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诉律师应具备哪些能力?浅谈非诉律师向诉讼律师的转型
非诉律师应具备哪些能力?浅谈非诉律师向诉讼律师的转型二、非诉律师的优势于是,我终于决定转型了。2015年正是新三板大热的时候,我入职后接触的基本都是新三板业务,刚开始觉得操刀公司挂牌还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后来就觉得所做之事越来越套路化,并且觉得新三板业务有些LOW了。所以,我多次向领导申请,希望能够参与IPO业务,历时半年,领导终于有机会将我调入一个IPO项目。历时七个多月,终于向证监会申报。然而我感觉公司距首发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也就意味着还有漫长的出差时光要经历,而这种出差时光已让我感到惧怕。后来终于决定要转行,其实也慨叹自己际遇不好。在我最想出差、最能出差的时间,我没有机会出引以为傲的成果,当时间过后,我已经不想再为成果付出任何代价。况且,非诉业务,尤其是资本市场的业务,涉及的标的一般都比较大,年轻律师想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案源或客户,其门槛还是比较高的。而案源拓展能力若一般的话,那便只有一直处于给别人打工的状态了。如同所内虽已成为合伙人
昨天和前美女同事一块吃了个饭,席间聊到非诉律师向诉讼律师的转型问题,而我于去年经历了这个转型,我给她讲了我的看法。
一、为何要由非诉律师向诉讼律师转型
我于2015年毕业后,直接进入了某所证券部,当时面试前电话那边的校友师兄告诉我:“我们这种工作是需要长期出差的,这对家庭的影响会比较大。”我问道:“长期出差是什么意思?”“就是经常性的需要出差一到两周,然后回北京调整一个周末,然后继续出差。”“我就是要找这样的工作,只要不是说在外地长驻几个月不回京的就行。”当时,我确实挺羡慕看起来高大上的证券工作的,因为它可以天南海北地飞,可以四海为家的飘。于是我便去面试了,并且还幸运的通过了。
不得不说,刚开始的半年,我确实从心底享受这种状态:全国各地到处飞,经常是住着星级酒店,吃着客户宴请的当地美食,感受着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光。然而当有了女朋友之后,出差便再也不能成为享受了。尤其是2016年下半年,在杭州负责了个IPO项目,基本上就是出差两周然后回京一个周末,周一再接着出差的节奏。一般出差的第一周还好,待到第二周便需对女朋友进行无尽的安抚工作。如此半年,搞的我心交力瘁,对出差也产生了数不尽的厌倦。
2015年正是新三板大热的时候,我入职后接触的基本都是新三板业务,刚开始觉得操刀公司挂牌还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后来就觉得所做之事越来越套路化,并且觉得新三板业务有些LOW了。所以,我多次向领导申请,希望能够参与IPO业务,历时半年,领导终于有机会将我调入一个IPO项目。历时七个多月,终于向证监会申报。然而我感觉公司距首发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也就意味着还有漫长的出差时光要经历,而这种出差时光已让我感到惧怕。
后来终于决定要转行,其实也慨叹自己际遇不好。在我最想出差、最能出差的时间,我没有机会出引以为傲的成果,当时间过后,我已经不想再为成果付出任何代价。
况且,非诉业务,尤其是资本市场的业务,涉及的标的一般都比较大,年轻律师想开拓出属于自己的案源或客户,其门槛还是比较高的。而案源拓展能力若一般的话,那便只有一直处于给别人打工的状态了。如同所内虽已成为合伙人的资深律师,他们现在的状态或许就是自己未来的状态,而他们的状态并不是自己的理想状态,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灰暗的未来。
于是,我终于决定转型了。
二、非诉律师的优势
刚转入诉讼,虽然面试时已明确说明了自己没有诉讼经验,但团队还是把我当执业律师来看待。合伙人可以告诉你案件的思路,但出庭还是得自己出。我第一次上庭就全依仗自己当年在学校模拟法庭时的经验。待初期过后,我似乎已经逐渐地上道了,并觉得非诉律师其实也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是法律分析能力。虽然非诉律师需要法律分析的地方不多,但非诉律师,尤其是资本市场律师,大多还是有一定的入职门槛的,其毕业的院校一般不会太差。而良好的法学教育给予了其良好的法学素养,对案件进行科学、深入地分析并不是障碍。
其次是法律检索能力。刚接触诉讼,其实大多数案子并非新案,大部分均有相应的案例可以参考。而无论是法条检索还是案例检索,非诉律师在实务工作中也均有大量的实践操作。比如研究上市企业的同业竞争问题、股权代持问题、关联方问题,均需要查询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的案例。IPO中常用的工具是二郎神、搜披露、巨潮等,而诉讼中常用的是无讼、聚法案例以及付费的Alpha等,这只是工具上的区别,但背后的原理并无二致。
再次是文书表达能力。诉讼案件虽然具有庭审这一对抗性的环节,但真正重要的还是庭前准备。理清案件法律关系,寻找本方请求法律依据,预测对方抗辩点,这些均需要在庭前完成并形成代理词或答辩状等书面文件,然后再根据庭上实际情况灵活应变。而非诉律师的文书表达能力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是沟通能力。其实无论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沟通。非诉律师在工作中需要和公司、券商、会计师等沟通,这些在工作实践中训练出来的沟通能力,一样可以运用到诉讼中则和当事人、法官、检察官等的沟通中。
三、非诉律师的劣势
法律的魅力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非诉律师的劣势便在于经验不足。比如和当事人沟通、立案、庭审、相关问题在实务操作中的把控等,这些均需要相应的积累,而有些坑也是必须踩过了才知道。
还有就是,由非诉转诉讼,一般情况下会有一段时间的收入下滑,这一点需要有意向转型的人做好心理准备。我个人认为,既然已经决定转型到诉讼领域了,势必是看好了诉讼业务的可拓展性、诉讼律师未来的独立性、自由度以及未来的高收入,所以,即使有一些转型时期的阵痛,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好了,就写这么多吧。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通向美好未来的路有很多条,诉讼可以,非诉一样也可以,每个人的际遇不同、资源不同、对未来的预期不同,所以选择也就会不同。无论哪种选择,请从心而行!
——2019/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