德患病的深层次心理根源,那他的父母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当然,裕德的父母其实做得已经很不错,尤其在前来面诊后,他们作出了很大程度的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帮助孩子走向康复,再加上裕德自己的努力,情况正在逐渐好转。
只不过,裕德的妈妈也提到,她对如何引导孩子建立真正的自信、越挫越勇的性格,心里还是比较迷茫。而且裕德的学习状态虽然有所恢复,但有点反复,仍需费心。
所以,根据他们一家目前的情况,以下提出更加深入、具体化的建议:
第一,裕德父母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设立比较明确的、远大的人生目标,这能增强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和逆商。
裕德的妈妈在培养儿子学习兴趣、习惯和方法上做得很好,但她可能忽略了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孩子对学习本身有兴趣,这固然是好事,但我们不能全凭兴趣而学习,这是一种小孩子喜欢玩游戏、单纯地获得快乐的“幼稚”心理。
我们更要为了心中远大的目标、以及为了达到目标的责任感而学。只有这样,当一些外部条件导致学习没那么有趣了、我们兴趣降低的时候,才能继续有动力推着我们前进。
而兴趣并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如果能够将学习的枯燥、困难,转为攻克了一个个难关的成就感,以及完成一次次自我提升后获得的更大自由度,学习和克服困难本身就会带来乐趣。
而且,当我们的人生目标相对清晰了,并知道有哪些路径可以实现目标后,我们遇到困难时就不那么慌张了。因为我们知道这只是其中一个过程,而不是结局。有了这个意识,抗压能力和逆商自然会增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裕德做得不错,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短期的目标,选择了考研。虽然人生目标难以一下子确定,但希望他能开始有意识地寻找目标和方向,不能再为了单纯的兴趣而做。
第二,父母对于裕德的进步要给予及时的、具体化的肯定,并引导他学会自我肯定,这是我们反复强调的方法,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让患者的状态持续改善。
而且,当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父母要跟孩子一起理性地分析,看到问题背后暴露了孩子和家长的哪些短板,学会综合性的归因。找到短板后,赶快去改变、提升,解决问题。
在一次次分析、找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升的过程中,裕德的自信会逐渐提升。
比如现在裕德被诊断为双相障碍,还服用着药物。虽说从我们角度出发,这个诊断有争议,但在大部分精神科大夫眼里,他们认为裕德罹患的就是这个病,这可是“重性精神病”,某个程度上讲比抑郁症更严重。
如果通过一家人的努力,裕德逐渐康复并撤药了,心身状态变得更加健康,相信他能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内心更加强大。
不过,因为裕德没有接受过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遇到问题时的第一反应可能还是容易焦虑,这需要父母和他都有强烈的、把每一次困难和挫折都看作快速提升的机会的意识,提高自己的觉察能力,可以采用我们创立的ASRPAS法(中文简称“六六大顺法”)不断从负性情绪中脱离出来,会逐步提高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和逆商。
另外,希望裕德具备跨学科的意识,以后走跨学科路线,不要只满足于自己大学、研究生所学的专业。这更有利于走出一条难以被替代的新路,不管是工作、研究、甚至创业,都更容易成功。当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自信和逆商也会得到提升。
04、真正亲密的亲子关系,应该到达这个程度
除此之外,我还想给裕德父母一些关于改善夫妻关系、家庭氛围的建议。
其实裕德妈妈已经意识到了,她丈夫和她各自的一些性格缺陷和不足,与两人各自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有关。
裕德奶奶从小对裕德爸爸缺乏陪伴,更多精力放在工作和自己身上。就算爸爸努力满足奶奶的要求,奶奶得病了,爸爸悉心照顾,也还是难以得到奶奶的认可和肯定。
而裕德妈妈出身农村,小时候要辛苦地帮忙干农活儿。裕德外公、外婆当时“成分”不好,受到村里人的欺负,虽然不严重,但裕德妈妈从小也是过得比较压抑的。但外公外婆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坚持让妈妈读书,妈妈也很要强,终于出人头地,当上了城市里的中学老师。
但裕德妈妈从小遭受过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导致她比较易怒、脾气相对急躁,容易一点就着,其实这都是心理创伤被激活的表现。
那裕德父母结婚后,因为两人成长背景不同,两人的三观其实有很大差异。裕德爸爸从小被打压,得到的肯定少,长大有了一定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后,比较追求物质和自我的享乐,就表现得不顾家、贪玩儿、好面子。
而裕德妈妈出身贫苦,深深体会过知识改变命运,即使工作后也很在意自我提升,日常喜欢看书、研究教学,在儿子出问题前,她也比较自信。
夫妻俩三观不一致,日常就容易发生矛盾。妻子的性格比较急,母亲又不认可自己,裕德爸爸在家庭中其实是比较压抑的,他找朋友喝酒、打球,追求衣着打扮,其实是他释放压力的方式之一。
而且裕德妈妈是人民教师,在教学上有一定的优势,自然而然地,教育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她身上,而且在学习上她确实引导得不错。裕德爸爸觉得很省心,也正好乐得清闲,就更加缺乏对孩子的陪伴了。
现在,裕德妈妈意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了,希望她能加强自我觉察,在方法技巧上,也可以用我创立的ASRPAS法(中文简称“六六大顺法”)调整情绪,让情绪更加平稳。
另外,希望裕德妈妈对丈夫有更多的包容和肯定,尤其现在丈夫已经有所进步了,希望她能给予丈夫肯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裕德爸爸也要继续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要深刻认识到如何做好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他要懂得调和好母亲和妻子的矛盾,增加对妻子的认可,也要增强自己的自信和逆商,跟孩子一起成长,争取成为孩子的榜样!
裕德妈妈说,儿子出问题后,她的信念和自信坍塌了,觉得自己都没教好自己的孩子,没有资格去教别人的孩子。其实她不必这么自责、自我否定,对于她来说,这次难关也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
她以前没有意识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更加积极、正确地理解学习的真正意义,也不懂得与丈夫磨合三观,努力营造更加和谐、融洽的家庭范围。可她现在知道了。
只要她吸取经验教训,再加上本来自身的能力也优秀,学习的意识很强,她完全可以成为一名更加出色的人民教师,横跨科学精神心理学和教育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在精神心理上的引路人。
她可以更加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可能存在的精神心理问题,对家长的不当教育方式也看得更加清楚,她结合自身经历提出的深入建议,可以帮助更多学生和家庭。这时,她经历过的痛苦和挫折,就转化为人生财富。
我们以前接诊过的患者小璇,她的母亲也是一名老师,但也因为不当的教育方式对女儿造成过叠加性心理创伤。小璇走向康复的同时,她妈妈也深刻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还将所学到的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用于指导学生和家长,成功地帮助患有抑郁症学生渡过难关,考上了高中,她特别感慨、特别有成就感。
所以,希望裕德妈妈也积极起来,拿出应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跟丈夫一起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成为孩子坚实的后盾和指路明灯,争取成为孩子理想中的父母。
最后,希望通过裕德的案例,给广大父母一个提醒。我们经常说家长要跟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但这个亲密的亲子关系不应是表面的,不是孩子愿意跟父母聊聊吃喝玩乐、日常生活和学习。
而是孩子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愿意把自己难以解决的烦恼、难题、困惑告诉父母,与父母一起探讨,想办法,尤其是不要报喜不报忧,这才是真正亲密的亲子关系。希望父母们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成为孩子真正的良师益友!
#情感点评大赏# #抑郁症# #双相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