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安检实训(模拟开地铁口罩佩戴检测)
轨道交通安检实训(模拟开地铁口罩佩戴检测)在“智慧赋能——技能成就美好生活品质”主题活动现场,学院七大产业系共169名本学期在北校区上课的教师带来了学生的183个学习学业成果展示。专业学得好不好,企业和老师一起来检查。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搭建了全真模拟的地铁、地铁站。据介绍,学校与广州地铁合作开展订单班,培养车辆检修、司机、站务员等岗位。智能化时代下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技能比赛现场技能节决赛采取标准化办赛模式,一是竞赛规则标准化,竞赛标准全面对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世赛标准和行业企业标准;二是决赛现场标准化,现场统一设置比赛工位,统一组织同学们线上 线下观摩,统一安排学生讲解员向观摩的师生介绍项目技术标准和技术难点。“星河湾杯”“泰康杯”等校企合作竞赛项目更邀请了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共同担任技能竞赛评委,让同学们更深刻了解企业对技能与素养的要求,为同学们未来的学习锚定新方向。持续近两个月的校园技能节为同学们搭建了技能展示大平台。
错综复杂的电路、全真模拟的地铁……日前,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先后举办了2022年校园技能节决赛日、“智慧赋能——技能成就美好生活品质”主题活动暨学生学业成果展,活动营造了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唤起了学子们精炼技能的如火热情。
学赛结合技能比武
据了解,本届技能节按“一教研组一项目”,设“先进技术类”和“现代服务与文化艺术类”两大类共41个项目,全校参与学生达2485人次,经过激烈角逐共875名学生(团队)进入了决赛。
技能比赛现场
技能节决赛采取标准化办赛模式,一是竞赛规则标准化,竞赛标准全面对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世赛标准和行业企业标准;二是决赛现场标准化,现场统一设置比赛工位,统一组织同学们线上 线下观摩,统一安排学生讲解员向观摩的师生介绍项目技术标准和技术难点。
“星河湾杯”“泰康杯”等校企合作竞赛项目更邀请了企业专家与校内教师共同担任技能竞赛评委,让同学们更深刻了解企业对技能与素养的要求,为同学们未来的学习锚定新方向。持续近两个月的校园技能节为同学们搭建了技能展示大平台。
智能化时代下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在“智慧赋能——技能成就美好生活品质”主题活动现场,学院七大产业系共169名本学期在北校区上课的教师带来了学生的183个学习学业成果展示。专业学得好不好,企业和老师一起来检查。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搭建了全真模拟的地铁、地铁站。据介绍,学校与广州地铁合作开展订单班,培养车辆检修、司机、站务员等岗位。
学生练习开地铁
智能家居云报警系统、自动消毒储存柜、口罩佩戴检测……在学生成果展上,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的成果特别吸睛。2018年9月,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正式开始招生,也让该校成为广东第一个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的技工院校。“该专业的第一届学生将于9月到企业实习,就业方向主要是人工智能产品的安装与运维。”人工智能专业老师何波介绍,学生的培养方向偏向于终端硬件应用,例如做门禁产品、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应用范围广、场景多,学院积极与企业合作,让学生们早接触前沿的人工智能产品。
活动上,还有一些企业带来了最先进的人工智能产品,让学生们近距离参观、研究。在教学大楼门口,一辆“新石器零售型无人车”吸引了不少同学围观。据介绍,这辆“新石器零售型无人车”拥有全球领先的基于L4的无人驾驶技术,消费者仅需通过小程序即可将新石器无人车呼叫到身边,选购所需商品之后进行扫描支付即可获得商品。
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院长钟秀平介绍,近年来,学校不断适应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社会需要调整专业结构,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为引领、以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专业集群为两个中心,重点对接广州市构建“链长制”的人工智能、软件信创、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文化创意、时尚产业、餐饮、健康等产业开展专业建设,实现多点带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春林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刘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