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寒热性依据:常见食物的寒热属性
食物的寒热性依据:常见食物的寒热属性凉性菠萝蜜、无花果、椰子肉、葡萄、甘蔗、酸枣、枇杷、白果、乌梅微温山楂、李子平性
热性
杏、桃、樱桃
温性
槟榔、大枣、龙眼、荔枝、椰子汁、巴旦杏、石榴、橘子、金桔、杨梅、核桃、芒果、覆盆子
微温
山楂、李子
平性
菠萝蜜、无花果、椰子肉、葡萄、甘蔗、酸枣、枇杷、白果、乌梅
凉性
苹果
寒性
甜瓜、西瓜、猕猴桃、梨、橙子、柚子、火龙果、香蕉、桑葚
注:对于荔枝的性味,历代医家说法稍有不同,宋《经史证类本草》及明《本草纲目》均为性平,李时珍自己说过“荔枝气味纯阳,其性微热。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也。”最终定性时还是定为了性平。从李时珍前后矛盾的定性中可以看到他也有所犹豫不决,从实际生活中看,荔枝有“一个荔枝三把火”的说法,且明《滇南本草》定为性温,所以荔枝性温应该比较符合实际。
热性
韭菜、蒜、生姜、芫荽(sui)、南瓜
温性
胡萝卜、藿香
平性
葱白、丝瓜、木耳、银耳、葫芦、山药、藕、莲子
凉性
萝卜、薄荷、菠菜、黄花菜、莴苣、苋菜、芹菜、茭白
微寒
百合
寒性
冬瓜、马齿苋、苦菜、黄瓜、苦瓜、豆腐、茄子、莼菜、海带、芦笋
温性
黄豆、刀豆、栗子、糯米、面粉、小米、高粱
平性
赤小豆、黑豆、豌豆、豇豆、蚕豆、莲子、芡实、芝麻、粳米、花生
凉性
薏苡仁
微寒
小麦、黄米(糯小米)、荞麦
寒性
绿豆、竹笋
热性
羊肉
温性
鹿肉、鸡肉、狗肉、牛肉、虾、黄鳝、白鲢鱼、羊奶
平性
兔肉、鸽子肉、猪肉、鹅肉、泥鳅、鲫鱼、鲤鱼、牡蛎肉、鲳鳊鱼
凉性
鸭肉、驴肉
微寒
牛奶
寒性
螃蟹
温性
红茶、玫瑰花
平性
荷叶
凉性
绿茶
微寒
菊花、竹叶、决明子
寒性
金银花、蒲公英
热性
肉桂(大热)、干姜、高良姜、胡椒、辣椒
温性
小茴香、丁香、花椒、陈皮、白芷、肉豆蔻、砂仁、白豆蔻、草果
平性
八角茴香
以上为常见食物的寒热属性,平常饮食时应有所注意——
如果是寒性体质,比如脾胃虚寒,一吃生冷的食物就发生腹泻,或者胞宫虚寒,月经不调,痛经,手足冰冷,则上述寒性的食物不应食用,凉性的食物可以少量食用,不可多食,相反,温热性的食物则可以适当多食。
如果是火热体质,一吃点热的食物就上火,口疮,牙龈肿痛等,则上述热性的食物不应食用,温性的食物可以少量食用,不可多食,而寒凉性的食物则可以适当多食。
平性食物则一般均可食用,不管体质寒热。
本文所列为食物原本的寒热属性,但经过烹制后食物的寒热属性可以发生一定的变化,如寒性的梨、橙子等经过蒸煮后寒性会减弱,可以变为凉甚至平,寒性体质的人也可以少量食用,但也不适合多食。而有些平性的食物,经过油煎、油炸、烧烤后,可以变为温性、热性,尤其是加入了温热的香辛料后更加明显,这时火热体质的人食用后则容易上火,所以应当少食。
#大家健康超能团# @大家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