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几乎一夜没睡,第一书记热合曼·吾甫尔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县县城向西100多公里外的马尔洋乡皮勒村,

《攻坚的脚步》

这里是新疆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塔县县城向西100多公里外的

马尔洋乡皮勒村,

第一书记热合曼·吾甫尔

几乎一夜没睡,

因为今天村里有件喜事,

一场订婚仪式正在举行。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1)

订婚的姑娘是皮勒村人,

正在操持婚宴的热合曼

不是皮勒村本地人,

但却是村里人最信赖的“第一书记”。

选派驻村“第一书记”,

是党和国家把党员干部派驻到

脱贫攻坚最前线,

加强基层工作力量的重要举措。

热合曼2018年被自治区派驻到皮勒村

担任第一书记,

带领村民摆脱贫困。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2)

2011年,

皮勒村因为一则走基层的新闻报道

被全国人民熟知。

那一年电视台跟拍了村里80个孩子

艰难的上学路。

他们翻山越岭,

蹚冰河,攀悬崖,

走了四天三夜,

到达110公里外的学校。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3)

村子里落后的基础设施,

让热书记坚定了带领村民

摆脱贫困的决心。

2019年,热合曼想到让大伙儿

发展养殖,搞庭院经济。

他和扶贫工作队带领村民养鸵鸟、

养兔子、养鸡、养鹅,

在种不出庄稼的地方,

用养殖业支撑起村民的收入来源。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4)

宴席上,

穿上厨师服的热书记秒变“热大厨”。

他曾用自己的一手好厨艺,

给村民搞技能培训。

不仅丰富了村民的餐桌,

优秀学员还在县城的餐厅找到了工作。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5)

2019年,新的柏油路修通到村口。

当年要走上四天三夜的上学路,

如今开车四五个小时就能到达。

当年无法走出的大山,

如今再不是屏障。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6)

十年,孩子们长大了,

他们走出大山,

拥抱更广阔的人生。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7)

如今,光伏发电机安装成功,

村里有了电和水,网络也通了,

人均年收入由十年前的一两千元,

增长到现在的上万元。

这是皮勒村的十年,

这个中国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庄,

已经摆脱深度贫困,迈入小康。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8)

甘肃省古浪县,

天刚亮,

村民李应川就起了个大早。

这段时间,

他家大棚里的香瓜已快成熟。

但这两天他发现情况有些不妙,

李大爷想起找一个人。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9)

他就是李大爷着急找来的人,

县里园艺站来的科技特派员陈立宏。

陈立宏负责指导黄花滩上7个移民村,

6800多个大棚的种植,

这十里八乡,

谁家种植遇到问题都找他。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10)

古浪县,

是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常年少雨,土地沙化,

是极度贫瘠的地区。

古浪县实施黄花滩生态移民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将南部山区11个乡镇6.24万人

全部搬迁出来,

安置在黄花滩新建的绿洲小城镇和

12个移民新村。

中国在“十三五”期间,

对近1000万贫困人口

开展了易地扶贫搬迁,

这是人类减贫史上

一项规模空前的壮举。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11)

村民们虽然种了大半辈子地,

但是完全没有种植大棚的经验。

“带领群众发展生产”,

是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职责。

为了方便,

陈立宏总骑着这辆“二八”自行车,

一米九的大高个儿,

蹬着大“二八”自行车,

是村里人最熟悉的身影。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12)

九年前,

他被派到这里当科技特派员,

几乎天天出入村里的大棚,

为大家指导种植。

他骑着车,

从天亮出发一直忙到晚上,

鞋都磨破了好几双。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13)

如今,

村里除了陈立宏所在的园艺站

负责指导大棚种植,

还有林草局指导枸杞种植,

农业农村局指导大棚种植和暖棚养羊,

种植养殖齐发展。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14)

累计28.98万科技特派员、

25.5万个驻村工作队,

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

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

还有不能忘记的1800多名牺牲的同志,

他们把希望的种子

播撒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在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生根发芽。

乡村拂晓、山乡巨变,

到2021年,

中国12.8万个贫困村出列,

832个贫困县摘帽,

近一亿人摆脱贫困,

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沸腾的乡村》

王伶俐是四川崇州的一名

“农业职业经理人”,

她管理着足足3900亩土地。

这些土地,

都是村民流转给合作社的农田,

合作社聘用王伶俐统一管理。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15)

崇州市是成都平原粮食主产区,

当地开始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2015年,

在成都读大学的王伶俐临近毕业,

了解到国家的惠农政策,

选择回到家乡发展。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16)

当地农业农村局提供的免费职业培训,

给王伶俐这样的“新农人”帮了大忙。

同时,在政府补贴的扶持下,

她一鼓作气,

贷款购买了插秧机、收割机、

植保机等农机设备,

很快,她的农业机械化军团

就建立起来了。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17)

2021年,

王伶俐管理的合作社经营收入277万元,

比前一年增收了67万元。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18)

去年,王伶俐所属合作社的成员,

收到了每亩782元的分红。

今年,

王伶俐希望这个数字能再提高50元。

她想到的办法是

种植收购价更高的水稻品种。

经过一番争论,

大家同意今年在部分田地试种新品种。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19)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十年间,

崇州有近千人选择回乡创业。

这些年轻人,

为家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20)

四月,富春江畔绿意盎然,

朱梅娟大姐又忙碌起来了,

她的家在富阳的黄公望村,

随着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富春江畔关停造纸业,绿色转型,

富阳开始打造美丽乡村。

朱大姐打起了致富的算盘,

成为黄公望村第一个

把民宿开起来的人。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21)

朱梅娟苦练厨艺,

她烧的红烧肉,成为民宿的招牌。

好山好水,再加上做得一手好菜,

朱梅娟的民宿生意越来越红火。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22)

因为她家房间有限,

很多慕名而来的客人住不下。

朱梅娟想到拉上村里的姐妹一起干,

多发展几家民宿,形成民宿产业,

又能带动大家一起致富。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23)

国家的好政策、村党委的支持,

再加上村民们一块儿努力,

黄公望村的村民平均年收入,

从2010年的1.5万元

增加到现在的近7万元。

在村庄美起来,口袋富起来之后,

朱梅娟和姐妹们

成立了“公望女管家”团队,

协助村委搞好美丽乡村建设。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24)

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一体化,

一步步缩小着城乡差距,

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未来,村民们不用出村,

手机上网就能看名医。

黄公望村着力点亮乡村的文化特色,

修建了富春山居数字诗路

文化体验馆。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25)

2021年,

浙江开始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而朱梅娟所在的黄公望村

成为杭州市入选的第一批共富村。

如今的富阳,

铺展开一幅跨越古今的

“富春山居图”。

拍摄乡村振兴专题片的意义:十年巨变的乡村画卷(26)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

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的壮丽画卷,

正在徐徐展开。

大型纪录片《征程》

第一集《攻坚的脚步》

第二集《沸腾的乡村》

播出时间:

CCTV-1 2022年9月27日 22:30档

CCTV-10 2022年9月28日 20:08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