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色古香石板巷:北大槐树街----难以忘怀的沧桑岁月

古色古香石板巷:北大槐树街----难以忘怀的沧桑岁月岁月沧桑的北大槐树街景掩隐在北大槐树街巷里的老建筑高楼大厦替代了以前的低矮房屋气势恢宏的北大槐树清真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北大槐树街

北大槐树街------难以忘怀的沧桑岁月

文:王海军

古色古香石板巷:北大槐树街----难以忘怀的沧桑岁月(1)

经过棚户区改造后的北大槐树家园

古色古香石板巷:北大槐树街----难以忘怀的沧桑岁月(2)

高楼大厦替代了以前的低矮房屋

古色古香石板巷:北大槐树街----难以忘怀的沧桑岁月(3)

气势恢宏的北大槐树清真寺

古色古香石板巷:北大槐树街----难以忘怀的沧桑岁月(4)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北大槐树街

古色古香石板巷:北大槐树街----难以忘怀的沧桑岁月(5)

掩隐在北大槐树街巷里的老建筑

古色古香石板巷:北大槐树街----难以忘怀的沧桑岁月(6)

岁月沧桑的北大槐树街景

街道,就如同一部无言的浩瀚史书,它记录着城市的历史沿革与生活画卷。回首过往的岁月,让我们透过一个个老街巷道的变迁来解读泉城济南,这座古老而充满着精美故事的温韵泉水之城。

北大槐树街,于1947年左右始得此名,其得名源于济南西部旧时以栽培生长的绿槐树居多。在北大槐树街与中大槐树、南大槐树纬十二路交集的路口一带北侧,俗称大槐树,曾名“北大湾”。如今的北大槐树街,与以往的十二马路、济南面粉厂和万盛街、西市场一样,共同承载着泉城老百姓对过往尘封时光的深刻眷恋与美好回忆。

济南的“大槐树”之名始见于明末崇祯《历城县志》,当时它只是段店东面的一个小村庄而已。在清乾隆《历城县志》中记载,那时的大槐树庄就已经分化为北大槐树、中大槐树和南大槐树三个村庄名了。清光绪三十年(1904),济南开商埠后,南、北、中三大槐树庄。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区。

由于北大槐树街南面皆是大片民居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街道南面还有几条火车道穿插在其中,小时候,我到北大槐树街走亲戚,在南街看火车也是一景,附近生活贫穷的居民爬货车扒煤炭,偷“面包铁”现象司空见惯,被铁轨碾压缺胳膊少腿的也大有人在;北大槐树街北临铁路沿线 居家胡同大都是“死胡同” 且多以“某某巷”譬如邵家巷、费家巷、吴家巷、王家巷、光明巷、天津巷、党家巷等。胡同当中好多处民宅都是北方传统的四合院 其建筑风格不亚于泉城路。邵家巷邵家大院 采用“银锭”式的花脊图案 精美的砖雕 厢房墀头的挑檐石、戗檐砖等建筑构件清晰可辨。正房南面的柱廊 柱廊和鼓形石柱亦保存完整。天津巷则是北大槐树片区内建筑风格最为独特,唯一一条以城市命名的巷子。因为在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后 来自天津的火车司机等铁路职员在此置地盖房 形成了一条建筑风格独特的巷子。至于,老街巷里的孔家“豆腐房”,北大槐树街北头的“烟卷楼,”皆纯属不入流的“小家碧玉”,是不能和那些深宅大院无以争锋和相提并论的。

另外,北大槐树南街回族居民较多,街西首建有清真寺,占地1.03亩,位在北大槐树街西头道北的一小胡同里,门牌1087号。清真寺南边有清真女寺.寺门坐西向东。清真寺院内建有大殿、南北讲堂、沐浴室、教长室、讲经堂、会议室等,是回族朋友重要的聚集宗教场所。十多年前,因北大槐树街棚户区改造总体规划需要,原有的北大清真寺予以拆除,在原址上一座风格独特,造型庄严、美观、大方的北大清真寺拔地而起,与纬二路铁路、公路立交桥,高楼林立的北大槐树家园遥相呼应,竞相媲美,构成又一道巍峨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说起我家与北大槐树街的渊源,1953年,父母从泰安老家,怀抱襁褓中的大姐,迎着战争留下的疮痍,到了济南北大槐树街谋生。父亲用几袋子“洋面”,在靠近十一马路集市附近,换购了六分菜地,盖起来两间土坯房屋,一家人就算正式落户了!开始,父亲跟着二姑夫学习黑白铁手艺,母亲则在家里相夫教子;后来,公私合营,父亲、二姑夫和大表哥等人,都放弃了自己砸洋铁壶的生意,投身于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再后来,粗通文墨的父亲以国家干部身份,担任了企业的领导工作,母亲则成为工厂一名技术精湛的气焊工。随着父母单位的迁移,我们家就从北大槐树街,落脚到了现在的建设路老济南第三机床厂宿舍安家落户!

1989年。我们三口之家,回迁到了北大槐树街58号老院子中。九年来,女儿从咿呀学语的婴幼儿,成长为乖巧伶俐的小姑娘。漫步狭窄的街巷小道,嗅着老棚户区嘈杂而温馨的市井烟火气息,与朴实、善良的宋兆福大表哥、卖鱼的闫大娘、铁路工人李海昌,及其开光明旅馆的王慧忠、王惠利兄弟俩等左邻右舍打着交道,领悟着人生的一种况味,也是一种无以伦比的快乐与生命的璀璨。后来,我常常以“北大(槐树)”人自居,竟然闹出来一个个的颇具幽默色彩的冷笑话!

2010年起,一场“城变大剧”在泉城济南市正式上演。北大槐树街棚户区改造,正式拉开了帷幕,也同时向世人宣告着一个百年历史老街的蜕变。经过了七年的持续改造与建设,北大槐树街棚户区经过了七年的持续改造与建设,到了2017年,随着第一批老街原著居民的回迁,北大槐树家园终于露出了她秀丽的芳容。原来低矮、破旧的街巷房屋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新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繁华热闹的大街,两旁店铺林立,服务设施齐全,城市功能相当完备。生态绿色花园式的街景,整个小区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生活在如此环境优雅,生活便利,温馨宜居的场所,是那么的惬意舒爽,那么的幸福美满!

老街北大槐树变了,变得让人刮目相看,变得让人不敢想象。曾几何时,济南槐荫区北大槐树片区,是老济南当时保存最为完整的老街片区之一,虽然,岁月沧桑,老街不能百年依旧,她抹去了昔日的铅华,洗涤了旧有的尘土,但许许多多往事如烟的过往经历,每一个时期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段,是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流逝的,它留给济南人的美好记忆,就像片区内的老槐树的根,早已经深深地扎入这片泉水浸润的热土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