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城文化史:三屯营古城的经济与文化

古城文化史:三屯营古城的经济与文化经营生肉的铺面有北街的梁家肉铺,东街的王家肉铺,下街的傅家肉铺,西街的哈家、马家回民肉铺。熟肉制品主要有下街徐家的五香驴肉,北街李家的五香猪头肉,南街魏家的五香熏鸡、香肠、腊肠。饮食业店铺,主要有西城外的马、哈2家回民饭铺和城内的10余家汉民饭铺。汉民饭铺主要分布在西街、南街和鼓楼周围。鼓楼靠近都督府,生意较为兴隆。而生意最好、铺面最大的还是张、宋2家的面食铺。他们经营各种吊炉、缸炉烧饼,还有饱子、饺子、麻花和香油果子,其中以香油果子、麻花和缸炉烧饼最负盛名。店铺行民国初年,三屯营古城至少有十大百货店铺,它们主要分布在西街和南街。西街有全盛油坊、信德成杂货店、义盛隆杂货店、广顺号杂货铺,南街有万增号杂货店、多顺昌杂货店、永兴城杂货铺、义丰号杂货铺、兴隆涌粮油店、永顺兴酱醋坊兼油坊。它们主要经营副食调料、烟酒茶糖、文具纸张,兼营酱醋、糕点、白面和香油等。布铺以信昌号和盛昌号规模较大。它们以布

来源:迁西县文史资料第4辑《蓟镇之枢三屯营》(王书珍主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

作者:刘禾田

古城文化史:三屯营古城的经济与文化(1)

古城灯会印象图(李向东绘)

镇府所在,京城锁钥,使三屯营的经济文化占尽了地利人和;而馆谷充盈,贡使所经,又使三屯营的人流物流倍加繁盛。早在明朝万历年间,三屯营非流动人口就已达数千之多,而流动人口则难以计数,商业和手工业已有一定规模。城内十字大街两旁,商贾八方云集,货物堆垒如山,店铺商号一家连着一家。每逢集日和庙会,四方乡民齐集,街市之上物山人海。满清入关以后,长城内外一统,布匹百货源源出塞,牛羊土产迤逦入关。康熙年间更趋繁荣,民国初期达到鼎盛。据统计,到民国初期 城内总人口已有860多户5600多人,而坐地商户已由清咸丰年间的100余家增加到350多家,商户人口占到了40%以上。同时,他们大修文庙,倡导儒学,创办学宫,鼓励发展私塾,创造了古城历史上早期的文化繁荣。

店铺行

民国初年,三屯营古城至少有十大百货店铺,它们主要分布在西街和南街。西街有全盛油坊、信德成杂货店、义盛隆杂货店、广顺号杂货铺,南街有万增号杂货店、多顺昌杂货店、永兴城杂货铺、义丰号杂货铺、兴隆涌粮油店、永顺兴酱醋坊兼油坊。它们主要经营副食调料、烟酒茶糖、文具纸张,兼营酱醋、糕点、白面和香油等。

布铺以信昌号和盛昌号规模较大。它们以布业为主,兼营针织百货,同时也经营土布市布。南街还有义兴号的家具瓷器铺,广裕成的花线、麻绳、农具铺。

饮食业店铺,主要有西城外的马、哈2家回民饭铺和城内的10余家汉民饭铺。汉民饭铺主要分布在西街、南街和鼓楼周围。鼓楼靠近都督府,生意较为兴隆。而生意最好、铺面最大的还是张、宋2家的面食铺。他们经营各种吊炉、缸炉烧饼,还有饱子、饺子、麻花和香油果子,其中以香油果子、麻花和缸炉烧饼最负盛名。

经营生肉的铺面有北街的梁家肉铺,东街的王家肉铺,下街的傅家肉铺,西街的哈家、马家回民肉铺。熟肉制品主要有下街徐家的五香驴肉,北街李家的五香猪头肉,南街魏家的五香熏鸡、香肠、腊肠。

经营中药的铺面主要有西街的同德堂、百灵堂,南街的保和堂,其中以同德堂规模最大。三大药铺都经营中成药,前店后厂,自制丸散膏丹,聘请名医坐堂诊脉。

店铺的经营者不仅有本地商人,也有外地商人,他们多来自山西,信誉极佳。各店铺经营品种繁多,门面讲究,店风朴实,服务态度和善,童叟无欺。尤其在商品的质量上,各店铺十分注意自己的信誉度。万增号和多顺昌号自制的酱醋和糕点,就特别讲究质量。面酱和酱油,全是春三月开始制作。原料是黄豆面,发酵后要用夜间的露水搭、白天的暴日晒。面酱缸要晒出油,酱油缸要晒出一层皮。经过这番功夫制作出的面酱和酱油,色泽好,味道香,顾客喜爱。制作糕点也都是用上好的面粉,加工时加上甘蔗糖和小磨香油,出来之后不干不硬,色好味正,吃上一口,保证让你感觉是又酥又软又脆。他们制作的细杂样、大八件、小八件、核桃酥远近闻名。尤其是棋子火烧,在当时一直是市场上的抢手货。

粮油行

清朝晚期,古城有6家粮油商行。规模较大的有福盛永、兴隆永和公和成,其中公和成还兼营土特产品。这3家粮行平常一般都库存数千石粮食,雇佣十到十几个人,除了门市售粮,还制作香油酱醋,搞米面加工。

酿酒行

古城的酿酒业历史悠久,那时候的酒主要是烧锅。若论起步早晚,最早的甚至可以上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听老人们讲,到清朝的时候,古城的烧锅有3处:一处在都督府附近的东牌楼,一处在小东门外,一处在小西门外。到民国五年(1916年)的时候还有两处在生产,光是酿酒工人就有30多人,年产烧锅酒20多吨。他们酿造的酒香醇浓郁,名闻京东。

钱铺行

明清以来,市场上流通银币和铜币。买卖东西携带大量银元很不方便,所以就产生了钱铺这个行当。为了携带方便,各家钱铺都发行钱帖,也称银票。如你有1万银元,就可以兑出5000银元的帖子。这些钱铺有的是专营,有的是兼营。古城的两家当铺义济当和公立当就兼营钱铺。

典当行

因为当铺获利甚大,故而旧社会有"开店不如开当铺"之说。但是,开当铺不仅得有钱,还得有后盾,没有相当有势力的人作支撑,有钱也开不了当铺。两样都齐了,还得有稳定的金融市场。到清朝末年,古城有两座当铺,一个是小西门内的公立当,一个是大东门内的义济当。

当铺在当时的工商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生意十分兴隆。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当时普遍贫困,城乡穷苦人多。失业的职工和遇到灾荒的农民,在借贷无门、饥寒交迫或年关临近之时,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不得不当掉自家仅有的一点东西,如衣物、首饰之类,以贷取微薄的当钱来解燃眉之急。当铺的利息是很高的,月息一般在4到5厘之间。计息的办法一般是:当天当当当天赎收1个月利息;35天以内赎收1个月利息;超过36天的收2个月利息。一年12个月为最长的赎当期,到期不赎就成死号,当铺自行处理。当铺对无力赎回的当物每月清查处理一次,衣物卖给估衣铺,金银首饰交给首饰楼,珠宝玉器卖给古玩店,其售价都高于当标上的当价和利息。处理死当所获的利息,比一般商号在汇兑中的月息高7.7倍。

制香作坊

古城曾有宋家、吴家、罗家3家制香作坊,民间又称"三大香铺"。他们都雇佣着十几名工人,而且每家都有一个不小于1500平方米的晒香场。

做香的原料,有榆树叶子、椴木面子、小灰等。双料香加少许杏木和柏木,次香就是小灰、榆树叶或椴木面子。正式成香前,至少要经过水碾子磨、土碾子轧和细罗子筛等三道工序。每个香铺日产15捆,每捆20包,年产3000捆6万包,三个香铺合起来就是18万包。在那个时候,18万包香,就是坐地销售也没有一点困难,因为这里隔三差五就有庙会,是庙会就得烧香,仅是景忠山,一年两大庙会就得用去5000多捆。在当时京东各县,三屯营的用香量是最大的,号称用香之首。因此,那时候3家香铺的效益都很好。

磨面作坊

三屯营古城靠近燕山山脉,多山多丘陵,盛产小米、高粱、杂豆、荞麦,但大米、白面却很少,因此也就显得弥足珍贵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里的人们经常要把杂豆、荞麦、小米、高粱磨成面粉来食用,于是磨面作坊也就应运而生了。那时,磨面作坊都是用石磨和脚踏罗,生产效率很低,赚头也不大,因此专门的磨面作坊在古城一直没有出现,而多是由一些杂货店铺兼营。

榨油作坊

古城的榨油作坊很多,到民国二十年(1931年)还有20多家。最大的油坊有西街的全盛油坊、南街的郑家油坊、东街的赵家油坊。当时的榨油技术非常落后,都是用梆子榨。不管多大的油坊,榨油的家具就是一个梆子、一根楔子,外加一把锤子。梆子由一根直径约0.7米左右的圆木制成,上面凿有宽0.20米、长2米的沟槽。榨油时,先把原料放入沟槽,再用铁锤砸楔子挤压。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到了民国二十年(1931年),古城才出现了铁制螺旋挤压榨油机。

古城文化史:三屯营古城的经济与文化(2)

古城客栈印象图(李向东绘)

制糖作坊

自明清以来,三屯营就有制米糖的传统。米糖,民间又称糖稀,在旧社会是制作糕点和米醋的重要原料。民国年间,古城有制糖作坊4家。米糖炮制有季节性,每年入秋开始到旧历年为生产旺季。每个糖坊日用小米七八十斤,小麦七八斤,产糖稀60斤左右。当时,三屯营用糖稀做的米醋,甜酸适口,在京东一带颇有盛誉,销路甚广。

木工作坊

民国年间,古城最大的木工作坊一个在西街,一个在大西门里,因为都姓宋,所以又称"二宋作坊"。它们以做农具、日用家具和棺材为主,同时还承揽房屋修建和其它日常零活儿。那时的木匠报酬很低,学徒更苦,不仅没工资,还得给师傅家种地并兼做其它零活,因此木匠铺开时间长的很少。但"二宋作坊"属于例外,它们不仅开办的时间比别家长,收的徒弟也比别家多,在当时颇有点儿名气。

织布作坊

自明代以来,古城的织布作坊就已形成规模,不过都是原始的手动穿梭,织窄面土布。民国十五年(1926年)以后,三屯营南街有一家刘家织布作坊,生意十分兴隆,因为它使用了先进的脚踏织布机,不仅效率高,而且布面宽、质量好,在当时成为古城织布作坊的一大亮点。

染布作坊

织出来的白布总是要染的,于是紧跟着也就有了染布作坊。尽管当时的技术落后,只是传统的靛染,色彩单一,但各家染坊的效益却相当不错。凡干这一行的,不仅不会赔钱,而且多数都有很大的赚头。到民国十年(1921年),古城里仍有3家染坊,其中两家生意最好,一个是南街的陈家染坊,一个是下街的宋家染坊。他们进口德国染料,染杂色布,丰富了花色品种,在当时极受欢迎。

制鞋作坊

清代末期,古城的制鞋作坊还有3个在运营,工人达20至30人,年产千层底布鞋上万双,同时还生产少量的鹿皮底高档鞋,入冬前有的作坊还制作云头厚底棉鞋。古城里最大的制鞋作坊是南街的尚家作坊,他们全是靠手工,办法是将鞋底用两块木板做的夹子夹紧,锥子扎好眼,再用针穿着麻绳来回勒紧。效率虽低,但在当时效益却很好。

在当时的古城,还有许多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作坊。比如北街的齐家篦子作坊,大西门内仁和楼和大东门内荣盛楼的首饰作坊,另外还有成衣作坊、皮革作坊等。

旅店业

三屯营西有滦阳驿,北有近喜亭,但它们都是接待过往官员和来往信使的地方,并不对平民开放,所以辅辏于古城的富商大贾和远道香客,一直以来都是靠民间接待的。清代以后,随着人流物流的扩大,加之景忠山香火日盛,民间的接待量进一步增加,旅店业的兴起也就成了势所必然。

清朝中晚期以后,古城的旅店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行商客店和牲畜大车店两类客栈。行商客店,主要接待推车挑担的过往行商,规模一般都比较小;牲畜大车店,主要接待贩卖牲畜和以车马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客商,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同时,还出现了一种高雅一点的接待处所,叫"商铺",它们建在城内,主要接待富商大贾。较之行商客店和牲畜大车店,商铺不仅安全程度高,食宿条件也格外的好。所以,大商铺的客商来了一般都要住城内商铺,除非"客满",否则的话他们绝不会去住小店。

三屯营是关外内蒙、赤峰、平泉和关内通县、北平、天津等处物资交流的集散地,牛羊驴马等大牲畜交易极盛,所以"牲畜大车店"也一直多而繁。它们大多建在西关外的大道两侧,当时主要有李家老店、哈家老店、马家老店、纪家老店等。

路过三屯营的骆驼帮,大部分来自内蒙、赤峰、平泉和叶柏寿。他们往关内运输皮毛、口蘑、莜面、荞面等土特产,往关外运送日用百货、布匹、茶叶、红白糖、食盐。6只骆驼串在一起叫"一把",两把以上就叫作"帮"。当时,正是这种运输工具,有效地促进了关里关外的物资交流,丰富了城乡的交易市场。1937年以后,关外变成了满州国,长城成了国境线,关里关外的交通运输受到了严重破坏,三屯营的旅店业也从此衰落了。

租赁业

三屯营历史悠久,有传统的婚娶丧葬习俗。婚娶要用花轿,丧葬要用旗牌锣幡,而款待大批量的客人又得用杯盘碗筷。这些东西不是每家都预备得起的,再说,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遇到几回婚丧?一年360天又能有几天家中来客?所以,预备这些东西最主要的还是没有太大的必要。但居家过日子,还是免不掉婚丧嫁娶,人来客往。针对这个问题,三屯营人开动脑筋,抓住商机,早从明末清初就开始了一种新兴行业——婚丧用品租赁业,主要包括婚娶用品租赁、丧葬用品租赁和餐具用品租赁。

婚娶用品,主要是新娘坐的轿、新郎骑的马、马拉的木轮轿车、娶亲的仪仗和轿夫的衣装等。轿分红、蓝两种。新娘坐红轿,娶亲女客或二婚新娘坐蓝轿。一般人家都要用3顶轿。排列顺序是:前为迎娶蓝轿,后为迎送蓝轿,当中为新娘红轿;迎亲仪仗在第一顶蓝轿的前面,娘家陪给的嫁妆在第二顶蓝轿的后边,唢呐吹班在最前头。穷人家娶媳妇只能雇一顶红轿,有的咬咬牙最多也只能再雇一顶蓝轿。明清时期,无论穷富,新娘必须用轿娶来,别的工具是不能代替的。

丧葬用品,主要是送葬仪仗,如旗、牌、锣、幡,抬棺材用的木杠和麻绳,罩棺材用的棺罩等。棺罩是发丧时罩在棺材上的饰物。发丧时,先用木杠绑成底座,上面放上死者的棺材,再在棺材上绑成一个屋形木架,架高3.5米,长5米,宽4米,上顶是弧形轿顶,然后上下左右再罩上棺罩。棺罩是用黑缎做成的,四面有金线绣成的二龙戏珠图,轿顶周围饰以金黄色的穗子,黑色缎面儿与黄色的金龙图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反差,显得既华贵典雅,又庄重肃穆。抬棺材的杠夫需24人。尽管老辈子流传下来的丧葬习俗非常隆重,但成批地租用仪仗、大量地雇佣杠夫,也只有富人和官府支付得起,穷困人家是无敢问津的。

餐具用品,主要是杯、盘、碗、筷、碟、壶、盅、匙。民间的婚礼丧礼都有招待亲朋好友的习俗,宴席常例是五人一桌,婚礼每桌八碟八碗,丧礼每桌八碟四碗。因此,每次婚丧招待都需租赁大量的餐具。餐具是按桌租赁的。婚礼每 桌8个碟子,8个大碗,5个小饭碗,5双筷子,5个小吃碟,5个羹匙,2个酒壶,5个酒盅;丧礼每桌8个碟子,4个大碗,5个小饭碗,5双筷子,5个小吃碟,5个羹匙,2个酒壶,5个酒盅。餐具用完以后,损失什么赔什么,租金照常付给。

古城所有饭馆都没有承揽民间宴会的能力与习俗,所以自明清到民国,宴会都是在各家举行。有钱人家举行宴会,院内搭席棚,摆高桌、板凳。如果10桌以下,就正午开席,一次开完;如果30桌以上,就要分两拨开席,中午12点一拨,下午1点一拨。这样的习俗,给餐具的租赁业带来了生机。

由于三屯营是总镇都督府所在地,官员和信使过往频繁,加之物流繁盛,客商云集,所以它的饮食习俗也受到了外界的很大影响,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不用说杯盘碗碟的数量,就连上菜的种类和上菜的顺序上也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八碟,就必须是3个炒的 3个凉的 2个炸的;四碗,要求必须有肘子、蒸丸子、蘑菇鸡、蒸花椒肉。八个碗,就是在四个碗的基础上,再加蒸鸡蛋羹、蒸酥肉、清蒸排骨、芥末肚片。上菜的规矩是,碟菜,必须先上凉菜,后上炸菜,再上炒菜;炒菜必须有油爆肉丝,而且要最后上,表示碟菜已上齐。碗菜,肘子必须最后上,表示碗菜已上齐。这样的席面,是中等以下人家使用的,没有鱼虾海鲜,以猪肉为主。但是,即便是中等以下人家,戈扎、豆片、豆腐3种豆制品也是不准上宴席的。

如果是大的商号和官宦地主人家,席面就更丰盛了。一般小商号使用12个碟,8个碗,1个大盘。有名气的大商号 和官宦地主人家,婚礼庆典或宴请高级宾客,有时还要采用"大四四"或"小四四"席面。"小四四"要用48个餐具,"大四四"要用108个餐具。在这些席面上,定会有海鲜、燕窝了,而且讲究更多,规矩也更严。

旧社会,各商号开宴都聘用名厨掌灶。他们下料精,火候正,做工细,要求严,讲究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能充分体现三屯营饮食文化的品位。餐具租赁业就是随着这种饮食文化的兴盛发展起来的。

古城文化史:三屯营古城的经济与文化(3)

古城庙市印象图(李向东绘)

庙市

至少在清朝康熙年以前,三屯营是根本没有固定的集日和集市的,但这并没有影响关里关外以及城乡之间的贸易交流。原因是它的庙会很多,有庙会就有庙市,庙会庙市就是各种物资的集散之地,庙会之日就是各种物资的集散之日。在古城,一年到头有办不完的庙会。从正月二十九火神庙会开始,接着便是二月十九的观音菩萨庙会、三月十六的准提菩萨庙会、四月十八的景忠山庙会、四月二十八的药王庙会、五月初一的城隍庙会、五月初五的玄武庙会、六月二十四的关帝庙会、七月十五的龙王庙会、八月二十七的文庙庙会、九月三十的药师佛庙会、十月十五的景忠山庙会、十一月十七的阿弥陀佛庙会……再加上求雨、还愿、祭祀等各种日常性的祭祀活动,差不多每隔三五天就有一个庙会,而且多数庙会都会按例唱戏。每台戏唱3至4天,每天3开厢(戏种多为昆曲,清末改为梆子)。庙会期间商贾云集,百艺皆临,摆摊的,卖艺的,席棚布帐一片连着一片;四方乡民齐至,香客游人熙熙嚷嚷,再加上有的庙会是高跷、秧歌、龙灯、狮子、小车会的"大杂烩",叫卖声、锣鼓声、喧哗声混成一片。届时,庙市上万头攒动,人流如涌,整个古城处于香火胜境和群众性的歌舞集会之中。这一巨大优势,无疑促进了古城的商品流通。

集市

到清朝康熙年间,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物资交流的日趋频繁,三屯营逐渐进入了繁荣的鼎盛期,于是集日也就开始产生了。当时古城的七条大街,街街都有坐商、行商和摊贩。钟鼓楼附近的西街、南街最为繁华,一家挨一家地开设了20多座铺面。各家门前挂着五光十色的幌子和迎客招牌,贴着"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金字对联,门铺前还有不计其数的行商、摊贩与大商号叫卖争兴。钟楼后的北大街、东大街,鼓楼前的东门大街、西门大街和下街,虽不如钟楼西大街和南大街热闹繁华,但坐商门铺也不少。

民国年间,三屯营的集日是逢五排十,每隔5天一个集。每逢集日,四面八方的人群就会肩挑人背、车拉驴驮地拥入城内。各条大街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三屯营集市之所以繁华,除了地理位置上的因素,还与商品交换通畅、买卖公平、市场秩序好有关。凡来集市的大小客商,都知道划行分市的规定:钟楼东大街为牲畜市,西 大街是百货市,北大街为柴草市,南街是蔬菜和土特产;鼓楼西大街是粮食市,东大街是木炭市,下街是肉市。所以,一入市人们就会根据买卖的需要,分头进入固定的市场。

三屯营的粮食市场占集市的重要地位。从民国初年起,粮食市设在都督府前面的广场内,其间可容纳千人同时进行交易。那时,买卖粮食必须在集市上成交,否则便是"违规"。税局有经济人专管开盘,然后向卖方收取佣金。粮食以过斗计量,小米每斗为32斤,豆类重些,玉米轻些。斗,为上口小底座大的棱台形板斗。过斗时,用斗趟子将斗口刮平,使买卖双方互不吃亏。交易的粮食多为杂粮,小米最多;小麦和大米也有,但很少,因此它的价格也很高。一般人家平时主要吃杂豆面、荞麦面、玉米面、小米面,大米和白面只有在春节、五月节、八月节才能略微吃上一点。粮市的粮食有自产的,也有倒卖的。买主有拿回去仅供一日三餐的,也有拿回去搞"深加工"的,如红高粱可以作烧锅,小米可以作糖稀,大豆可以作酱油。所以,市场上的粮食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各类作坊以"深加工"的形式消化了。

三屯营地处长城脚下,北距喜峰口30公里,从口外运进的大牲畜特别多,因此牲畜市场也比较兴旺。牲畜市场一年四季都有交易,但相对而言,冬季较淡,夏秋较旺。每年的六月二十三,是三屯营马神庙庙会。每逢是日,行伍中有马差者,民间饲养马匹及赶车者,都会前来焚香礼拜。整个庙会期间,以买卖牲畜为主。远近乡民骑马乘车,络绎而至。每年农历4月是牛羊进关旺季。牛羊多由长城外的赤峰、叶柏寿、平泉经宽城赶过来,那些买主又将它们运往天津、通县、北平一带销售。每逢旺季,牛羊上市量多达千头。1937年,日本人在喜峰口设立关卡,进口的牲畜受到限制,三屯营牲畜市场也随之萧条。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市场又逐渐恢复。

三屯营的集市远近闻名,吸引着八方商客。京津一带的粮商一到秋收时节便会不失时机地来此采购或定购,口外赤峰、平泉、青龙、宽城一带的商人,一到夏季就会来集市购买布匹、日用杂货、煤油(当时称"洋油")、蜡烛等。

牙纪

随着集市贸易的日益频繁,在当时的市场上还出现了一种专门说合买卖成交的行当,称"牙纪"。牙纪,尊称是经济人,贬称就是说牙。每逢集日,粮食市有管过斗的斗牙,木炭柴草市有管过秤的秤牙,六畜市场有管成交的马牙驴牙,甚至还有猪牙狗牙。这些人都是城内无职业的游民。

各类牙纪是集市上最活跃的族群,他们是促成买卖成交的桥梁。民国初期,城内有大概30多个牙纪。每到集日,他们搬上笸箩、盘斗、大秤,为成交提供方便,并在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中发挥调节作用。只要买卖成交,税局开票收税,牙纪们即可从中提取佣金,一举三得。斗牙为买卖粮食者过斗,每斗收取买主2分卖主1分的佣金。秤牙为买卖双方过秤,根据物资数量和成交总额,收取成交额的3%作费用。

粮食市的斗牙们在为买卖双方量斗时经常大做手脚,不管他们想偏向谁,总能找到诀窍。如果想让买方赚点便宜,从口袋往斗里倒粮时动作就猛,刮斗时动作就轻;如果想让卖方赚点便宜,则正好相反。这样,一石粮食量下来差十来斤是很平常的事。量斗人从中捞取好处,而老实的庄稼人却常常吃哑巴亏。

六畜市场的牙纪们说服买卖双方成交,则主要靠的是那张嘴。他们的行头一般是一身宽袖大袄或一身宽袖长袍。卖方要价,买方给价,都不明说,而是在牙纪们的袖筒里摸指头。一至五,以伸出的指头数为代表;六至九,分别是挠、搓、叉、勾。手上的这些动作,能表示任意一个数字。有时牙纪们也使用暗语,一至九,分别是可子嘎、门子嘎、米子嘎、周子嘎、拐子嘎、余子嘎、里子嘎、年子嘎、老子嘎。只要跟牙纪讲定价钱,卖买双方就不能反悔,成交后各给牙纪2%的佣金。但牙纪们实际得到的往往要比这多得多,因为他们在跟双方讲价时所用的那套"手语"和"行话",即便是精明的买卖人也只能明白个大概,于是也就由得他们暗中牟利了。

旧社会,牙纪们的这套欺诈手段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流传久远,尽管精明的买卖人有时也不免上当,但受害最多的还是贫苦的乡下人。因此,劳动人民无不切齿痛恨,过去民间流传的"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的口头语,就是劳动人民对这种行当深恶痛绝的一种表述。解放后,牙纪行被彻底取缔,这种以欺诈为生的人也随之销声匿迹。

商会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与牙纪行有着很大区别,并对市场的繁荣与稳定起到了相对积极作用的就是商会。商会,属民间组织,一般由同业公会会员和商号会员自发组成。清末开始产生,民国初年开始走向正轨。三屯营的商会,也大体在这一阶段形成。商会头目由富商士绅担任,其职责主要是:主持祭祀,调解纠纷,维护本会和本行业的利益;主持例会,研究行情市价,修订行约店规;负责对景忠山的维修,收取赞助粮款;负责庙会庙市和唱戏等有关活动的组织安排,以及各寺庙僧人的物资供应等。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七月初二,大西门内三官庙庙会。票匪首领周振国率39骑突入三屯营,绑走了游击宝昆、守备鲁道华、巡检周德溥及商民27人,抢劫了义济当和西街商铺。当时震惊了京东各县。此后,三屯营商会成立了商团,钟楼西街设商团团部,团丁由商会花钱雇佣,枪支由商户集资购买,商团负责保卫各商铺的安全。1937年以后商团才解散。

在古城近500年的历史中,商会的存在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缓和行帮矛盾,抵制洋货,促进民族商业发展等方面,仍起到了积极作用。

古城文化史:三屯营古城的经济与文化(4)

古城集市印象图(李向东绘)

文庙

从汉代以来,历代王朝都把尊崇孔子、宣扬儒学作为控制人们思想的一种手段,因而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称孔子为 "圣人"、"至圣先师",并大修文庙。

三屯营原来就有文庙,但规模较小。戚继光在万历年间重修三屯营城以后,改立三屯营儒学,大规模扩建了文庙。文庙建在三屯营北城西侧,坐北向南,占地约3500多平方米。其结构布局,由南往北:第一道是影壁;第二道为木结构大牌楼,三门七楼式,正中大门悬匾一块,外题"棂星门",内书"化成文道";第三道为"泮池"和"泮桥";第四道为"大成门",左右有门二,东为礼门,西为义门;第五道便是大成殿了,面宽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中3间开拱门,梁柱彩绘,左右有对联,上联"有开必先冠古今而垂教化",下联"无思不服合内外以振文章"。殿内正位神龛供"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像,龛外"四配",东为复圣颜子、述圣子思,西为宗圣曾子、亚圣孟子。东西各有庑,面宽3间,硬山顶式建筑。东庑内祀先贤40位、先儒31位神牌,西庑内祀先贤39位、先儒32位神牌。

文庙两侧有尊经阁和明伦堂。尊经阁位于文庙的西首,属文庙的一部分,内存《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日讲易经》、《史诗》、《乐府》、《子集》、《雅颂》、《词普》等古代书籍。辅助建筑有文书房、祭器库、斋宿所、更衣亭。明伦堂位于文庙的东侧,亦系文庙的一部分,面宽5间,进深3间,坐北向南,东西围以红墙,正中开"学门"一座,上悬立匾,兰底金字,书"文庙"。当时的蓟镇学府就设在这里(后来又移到了明伦堂西侧的一个斋房,清代以后改称"学宫")。明伦堂由蓟镇学府的教授和老师掌管。

学府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孔孟学说,崇尚"礼乐"、"仁义",提倡"忠恕"、"中庸",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道德教育。西汉以后,哲学家董仲舒又在孔子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以儒学为正统"的教育思想。他以儒学宗法思想为教育宗旨,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体系的中心是所谓"天人感应"说,认为"天"对地上的统治者经常用符瑞、灾异表示希望和谴责,用以规范他们的行动,为君权神授制造舆论,将天道和人事牵强比附,企图论证"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假借天意把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绝对化。他还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学说和人性可分为"上、中、下三品"的论点。这些儒家教育思想,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

学府一年四季,不分寒暑,没有假日。学生入学先拜孔子,后拜老师,此乃入学之礼仪。学的课程有3门:一是读圣贤之书。开始主要是一些启蒙读物,如《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等,然后要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最后要念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也有加学《名贤集》、《弟子规》、《六言杂诗》、《幼学琼林》等书籍的。二是写字。小学生描红模子,大学生每天写一张中字或大字,另外还要默写生字。三是学珠算。学生年龄稍长且聪明灵透的可加学珠算,学加减乘除法和斤两流法等。每天老师要给学生"号书"。根据学生智力,划定当天念书的进度,用朱笔打上记号,老师先示读一二遍,然后由学生照音逐字去念背。放学前学生要挨个背书,背不下来要打手板。一本书念完要打通本,从头到尾把书背得滚瓜烂熟。学生挨打是经常的事,手打的红肿,家长虽然心疼,但还是要嘱咐老师:"孩子不好生学,没出息,您尽管打!"这种违心的做法扭曲了家长的心灵。学府没有学制年限,学生每年有进有出。学生学习年限长短,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资质和家庭的经济状况。

在文庙,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的祭孔仪式。祭祀时间按例总是在农历二、八月的上丁日,所以又称丁祭。明代主祭官为蓟镇总兵,清代主祭官改为副将、参将等。祭祀时要行三拜九叩之礼,分通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选神6个程序进行。初献、亚献、终献这3个程序,主祭官及各陪祀官,要在引赞人引导下,由东面台阶进入大成殿,赴各神位前肃立,献帛献爵。殿外两旁列有乐队,东有应鼓1架,上下2层,编钟16枚;西有编磬2层,上下16枚;另有琴、瑟、笙、箫、笛、埙等乐器,合奏《中和韶乐》。月台上,南面的佾乐生唱赞歌,北面佾舞生则在月台中央佾舞。以上各项均在同时进行。事毕,主祭官及各陪祀官复位,行三拜九叩礼,由大成殿西侧台阶回归原位。然后是读祝,引赞人引主祭官赴孔子神像前肃立,接过祝文并朗读,读毕复位。行礼后,彻馔、选神。最后望燎,各执事人员持帛匣,赴焚帛亭焚化祝文及帛。焚毕后仍归原处,合户礼成。至此祭孔典礼完成。

在古城,这种隆重繁杂的祭孔仪式一直延续了数百年之久,清朝中期以后一些程序才渐渐失传,但简单的祭孔礼仪仍延续到民国初。后来,三屯营的文庙书院演变成了私塾,又过了几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旧学一律改为新学,三屯营文庙的文化教育职能也就彻底消失了,其庙宇也在1950年被彻底拆毁。

民国间的国民教育

由于蓟镇历任将领和地方官吏的重视,三屯营的文化教育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清王朝统治的260多年,三屯营更是在相对和平的环境里发展的,所以无论经济还是文化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到清末民初,有记载的地方文化名人就有10余人,其中有拨贡余锐武、张兴浚,秀才周步丹,廪生张继清和知名学子孟鹤龄。这些人的出现,不仅显示了三屯营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三屯营文化教育的蓬勃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孟鹤龄,号松乔,生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从小入私塾,20岁开学馆,所授门生多在科考中榜上有名,因此声望日隆,馆事日盛。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他与人合撰《不缠足会启》,刊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被选派赴日本学习,入鸿文学院教育选科。他是直隶第一期学员,曾聆听过孙中山的演说。归国后,被任命为迁安县师范传习所教员。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任迁安县劝学所总董事,后又被推举为永平府教育会会长。宣统元年(1909年)任热河十属查学员,旋即升任直隶省视学。视学期间,对那些办学不力、考试舞弊、贪污腐化的人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宣统二年(1911年),再一次赴日考察单级教授法,归国后被委任为单级教员讲习所所长,任务完成后继续担任省视学职务。民国初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令旧学堂一律改为新学堂,并以新法教授学业。他向迁安县知事(县长)谢桐森力陈新学的进步之处,并力主创办新学,得到了谢的支持。在由全县知名官绅和教育界人士参加的专门会议上,议决在全县较大的村镇建立18所完全小学,并分别委任了校长。这一举动,对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的革新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对家乡三屯营的教育事业,孟鹤龄更是呕心沥血。1934年,他与同乡廪生张继清等旧知识分子合作,创立了三屯营男子高等小学堂和初级小学校。没有校址,就使用大西门外的观音寺;没有经费,就通过与有关方面协商,使用了一些香火之资。

利用寺庙的动产和不动产成立新学堂,在当时很多人的眼里是对神佛的亵渎,是对传统礼教的叛逆。恰在此时,校长张继清的四子失足落井而死。一些群众便借题发挥,说张触犯了神灵,儿子落井是因果报应。张继清因失子之痛,加之舆论压力甚大,辞去校长职务,继任者庞继生顶着压力继续办学。

正当三屯营创办新学刚刚出现一点转机的时候,一个不幸的事件发生了。民国十八年(1929年)十月的一天,票匪头子费俊川率11名土匪突入观音寺学堂。由于教师都回家了,便将正在学堂的29名学生绑到城南5公里的一座山上等待家长前来赎票。但是,过了10天也没有动静。费俊川便开始撕票,先枪杀了1名小学生。此事传出后,立即震惊了全县。县长唐玉书、公安局长柏光荣急调民团围困山匪。为了找到一条万全之策,唐、柏二人找到了三屯营北街豪绅侯振东。此人是旧军官出身,当过兴城镇的巡官,他认为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法劝降,诱匪出山。周密策划之后,柏光荣先派人通知了费俊川,然后只身来到山下。费俊川见没有民团,只有柏光荣一人,便已先信了一半,乃带两个票匪走下山来。柏光荣采取安抚态度,劝他们弃暗投明,并承诺事态平息之后让他们到县警察大队供职。费俊川不信他的话,转身就走。柏光荣一看不妙,马上跪下一条腿,高声喊道:"弟兄们,上有苍天,下有黄土!我柏光荣如有半句虚言,养儿为盗,养女为娼,不得好死。"这一举动惊呆了同来的两个票匪,也惊呆了费俊川。费俊川转过身,慢慢走到柏光荣的跟前,两个人的目光对视了很长一段时间。费俊川低声问道:"果真如此?"柏光荣应声答道:"果真如此。"费俊川问:"绝无半句虚言?"柏光荣又断然回答:"绝无半句虚言。"费俊川高声呵道:"谁来作保?"柏光荣仰头回道:"我。"然后手按胸口,郑重其事地说,"我现在身无寸铁,正攥在你的手心里。之所以甘冒风险,只身前来,一是为了那些孩子,二也是为了你和你的十几个弟兄。"费俊川最后终于相信了柏光荣,先是释放了学生,然后又带着11个票匪与柏光荣一起下了山。当离三屯营城1公里远的时候,民团包围了上来。费俊川一看势头不对,刚要组织反抗,但为时已晚,因为民团人数众多,很快就缴械就俘了,并被一个个上了绑。费俊川两眼瞪得溜圆,高声叫骂,一直骂进了三屯营城。为了庆贺剿匪胜利,县长唐玉书、公安局长柏光荣与民团大小头目还在真武阁前合影留念。费俊川和他的11名票匪后来被押解到了迁安县城,判决后枪决于迁安城外。

这次剿匪虽然救回了学生,但由于民团众多,开支浩大,学校不得不挪用了多年积蓄的办学资金,而官府又丝毫未予补偿,结果校长庞继生被控解职。庞继生解职后,由王乃堂、潘梦余接任,观音高小也由城外迁到了城里与初级小学合并,原有教师也大多辞职。

三屯营教育发展史上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事件,就是1917年出现的女子小学堂。它是在孟鹤龄的影响和带动下创办的。因为民众思想落后,创办初期上学的人并不多,但随着新思想的启蒙,群众逐步觉醒,送女子上学的逐步多了起来。为满足需要,20世纪三十年代又建起了女子完全小学,校长由徐永珍担任,庞春儒任校董。

孟鹤龄先生因创办新学功绩卓著,民国四年(1915年)受到大总统孙中山的嘉奖,同年2月充任民国军政宣讲官;民国五年(1916年)受聘为迁安县学务审查员,年末任迁安县师范讲习所所长;民国六年(1917年)任永平府七属教育联合会会长;民国十年至民国二十年(1921—1931年),先后在昌黎、定县、遵化等地的中学和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教学主任等职,晚年辞职回乡;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病逝,终年82岁。孟鹤龄先生既是清末民初的教育家,近代教育的革新者,也是三屯营文化教育的奠基人。

由于孟鹤龄等人的呕心沥血,大力推动,三屯营的文化教育在民国期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以致各类文化人才屡出不穷。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三屯营又有徐永贵、张星元、庞博泉、徐子文、张彬等10余人先后毕业于清华、北大和燕京、民国等大学,其中徐永贵还曾远赴英国。学成后,他们不仅为家乡三屯营,也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古城文化史:三屯营古城的经济与文化(5)

庙堂里的先生与弟子(李向东绘)

三所小学堂始末

三屯营因镇府所在,文化教育一直比较发达。尽管那时的教育对象仅限于封建官僚和地主豪绅家的子弟,但仍为民国初期的国民教育奠定了必要的人才基础。满清覆灭,国民政府大举废除旧制,"革新"天下。正是在这一时期,三屯营积极响应"创办新学"之倡导,从1914年到1917年陆续创办了三所小学堂。在当时来说,这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了。

三所小学堂中,最先创办起来的是男子完小。该校分初小和高小两个部分,初小设在东街精忠庙旧址。该旧址原为张继清所设的私塾,1914年改办为国民小学后,废除四书,改授国文、算术、修身。教师有杨茂臣、杜文章、周连忠等。与初小建立的同时,在大西门外的观音寺址还创办了高级小学,校长由原私塾教师张继清担任,纪玉山任校董,庞继生任事务,教师有吴沭清等人。第一学期学生入学后,先预备半年,然后才转为正班,学制3年。开始,学生人数不多,仅设1个多级复式班,后来逐步发展为各年级的单式班。课程设置有国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英语、生理卫生、修身、音乐、体育、手工、美术。当时,学生年龄一般都比较大,且多为富家子弟,贫寒子弟无缘问津。办学经费主要靠当地庙产和香火地租,此外也拆除了一些旧庙,变卖了一些砖石木料。当时,这些举动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认为这是对神灵的亵渎,对封建法统的叛逆。恰在此时,校长张继清的四子失足落井而死。一些群众又借题发挥,说拆庙办学是触犯神灵,儿子落井是因果报应。尽管张继清不相信这一套,但最终还是因幼子夭折和舆论的压力,思想受到了沉重打击,辞去了校长职务,转赴遵化任教。

张继清辞职后,庞继生接任校长,杨印墀接任事务。1924年高小改为两年半,由多级复式班改为单级单式班。当时教师有马教宽、赵注川、高庆成、鲁明印、吴敬一、周连忠、刘福堂等人。这些人多为大学毕业生,学识渊博,教导有方。刘福堂是武术教师,还有一名鼓号教师教习鼓号。他们组织鼓号队,发给学生木制毛瑟枪,对学生实行军事训练。学生身着制服,列队行进于古城大街,鼓号铿锵,威武雄壮,人心大振。学校办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远近学生纷至沓来,极为一时之盛。东街小学这时也聘请了一批思想先进的青年教师,如王冥生、王会元、刘生捷等人。为了破除迷信,倡导爱国,他们组织学生走向街头,积极宣传男人剪辫、妇女放足、抵制日货。师生的反封爱国行动在群众中引起了极大反响,革新思想广为传播,多数群众对新学从怀疑转为信任,从反对转为拥护,学生渐多。

三屯营男子完小不论在反对封建迷信、宣传抗日爱国方面,还是在传播科学文化、培养人才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29年,学校发生29名学生遭绑架事件,后来虽然脱险,但因解救费用过重,官府毫无补偿,校长庞继生被控解职。庞继生解职后,由王乃堂、潘梦余任校长,高小由观音寺迁入城内,与初小合并,原有教师亦大多离职。后来,学校又聘任了一批教师,如傅雨人、刘墨卿、马树生、张子书等。再往后,该校又有朱朴轩、赵成芳、张佩文、庞欣波、吴敬一等任校长。

在妇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1917年,三屯营还建立了一所女子小学,校址在都督府左边总衙门旧址。当时,因群众思想尚未从封建枷锁中解脱出来,敢于送女孩入学的人很少,所以教师也仅有杨茂臣等几个人。后来学校越办越好,学生人数越来越多,遂把女校迁到了样城胡同赵连福家后院,建立了女子完全小学,徐永贞任校长,庞春儒任校董,教师有杨佩卿、王云五、王耀华、徐洁琴等。以后又迁到了戏楼李家院内。直到1943年伪治安军撤离三屯营,形势动荡,女校才停办。

同期出现的还有一所城隍庙私立小学。1914年,三屯营男校初建时,因动用庙产曾与景忠山住持发生过争执。经多方调解,景忠山住持情愿将城隍庙腾出,成立一所私立小学,以保留山下的部分庙产,这所小学就是城隍庙私立小学。在办学方法上,该校虽然保留了私塾旧制,但在设科上却是新旧结合,既教新制课本,又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孟子,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商贸人才,自始至终为多级复式,由周步丹一人执教。周步丹不但崇尚旧学,管教方法也是封建家长式的。学生要身着长袍,衣帽整齐,仪表端庄;到校要先拜孔子,上下学要结队而行;若触犯校规,则戒尺相加,动辄几十板子。学生慑于师威,个个循规蹈矩。尽管如此,周步丹的校规和教学方式还是颇受家长们的赞许。该校直到1941年周步丹病故才停办。(陈贺然、王泽余文)

元宵灯会

元宵节最早始于唐代,当时称上元节,其习俗就是在上元节前后的几天晚上游街观灯,因而也称元宵灯节。唐代李商隐有"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宋代孟元老有"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木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的记载,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千百年前京都元宵节的盛况。明清时代,元宵节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以诗迷贴于花灯之上供游人猜射等等。因元宵节是春节娱乐的最后几天,人们要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尽情欢乐,故而民间又有"正月十五闹元宵"之说。

古城三屯营的元宵灯会就是沿袭了这一源远流长的习俗,灯会之兴盛,远近闻名。在旧社会,元宵灯会的组织者是商会,经费也由商会负责筹集。元宵灯会的举办时间是从正月初十开始,到正月二十结束,历时10天,而高潮则在十三、十四、十五、十六4天。

灯区划分为三部分:一是各寺庙灯区;二是各大街灯区;三是各户灯区。寺庙的灯由商会负责制作,街道的灯由临街各户制作。商会规定,凡临街各户都要挂"串灯",每串8个,横穿大街,绳结悬挂,并要有五彩"吊挂"间杂其间。如果有的户不挂,商会则要罚蜡百包。新岁之始,人人皆求吉庆,当然是宁愿挂灯,决不受罚了。

为了吸引观众,各户制作的灯造型各异,极尽工巧之能,有五子登科灯、连年有余(鱼)灯、四季花卉灯、木制扁方兰草灯、木制扁方谜语灯,还有龙、凤、龟、鱼等动物肖形灯,许多有钱人家还要精制走马灯。走马灯,分局部转动型和投影转动型。局部转动型只是某一部分会转动,而投影转动型,则是通过灯光投影,使上面的绘影图形达到整体旋转。旧社会,三屯营有专门制作走马灯的艺人,制作工艺十分精巧,吸引了大量顾客,给古城的元宵节增添了不少光彩。

寺庙灯区也有一定要求,如北城台上的真武阁就以统一的木制小菱形灯为主。届时,它们被悬挂于真武阁的角角落落,不用说大殿之内,就是外面的宫檐、庙墙和台阶两边的栏杆之上,到处都是。夜空之下放眼望去,它们斑斑斓斓勾画出了整个真武阁的轮廓,景色十分壮观。最具特色的灯区要数大西门内的三官庙了,元宵灯会期间,它不是挂灯笼,而是点蜡烛。由于该寺庙有一个不同于其它庙宇的地方,就是除了大殿正面供奉三官神像之外,满殿之内,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到处都有泥塑的小像。要是个个神像前都插上一支,所需的蜡烛不知得几百几千。所以,乡民们通常总是选择那些大一点的神像插上一支。即便这样,整个殿宇最少也需200多支蜡烛。至时,整个殿宇被装点得如蜡山烛海,甚是辉煌。

从北城台上的真武阁,到最南端的景忠门,长达3华里的中轴线上更是布满了造型各异的彩灯。尤其是钟楼上的钟形灯和鼓楼上的菱形灯最为抢眼,它们均以个体硕大冠盖全城,其中钟楼上的钟形彩灯竟高达2米。夜幕降临之时,古城化作一片灯的海洋。

元宵节期间,三屯营各胡同小巷也有挂灯的习俗。有的是在进门的影壁上挂菱形灯一个,有的是在大门的两旁挂方灯或菱灯一对。这些灯都是用粉红色纸糊成,饰以花边,当中贴一"福"字,以示吉祥。还有一种挂灯习俗,就是在院内埋上一株约4米高的小松,于松枝之上挂一个小红灯。传说姜子牙封神之时,一心想着别人,自己却没了地境,至今无处接受香火,于是人们就在松树下给他安排了一个神位。所以,凡这样挂灯的人家,他不仅仅是在松枝上挂灯,还要在树底下焚香。

催动鼓乐,演出各种花会,是元宵节期间的又一项活动。仅城内各街,花会就有5拨之多,如北街的龙灯,东街的舞狮,西街的旱船,下街的高跷,西门内大街的面具秧歌等。为了增添节日气氛,商会每年都会聘请两台上好的皮影戏。一到晚上,各商号还要燃放烟火,有"火烧葡萄架"、"天女散花"、"炮打七星"等。至时,各大街两旁火树银花,各色花会走街串巷,对台皮影争相比艺,使人如入仙境,留连忘返。

古城元宵灯会的另一个有趣的习俗是"灯官"出巡。旧社会,每年元宵节都会推选"灯官"一名,在十四、十五、十六3天夜间出巡。他头戴乌纱,身穿礼服,坐在一根木杠之上,戏称"独龙车",由两人抬着巡街。不要小看这个滑稽人物,元宵节这几天,他有权处理城内任何地方发生的斗殴事件,连三屯营的地方官都得把权让他3天。民国十七年(1928年)的元宵之夜,钟楼南侧正唱皮影,北街的龙灯会来了。按旧社会元宵节的规矩,花会一来,影台上的艺人应放下影窗,暂停唱戏,吹奏唢呐迎接,花会也必须在影台前舞上一场。可这班皮影艺人们却没有这样做,龙灯会的人急了,合力推倒了影台,皮影艺人栽倒在地,双方斗殴起来。正赶上"灯官"巡街到此,马上行使权利,罚影3天,罚会3天,结束了斗殴事件。

十五元宵之夜,古城各家各户都要围坐在一起吃元宵,以庆一年复始,合家团圆。各家的迎宾膳食,也缺不了炸元宵。所以,当时三屯营市场上元宵品种很多,质量也很讲究。

古城文化史:三屯营古城的经济与文化(6)

古城灯会印象图(李向东绘)

民俗

明朝186年的镇治资格,让三屯营人享尽了受人尊崇的风光,而满清入关后的地利人和,又使三屯营人饱尝了内外一统的甜头。星移斗转,物是人非。漫漫400寒暑,三屯营人濡染了外来人,不管他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富可敌国的客商,还是默默无闻的戍卒、贫而向善的香客,而与此同时这些人也移化了三屯营人。正是在这种相互融合之中,三屯营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

正月 为一岁之首,故称岁首,又称元月、寅月、孟春。

初一:古称是日为"三元",既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又称元日、元旦、岁朝,俗称大年初一。子时,家家燃放烟花爆竹,银花万朵,火树千章。从前例,于是日上供祭神,谓之"接神"。清晨,家中晚辈向长辈叩头请安,谓之"拜年",然后到亲友家拜年。汉人面向长者跪拜三叩头,满人则向主人供奉的祖先影像叩头,边叩头边说给谁拜年。叩拜毕,至亲好友则稍坐小叙,一般关系则告辞而去。主人必送于大门之外,再拜而别。初一早晨家家吃饺子。饺子有荤素之分,有的人家于是日吃素馅饺子。满人称饺子为"饽饽"。

立春:春为四时之首,是一年廿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民间历来很重视这个节日。从前,立春这天要在西郊演武厅举行迎春活动。之后,家家还要吃脆萝卜,名之为"咬春"。

初二:商号于是日祭财神。鞭炮之声,接连不断,其热闹场面不亚于除夕。

初五:俗称是日为"破五"。初五以前多吃年前蒸好的年糕、馒头、粘饽饽等熟食品,不得以生米做饭,妇女不得出门,至是日则禁令全除。供于祖先影像和神龛前的祭品于是日撤去,名之为"撤供"。

初六:出嫁女儿于是日回娘家,旧称"归宁",俗称"接姑娘"。各商号开市,旧俗于腊月三十结账封印,至此始开门营业。

初七:旧俗自初一至初十,各以人或物名之,以阴睛占吉凶。初一鸡日,初二狗日,初三猪日,初四羊日,初五马日,初六牛日,初七为人日,初八为谷日,初九为果日,初十为菜日。如是日天气晴和,则主人畜兴旺或五谷丰登,阴天则兆灾荒。民间对人日之阴晴尤为重视。

初八:俗传是日天上28宿下界,民间多燃灯致祭。每一星宿有固定的灯数及摆灯形状。日暮时分,以纸蘸油铜钱为座,点上49颗星灯,焚香祷告,名之为"顺星",祈一年吉利。景忠山僧人上殿念太平经,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称为"开经"。

十三日:放"瑜伽焰口"。放"焰口"就是超度野鬼亡灵。是日高搭法台,景忠山僧人身披袈裟,头戴五佛冠,手持檀香炉,口念经文,边唱边撒五谷杂粮,台下有佛乐乐队奏乐。场中间搭有打鬼亭一座,中有"面制鬼王"。待念经致祭完毕,便有一"鹿首金刚佛"走上前来,挥斧劈之,投之以火。届时,围观众人一拥而上,争抢鬼王祭品。延至14日正午时分,又将一"纸糊鬼王"抬至城外,投入干草堆中点火焚烧,名曰"送祟"。此种活动,是佛教迎祥驱邪的一种宗教仪式。是日,摊贩云集,游人接踵,盛况空前。

十五日:古称"上元节",又称"灯节",今称元宵节。家家吃元宵,庆贺合家团圆。当日晚,大街小巷火树银花,路旁商号悬灯结彩,对台皮影争相比艺,民间花会沿街表演,观灯人群则手提灯笼,熙来攘往,再加上有乡民扮演的"灯官老爷"出巡,满城街市热闹非凡。此外,是日还要祭火神,庙门及牌楼均悬宝莲灯,善男信女祭神观灯,肩摩踵接。

二十五日:民间以此日为"填仓节"。天亮之前,家家户户在院内用小灰划几个圆圈,中间撒上小米,用以象征仓满囤流,祈求生活富裕。粮米行业于是日大放鞭炮,祭祀仓神,祷祝生意兴隆。

二月 农历2月为仲春之月,故称仲春,又称卯月、杏月、令月、丽月。

初二:古称仲春节,俗称"二月二",民间以是日为"龙抬头"。家家烹食年祭糕饼,或以蒲艾薰床榻,名之为"薰虫儿",以引龙出,使百虫藏匿,不再为害。是日还有"敲房梁"之俗,即在天亮时用木竿敲房梁3次,以示驱除害虫。民间多于是日吃水饺,名之为"吃龙耳",也有吃春饼或面条、豆芽菜之类者,名之为"吃龙皮"或"吃龙须"。闺中停做针线,以防伤害龙目。乡人多于是日剃头(理发),以取"龙抬头"之吉祥意。

十二日:相传是日为百花生日,15日为"花朝节"。二八两月为春秋两季中间之月,故称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每逢百花生日与花朝佳日,柳青初缀,花信始传,骚人韵士多以吟诗唱和,观赏阳春美景,寄兴抒怀。

十九日:相传为南海大士生日。每逢是日,善男信女齐集观音大士之庵庙,诵经斋戒。民间也有于是日食素诵经者,以求消灾免祸。

三月 农历3月为春季最后之月,故称为季春、暮春、晚春、末春,又称为桃月、桐月、蚕月、辰月。

初三:俗称"三月三"。相传是日为西王母蟠桃盛会之期,故王母娘娘庙香火甚盛。民间多于此日种葫芦,谓可早成熟;生吃野苣麻菜,谓可避春瘟。

清明节:明初京城有剪柳、射柳之礼。民间亦重此节,家家上坟扫墓,祭祀祖先,在坟上插柳枝、压纸钱,以表祭尊之诚。从前,比较讲究的人家还要在坟前供上白煮肉"满族吉席"一桌,奠酒三巡,行三叩礼,最后焚化"佛陀"和金银纸箔,培土填坟,坟头压纸,以示香烟有续。

四月 农历4月为夏季之首月,故名孟夏,又名卯月、梅月、槐月、麦月。

初八:相传为释迦牟尼生日,又称"浴佛节"。

十八日:相传为碧霞元君诞辰。是日,景忠山娘娘庙会,善男信女齐集元君大殿,跪拜致祭,备极虔诚。殿前香烟缭绕,钟磬齐鸣;庙外一片集市,商客云集,鼓乐嘈杂,人山人海,为全城庙会之冠。

二十八日:相传为药王生日。是日起,东城外药王庙庙会,庙前搭台唱戏3天,钟鼓之声朝夕不绝,游人甚众,香火极盛。

五月 农历5月为夏季之中,故名仲夏,又称午月、榴月、蒲月、皋月。

初一:从是日起至初五,城隍庙庙会,由道士主持。中有城隍爷出巡,8人肩舆,鸣锣开道,鼓乐随行。至时观者如堵,水泄不通。历年庙会,香火极盛。

初五:端阳节,又称端午节,古称天中节,俗称"五月节"。节前一天,家家发粘米、包粽子(古称角黍)。相传,楚国三闾大夫屈原于是日投汩罗江而死。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楚人用竹筒实以糯米投入江中以饲蛟龙,防止屈原尸体被吞噬,后此风广为流传。相沿既久,各地亦有不同,吃粽子亦属纪念屈原之遗风。历年自五月初一始,有的包粽子或买粽子、樱桃、桑椹儿以供于神佛,有的采蒲艾插于门旁,有的以五彩纸葫芦或虎、蝎、蛤蟆、天师(朱砂判)等图挂于窗前,名之为神符。妇女则绣荷包,将花红绫线结成老虎、葫芦、樱桃、桑椹、蒲艾、瓜豆、葱、蒜等形状,以彩绳穿之,佩于小儿辫发或胸背间。亦有于小儿额上以雄黄画"王"字(即虎之意)或于小儿鼻耳涂以雄黄者,谓能避诸虫。大人则饮雄黄酒,以避邪恶,祛百病。点心铺于是日出售的糕饼亦有蝎、蛇、蛤蟆、蜈蚣、壁虎之类的形状,名为"五毒饽饽"。讲究人家购之以馈亲友。幼女头戴石榴花,佩灵符或荷苞,极尽艳丽。出嫁之女亦于是日归宁,俗谓"女儿节"。民间还有于是日登山、采野花、郊游之举。

十三日:相传为"关老爷(关羽)磨刀日"。因关羽曾于是日过江会吴,如降雨则名之为"磨刀雨",故民谚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之说。古城供奉关羽的庙宇有好几处,而以位于城西北角的庙宇规模最大。是日,众乡民焚香祭拜。

夏至节:昼长夜短,至此为止,乃古之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吃面条,故民谚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自夏至起至第三庚日,为头伏第一天,即所谓"夏至三庚便属伏"。

六月 农历6月为夏季最后一个月,故称季夏,又称末月、荷月、禾月、暑月、伏月。

六日:古称"天贶节"。民间于是日曝晒衣服、书籍,以防虫蛀;妇女洗发,可使不垢不腻。

二十三日:马王庙祭祀日。每逢是日,行伍中有马差者,民间饲养马匹及赶车者,均焚香礼拜。祭品用全羊一只,不可用猪肉。

二十四日:相传为关羽生日。三屯营之关帝庙、老爷庙、忠义庙等庙宇均举行隆重祭祀典礼。

二十五日:相传为虫王生日。乡民争相祭之,焚香跪拜,极尽虔诚,以求驱除虫害,五谷丰登。

古城文化史:三屯营古城的经济与文化(7)

古城街市印象图(李向东绘)

七月 农历7月为秋季第一个月,故称孟秋、首秋、初秋、早秋、新秋,又称申月、桐月、兰月、瓜月。

七日:相传为天上牛郎织女二星相会之期。清晨不见鸦鹊飞鸣,谓其飞上天空为牛郎织女搭桥去了。古称"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民间小女孩以清水一碗曝于日下,用新笤苗折成数段浮于水面,看水底清影,有散如花者,有动如云者,有细如线者,有粗如椎者,用以预测女工之巧拙,名之"乞巧",又称"丢针儿"。是夜,家家多谈论牛女二星渡河相会的故事。传说,三更伏于葡萄或黄瓜架下,牛女相诉离别之音隐约可闻。若遇微雨,则谓"银河双星"之泪。亦有于深夜设宴,令小儿女对银河礼拜者。

十五日:古称中元节,俗传是日为"三官"之一的地官赦罪之辰。家家扫墓祭祀祖先,一如清明节,俗称鬼节。是日,三官庙有盂兰盆会。

立秋:秋季之始。一入7月,大雨时行。如是日下雨,则预卜秋田茂盛,籽粒饱满,可得丰收;如是日连阴不晴,则称之"秋傻子",主庄稼"贪青",预示歉收。民间于是日吃羊肉水饺,名之为"贴秋膘"。

八月 农历8月为秋季之中,故称为仲秋,又称酉月、桂月、观月、壮月。

初三:相传为灶君生日,厨行饭馆致祭灶君。民间亦有祭灶君之举,以祈佑平安。

十五日: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家家吃月饼以庆团圆。此时瓜果大量上市,人争购之。是晚皓月当空,家家于庭前摆上供桌,以瓜果、毛豆、月饼为祭品,给兔儿爷(泥制)月光码儿上供,由妇女和小孩儿向月亮叩拜,名之为"供月"。男子不参与。民谚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

二十七日:为孔子生日。三屯营文庙举行祭孔仪式。由三屯营总兵官主祭,行三拜九叩礼6次。迎神,乐奏昭平之章;初献,乐奏宣平之章;亚献,乐奏秩平之章;终献,乐奏叙平之章;撤馔,乐奏懿平之章;送神,乐奏德平之章。此种祭祀活动,自明代始至民国初年止,延续了400多年。

九月 农历9月为秋季最后一个月,故称为季秋、杪秋、暮秋、三秋,又称戊月、菊月、霜月。

九日:9为阳数,9月9日为阳月阳日,故称"重阳节"。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景学道于费长房。一天,费告以9月9日将有大灾,宜令家人制绛纱、装茱萸缠于臂、登高饮菊酒以免祸。桓景信之,全家外出。翌日还家,见鸡犬尽死,家人以此幸免。从此,登高、饮菊花酒、佩戴茱萸囊之风即流传下来。9月菊花盛开,名之"九花",民间有结伴登山之俗,放眼秋光,豁然开朗。尤其一些文人墨客,常提壶携酒,一举登高,大畅胸怀。至今,重阳登高之俗仍在民间广泛流传。重阳登高或吃花糕,寓有高寿、高升之意。

十月 农历10月为入冬之第一月,故称为孟冬、初冬、上冬,又称亥月、阳月、良月、正阳月、小春月、小阳春。

初一:古称"寒衣节",俗称"十月一"。民间于是日上坟祭祖。有以纸制五色衣书死者姓名入夜后焚于门外者,亦有以烧包袱代之者。

十五日:古称下元节。相传是日为"三官"之一的水官解厄之辰。三官庙诵经,民间信佛之家有送香烛、献斋供者。是日又是景忠山庙会,近至四邻乡民,远至天津宝坻、宁河、三河、卢龙、宽城等地信众,进香者络绎不绝。各地花会也纷纷来到。至时车马喧哗,人潮如涌,鼓乐嘈杂,盛况空前。庙会一直延续到10月25日方罢。

十一月 农历11月居冬季之中,故称仲冬,又称子月、冬月、复月、葭月、龙潜月。

十五日:月当头。人立于月下,月照头顶,人影极短。一年之中,惟此夜皓月当头,其余月份则不若此。故民谚有"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之句。

冬至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多在农历11月下旬交节。民间有描"九九消寒图"之俗,即用一张白纸划分9格,每格划9个圈儿,自冬至之日起,每日描1个圈儿,以记阴晴风雨,歌诀为:"上涂阴 下涂晴 左风右雨雪当中"。也有画一支梅花,有花81朵,按日涂描者。还有以笔画"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9字者,每字均为9笔,每日涂1笔,亦按阴晴风雨别之,9字涂毕,即表示"九九"已出,寒尽暖来,春满人间。

十二月 农历12月为一年最后一个月,亦为冬季最后之月,故称季冬、暮冬、杪冬、末冬、残冬,又称丑月、腊月、除月、嘉平月。

初八日:俗称"腊八",民间于是日吃腊八粥。粥以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豇豆、云豆、栗子、小枣等合水煮成,既粘且香。一般于初七夜开始熬煮,初八清晨先供神佛、祭祖先,然后馈赠亲友。有将腊八粥抹于树干以防虫害者,也有将腊八粥置于庭外招引鸟类以灭虫害者。即日起,多数人家淘米磨面,开始做年干粮。

十五日:为春节"年集",商贾、摊贩和乡民集于街市,出售土特产品。是集为临时集日,主要贩卖春节食品、杂货、香烛、纸张、年画等,人潮如涌,叫卖之声此伏彼起,俗称"乱市"。

二十三日:俗称是日为"小年"。民间有"过小年"和"祭灶王"之俗。"九一八"前,三屯营街市买卖店铺栉比鳞次,各种年货应有尽有,人群熙来攘往,热闹异常,家家争购关东糖、南糖、糖瓜,再用纸剪成"上天梯",供草料清水,为灶王秣马。祭灶时由男子叩拜,一边上供烧香,一边往灶王爷嘴上抹糖瓜,边抹边念叨:"灶王老爷上天,好话多说坏话少言",以祈佑平安。春节前,还要在灶门墙上挂钱、贴"灶王码儿"和对联,上为"上天言好事",下为"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

二十四日:民间以是日为"扫房日"。家家户户大搞卫生,扫除一年之中屋里屋外积下的灰尘;扯下旧窗户,糊上新窗纸。有条件的还要糊新纸棚,干干净净迎新春。

二十八日:家家推碾子磨面,发馒头,作年糕,蒸饽饽,炸小果,既可作供品,又可供过年时食用。同时,还要做过年之其他准备。

三十日:古称"除日",又称"除夕"。清晨要祭祖,首先在"祖宗板"上贴"白挂钱",然后在祭桌上摆好供品。供品有大瓷盘盛放的祭肉1块,插有苏油灯捻儿的米饭5碗,酒5盅,木筷5双,小勺5个,香炉1个,另外还有其他供品,如各种糕点等。"祖宗板"之侧还供有"妈妈口袋"(也称"子孙袋"),这里须另放一份祭品。卯时上香,点灯捻、燃藏香,然后以长幼之序叩头跪拜。也有在除夕之夜上供祭祖的,供品和礼仪相同。

同日,还要给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喜神、贵神、财神、三官火神、娘娘等神像设香案,摆"猪头供"和"糕点供"。午夜12点要发"大纸",焚化神像,家人依次跪拜,然后持香去迎喜神和财神。家中晚辈要给长辈叩头,名之"辞岁"。是夜家家包饺子,午夜而食之,全家团聚,鞭炮齐鸣,灯火辉煌,彻夜不熄,名之为"守岁",即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旧社会平民百姓一年四季生活穷困,一进腊月更有借债、当当、"捣号"(向当铺付息、换当票)乃至被逼债之苦,腊月二十三是逼债高峰,30日一吃饺子则不许讨债,故旧社会有"要命的糖瓜,救命的饺子"之说。但是,苦熬了一年,到了腊月还是要想尽办法让一家老小过个"好年",故民谚又有"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喝完腊八粥没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拜年到处走"的说法。解放后,人民生活大大改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生活已给"度日如年"赋予了新的含义:人民生活幸福,就像天天在过年。

古城文化史:三屯营古城的经济与文化(8)

古城府前大街印象图(李向东绘)

温馨提示:尊重原创 远离抄袭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