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传说两世孽缘(孪生姐妹的奇巧姻缘)
民间故事传说两世孽缘(孪生姐妹的奇巧姻缘)徐翰珊当堂让钱氏二女将那四家公子仔细地看了看,他又当堂问道:“钱琼英、钱瑶英,堂上四位公子是你们父母为你们寻的女婿,你二人又看了他们,本县问你,你二人看中了哪家公子?”县官叫徐翰珊,他为官清正廉明,当问清了这一案的来龙去脉时,他心中自有主意。他让衙役把钱氏二女叫到公堂。只见这一双姐妹长得体态娇艳,肤色白皙,软玉温香,真是那出水的芙蓉。他再看了看钱小江夫妻为女儿寻找的那四个公子,一个个丑陋不堪,都仗着自己有钱盛气凌人。再说这钱小江和刘氏,心中也十分高兴,夫妻二人都自己做主为琼英和瑶英寻好了四家富家公子。这一来每个女儿都有了两家公子,这可急坏了钱小江和刘氏。夫妻二人还各不相让,都说自己为女儿找寻的女婿好。为此,老两口几乎打了起来。一天,这四个富家公子一同来到钱家送礼定亲,且谁也不让谁。钱小江和妻子刘氏还是各说各有理。最后,只好一块去县衙告状。
明朝正德年间,湖广武昌府的江夏县,有一个打鱼人家,男的叫钱小江。妻子刘氏,夫妻结婚多年不育。
谁知,刘氏将近四十岁时,一下就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叫钱琼英,二女儿叫钱瑶英,虽是同胞姐妹,却是相隔也只有半个时辰而已。
这姐妹二人生来天资聪明伶俐,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姐妹二人长得如花似玉,就像海棠着露,茴香经风,一日娇媚一日。
当两姐妹长到十六七岁时,那个标致的俊样,真是谁见了谁爱,尤其是那少年子弟,都对这姐妹俩垂诞三尺,提媒说亲的能把渔船踏翻。
再说这钱小江和刘氏,心中也十分高兴,夫妻二人都自己做主为琼英和瑶英寻好了四家富家公子。
这一来每个女儿都有了两家公子,这可急坏了钱小江和刘氏。夫妻二人还各不相让,都说自己为女儿找寻的女婿好。为此,老两口几乎打了起来。
一天,这四个富家公子一同来到钱家送礼定亲,且谁也不让谁。钱小江和妻子刘氏还是各说各有理。最后,只好一块去县衙告状。
县官叫徐翰珊,他为官清正廉明,当问清了这一案的来龙去脉时,他心中自有主意。他让衙役把钱氏二女叫到公堂。只见这一双姐妹长得体态娇艳,肤色白皙,软玉温香,真是那出水的芙蓉。他再看了看钱小江夫妻为女儿寻找的那四个公子,一个个丑陋不堪,都仗着自己有钱盛气凌人。
徐翰珊当堂让钱氏二女将那四家公子仔细地看了看,他又当堂问道:“钱琼英、钱瑶英,堂上四位公子是你们父母为你们寻的女婿,你二人又看了他们,本县问你,你二人看中了哪家公子?”
钱氏二女抬头看了看那四个公子,那四个公子都竟相喊道:“看上了我,看上了我!”
徐翰珊再问钱氏二女,姐妹二人同时摇了摇头,表示一个也看不上。
徐翰珊也知道这两朵鲜花怎能插在这几堆臭粪上。他当堂判道:“只因钱琼英、钱瑶英都不同意你们的婚事,本县当堂判断,你们四位都不要痴心妄想了,下堂去吧! ”那四个公子还是不服,扬言要上告。
徐翰珊在断案时,心中已有了主意。 他见钱小江夫妇还各不相让,自己要不出面解决,可就要毁了这两个女孩的终身。 他将钱氏一家唤至后堂说明了自己的主意。
原来,这县衙内有一空楼,他想在这楼上出题考试,为钱氏二女择配佳婿,又把此楼叫作“夺锦楼”。 意思是让有才华的公子夺取这锦秀佳人。
钱小江夫妇听后也觉得有理,一是县太爷为女儿择婿也够风光了; 二来是两个女儿也能找到称心如意的郎君,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自己怎能不愿意, 不高兴呢?钱琼英和钱瑶英更是满心欢喜,当即跪下谢恩。
徐翰珊还为此事专门张榜告示, 让更多的青年来此“夺锦楼”应试招亲。
这一天,果然来了不少的公子,有富的、穷的,文的、武的 ,各行各业的年轻人确实不少。
有的人是来看热闹的,因为谁也没见过县太爷亲自出面 ,为民家女儿考试择婿。考试已过,徐翰珊将参加考试的人的试卷,亲自过目, 最后只挑选了两位公子的试卷,一位是柳子后,一位是梅玉鉴。 这两个人的试卷答得有理有据有文才。
并让钱氏二女也交换着看了看这两个人的试卷。
同时, 徐翰珊又将柳子后和梅玉鉴叫进后堂,一方面说明他二人已经是人选了, 一方面让钱氏二女背后先偷看一下他们的容貌。最后 ,钱琼英许配给梅玉鉴,钱瑶英许配给柳子后。
这梅玉鉴本是一家富家公子,他是文武全才, 他父亲本是一位京官,后来辞官回家。
当初在京城时,他已被当朝宰相万鄂看中 ,要将他招为女婿。怎奈梅家父子不同意这门亲事,回家后一直也没提起这件事。 不过,他对钱琼英虽很喜欢,怎奈自己还没有功名,便说:“婚姻虽可订下 ,但须等到十年后再完婚,小姐要是等不到十年,那就请自便吧! ”
这钱琼英虽和妹妹钱瑶英是一娘所生, 但姐妹两个的性格却大不一样,琼英是个内向的姑娘,嘴上虽不爱说, 心里却有主意,她看梅玉鉴不是那纨绔子弟,很有人品,确实是自己的意中人, 不要说再等十年,就是再等二十年也行,只对梅玉鉴说了句:“就依公子吧!”
再说这二小姐瑶英,性格外向,爱说爱笑。 她见梅玉鉴要姐姐再等十年完婚,便对姐姐说:“姐呀! 那个梅玉鉴性情高傲,他靠不住,还是另寻佳婿吧,妹妹看那柳子后才貌双全,会说会道,真讨人喜欢 。”
琼英说:“姐姐祝你和柳公子白头偕老,幸福美满。至于那梅郎吗,我也顾不了许多,已答应了他的要求, 那就听天由命吧!”
此时,正逢皇上开科,由徐翰珊做主,让柳公子和梅玉鉴上京应试,单等科场考毕,中与不中,再行完婚,钱氏一家也觉得这样办最好。高中了自然好,要是不中,再回来完婚,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这柳子后和梅玉鉴有幸高中了,梅玉鉴状元及第,柳子后中了第三名探花。消息上报到江夏县。
可是,徐翰珊为钱氏二女出题考试招亲一事,却惹怒了当朝丞相万鄂之子花花太岁万花楼,因为他早已对钱家二女垂慕不已,一心要将二女娶回家中。
谁料徐翰珊却自己做主,将钱家二女许给了梅、柳两家。
他也知道,这梅玉鉴早被父亲为妹妹物色为女婿,他便打通上层关系,说徐翰珊私自提前开试科场,结果被上司革职罢了官,被押解进京交刑部问罪。
并借此之机,这万花楼带领家丁闯人钱家,要抢夺琼英和瑶英。钱小江的妻子刘氏,生性泼辣大胆,她操起家伙和那万家家丁打了起来,但毕竟是个妇道人家,又是寡不敌众,结果被万花楼将她和大女儿琼英捆住押回府中,那二女儿瑶英和父亲却趁机逃了性命。
万花楼把钱氏母女抢回家后,要逼琼英和他成亲,否则就要杀掉她母亲。钱琼英不忍看着老母受刑,她前思后想,最后就是无计可施。
幸好有一个万家的婢女,悄悄为她出了主意,有意惊动了万花楼的妻子。这万花楼虽很凶恶,但十分惧怕妻子。
他妻子知道这件事后,先是大骂了万花楼,又看到琼英确实长得俊雅心中不由醋意大发,她又假意对万花楼说:"夫君虽然有心仪的妾,也该让妻知道呀! 这钱家姑娘长得确实不错,但也得要人家愿意呀!强逼成了亲又有什么味呢?这样吧, 就让我劝劝她吧,她一定会痛痛快快答应的。”万花楼十分感激妻子,便退了出去。
万花楼的妻子详细地问了钱琼英,还假意将她夸了又夸,又让她好好想想。嫁给万花楼,想通了就说一声, 又吩咐丫环说:“不要虐待钱家母女,让她母女也商量一下。其他人都退出吧。 ”她临走时说:“你母女可不要从后花园逃呀! ”说毕,笑了笑走了。
这里只剩下钱家母女二人。 琼英听出万花楼的妻子最后那句话话中有话,明明是让自己和母亲从后花园逃走,她便扶着母亲从后花园安然地逃出了虎口。
这钱二小姐和父亲逃出后,进了县城,忽然得到消息 ,柳子后和梅玉鉴同时高中,又知道梅玉鉴被当朝丞相万鄂留入府内招亲。
她一面为姐姐担忧,一面庆幸自己有眼力,看准子柳公子,他多情多义,有才有貌,他当日上京时说过,只要高中就来接自己进京成亲。 她心中十分高兴,让父亲在城内找了一家客店,并在门口贴上了柳公馆的字帖,单等柳子后派人来接她们进京完婚。
这钱瑶英高兴得几天都睡不好觉, 让爹爹常在客店门前等候,只怕接她的人走错了门。这一晚,她想柳公子该派人来了吧,正当她想着好事的时候,忽然母亲和姐姐来了。
一家人见了面,叙道了离别之情,妹妹又把两位公子高中及新科状元梅玉鉴被留在相府招亲一事告诉给母亲和姐姐,又说: “姐姐呀!看咋着哩,当初‘夺锦楼’允婚时 ,我就说这梅玉鉴靠不住,怎么样,中了状元就变了心 ,嫌贫爱富,想在相府招亲。你看柳相公,他才是个有情有义的郎君。 他就要来接我进京成婚。姐姐,你也不必为那种无情无义的人难受。 天下的英俊男儿多的是!”
琼英听到妹妹的话,心中也为之一惊,她又想了想, 梅郎不会是那种薄情的儿男,她对妹妹说:“梅郎招亲也好,不招亲也好,反正 ,我们当初说过,十年后再完婚,再说,还没个准确的信,以后再说吧!”
瑶英怎么也睡不着,她将二老及姐姐安排好后, 就坐在前边等着接她的差人来。不知不觉,她就入了梦境 ,梦见自己和柳相公拜花堂的高兴事。
正当她和柳公子要人洞房时,忽然门外有人喊道: “这是柳探花的公馆吗?”
瑶英从梦中惊醒,忙叫起了二老和姐姐,父亲出门去招呼,姐姐给妹妹梳洗打扮 ,穿衣服,慌忙之中把裤子当衫子穿,自己又觉得好笑。 父亲拿进了一封信,又招呼送信的人在前边喝茶。
这瑶英拿到了信想看又不敢看,在二位老人和姐姐的督促下 ,瑶英才慢慢地打开了信。她一看,脸色一下变黄啦。她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原来,梅玉鉴中了状元后,被万丞相请到府中 ,并由新探花柳子后作陪。在万丞相府中,摆了盛宴招待。酒席中,万鄂提出要梅玉鉴在相府招亲。 还说,当初他就有这个意思,怎耐他和父亲辞朝回了家,这件事就放下来,幸好今日梅公子中了状元,那就应当续起前缘才对;又说只要允了这门亲, 以后在朝节节进官加爵,就不用愁了。
谁知,梅玉鉴就是不答应,并说:当初虽然提起过两家结亲一事,但那时他们年幼无知,加之以后又辞朝回了家,从此这件事就再未提起。 再说自己早已在“夺锦楼”定了亲。
万丞相又说:定了不会再退吗? 老夫今日既已将话说了出来,还能收回去吗?这可急坏了柳子后,他只怕仁兄将这天大好事给耽误了,就多方劝起梅玉鉴,让他在相府招亲。 可梅玉鉴就是不听,就在这尴尬之际,圣上有旨,南边战事吃紧,外敌入侵,命梅玉鉴前去征剿。这才解了梅玉鉴的围。
自从梅玉鉴出征后,柳子后便想趁机把自己招赘于相府,要成为丞相的女婿,今后要权有权,要势有势。
他又想到在“夺锦楼”时和瑶英的情景。自己说过,若高中就接他们进京共享荣华富贵。
今天自己要招赘于相府,却不辜负了钱二小姐一片真情吗?但他又看到眼前的荣华富贵,就黑了心,便给钱瑶英写了封退婚文书。
钱瑶英看到这退婚书信后,心灰意冷了,她恨自已瞎了眼,看错了人。她问过送信的人,才知道人家梅玉鉴确实是有情有意的人。
自从那徐翰珊被押进京后,押送他的差役受了万花楼的银子,要在半路上杀死徐翰珊夫妻二人。
这天,行走在偏僻之处,差人举起屠刀,正要向徐翰珊下毒手时,正好被领兵的梅玉鉴救了命,并让他夫妻随军参事,等日后回朝再将此事奏明圣上。
梅玉鉴领兵征剿外敌,一举得胜。又从敌人口中了解到当朝丞相万鄂私通敌手,阴谋夺取江山。徐翰珊参赞有功,梅玉鉴打算班师回京,行走到江夏县,他们想顺便接钱家母女一块进京。那瑶英本不想进京,但在徐翰珊夫妇的劝导下才答应同行。
进京后,梅玉鉴把万鄂如何通敌叛国,又如何私自欲将徐翰珊途中害死及征战之事奏明了圣上。
万鄂一家人被判入狱,徐翰珊加官晋级,幸好那柳子后还未入赘相府才免了罚过。柳子后这时悔之不已,他也无脸再见钱瑶英,还是徐翰珊从中作伐,让瑶英和柳子后重新和好。谁知,钱瑶英就是不从。
这柳子后无奈,求助于琼英和梅玉鉴。
琼英又劝说妹妹,徐翰珊夫妇又让柳子后跪下向瑶英赔礼道歉,经过众人的劝解,钱瑶英才原凉了柳子后,随之就是为钱氏二女和梅、柳两家完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