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条顿骑士团战斗力:霍亨索伦家族与普鲁士

条顿骑士团战斗力:霍亨索伦家族与普鲁士因此,在波兰的帮助下,他们试图抵制,而且也确实作出了抵制行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选帝侯们对公国的控制是极其脆弱的。虽然一开始危机四伏,但是东普鲁士终究还是归到了选帝侯的麾下。后来的历史证明,这块土地上有着霍亨索伦家族最忠诚和最顺从的臣民,他们是霍亨索伦独裁统治的核心和精英。顷刻之间,之前的《格拉协定》开始具备了可操作性,东普鲁士和勃兰登堡选侯国合并了,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将之分开。不过,普鲁士这边的人并不欢迎此次合并。新选帝侯暨公爵是一位加尔文教徒,对路德教和罗马天主教怀有敌意。就像15世纪的勃兰登堡容克一样,普鲁士贵族们并不想拥有一个真正的新主人。虽然通过霍亨索伦家族,普鲁士人与公爵以及他精神错乱的儿子建立了微薄的私人关系,但是他们与勃兰登堡选侯国并没有任何相通之处。在他们看来,那是一个异域的王朝,在宗教、制度,以及理念上都和他们有疏离感。选帝侯将会从柏林统治他们,并会把远在欧洲东北角的

条顿骑士团成立于1190年,他们发现并挫败了波兰征服普鲁士的意图。条顿骑士团率先征服了普鲁士,并把它变成了一个独具一格的基督教军事领地。条顿骑士团的大团长赫尔曼·冯·萨尔扎,作为德意志帝国的诸侯,他在骑士团纹章的黑十字上加了一只展翅高飞的帝国黑鹰,这只鹰象征着他的野心。在听到库尔默兰传来捷报(库尔默兰原来是波兰领地,德意志传教士们成功使那里的异教徒皈依了天主教)之后,他决定带上雄心勃勃的条顿骑士从阿卡城的大本营出发,准备征服丛林沼泽密布的普鲁士。德意志帝国皇帝和教皇都向他许诺,任何皈依基督教和归顺帝国的土地皆为骑士团所有。1231年,骑士团踏足普鲁士,长达一个世纪的激烈冲突也由此开始,最后以普鲁士人的失败而告终。条顿骑士团在1255年建立了哥尼斯堡,1309年把总部从威尼斯迁至以骑士团守护神命名的玛利恩堡,攻陷了东波美拉尼亚,还在1311年吞并了但泽。这一切都在表明:条顿骑士团不断通过武力扩张领土。

到了14世纪,勃兰登堡逐渐衰落,但身处普鲁士的条顿骑士团却迎来了他们的黄金时期。骑士团大团长来到玛利恩堡建国,德意志殖民者、商人和传教士也跟着进入普鲁士,看看能从大团长的领地上得到什么好处。骑士团经教皇允诺划分了教区,并使其服从于大团长;他们建立了自己管理的隐修院、修道院、学校、城镇,并在大团长的领导下发展贸易,赋予市民权利;他们还加入汉萨同盟,让普鲁士成为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个商业和海洋强国。各国骑士都可以来到这里冒险,追求名声和宗教荣誉。当时英国“德比的亨利”也曾在这所谓“云杉之地”浴血奋战。但即使条顿骑士团取得了这些成就,他们仍然有两桩憾事。从库尔默兰来到克莱佩达、哥尼斯堡、玛利恩堡和但泽,他们没能保持同样的军事精神和宗教理想。他们虽然为教会和德意志赢得了普鲁士,却无法消除或者抑制周围的波兰民族主义。雅盖洛王朝让波兰得到了重生,他们不会放任条顿骑士团占据通往波罗的海的通道。1410年,波兰在坦能堡战役中获得决定性的胜利,1411年签订的《第一次托伦和约》只是个幌子。表面上骑士团在除了萨莫吉希亚外的其他领地都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但从坦能堡战役已经可以看到骑士团衰落的迹象。如果可以用武力征服,骑士团就不用通过一纸和约来占有土地了。波兰选择按兵不动等待时机,日渐式微的骑士团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条顿骑士团战斗力:霍亨索伦家族与普鲁士(1)

《第一次托伦和约》签订后,条顿骑士团的骑士们陷入了麻烦不断的日子。以但泽为首的一些城镇开始发动叛乱,反抗骑士团的统治,并转身投入波兰国王的庇护之下,骑士团大团长也被迫离开玛利恩堡。坦能堡之战后,骑士团已经走向穷途末路,被迫接受《第二次(永久)索恩和约》(1466),这个和约的条款决定了普鲁士随后三个世纪的命运。普鲁士领土自此被一分为二:东半部分和哥尼斯堡一起被波兰作为封地封给条顿骑士团;西半部分称为王室普鲁士,包括但泽、埃尔宾、玛利恩堡、库尔默兰及艾尔姆兰德的主教辖区,被并入波兰王国。波兰王国就此吞并了整个维斯瓦河下游地区,从索恩一直到维斯瓦河入海口,这片地区成为波兰在波罗的海的一个牢固立足点。

对条顿骑士团来说,这是一个无比悲伤的结局,大团长赫·尔曼·冯·萨尔扎的梦想就此破碎,14世纪的英灵们为之叹息。德意志士兵、牧师、传教士和商人们筚路蓝缕、历经辛苦建设而成的最好的那一半土地,最终落入波兰之手。自此,波兰在名义上仍属于德意志的普鲁士东半部领土和奥得河盆地的德意志领土之间插入了一个牢固的斯拉夫楔子。玛利恩堡的荣耀、但泽的富饶、托恩堡垒的坚固、维斯瓦河流经的大片沃土,都在转瞬间成为过往,绣着帝国之鹰的黑十字旗也不再高高飘扬。现在,东普鲁士由日暮西山的骑士团所占据,如果说谁能拯救这片说着德语的土地的话,那这个救星只能来自外部,而不是日渐衰弱的内部。如果从当时强盛的诸侯家族中选出一个新的大团长,他很可能就能成为这个救星。于是,1511年,来自霍亨索伦家族的安斯巴赫伯爵阿尔布雷希特应时而出。他被选为骑士团大团长,坐到了赫尔曼·冯·萨尔扎曾经坐过的位子上。阿尔布雷希特同时还是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的外甥,他能够当选骑士团大团长,体现了霍亨索伦家族在当时的地位。

新任骑士团大团长阿尔布雷希特肩负着两个使命:拯救条顿骑士团和从波兰的虎口中拯救东普鲁士。最后,他成功地拯救了东普鲁士,却没能拯救条顿骑士团,并且整个过程极富戏剧性。

阿尔布雷希特的私人利益让他想要极力摆脱波兰宗主国的管辖。教皇建议他会见一下宗教改革家路德,接触一下路德教教众,并设法改组萎靡不振的骑士团。虽然阿尔布雷希特没能从波兰国王那里赢得独立地位,但是他见到了路德并采纳了路德的建议:自己先娶一个妻子,然后把整个骑士团世俗化,最后在骑士团的土地上推行路德教并将之转变成世俗的诸侯国。1525年,他迎娶了丹麦国王的女儿,随后波兰国王将世俗化的东普鲁士公国授予他。

这块土地确实变成了霍亨索伦家族的新领地,而公爵在勃兰登堡选侯国的亲戚们很快便看到了争夺这块土地的机会。1569年,在阿尔布雷希特公爵死后,约阿希姆二世选帝侯趁阿尔布雷希特·腓特烈公爵年幼势弱,成功地为自己和自己的继承人攫取了“领地共享”权利。为了达到双重保险的目的,约阿希姆选帝侯先迎娶了公爵的一个姐姐,然后他的儿子,同时也是未来的选帝侯约翰·西吉斯蒙德迎娶了公爵的一个妹妹——不过,公爵很快便由愚钝变成为精神错乱。1605年, 约阿希姆选帝侯成为摄政,在和波兰做了很多交易之后,约翰·西吉斯蒙德选帝侯最终于1618年得到了以波兰为宗主国的东普鲁士公国。

顷刻之间,之前的《格拉协定》开始具备了可操作性,东普鲁士和勃兰登堡选侯国合并了,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将之分开。不过,普鲁士这边的人并不欢迎此次合并。新选帝侯暨公爵是一位加尔文教徒,对路德教和罗马天主教怀有敌意。就像15世纪的勃兰登堡容克一样,普鲁士贵族们并不想拥有一个真正的新主人。虽然通过霍亨索伦家族,普鲁士人与公爵以及他精神错乱的儿子建立了微薄的私人关系,但是他们与勃兰登堡选侯国并没有任何相通之处。在他们看来,那是一个异域的王朝,在宗教、制度,以及理念上都和他们有疏离感。选帝侯将会从柏林统治他们,并会把远在欧洲东北角的他们拖入德意志政治中心的旋涡。

因此,在波兰的帮助下,他们试图抵制,而且也确实作出了抵制行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选帝侯们对公国的控制是极其脆弱的。虽然一开始危机四伏,但是东普鲁士终究还是归到了选帝侯的麾下。后来的历史证明,这块土地上有着霍亨索伦家族最忠诚和最顺从的臣民,他们是霍亨索伦独裁统治的核心和精英。

【摘自:《帝国的崛起:从普鲁士到德意志》 [英]约翰·马里奥特[英]格兰特·罗伯逊/著 褚嘉君/译 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

条顿骑士团战斗力:霍亨索伦家族与普鲁士(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