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财富如何投资,诺亚财富34亿踩雷
诺亚财富如何投资,诺亚财富34亿踩雷汪静波,诺亚财富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7月5日,警方通报了案情,公众注意力就转移到诺亚身上,因为根据香港监管要求,上市公司股东披露必须层层穿透到最底层,结果发现承兴国际当前的大股东居然是诺亚财富和女老板汪静波。02先简单说下来龙去脉。上个月,香港上市公司承兴国际控股老板罗静因涉嫌欺诈被刑拘。
01
这个雷,不少人应该猜到了,中国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头牌——诺亚财富,近年来第N次陷入信任危机。
这事已发酵了几天,本来我都懒得说。因为这次中招的都是可投资金融资产千万级以上的富人,和99.9%中国人没半毛钱关系,这瓜吃不吃随意。
可后台又不断有荔枝让我聊聊,我发现有个视角,倒是可以一谈。
02
先简单说下来龙去脉。
上个月,香港上市公司承兴国际控股老板罗静因涉嫌欺诈被刑拘。
7月5日,警方通报了案情,公众注意力就转移到诺亚身上,因为根据香港监管要求,上市公司股东披露必须层层穿透到最底层,结果发现承兴国际当前的大股东居然是诺亚财富和女老板汪静波。
汪静波,诺亚财富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
于是诺亚赶紧出来救火,说我不是股东,这是股权质押导致的误解,但诺亚旗下歌斐资产确有34亿私募基金因为借给了承兴国际,不幸踩雷。
但诺亚马上甩锅,说这事不怨咱,承兴国际是京东供应商,这个基金资产的实质是京东的供应链金融,这钱是借给京东做生意的,算承兴国际“应收账款”,当时手续齐全,我们想京东总不会赖账吧?没想到我们也被承兴国际摆了一道,至于它和京东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也不知道,反正我们已经对承兴国际和京东发起了诉讼,一定会尽全力为投资者维权巴拉巴拉~
但这锅分量实在太重,京东去年因为高调叫卖讯斐路由器,背后的金融平台联璧暴雷后,被很多人诟病节操价值观有问题,要是再背上合谋欺诈的锅,想死的心都有啊啊啊啊~
于是第二天京东赶紧怼了回去:承兴国际出具给诺亚的材料公章都是伪造的,我们事先压根不知道,这事和京东没半毛钱关系,诺亚你丫不要血口喷人,恶人先告状。人家说啥你都信?你咋不先来问问我们京东有没有这事呢?你自己在合规和风控上有问题,现在被千夫所指,凭啥让我背锅?
“歌斐无端对京东发起诉讼的行为已经对京东的声誉产生了严重影响,京东严正谴责歌斐枉顾事实的作为,并保留对其采取法律手段的权利。”
前面那些都是力哥YY的,但上面这段引号里的话,是京东官方原话,看得出,东哥很生气。
无端背锅,好气气哦~
03
现在该抓的也抓了,该报案也报案了,该起诉也起诉了,就看公检法最后出结论了。
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现在网上各种小道消息特别多,几乎都在黑诺亚,说的有鼻子有眼,说的好像自己何等火眼金睛,诺亚何等无良无知,就像自己是骗局亲历者一样。
有的甚至上纲上线到对女性创业者群体进行性别歧视,说汪静波和罗静是闺蜜,罗静知道自己资金链快撑不住了,就找汪静波融资救急,汪静波二话不说就让投资人的钱狼入虎口……
所以这位博主的结论是:老板是女性的上市公司都要特别小心,因为社会大环境对女性创业者不友好,能成功突围必须够狠够硬够歹毒,结果可能导致为达目的特别厚黑,甚至不惜造假犯罪…
哎,这种男人呀,我也是无Fuck说~
04
诺亚与我无冤无仇,我觉得还是实事求是,就事论事比较好。
汪静波早年在湘财证券工作,从资管到基金再到财富管理部门都做过,2005年,组建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诺亚财富。
那几年正是中国富人阶层财富大爆炸的关键期,股市走牛,房价暴涨,创业机会也多,然而大量新兴的财富阶层却毫无理财意识,理财行业方兴未艾——直到2005年底,中国才刚刚诞生第一批官方认可的持证理财规划师(ChFP)。
换句话说,汪静波当时面对的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就像90年代初的浦东一样,是一片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有着广阔前景。占据先发优势后,诺亚迅速壮大,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成了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三方财富管理机构,风光一时无二。
这就叫风口,汪静波当年踩准了。
此后,诺亚一直是中国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老大,加上钜派和恒天,差不多就组成了中国高端财富管理市场第一梯队,类似于P2P行业的陆金所和宜人贷。
顺便多说一句,宜信成立时间只比诺亚晚了1、2年,但唐宁受尤努斯启发,非常看好“普惠金融”的未来,早年专注P2P,幸好后来公司业务线重心不断上移,P2P业务独立成宜人贷,而宜信财富则成了今天国内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另一方大佬。
05
我虽然不认识汪静波,但有幸听过她现场演讲,是一位极具野心和智慧的女强人。
诺亚英文叫Noah,名字来源于《圣经·创世记》里的挪亚方舟,有保驾护航,普度众生的意思。
而诺亚旗下四大板块之一的歌斐资产,也就是这次中招的,英文叫Gopher,是一种非常名贵的柏树(黎巴嫩国旗上的那棵香柏),饱含树脂,非常耐水,据说是当时挪亚用来建造方舟的材料。
黎巴嫩国旗
这意思就是,如何把中国富人摆渡到财富自由的彼岸呢?就靠歌斐资产提供优质原木料(金融资产)啦~
另外还有方舟信托,顾名思义。
还有一个独立子品牌叫以诺教育。
以诺这个名字也来源于《圣经·创世记》,“万国之父”亚伯拉罕的嫡子,信靠神,与神同行,最后被神接去的那位著名先知,这个名字包含了奉献和教师的含义。
以诺教育的负责人是汪静波的丈夫谭文清,以前是做风投的,其实不管风投还是财富管理,赚钱速度都比做理财教育快得多得多,可以说谭老板财务自由后,愿意屈身专注于投资者教育,情怀的因素还是占了大头。
谭文清,以诺教育创始人兼董事长
因为我也是做理财教育的,前两年还去诺亚上海总部和谭老板闭门深入沟通过几次,是一位非常儒雅当然也非常聪明的男士。
可以说,能在金融行业做到上层的,全都是聪明绝顶的人。
芒格说,对专业投资人来说,专业和良知都很重要,但良知更重要。
然而问题是,创业往往是条不归路,一旦走上这条道,你就慢不下来,更不可能停下来,只能不停驱使自己,驱使员工,驱使整个公司,不断向前飞奔。
资本天生逐利,这是资本主义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石。从天使轮融资开始,A轮B轮Pre-IPO轮,到最后上市,资本永远在背后拿鞭子抽打创业者,不断贪婪索取两个字:
增长
如果不增长,我投你干啥?我还怎么讲故事?还怎么把你卖出个好价钱?
这时,情怀良心都没法和血淋淋的资本诉求相抗衡。
至于不忘初心?
呵呵,也就是骗骗员工,骗骗客户,当然最主要还是得骗过自己的内心——哪怕早已初心不再,也依然要说服自己没做错。
可是步子迈得太大,迟早得扯着蛋呀~
06
诺亚创业最初几年,就获得了10万 高净值客户,在当年,这个数字已接近中国有财富管理意愿的高净值人群总和了,可以说相当成功。
所以过去这些年,为了业绩能持续增长,让股东满意,诺亚一直很痛苦。
一方面,最高净值的韭菜割得差不多了,只能不断下沉,往中产阶级理财需求靠拢,甚至还推出自己的P2P品牌“财富派”,抢占屌丝市场;
另一方面,过去这些年,受惠于房价持续上涨和中国贫富差距持续拉大,中国高净值人群基数一直在快速增长,所以今天诺亚已经积累了25万高净值客户,俨然一个财富管理的庞然大物。
然而这个庞然大物,就像《千与千寻》里的无面男一样,还得要继续增长。
可经济大环境那么差,哪有那么多收益高又安全的优质资产给你卖呢?
最优质的资产,给的利息不会高,而且优先给银行,凭啥给你这民间三方发行的私募信托?
而这次中招的私募基金,约定年化回报率只有7.7%,别说和P2P比,就是和一般固收类私募比,也不算高,很正常的水平。
但也正因为收益不算高,投资者对安全性的心理预期就特别高——我们买的是靠谱大品牌诺亚财富的产品呀,可不是那些三天两头暴雷的杂牌P2P,你放心,安全着呢~
打脸了~
07
最后总结下:在踩雷承兴这件事上,诺亚的风控和合规是不是有问题?
虽然没实锤,但以我的行业经验看,很难说完全没问题。
那是不是诺亚在职业操守上也有问题呢?也就是这个bug,是疏忽大意还是主观故意造成的?
这就不好说了。
我觉得稍微有点良心的理财从业者,不管银证基保信还是新兴的互金行业,亦或者房产中介,都会在工作中不断面临良知操守(客户利益优先)和自身利益之间的艰难抉择。
毕竟中国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今天的盈利模式,依然是多销产品多拿佣金。
哪怕明知经济下行,风险变大,明知道产品在合规上可能有风险漏洞,但在追求公司利润业绩增长的刚性需求驱使下,也可能眼一闭,心一黑,就鸡血安利给客户了。
至于安利时用了怎样夸张的话术,或许可以参照上个月写的《4亿保单打水漂,还倒欠保险公司钱!投保人拉横幅》。
反正今后万一真出什么幺蛾子了,我也是“第三方”,这钱又不是我骗走的,我最多对骗子行为表示最强烈的愤慨,向投资者表示最诚挚的歉意……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诺亚踩过不少雷,一次又一次引起过舆论关注,但最后都安然无恙,继续赚钱。
2013年1月,踩雷永宣基金;
2016年11月,踩雷悦榕基金;
2017年2月,踩雷万家共赢景泰基金;
2017年3月,踩雷辉山乳业;
2017年7月,踩雷乐视网;
踩雷金额,少则几亿,多则几十亿。
在此次踩雷承兴国际的新闻爆出前,诺亚上次登上财经版头条,我记得还是去年底的诺亚年会上。
汪静波在演讲中,刻意在大屏幕上大鸣大放贴出未做技术处理的投资人维权(砸场子)现场照片,对应的解释是“承担责任和独立思考是投资者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换句话说,我诺亚说到底只是个三方,我不可能保证所有项目都安全,投资有风险,风险需自负,这是基本常识。
这话听起来让人很不爽,但法理上说,没毛病。
但这背后,多少雷是你自己也没预料到风险才让投资者不幸踩上的?又有多少雷是你明明预感到了风险,却为了多发产品多抽佣,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投资者往坑里带呢?
答案只有你自己清楚。
所谓“风控”,最难控制的,不是明面上的那些流程,而是人内心的黑洞。
08
有人把这次诺亚踩雷的症结归纳为:目前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的盈利模式不对,只有把简单粗暴的间接抽佣制变成直接向客户收取理财咨询服务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理财师屁股不坐在客户这边的矛盾。
何止有名无实的三方,银证基保信,哪个和老百姓理财息息相关的金融子行业不是整天叫嚷着这事?
可问题是,优秀理财师的培养成本非常高,理财师提供的服务也非常值钱,可直到今天,大部分人虽然能接受占用医生律师时间,让他们用专业知识和经验为你提供服务,是需要付费的,但还是无法接受为理财师提供的咨询服务付费。
所以口号喊了十多年,还是句空话~
我从4年前开始尝试做真正的第三方理财服务,就是我建立的付费会员体系——荔枝汇,在从理财自媒体起家的三方理财服务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已经是做的最好的。
我敢这么说,不是因为背后有千万融资,能到处砸钱打广告,从银行高薪挖人,组建看起来履历光鲜的庞大理财师团队。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没有拿过专业风投一分钱,背后没有催命符一样的资本整天喊我“不要停,赶快跑”,所以我才敢这样稳扎稳打慢慢走,团队里每一个理财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都是我亲自盯着的。
哎~年纪越大,在理财行业沉浸越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劣根性洞察越深刻,就越发觉得,华为、方太、老干妈这些坚决不上市的企业,虽然选了一条比较笨拙的赚钱道路,却也是最不容易犯错的道路。
任正非多次说过:“资本市场都是贪婪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上市才成就了华为。现在的资本市场像养猪场,把一个个企业家快速催肥,动不动就身价上百亿,但是这种猪肉都是打了激素的,它们是不健康的。这也是当今社会浮躁的一大原因。”
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可惜,大部分人还是不爱走正道——明明有捷径你不走,有快钱你不赚,不傻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