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索尼xperia xz3正式发布(XperiaXZ3索尼第一代OLED出道即巅峰)

索尼xperia xz3正式发布(XperiaXZ3索尼第一代OLED出道即巅峰)2.移动设备专用的 X-Reality™(视频图像增强引擎)1.TRILUMINOS™ Display for mobile正面屏占比在当时看来很低了,不过至少还是完整屏,五千多的价格,可以选三星note9了,屏占比颜值也很高,但我依旧选了它,就是图它显示方面的黑科技[doge笑哭],后来也确实赌对了,还把我带进各种数码硬件的坑,不过64g内存在当今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基本被微信吃个精光,所以我最近更新了一台512G的Xperia1III当主力(同是第3代)。屏幕官方描述参数:6寸18:9 HDR QHD OLED 2880x1440以下是附带的特色功能:

PS:本篇内容会稍微硬核一点,阅读大概需要15分钟。

2018年近尾声 索尼发布了当年最后一台手机旗舰产品XperiaXZ3(可惜没看发布会),当年同期的兄弟还有XZ2跟半斤大哥XZ2 Premium(4K HDR),这两款都是LCD广色域屏幕,其中半斤大哥还是3840x2160 4K Wrgb排列的,都是支持HDR显示的。虽然索尼XZ3跟XZ2/2P都是同年出生,但为什么叫3我也不太理解,自它出生起就索尼移动没再出过LCD旗舰了。选择它理由也很简单,它的屏幕色彩很“好看”(你甚至可以在以往的哔站评测视频里找到相关评价)

当年我选的是波尔多红前段时间换了个衣服变成白银

原本的屏幕被修手机的拆坏了,白嫖了一块新的原装屏(个人感觉调校不如出厂那块更好),现在说它是组装机也没任何毛病[doge笑哭],但不影响我这篇文章的诞生。

正面屏占比在当时看来很低了,不过至少还是完整屏,五千多的价格,可以选三星note9了,屏占比颜值也很高,但我依旧选了它,就是图它显示方面的黑科技[doge笑哭],后来也确实赌对了,还把我带进各种数码硬件的坑,不过64g内存在当今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基本被微信吃个精光,所以我最近更新了一台512G的Xperia1III当主力(同是第3代)。

屏幕官方描述参数:6寸18:9 HDR QHD OLED 2880x1440

以下是附带的特色功能:

1.TRILUMINOS™ Display for mobile

2.移动设备专用的 X-Reality™(视频图像增强引擎)

3.动态对比增强技术

4.HDR升级转换(SDR动态范围升HDR)

(参数摘取自索尼官网 顺带说一句 它是微曲屏4曲边大R角)

其他补充信息 60hz刷新率 8Bit。

屏幕供应商应该是LG显示,LG-POLED 钻石排列,特点是RGB像素呈圆点形状。

6寸18:9的2K屏 ppi自然够高,看图片之类的都很爽,但是白底不够干净,有部分人说纯白下有抹布感,不知道是否跟像素点形状有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在偏转角度∠白底偏色这方面比当时三星的OLED屏要强不少

系统显示设置里色彩模式有3个 如下

除了第一个专业模式标注sRGB以外其他两个都是广色域模式,没有定义P3色域模式。每一个模式下都有互相独立的白平衡设置参数,互不干扰

测量数据工具:

Colorchecker Display Plus(X-Rite i1Pro Plus换皮)色度计

X-Rite i1 Studio 分光光度计 和 照度计(测量环境光线)

软件DisplayCal(开源 免费 功能强大)

方法:双校正测量法

(参考:如何给ROG幻16笔记本修正显示白点不正)

自动亮度下 拿到室外正午的太阳下,约12万lux光照强度

使用色度计测量白底100%窗口的亮度:500nit水平

数据是比较一般的,但是并不影响阳光下的可阅读性,具体我会相机后面讲解。

使用分光光度计对这块oled面板做好色度计校正和光谱文件之后就可以进行后续的测量工作了。

新屏幕在标准色温(白平衡)设定下 色温值达到了9300K[doge]

估计其他预设值也会偏差比出厂设定的值更大了。因为有校正文件的帮助下,我可以通过RGB增益滑块纠正屏幕白点至CIE 1931定义的D65(6500K)XY坐标 x:0.3127 y:0.329 亮度暂且设定至120nit。相比刚才标准的9300K黄了不少,之前的会看起来更白更刺眼。需要注意的是调整白点至6500K会损失面板部分峰值亮度[抱拳]。

不过像一般的手机并不支持校正白点坐标,而且6500K的白其实有很多种,还有各种同色异谱的效果。

色彩测量方面选择Chrome浏览器作为信号发生器

色彩选专业模式(sRGB),icc文件描述大致如下

接近107%的sRGB色域容积 覆盖sRGB色域98%

白点x:0.3126 y:0.3297 6502K L:119.55cd/m²

红色方面有些许溢出,整体表现没啥问题。

色准方面 以sRGB显示配置文件作为参考 分析325个色块

平均dE00能小于1 但是最大已经超过10了,偏色最严重的色块出现在红色低灰阶部分,13:0:0 26:0:0这两个,对我来说这两个色块无所谓,影响不大。

还有就是纯蓝色灰阶过渡部分方面整体是偏差略大的,基本贴着dE00 2

其他参数 灰阶色温稳定性 伽马曲线 RGB平衡曲线

不过这块屏幕色准方面测量的数据看起来确实挺好,不过参考意义不是很大,后面我会具体说明原因。反正总体而言屏幕的 白点 伽马 RGB平衡 色域 色准的表现都在我的预料之内,不过还是不如出厂时那块屏幕表现好,低灰阶能明显感知屏幕均匀性差很多,rgb平衡飘的厉害,这有一部分是Mura所带来的(制作工艺限制产生的)。

同等设定参数下 测量标准模式下的色彩表现 官方描述是搭载了TRILUMINOS™ Display for mobile特丽魅彩移动显示技术,可以获得明亮 鲜艳的色彩效果。

经测量DCI P3色域容积可高达131% sRGB色域容积为185%

从色域覆盖图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对比DCI P3配置文件来说,标准模式的绿色能做到更鲜艳 饱和度更高,其他蓝色和红色极限坐标跟标准位置相差不大。

最后一个就是超逼真模式,英文翻译是Super Vivid Mode

描述是用更鲜艳的模式来获得更好看的色彩。

经测量 sRGB色域容积接近217% DCI P3色域容积接近154%

换算成BT2020色域覆盖率的话。。。。是差不多78.12%,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看SDR类资源下选择这个色彩模式,跟模拟HDR色彩显示的效果差不多,所以有很多使用XZ3的小伙伴因为bug触发,看哔哩哔哩软解的HDR视频以为是真HDR色彩,实则不是。

当然你也可以当作BT2020色域模式用在SDR内容显示上,喜欢高饱和度,重口味用户推荐。

接下来是测试屏幕室内SDR的APL峰值亮度表现[doge]

信号发生器使用索尼相册和谷歌相册,两者表现一致的。

有两组数据 一个是默认色温9300K 一个是自己校正过白点的6500K 表现如下

可以发现,随着显示白色面积越来越小,亮度越来越高,默认色温下峰值亮度可以冲到1150 nit,此时面积为10%白色窗口,而校准白点至6500K后虽然损失一部分亮度,但是峰值亮度也能冲到接近900nit的水平。5%面积以下的估计相对传感器面积来说太小了,测出来不够亮正常。即使全屏白底亮度只有500nit,用深色模式也能轻松看的清黑底白字的内容。

动态对比增强技术:

在相册里好像是享有动态对比增强技术的加持并且该buff无法解除,如果是看视频的话,标准色彩模式 X-Reality才是完整加成。

以D65作为参考标准的话,全屏白底亮度457nit,到10%白色面积峰值亮度896nit,亮度差高达96%,具体表现的话就是当你亮度拉满用相册看图片的话,画面信息里的局部亮部亮度会比其他地方亮特别多,暗部也会黑下去,变相增强画面的动态对比度和动态范围,很像OLED电视的对比度增强算法亦或者是LED电视的动态背光 局部控光算法

因为局部的亮度拉高了,众所周知,亮度越高的色彩会相对显得更加的鲜艳[doge],所以对于XZ3显示色彩准确性方面的意义并不是很大,换作专业的液晶显示器来说不会有这些味精类功能,无论窗口面积大小,白电屏亮度都能高度维持一致。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显然是XZ3这种画面感更讨喜的。

(想了解有关Xperia1III详细屏幕分析报告可以点下方链接)

我们祭出目前索尼2021年的旗舰Xperia1III来对比数据[墨镜滑稽]

看看娱乐性跟硬核专业性的显示打起来会碰出什么火花

亮度拉满同步D65白点下,随着白色面积越来越小,XZ3的白电平亮度提升幅度更大(96%),而马克3是亮度平缓下降,亮度最大差值只有14%。如果是将两者限制全屏白底亮度为100nit的话,XZ3的最大亮度差异为28.7%,而马克3只有10.8%,曲线斜率更为平缓,背光亮度分布均匀,在第一种情况下照片的显示对比想必是差异极大的,按照第二种的看图片标准设置下差别会小一点。

左边是幻16(已校色)对比马克3 右边上面是XZ3下面是马克3

同样把屏幕调至最大且使用sRGB色彩 6500K色温 相机均拍摄前校正白平衡

幻16 IPS全屏白底460nit

XZ3 全屏白底457nit

马克3 全屏白底580nit

左边可以看到 马克3除了亮度更高一点导致相机拍的高光细节些许过爆,整体基本和电脑一致(云的颜色以马克3为主,幻16蓝色偏差值略大),右边可以看到全屏白底亮度更低的XZ3在高光方面展示出了更高的峰值亮度水平,基本证实以上的动态对比增强技术,这也是为什么XZ3并不太适合在手机上修图调色做类似的创作,但是马克3就没有什么问题。

统一全屏白底100nit之后的XZ3与1III对比

亮度动态范围上观感上两者基本一致了,XZ3的高光亮度收敛了不少,不会说局部高光亮度特别高的情况,整体观感也比较接近,完全可以说当前设置状态下为XZ3相册看图片色准最好的了(XZ3约60%亮度)

相对于马克3来说,XZ3的整体色彩饱和度略高一点点,拍出来不太明显。总结[doge]XZ3的相册自带SDR显示优化算法加了点饱和度,还有动态对比度增强技术,观感很好但图片色彩准确性确实一般,观感至上。

聊完了SDR咱们就可以接着讲HDR了,毕竟HDR是XZ3这块OLED屏幕的最大价值体现。各位有不懂不了解HDR的可以看一下这篇硬核HDR科普资料(主要是视频方向的)

视频测试素材使用达芬奇17制作,峰值亮度为10000nit最高上限,视频发生器选择索尼相册或者谷歌相册播放。

值得一提的是XZ3的HDR10视频模式下,会强制锁定白平衡8500K 无法修改,白底偏冷吧 峰值亮度表现如下

全屏白底峰值亮度为532,在白色窗口达到10%显示面积时峰值亮度达到最高1200nit 色温11000K附近。BT2020色域覆盖范围约72%-75%左右。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很可惜白点不支持修正

HDR10 EOTF曲线(1000NIT)以10%窗口显示面积做的PQ曲线测量素材。PQ曲线是最能反映一台设备对于此类资源的亮度映射情况。

屏幕的HDR显示亮度越高越好吗?

这是对的但也不完全是对的。

测量结果如下

黄色作为HDR10标准的PQ曲线,红色是XZ3开启了X-Reality引擎后的HDR PQ曲线走向,可以发现,XZ3的hdr10亮度映射调校的亮度整体比标准的Rec2100 ST2084定义的亮度高特别多,这也是当时很多人评价XZ3的HDR视频播放暗部细节(亮度高看得清)无敌的原因

后面我用了个4000nit的HDR素材 测试EOTF曲线

可以发现没有任何区别,所以XZ3只要是播放HDR视频,它的EOTF曲线就是长样的,不管视频的白点平电信号多高。其HDR色调映射曲线就是这样。从图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它的高光裁切值为2500nit-3000nit区间,完全可以应付大部分HDR视频了,不会说出现高光细节过曝。

这里可以展示一下被誉为可以还原导演视觉的马克3 HDR亮度映射的PQ曲线对比XZ3是怎样的

马克3的PQ曲线毫无疑问是更加的符合Rec2100 ST2084定义的亮度曲线,屏幕最高亮度跟随至1000nit 75%灰阶随后进行裁切。所以毫无疑问的是马克3确实能更加准确的还原

视频内的亮度信号还有色彩,比如你这块的亮度是10nit那我就给你10nit附近的亮度,100nit就给你100nit附近,这也是HDR10作为PQ类型定义的绝对亮度。

所以如果是拿来跟XZ3比的话,无论是色彩观感和画面亮度都是不如XZ3那么好看的,马克3的大师模式就是你可以知道这个HDR视频的色彩 亮度方面原来是长这样的,你可以看到创作者对于这个视频的调色理解曝光的理解等。

视频素材是在原版SDR的基础上分级制作4K HDR版本

可以看到XZ3无论是动态范围还是色彩饱和度上都是要大于1III

视觉方面方面我觉得是已经非常不错了,阉割版掌上BRAVIA OLED电视,拥有目前大部分W-OLED电视都没有的峰值亮度和动态范围。

接下来对比一下XZ3和马克3的HDR10视频播放画面

这是一场索尼电视部门和索尼电影彩監部门的对比

专业or娱乐

马克3的系统白平衡调节是可以应用到SDR与HDR显示画面的,同步XZ3白平衡之后马克3会损失一部分峰值亮度

如果有用马克3的小伙伴想尝试下8500K的色温显示的话可以设定为R:0 G:28 B:38试试(使用分光光度计校正至8500K)

两者HDR的PQ曲线对比如下

相机进行白平衡校正 视频素材节选

马克2机内自带的抓鬼敢死队4K HDR预告片

LG OLED电视4K HDR演示片爵士乐

Find X3Pro机内自带的演示片

上方1III下方XZ3

可以很明显感知的到XZ3的HDR画面亮度基本上全部都是远高于马克3的,暗部阴影细节亮度较高,看的很清晰,色彩饱和度偏高,肤色红润过头了,但是画面也确实非常讨喜的风格,而马克3的画面亮度对比XZ3低的多(这点从PQ曲线那对比就能知道)但是可以比较准确还原影片的真实亮度,色彩比较柔和,更有电影的质感,色彩准确性也自然不用多说,就是专业显示器那味。总体而言,这是两个极端的色彩调校方向,一个艳丽一个准确。

以前我比较喜欢XZ3那种显示色彩风格,后面接触到摄影后期方面之后,我并不喜欢这种色差,特别是在跟对比设计摄影类用途的专业显示器后,那种色彩差异会特别明显,所以我才选择了1III,4K OLED HDR 120hz,有技术专门针对调校色彩显示,它能做到更好的图片与视频色彩显示还原。

X-Reality™(视频图像增强引擎)与TRILUMINOS™ Display

(以上均为移动版)

色彩选择标准模式接着打开X-Reality开关去看SDR标准动态范围视频时便是XZ3的图像增益完整形态

具体描述的话:使画面饱和度和对比度提高,锐度提高,红色绿色更鲜艳,肤色会优化的自然好看一点(官方宣传)同时带玄学降噪,而且它在配合对比度增强技术以后可以把标准动态范围内容提升至HDR高动态范围的画面显示,根据之前的SDR APL曲线表现,它确实做到了。实际画面展示与内容截图对比

但是个人使用下来觉得这玩意不建议开,虽然可以提升动态范围,但是会带来比较严重的色彩断层 色阶 色块,因为sdr视频素材的画质一个是8bit,还有就是码率不行,除了看一些光污染比较多的动漫观感会更爽以外,播放其他视频基本上是负增益,毕竟SDR的动态范围就0.1nit-100nit,强行拉大出现色彩断层算是再正常不过的结果了,重口味用户推荐打开。

XZ3作为索尼的第一台OLED掌上影音娱乐设备在色彩调校上还是非常用心的,市场反馈也确实相当不错,优越的画面视觉冲击力证明了索尼的黑科技确实有点东西,放到2021年画质也是相当能打的,同时也是目前为止索尼唯一的一台2K OLED HDR手机,从XZ系列的结束到Xperia1系列的诞生可以说是风格差异巨大,重心上越来越偏向专业性质,在XZ3对比Xperia1III上基本上是这么回事,什么超逼真 X-Reality引擎 对比度增强技术 特丽魅彩移动显示全都看不见了,标准模式下的调色也没激进了,为了画面的白电平稳定性舍弃了更高的小范围亮度,相机操作也越来越大师,摄影大师 电影大师 视频大师 显示方面也很大师,显然是产品整体更倾向于面向创作者用户的亦或是部分影音爱好者和对摄影感兴趣的用户。

当然我从当初的超逼真色彩模式走过来确实到现在更加喜欢追求原汁原味的玩意儿,随时都能知道你感兴趣的资源内容原来的模样是怎样的,无论是追求味精还是0加工,都没有对错之分,重点是符合自己的需求。

#索尼Xperia1III# #索尼XperiaPRO-I#

索尼xperia xz3正式发布(XperiaXZ3索尼第一代OLED出道即巅峰)(1)

索尼xperia xz3正式发布(XperiaXZ3索尼第一代OLED出道即巅峰)(2)

索尼xperia xz3正式发布(XperiaXZ3索尼第一代OLED出道即巅峰)(3)

索尼xperia xz3正式发布(XperiaXZ3索尼第一代OLED出道即巅峰)(4)

索尼xperia xz3正式发布(XperiaXZ3索尼第一代OLED出道即巅峰)(5)

索尼xperia xz3正式发布(XperiaXZ3索尼第一代OLED出道即巅峰)(6)

索尼xperia xz3正式发布(XperiaXZ3索尼第一代OLED出道即巅峰)(7)

索尼xperia xz3正式发布(XperiaXZ3索尼第一代OLED出道即巅峰)(8)

索尼xperia xz3正式发布(XperiaXZ3索尼第一代OLED出道即巅峰)(9)

索尼xperia xz3正式发布(XperiaXZ3索尼第一代OLED出道即巅峰)(10)

索尼xperia xz3正式发布(XperiaXZ3索尼第一代OLED出道即巅峰)(11)

索尼xperia xz3正式发布(XperiaXZ3索尼第一代OLED出道即巅峰)(1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