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宝妈群骗局(紧急提醒这种群不能加)
微信宝妈群骗局(紧急提醒这种群不能加)义乌市公安局涉网犯罪研判中心侦查发现,该诈骗团伙盘踞在菲律宾,在浙江省内涉及多起同类型诈骗案件,涉案金额巨大。诈骗团伙利用了时下屡试不爽的小额刷单诈骗进行引导,通过偷换概念和定向筛选两个基本手段,在义乌成功诈骗多起,涉案金额数十万元,且被骗群群体均为宝妈。后续骗子会再引导受害人进行更大额度的任务群,如果受害人没有马上充值更高的金额,诈骗分子会编造出财务人员请假、数据异常、账号冻结等各种谎言提示无法正常提现,一旦被受害人识破,会直接踢出群聊、拉黑微信。 等王女士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自己已经被踢出了群聊,于是马上向义乌警方报警。 此时,王女士攻击被骗10.8万余元。进行到这一步,骗子团伙已通过定向筛选盯上了部分具有“某些特质”的受害者,如做任务积极,防范意识弱,王女士也在其中。等王女士加上骗子上家的微信后,被重新拉进了一个新的“福利群”, 后续的任务比较“高级”,按照“老师”的要求在一个网站进
“刷单不用会费,宝妈轻松做单。”不知在家带娃的妈妈们有没有看到类似的广告。近期,在义乌经商的温州宝妈王女士经历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王女士是如何一步步踏入陷阱的呢?义乌警方给你揭秘全过程。
2月19日,一个陌生人通过微信加了在国际商贸城开店做生意的王女士,通过好友后,对方马上拉王女士进入一个微信群”平步青云大家庭80”,群管理不定期在群内发福利红包,群内洋溢着一种”轻松赚钱”的氛围。
领了多个红包后,群管理便邀请群成员参加简单的刷单活动,比如关注某个微信公众号,收藏某个淘宝店,点赞某个抖音号,引导每个群成员都参与,然后群管理便会在群内派发定额的群红包。民警介绍,这个群里面有一半多的成员是“氛围组”,也就是托。
当大家都习惯于做简单任务赚小钱,越来越相信群管理,放下警惕后,真正的敌人登场了!群管理会暂停更新任务,并将骗子上家微信号发在群内,引导受害者做“高级任务”,并解散刷单群。
进行到这一步,骗子团伙已通过定向筛选盯上了部分具有“某些特质”的受害者,如做任务积极,防范意识弱,王女士也在其中。
等王女士加上骗子上家的微信后,被重新拉进了一个新的“福利群”, 后续的任务比较“高级”,按照“老师”的要求在一个网站进行注册,填报个人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号,然后对平台就行充值,在平台上指定的房间进行“买大小”、“刷流水”等操作。
这里的任务金额有一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平台会制造一种任务稀缺的紧迫感,诱导王女士这类受害者选取更大额度的任务。完成金额100元-500元的任务可以在平台进行正常提现金额125元-575元不等,一开始确实能提现,进一步麻痹了受害人的防备意识。
后续骗子会再引导受害人进行更大额度的任务群,如果受害人没有马上充值更高的金额,诈骗分子会编造出财务人员请假、数据异常、账号冻结等各种谎言提示无法正常提现,一旦被受害人识破,会直接踢出群聊、拉黑微信。 等王女士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自己已经被踢出了群聊,于是马上向义乌警方报警。 此时,王女士攻击被骗10.8万余元。
义乌市公安局涉网犯罪研判中心侦查发现,该诈骗团伙盘踞在菲律宾,在浙江省内涉及多起同类型诈骗案件,涉案金额巨大。诈骗团伙利用了时下屡试不爽的小额刷单诈骗进行引导,通过偷换概念和定向筛选两个基本手段,在义乌成功诈骗多起,涉案金额数十万元,且被骗群群体均为宝妈。
1、偷换概念:诈骗分子将赌大小偷换成玩游戏,将刷流水偷换成刷单,本质上,该两种行为涉及了赌博和洗钱的违法犯罪行为;
2、定向筛选:诈骗分子通过灰色产业链购买一批经济发达地区的宝妈群体的手机号添加微信好友,再通过做小任务、换群、做大任务,定向筛选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受害人,实施诈骗行为。
目前,该案在进一步侦查中。
警方提醒
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不要有“贪图小便宜”和“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不要轻信网上所谓的高额回报,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遇到“好事”多问为什么,及时和亲戚朋友沟通询问,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任何要求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遭遇诈骗要立即报警,并将对方的QQ、微信、电话号码、聊天记录等留存提交给警方,以便警方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