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教改创新的基本思路:回顾与反思我的教改之路

教改创新的基本思路:回顾与反思我的教改之路谈“益智双快语文教学法”的运用式教学基本功,认认真真死死看守学生们把我讲过的课文分析、段落大意以及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特点照抄、背诵并领悟。还有每周一篇的作文,是字斟句酌精心批改,翻开学生的作文本,那红红的一大片批语有的甚至超过了学生的作文字数,但孩子的写作水平提高不快。正当我困惑之际,1996年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法”如春风吹进了校园。我与同事欣喜如狂,马上投入到教改实践中。学校可谓大力支持,特意编排了双课型课表(连着两节语文课),为快速作文做好了准备,还在市教研员的指导下为学生订了杨初春的作文书,可以说足够重视。我们那些实验教师激动、兴奋,觉得终于找到了一种快速提高习作的方法。认真实验、讨论总结。用了三年的时间,孩子们的写作速度是提高了,但我们发现水平没有明显提升,于是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届孩子身上。继续实践总结,我们不停地学习、交流讨论。最后达成共识:阅读能力欠缺。就这样在2003年我们在

教改创新的基本思路:回顾与反思我的教改之路(1)

教改创新的基本思路:回顾与反思我的教改之路(2)

教改创新的基本思路:回顾与反思我的教改之路(3)

教改创新的基本思路:回顾与反思我的教改之路(4)

2018年3月31日,我与我市近400名中小学教师一起参加了黑河教学院组织的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活动。我认真聆听了几位专家学者关于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理性反思及指导,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关于“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像年轻时一样大胆尝试,但我联想到自己30余年的从教经历,尤其是在教改之路上的摸爬滚打苦辣酸甜以及彷徨与困惑,却不敢贸然行动了。

为什么呢?我问自己。

难道是我年岁越大,胆子越小啦!还是我对教育没了热情与激情呢?我自认为不是这样的,因为那课堂和孩子们还对我有着深深的吸引力。我是多么迫切地希望能找到一条最佳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们交流互动,共享教学相长的共鸣与快乐,方不负我从教的初衷,给自己几十年的努力探求一个满意的交待,而不是空留遗憾与空白呀!

我好不甘心与这一方法擦肩而过,但我还是不敢轻举妄动。

为什么?

我回顾自己的课改之路,想从这里找到答案。

我是88年的师范毕业生,怀着满腔热忱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当了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八年磨一剑,在传统教学的指挥棒下我紧紧跟随老教师的脚步大练备教案与填鸭

式教学基本功,认认真真死死看守学生们把我讲过的课文分析、段落大意以及中心思想以及写作特点照抄、背诵并领悟。还有每周一篇的作文,是字斟句酌精心批改,翻开学生的作文本,那红红的一大片批语有的甚至超过了学生的作文字数,但孩子的写作水平提高不快。正当我困惑之际,1996年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法”如春风吹进了校园。我与同事欣喜如狂,马上投入到教改实践中。学校可谓大力支持,特意编排了双课型课表(连着两节语文课),为快速作文做好了准备,还在市教研员的指导下为学生订了杨初春的作文书,可以说足够重视。我们那些实验教师激动、兴奋,觉得终于找到了一种快速提高习作的方法。认真实验、讨论总结。用了三年的时间,孩子们的写作速度是提高了,但我们发现水平没有明显提升,于是我们把希望寄托在下一届孩子身上。继续实践总结,我们不停地学习、交流讨论。最后达成共识:阅读能力欠缺。就这样在2003年我们在进修校教研员的指导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益智双快教学法”。经过近两年的实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为此我还写了一篇教学论文《益智双快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发表在2004年的《黑河教育》上,此文曾被“枫叶教育等网站转载”,引发热议。全文如下:

谈“益智双快语文教学法”的运用

五市一中 宫淑新

摘自:《黑龙江教育网》

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继杨初春的“快速作文法”、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之后,又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语文双快教学法”被广大教师应用在教学中。该法的全称是“益智双快语文教学法”,即快速阅读和快速写作教学法。这一方法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阅读分析能力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果。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首先应更新理念,改变方法,变以往的读读课文、抄抄段意、归纳中心为科学的指导,运用“益智双快教学法”有效地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 1.视觉技能训练。阅读首先是视觉对文字材料的感知和摄取,要提高阅读速度首先要提高视觉的技能,为此,教师可采用视点跳移法、视线快移法、视野扩大法等几种有效的方法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 2.阅读速度训练。计时阅读法是提高阅读速度最有效的方法。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计时3分钟或5分钟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使学生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可采用词语标示法,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时,对于“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词语标示法抓住关键词语“首先、其次、再次、另外”,以此明确其对应的4个因素是“纬度、经度、高下、古今”,这样就做到了快速、准确的掌握阅读内容。 3.记忆能力训练。从整个阅读的过程看,对阅读信息的摄取需要记忆,对内容的理解也要有记忆参与。所以记忆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必要途径。根据研究,有许多快记的方法非常有效。如用物象记忆法教学《背影》一课,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绘图,记忆父亲“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外貌。此外,教师还可采用列表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记忆方法,加强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 二、发展个性思维,提高作文水平 研究式教学法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的个性,包括其自身的性格特点、素质差异等,从而使其在学习及身心上不断发展、完善,提高素质。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自由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而我们通常程序化的训练方式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禁锢了学生的心灵。如写《童年趣事》,大多为“把小鸡放水里学游泳”、“给兔子治红眼病”等仿文;写《我最敬佩的人》则是师长或父母,主要情节也不外乎“我”病了老师给“我”补课或是父母雨中为“我”送伞。这样的作文毫无生机,给人一种做作之感。 可是,翻开学生的日记,则会发现另一个内心世界:有喜有忧,有乐有愁。这就需要教师珍惜学生的这份真情实感,适时引导。 1.呵护“真情”。作文并非只唱赞歌、颂歌,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哪怕孩子的选材有阴暗的一面,但只要是实情,我们也不要讽刺打击,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其在日记中不敢吐真言,胡编乱造。 2.指导方法。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方法不同,有的人是感性思维,有的人是理性思维,有的人是单向思维,有的人是多向思维。因此,教师要善于针对不同的文题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知识素质,有技巧地加以运用,从而布局谋篇。如将“添枝加叶,丰满血肉”、“大刀阔斧,披荆斩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等写作技巧有针对性地应用于作文教学,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之,“益智双快语文教学法”对加强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次双快课改实验了不足三年,在我们既初见成效更有许多困惑亟待解决的时候又迎来了更多更新的课改模式。如学习“”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经验;学习杨思“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还有“自主感悟学习法:读——赏——疑——练”等等许多好的模式方法,我们实验教师放下耙子,拿起扫帚。认真领悟,积极投入到探究洋思的实验教学中。

如下此文是我当年的实践感悟,刊发于《黑河教育周刊》,摘录如下: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方案不下百种。由于对语文教学的目的、认识不同。出现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其中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完全打破了”满堂灌”这一传统教学的弊端,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狠抓课堂教学质量,卓有成效地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五大连池市于2006年3月将这一先进经验引入我市,引入语文课堂。把第一中学作为洋思教法的实验基地。

经过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我得到了以下几点启示:

一、学生分组时 ,要好、中、差搭配。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这一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尤其是“当堂训练”这一环节一般不少于15分钟,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可相互讨论教流,好中差相配合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目标制定要有梯度,要有可先择性。

学生之间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着是显的差异,所以在实验的初级阶段,教师制定学习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还有长期以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不强,自学能力不高,所以教师也不可操之过急,把任务完全抛给学生,让有些学生难以适应,无从下手,要有梯度、多层次。让学生自主选择。如端午的鸭蛋》一文的目标有三点:1)熟读课文,给每段加小标题,明确作才的写作思路。2)谈谈作者津津乐道 “鸭蛋”的意义。3)语言特点(提示:A口语色彩浓厚B文言句式点缀体现在哪些地方)

对于这三个目标,第一个是基础,学生都能完成。第二目标就上升到了本文的主旨,多数学生能说出大意,而对第三个目标 “语言特色”的分析则是难点。学生一般不能独立完成。这时可要求学生自选两个目标即可。

三、特别关注调动情感的力量

在洋思中学,所倡导的一种思想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不放弃一个差生。这一点说起来不难,但要做起来还真需要多费一番脑筋。首先教师在分组时要把差生分散,与好生结成对子,调动合作的力量;其次是在实验进行中,甚至是每节课,教师都要关注他们,多提问、点拔、检测,甚至是把课堂完不成的任务,课下留下补齐。以全方位的人文关怀,情感投入来激励每一位学生奋发向上,全面发展。

四、严格按计划进行,并不断地完善课型。

“课堂作业当堂完成”是洋思教改的难点,亮点则是“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要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按照教学计划运用“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开始阶段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强。在“当堂训练”中完不成任务。教师则要课后补齐,做到“堂堂清” 测试成绩不理想,多数学生不达标,这时教师要对计划进行调整。反思自己在实验中是否在点拨或习题设计上有不合理之处。总之,要反复抓,抓反复,在总结反思中发展,在发展中总结经验,从而完善课型。

五大胆尝试 鼓励创新

“先学后教”这一教学模式对自学能力的培养无疑具有促进作用。但在实验中,我们也可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的任务几乎就是出示目标。然后点拨指导,学生也是紧紧围绕课堂任务,努力完成,这似乎也有点模式化,怎样做到既体现出教师个性才能,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使师生的视野进一步开阔。知识进一步拓展,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素质,积极探索的精神,有效地设计教学情境,做到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与习惯。

总之,洋思中学为我们提供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课堂教学模式,更不能把洋思的经验简单地说成“一堂课只讲四分钟”而是一种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怎样才能把这一成功经验很好地运用于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中,还有待于实验者能结合本学科特点,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等,合理制定教学计划,不断总结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就这样时光流转,几十年的教育教学,我们是紧跟着教改的脚步,搞了很多种课改实验,但却留下了许多遗憾。每每有一点起色的时候,不是换了新一届的学生就是换了一种新的方法。一切从头再来结果就浪费了大把的时间。我们渴望中小学的教改衔接,因为不管哪一种方法和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操之过急,学到的东西就只是毛皮,这一点,是值得教育者借鉴的经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