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核准两大核电项目,时隔5年国常会核准两大核电项目
新核准两大核电项目,时隔5年国常会核准两大核电项目核电产业有望迎来“复苏”整体来看,近期核电产业可谓佳音频传。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已列入国家规划、具备建设条件、采用“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浙江三澳核电一期工程则是民营资本首次参股投资。4日下午,位于福建的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首炉核燃料装载工作顺利开展。首次装料是核电工程并网发电、商运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标志着该机组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向建成投产迈出了重要一步。按计划,福清核电5号机组将在2020年实现并网发电。若一切顺利,这将成为全球首个如期建成的第三代核电项目。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图文无关)
文 | 柯锐
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下称“国常会”)决定核准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电一期工程。
这两个项目有效总投资超过700亿元,将带动大量就业。
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已列入国家规划、具备建设条件、采用“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浙江三澳核电一期工程则是民营资本首次参股投资。
4日下午,位于福建的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首炉核燃料装载工作顺利开展。首次装料是核电工程并网发电、商运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标志着该机组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向建成投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按计划,福清核电5号机组将在2020年实现并网发电。若一切顺利,这将成为全球首个如期建成的第三代核电项目。
整体来看,近期核电产业可谓佳音频传。
核电产业有望迎来“复苏”
海南、浙江两核电项目的核准,是自2015年后国常会再次对外公布核准核电项目。
此前,核电行业已蛰伏了多年。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核电行业受到冲击。各国对于核电安全性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我国也一度放缓核电项目在建批复速度,暂停了审批核电项目。
2016年-2018年,我国核电项目连续三年“零批准”。
因此,国常会的这一消息令核电行业振奋。这意味着,自去年以来陆续重启的核电产业有望迎来“复苏”——截至当年6月底,已经有山东荣成、福建漳州和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核准开工。
而近日,随着海南昌江和浙江三澳核电两大项目获得核准,国家明确表态积极稳妥推进核电项目建设,表明我国核电建设已经走过“非常时期”,恢复稳步发展的常态。
另据报道,继海南、浙江这两大项目获核准后,辽宁和江苏的核电项目也已准备充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获得核准。
核电发展方针的历史演变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核电发展方针经历了核电起步阶段、适度发展阶段、积极推进阶段到安全高效发展阶段。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大陆的核电开始起步。
1991年,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秦山一期核电机组并网发电。这意味着,我国大陆结束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适度发展核电”的方针。
2004年,中央确定了“积极发展核电”的方针,并在2006年3月通过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图文无关)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我国“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的方针。2012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了在能源结构中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政策,我国核电也由此进入了安全高效、稳步发展的新阶段。
虽然发展方针在与时俱进地调整,但我国在核电发展的基本态度上没有变化,那就是坚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原则。
同时,尽管当前核电发展的节奏仍是审慎的,但从发展趋势看,未来核能还有加速发展和持续增长的潜力。
安全仍是核电发展的重要前提
核电是清洁低碳的优质能源,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战略性产业,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2019年9月发布的《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显示,我国运行核电机组47台,居世界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1台,居世界第一。
近些年来,核电产业的安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此次国常会指出,积极稳妥推进核电项目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增强能源支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举措。会议要求加强核能短板领域攻关,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强化工程建设和运行监管,确保万无一失。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图文无关)
“积极稳妥”“安全第一”“确保万无一失”等关键词,仍然提示着,发展核电安全仍然是重要前提,也是不可逾越的底线、红线。
我国核电安全水平如何?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近五年我国核电机组的80%运行指标处于世界中值水平以上,70%指标处于国际先进值之上。2019年共有23台运行核电机组WANO综合指数获得满分,且整体安全指标逐年提升。应该说我国核电安全水平是国际领先的。
我国离“核电强国”仍有一定差距
与此同时,我国的核电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
目前,我国在运核电机组数量仅次于美国和法国。此外,继美国、法国、俄罗斯之后,我国成为又一个拥有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就在建规模而言,我国已成为全球三代核电发展的重地,无论是从技术水平,或是产业格局而言,已经具备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的资质。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我国在健全核科技体系以及产业规模上依然存在短板,离真正的“核电强国”仍存在一定差距。
例如,少量核电核心零部件、基础材料仍依赖进口,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未来,我国核电需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早日掌握关键技术,形成自主能力。
目前,我国在建核电项目多已更替到以“华龙一号”等为代表的第三代核电技术。三代核电的安全要求更高、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投资效益及经济性成为核电产业化需要解决的课题。
当前投入商用的三代核电,电价高于水电、火电。这意味着核电的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2018年,我国核电发电占比约为4.2%,在能源电力消费中的占比仍然偏低(发达经济体的占比是18%)。
核电经济性的局限,可能会影响到核电市场竞争力及产业规模的发展提高。
要解决这个问题,在核电建设中,需从技术改造更新、降低造价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在核电项目前期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培育、提高核电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此次国常会上两大项目获核准,我国核电建设进入安全高效、稳步发展“新常态”。核电政策的预期已经明确,是时候推动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性持续提升了。
国家能源战略中,核电将有更加重要地位
这两大核电项目获批,也意味着未来我国能源战略将进行重大调整。
发展核电,不但有利于拉动经济发展,带动就业,也承担着我国能源需求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使命。后者,是核电重启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意义。
多年来,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突出,能源供需矛盾严重,石油进口依存度高。
核电科技含量高,是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低碳能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发展核电将有利于减少我国能源的对外依赖。提高能源自给能力可以说是打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性工作。
近些年来,我国清洁能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风电和光伏存在稳定性较差的软肋。水电在长江、黄河从开发到保护转变之后,恐怕难有更大增长空间。核电则可弥补其他新能源的不足,对于环境治理有重大意义。
据统计,2018年全国核电发电量约2944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4.2%,相当于少消耗0.9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亿吨。
未来,核电将和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一起,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柯锐(新京报智慧城市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编辑:王春蕊 实习生:王雅晨 校对:吴兴发
投稿、合作、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