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因为主要起源于哪里而得名(黄梅戏的发源地和诞生地)
黄梅戏因为主要起源于哪里而得名(黄梅戏的发源地和诞生地)1995年8月国务院文化部授予湖北省(黄冈)黄梅县“全国黄梅戏之乡”称号(非安徽,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黄梅戏之乡),2019年2月黄冈黄梅县第5次凭借黄梅戏当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非安徽)2020年9月国务院教育部授予黄冈师范学院中华传统文化黄梅戏“国家级传承基地”(非安徽)。关于黄梅戏国家相关部门是认可湖北的。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事实不容改写,原创剧本在湖北黄冈,改编永远是改编,请以史为鉴才能更好的发展传承黄梅戏。
黄梅戏主要曲调源自湖北省黄梅县,黄梅戏发源和诞生于黄梅县,以地名黄梅县为戏名,是湖北黄冈地区土生土长的剧种,经湖北黄冈六大水系之一的华阳河传入安徽安庆宿松地区,黄梅戏300多本原创剧本没有一部是安徽原创,全部拿湖北黄冈地区的原创剧本去进行再次改编,黄梅戏经典传统剧目源自湖北黄冈的黄梅、广济、蕲春、浠水、麻城等各县真人真事和湖北民间传说故事改编而成,《女驸马》是根据湖北襄阳民间传说故事《双救主》改编,讲述的是湖北襄阳府的故事,女主人公冯素珍襄阳府冯家巷人,《天仙配》是根据湖北民间传说故事《董永卖身》改编而成,讲述的是湖北孝感的故事,相传湖北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动天得名孝感,湖北十堰郧西县是《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故事发源地之一,《小辞店》是根据湖北黄州府(今湖北黄冈市)黄梅县的真人真事《蔡鸣凤辞店》(最早又名《菜刀记》)改编而成,讲述的是湖北黄冈的真人真事,女主人公柳凤英湖北黄州府(黄冈)黄梅县濯港人,男主人公蔡鸣凤黄州(黄冈)浠水县人,《打猪草》的故事发生在黄梅县梅松岭地区,剧中人陶金花、金小毛的原型都是黄梅县人,《过界岭》又名《於老四与张二女》,讲述的是黄州府黄梅县与广济县(今武穴)交界处发生的故事,於老四和张二女都是黄梅广济交界处的人。太多了不一一列举了。
说到黄梅戏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新中国黄梅戏的奠基人桂林栖同志,不仅为皖西南(安庆等地)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也为新中国黄梅戏在安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桂林栖生在黄梅戏的故乡湖北(黄冈)黄梅县,酷爱家乡戏,1949年安徽安庆解放,桂林栖出任安庆首任书记,那时的安庆还是安徽省的省城,桂林栖上任第二天开始从各地找回流落的黄梅戏艺人,其中就有丁老六(黄梅戏名师丁永泉原名丁老六,严凤英的恩师)严鸿六(严凤英原名严鸿六)、潘景莉父子等,亲自组建了正规的黄梅戏安庆一团、二团,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88年升级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安徽戏校(安徽省黄梅戏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推行黄梅戏“三改”政策:改剧本、改戏、改制),培养了严凤英、王少舫、潘景莉、时白林、陆洪非、郑立松、王冠亚等大批黄梅戏人才,支持拍摄电影《天仙配》为黄梅戏在安徽省和全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桂林栖黄梅戏基金会就是以桂林栖(非严凤英)命名的,纪念桂林栖为黄梅戏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青山绿水带笑颜”,黄梅戏《天仙配》中最经典的唱词。桂林栖建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1953年安徽省黄梅剧团的严凤英、王少舫多次赴湖北黄梅县取经学习,带回部分黄梅戏传统剧目录音回安徽,其中就有《董永卖身》后被改编成电影《天仙配》,严凤英、王少舫(江苏南京人)才名扬天下,家喻户晓!严凤英的吐字发音含有大量湖北乡音与后辈的马兰和现在的韩再芬吐字发音有很大的区别!
国务院教育部授予黄冈师范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级传承基地(全国唯一)
1995年8月国务院文化部授予湖北省(黄冈)黄梅县“全国黄梅戏之乡”称号(非安徽,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黄梅戏之乡),2019年2月黄冈黄梅县第5次凭借黄梅戏当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非安徽)2020年9月国务院教育部授予黄冈师范学院中华传统文化黄梅戏“国家级传承基地”(非安徽)。关于黄梅戏国家相关部门是认可湖北的。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事实不容改写,原创剧本在湖北黄冈,改编永远是改编,请以史为鉴才能更好的发展传承黄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