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从早期到晚期一般多久:胰腺癌从发现到晚期
胰腺癌从早期到晚期一般多久:胰腺癌从发现到晚期胰腺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因此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都与生命息息相关。内分泌腺有4种大小不同的细胞团——胰岛组成: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以旁分泌的方式抑制A、B细胞的分泌、PP细胞(分泌胰多肽,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和胆囊收缩)。说到胰腺癌,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胰腺这个器官。胰腺是一个位于人体腹部深处的狭长形腺体,在胃的后方。在询问了李先生的病情以后,主治医生高度怀疑他是胰腺疾病,结果腹部增强CT扫描显示为胰腺癌,而不是之前他认为的“胃病”。李先生万万没想到,他的胃不舒服竟然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就这样拖了两年,直到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有很多人都知道肺癌对身体的危害大,预后较差,很容易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胰腺癌的威力可不比肺癌差。
得了不会影响生活的“小病”,你愿意去医院检查吗?
2年前,张先生发现自己经常出现胃胀、胃痛的情况,以为自己由于经常喝酒应酬的原因,得了胃病,并没有在意,觉得“不影响生活,吃点药就好了”。
半年前,在家人的劝说下张先生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和碳-13呼气试验,发现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呈阳性,医生给予多种药物对症治疗。
然而,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并未明显减轻,反而胃疼得越来越厉害,有时连腰背都疼,体重还急剧下降了十几斤,于是张先生又换了一家医院就诊。
在询问了李先生的病情以后,主治医生高度怀疑他是胰腺疾病,结果腹部增强CT扫描显示为胰腺癌,而不是之前他认为的“胃病”。
李先生万万没想到,他的胃不舒服竟然是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就这样拖了两年,直到发现时已是中晚期。
有很多人都知道肺癌对身体的危害大,预后较差,很容易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胰腺癌的威力可不比肺癌差。
癌中之王——胰腺癌到底有多可怕?说到胰腺癌,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胰腺这个器官。胰腺是一个位于人体腹部深处的狭长形腺体,在胃的后方。
胰腺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因此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都与生命息息相关。内分泌腺有4种大小不同的细胞团——胰岛组成: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以旁分泌的方式抑制A、B细胞的分泌、PP细胞(分泌胰多肽,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和胆囊收缩)。
外分泌功能主要是指腺泡细胞分泌胰液,内含胰蛋白酶原、脂肪酶、淀粉酶等,有中和胃酸、消化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作用。
胰腺癌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困难,容易复发转移,5年生存率仅约 10%,为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胰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被称为“癌中之王”。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香港著名艺人沈殿霞、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等不少名人都因罹患胰腺癌而过世。
胰腺的内分泌细胞和外分泌细胞都会发生癌变,二者恶性程度差异很大。内分泌癌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乔布斯罹患的就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不高,这类患者术后存活的时间较长。
而来自外分泌细胞的外分泌癌多数预后较差。临床上90%~95%的外分泌癌是导管细胞来源的胰腺癌,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胰腺癌。导管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患者确诊后一年死亡率高达95%~98%,也就是说,95%左右的导管胰腺癌患者从确诊到去世不到一年时间,能活过5年的微乎其微。
医学的发展使很多癌症已经有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遗憾的是,胰腺癌恰恰是人们尚未攻克的癌症之一。其从预防、诊断、治疗到预后效果都不理想,是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并且有年轻化倾向。
胰腺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你占了几个?胰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认为,长期吸烟、高龄、高脂饮食、体质量指数超标、慢性胰腺炎或伴发糖尿病等可能是胰腺癌的非遗传性危险因素。同时家族遗传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大约 10%胰腺癌具有家族遗传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证实,吸烟与胰腺癌有因果关系,在吸烟强度、持续时间、吸烟累积量和胰腺癌风险之间也被证实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中国Kadoorie生物样本库研究对51万受试者进行了9年的随访,证实了吸烟、饮酒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在男性和城市地区人群中,这种有害效应更加明显。
此外,上海一项在慢性胰腺炎患者中进行的随访研究表明,每年吸烟60包以上的患者胰腺癌发病风险更高,表明在我国胰腺癌高危人群中,戒烟有望降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酗酒可能是导致胰腺癌的另一重要危险因素。酒精对胰腺细胞有毒性作用,长期慢性酒精摄入可以导致胰腺结构和功能损伤,导致局部细胞出现癌变。同时,酗酒影响肝脏排毒功能,也会增加胰腺癌的危险。
另外,高脂、高蛋白、低纤维化饮食也容易诱发胰腺癌。进食脂肪过多会导致脂肪代谢障碍,血液中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增高,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加癌症出现的几率。
并且,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会使胆汁的分泌增多,胆汁中的胆盐和脂肪酸在肠道内厌氧菌的作用下可形成致癌物质,诱发胰腺癌。
炎症是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时的重要机制,轻微的炎症反应可导致组织的损伤,强烈的炎症反应则可造成组织纤维化、细胞化生及癌变。研究表明,慢性、未充分治愈的、持续性的炎症刺激是肿瘤的触发因素之一。
慢性胰腺炎被认为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慢性炎症增加了基因的不稳定性,炎症反应可损伤DNA,并导致DNA损伤修复发生异常,同时慢性炎症病程较长,对机体细胞长期、持续的刺激导致了损伤的累积,从而极大的增加了癌症的发生风险。
某些基础疾病易诱发或直接导致胰腺癌的发生,包括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胆结石、胃溃疡、胰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等。
以糖尿病举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活化,导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异常,最终发生肿瘤。
另外,糖尿病患者处于长期高血糖状态,糖醛还原酶的活性在高血糖的环境下明显增强,特异性激活多元醇通路,就容易导致胰腺癌的发生。
同时,高血糖在低氧环境下可为肿瘤的生长代谢提供能量,而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紊乱,活化相关受体,会促进胰腺癌的发生。
通过了解上述因素的暴露情况,确定胰腺癌高危人群,进而控制与胰腺癌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降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诸多原因限制了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绝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肿瘤局部包绕大动脉或者已经出现远处转移。因此,重视胰腺癌一些非特异性的早期症状非常重要。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容忽视虽然胰腺癌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但有些临床上的异常表现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那么,胰腺癌早期会有哪些不适呢?
上腹部隐痛不适
多数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因为胰腺在解剖学上位于人体的后腹膜,周围有较多的神经纤维组织,胰腺发生肿瘤时极易影响周围的神经,从而较早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在疾病早期,腹痛的症状较轻、腹痛部位不确定,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腹痛部位会相对固定。
典型胰腺癌的腹痛部位是在中上腹部深处,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可偏左或偏右。其中胰头癌的腹痛偏于右上腹,胰体、胰尾癌偏于左上腹;少数人可有脐周痛。这种疼痛常表现为持续性、进行性加剧的钝痛或钻痛,餐后会加剧。
而且疼痛常与体位有关,在仰卧时加剧,坐立、弯腰、侧卧、屈膝时可减轻。
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
胰腺癌早期最为常见的症状就是厌食以及消化不良,其次是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大便后,马桶水上漂有一层油脂成分)。
胰腺癌早期也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仅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发生率10%。
腰背部疼痛
由于胰腺癌会侵犯至腹腔神经丛,进而导致腰背部隐痛不适。大部分患者认为自己腰椎问题或腰肌劳损就诊于骨科或仅仅进行推拿按摩,这样在短期内也会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一段时间后症状会再次出现。
建议在治疗腰背部疼痛的同时,要多考虑一些,症状无明显缓解的老年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常规排查。
体重明显下降
一些专家认为纳减、恶心呕吐、大便习惯改变、消瘦为胰体尾癌的四大早期症状。
在消化道肿瘤中,胰腺癌造成的体重减轻最为突出,发病后短期内即出现明显消瘦,体重迅速下降,减轻可达30斤以上,伴有衰弱乏力等症状。一些病人在其他症状还没有出现以前,首先表现为进行性消瘦。
体重下降的原因是由于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或虽有食欲,但因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或诱发腹痛而不愿进食。
此外,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或胰液经胰腺导管流出受阻,影响消化及吸收功能,也有一定的关系。
血糖突然升高
新近出现的糖尿病应引起注意,常无典型的食多、尿多、饮多、体重减轻所谓“三多一少”症状,而仅有尿糖阳性或血糖升高。
胰腺癌患者早期的血糖会出现异常。少部分胰腺癌患者最初的症状和糖尿病类似,具体表现为出现腹痛、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之前,会有高血糖、消瘦、体重下降等情况,这就会导致被错误的判断为糖尿病。
而一直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一旦患上胰腺癌,就会加重病情,甚至有可能导致之前的治疗无效。
若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或老年人突然出现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而近期突然病情加重时,应警惕发生胰腺癌的可能。
医生建议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人忽视,很多患者被发现时已经是晚期,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食欲不振、消瘦或者血糖升高时,一定要及时筛查,排出胰腺癌病因。
另外,胰腺癌的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有些人工作繁忙,应酬多,经常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化饮食,长期生活不规律,大量吸烟、酗酒等。这些人应每年进行一次排癌普查,包括血清肿瘤标志物监测、腹部B超、CT等。
参考文献:
【1】饶华民 闫康鹏. 警惕沉默的“癌中之王” 及早发现“胰”难杂症[J]. 祝您健康 2020(7):20-21.
【2】钱祝银.抓住胰腺癌发病前的蛛丝马迹[J].江苏卫生保健 2018(02):21.
#健康真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