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英国为什么放弃在印度的殖民?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
当初英国为什么放弃在印度的殖民?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引起了很多印度市民的赞同,主要是因为印度并非一个长期大一统的国家,国内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就保留有大量的土邦、酋长,国内族群繁多、信仰各异,这一情况在英国统治时期依然如此,拿起武器有可能不仅不能将全印拧成一股绳对抗英国,还可能将全印陷入更大的族群、宗教、土邦的混战,而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想法,却符合各个派系的想法,所以甘地有很多忠实的拥趸,一时间印度人民非常团结,以非暴力不合作的观念,对抗英国殖民统治。后来,甘地把自己的想法整理成非暴力不合作,历史上也把甘地的这种革命方式叫做非暴力不合作。那么,什么叫做非暴力不合作呢?实际上,这场运动应该是分成两个词,非暴力和不合作。非暴力,就是不用暴力,比如甘地就用了绝食。不合作,就是号召印度人们不与英国殖民统治机构合作。圣雄甘地的全名叫做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然而,自从1757年爆发了印度和英国的普拉西大战,印度战败,逐步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英侵占印全境。经过印度人民几代人的争取,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但仍为英联邦成员国。
在印度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过程中,圣雄甘地的作用非常大,因此他被印度誉为印度的父亲。那么,印度走向独立的过程中,真的是甘地靠绝食换来的吗?
其实不全是,人们忽略了这几点。
(甘地)
圣雄甘地的全名叫做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出生于英国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的家庭。他自幼腼腆、羞怯、循规蹈矩,13岁便依父母之命与一同龄文盲女孩结婚。
(甘地)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回国初年,他坐三等车游历印度各地,以深入了解他久别的祖国。一年以后,他开始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主张,从事非暴力斗争,试验并发展了非暴力学说。他对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予以支持,希望以此换取英国的开恩,给予印度自治。“一战”后殖民当局的种种作为使甘地由一个英帝国的忠实追随者变成了不合作者。
后来,甘地把自己的想法整理成非暴力不合作,历史上也把甘地的这种革命方式叫做非暴力不合作。那么,什么叫做非暴力不合作呢?实际上,这场运动应该是分成两个词,非暴力和不合作。非暴力,就是不用暴力,比如甘地就用了绝食。不合作,就是号召印度人们不与英国殖民统治机构合作。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引起了很多印度市民的赞同,主要是因为印度并非一个长期大一统的国家,国内在莫卧儿王朝时期就保留有大量的土邦、酋长,国内族群繁多、信仰各异,这一情况在英国统治时期依然如此,拿起武器有可能不仅不能将全印拧成一股绳对抗英国,还可能将全印陷入更大的族群、宗教、土邦的混战,而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想法,却符合各个派系的想法,所以甘地有很多忠实的拥趸,一时间印度人民非常团结,以非暴力不合作的观念,对抗英国殖民统治。
(甘地)
在印度全民反英斗争高涨的形势下,甘地的不合作思想趋于成熟,并率先在哈里发运动中发起群众性的抵制殖民政府的立法机构、法院、学校、封号与洋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而推广为全民反帝斗争形式。
1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和12月的那普尔年会正式通过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及甘地起草的党纲,使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国大党也因此由一个少数上层分子主要依靠宪政手段从事活动的团体变成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依靠群众性直接斗争进行全面反帝斗争的现代资产阶级政党。甘地在国大党内的领导地位也因此确立,成为国大党的“灵魂”人物。
通过“非暴力”的公民不合作,甘地使印度摆脱了英国的统治,最终大英帝国分崩离析了,取而代之的是英联邦。在国民中声誉非常高的甘地,采取非暴力的方式,就是绝食。根据资料记载,据史料记载甘地一生绝食18次。
那么,英国殖民统治机构为啥害怕甘地绝食呢?因为这个时候的甘地已经成为印度人民的灵魂人物,他一旦绝世死亡的话,就会引起印度人民憎恨英国统治者,所以非常害怕甘地绝食死亡。所以,后来也就逐步允许印度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成员国。
(甘地)
那么,印度摆脱英帝国的殖民统治,真的是甘地用绝食换来的吗?其实,不全是,很多人忽略了这几点。
1、 大英帝国实力的衰减,已经无力控制殖民地。
2、二战后期日本进攻英法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印度也是目标之一。此事,引起英国高层的重视,是促进印度独立的导火索。
3、印度国内内部的暴力反抗,代表人物就是钱德拉.鲍斯,他曾多次领导印度国民军进行过多次反英暴动。
4、中美两国选择了支持甘地,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华民国和美国在外交和舆论上支持甘地。
这些客观原因促使了印度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逐步走向独立,而甘地的绝食调动了印度广大国民渴望独立的念头, 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甘地)
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反对分子刺杀,享年78岁。杀害前,他正在通过绝食制止一场争斗。
1948年1月13日,甘地开始了一生中最后一次绝食。当时新德里到处挤满难民,不少难民为逃避难民营内寒冷和恶劣的生活条件,纷纷占领清真寺和穆斯林的住宅,现甘地要他们归还栖身之地,再回到难民营去,他们极不情愿。由印度教极端分子组成的国民公仆团获悉甘地进行绝食的原因,增加了他们的仇恨心理,他们认为甘地此举无异于政治讹诈,他们准备立即铲除甘地。
18日上午,甘地处境危急,很快将进入长时间的人事不省。国大党主席紧急动员,他派出一帮人前去寻找甘地所要的签字,自己带了一帮人亲自前往比尔拉寓所。不一会,各派代表终于聚齐,其中包括印度教极端分子及国民公仆团的神秘代表,他们都已在7项声明上庄严签字,并依次走到甘地卧榻前,亲自确认自己的庄严保证。甘地获得了这场绝食的全部胜利,他希望各派代表不仅要保证新德里的平静局面,而且应使全印度都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安定因素。
1948年1月30日是星期五,这是耶稣受难日,也是甘地人生的最后一天。这一天甘地接待了很多客人,下午5点10分,甘地走向通往晚祷会场的草坪,遭遇了极端分子国民公仆团的头目纳图拉姆·戈德森的枪杀。
这位终身提倡“非暴力”的老人就这样死在了狂热分子的枪口之下,结束了他那伟大而不平凡的一生。此时正是1948年1月30日下午5点17分。【参考资料:《东南亚国家真的是由于日本的侵略才有了独立的机会吗?》--- 李建秋,《印巴分治的原因是什么?其对南亚政治的长期影响是什么? 》--王宇,《甘地的真理》】
(每日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