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飞盒饭:就不算来过垂杨柳
宇飞盒饭:就不算来过垂杨柳宇飞牛肉面迎合了食客的需求,他并非传统工艺的清汤牛肉面也不是川味的红烧牛肉面,而是结合最初食客口味习惯创制的红汤牛肉面,可以说是市场环境造就了宇飞牛肉面的独特风味。宇飞牛肉面最早开在垂杨柳医院对面,服务的对象的一部分是附近的工人阶级居民住户,另一部分就是医院的工作人员和病人。工人阶级工作属于重体力劳动,流血流汗,难免喜爱厚味;生病时难免食欲欠佳,希望有些浓郁刺激食欲;医护人员工作繁忙经常误了吃饭时间,希望食物是新鲜热乎的。有人把食物品味分成两类,一类是“米其林品味”,一类是“必需品味”。他们觉得后者是低下阶层的饮食口味,油重味浓,与维持生命的必需相关;前者则是资产阶级的状态,关心那些食材的鲜美程度,刀法火候是否恰到好处,味道的调配合不合乎比例,质感的层次区分精不精细。从食物的烹调到服务与餐厅陈设的一切细节,都相信其中自有一套严格的法度。当他们用那“米其林品味”扫描着这些“必需品味”的店铺时
怀旧是中年老男人的通病,在全都是理性没有感性的年纪,偶尔忧郁感伤一下,来证明自己还有血有肉。
病的不轻的时候借酒浇愁在所难免,宿醉以后,胃肠的翻江倒海让混沌的大脑里不停得出现一碗热气腾腾牛肉面的影像。人生许多秋,大部分的宿醉一直都靠这一碗牛肉面重返人间。
宇飞牛肉面,垂杨柳地区30多年硕果仅存一家老店,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存在即有道理,延续才有价值。
有人把食物品味分成两类,一类是“米其林品味”,一类是“必需品味”。他们觉得后者是低下阶层的饮食口味,油重味浓,与维持生命的必需相关;前者则是资产阶级的状态,关心那些食材的鲜美程度,刀法火候是否恰到好处,味道的调配合不合乎比例,质感的层次区分精不精细。从食物的烹调到服务与餐厅陈设的一切细节,都相信其中自有一套严格的法度。
当他们用那“米其林品味”扫描着这些“必需品味”的店铺时,却丝毫不关心他们的历史,一味地用那种看似普世的价值观去衡量,殊不知食物之所以成为食物,除了营养之外,很大程度上必须取决于好吃、经济、效率等等因素,并且受到习俗和文化的影响。
北京长安街以南,东三环双井地区原来是北京的工业区,分布着以北京内燃机厂为主的大小十几家重型工厂,垂杨柳地区大部分是这些工厂的职工宿舍,生活着的都是最朴实朴素的工人阶级。
宇飞牛肉面最早开在垂杨柳医院对面,服务的对象的一部分是附近的工人阶级居民住户,另一部分就是医院的工作人员和病人。工人阶级工作属于重体力劳动,流血流汗,难免喜爱厚味;生病时难免食欲欠佳,希望有些浓郁刺激食欲;医护人员工作繁忙经常误了吃饭时间,希望食物是新鲜热乎的。
宇飞牛肉面迎合了食客的需求,他并非传统工艺的清汤牛肉面也不是川味的红烧牛肉面,而是结合最初食客口味习惯创制的红汤牛肉面,可以说是市场环境造就了宇飞牛肉面的独特风味。
就像很多有百年的吃食一样,流传广泛且持久的一定是来自于民间,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来自于生活一样,宇飞牛肉面在这个略显陈旧的老社区里默默的存在延续着。
店内生意火爆经常满员,所以店家开辟了店旁边的空地作为“临时餐厅”
宇飞牛肉面的肉汤没有什么秘籍绝学,无非就是那些基本的食材和调味料,汤中加酱油口味偏重。店家从不避讳食客而进行牛肉汤的制作,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现如今有人说宇飞牛肉面汤咸而味寡,其实如同今天市场上有很多传统吃食都遭到指责一样(高油高糖高胆固醇),实际上不是他们变了味,而是我们的口味需求丰富了,对食物的需求不再是解饱抗饿。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想体会到传统的味道就得换一种心态去对待这些吃食。营养从来不提供快感,快感的来源是一种曾经美味记忆,是这种记忆的唤醒并重复的刺激。而很多时候,人是变着法子追求这种快感的动物。因为有快感,人在吃上面不免乐而忘返,所谓“吃的就是个味道”的说法,恰好将对口舌之乐的贪求一言道出。
我吃宇飞牛肉面的历史由来已久。小学5年级初尝宇飞直到现在还时常会去吃,这么多年还惦念的原因可能也是那些快感吧。
北方的物质生活,大多粗线条,少有一些曲线或弧线之美。但是真正的好钢,应该做到绕指柔的,而在宇飞牛肉面上建立的是一种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温暖。
现在去宇飞牛肉面吃面一般会选择一大早,与陆文夫《美食家》小说里的朱自治选择吃朱鸿兴头汤面的目的不同,朱自治选择头汤面是因为不希望煮的面有面汤气,希望面条清爽滑溜。我选一早去吃宇飞牛肉面是因为早上的牛肉汤肉味浓郁丰腴,下午和晚上的经过上千碗售卖以后,牛肉汤难免调料味大于牛肉味(即便有老汤压底),了解宇飞的老顾客都会选择早上去吃。
既然是老主顾,基本上就不会发生朱鸿兴上演的那些“黑话”交互。宇飞的老主顾登门只需与老板四目相对(早上老板收银记账兼放香菜和牛肉粒),一点头一微笑,交了面钱就行了。
您是多加“边儿汤”还是不要“边儿汤”,是多香菜还是不要香菜,是“大宽”还是“二细”,特殊要求如早上喝二锅头就面,还是喜欢来点肉汤里的姜这种也是记在老板心里,如数家珍,无需老主顾多废话。
与顾客的对话也是简单明了而中肯 ,“您端好!”“留神转身!”“别忘加卤蛋!”“小心烫!”,透着老北京人那朴实的客气。
有人投诉早上没有端面服务,而且老店服务态度粗暴,那是他们对很多老店不了解或者不习惯这种市井气,试想这面馆宽敞如皇宫,送面服务一律制服美女,这一晚牛肉面要你个一两百也不算多。
而就如今的物价水平,二十元的价格还要东要西就有些吹毛求疵了。这居民区的早点如宇飞,顾客都是街坊邻居,大家一早起来吃个顺溜热乎,谁还在乎是不是自己端面。再者早点供应都是凌晨3点开始准备,一直忙到应市第一锅6点,如此辛苦让人家满脸堆笑对你如上帝又怎么可能,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喜欢宇飞浓重的市井气息,更佩服他们的那份坚持,自宇飞营业开始早餐坚持了30多年实属不易。
除此之外如果一家接地气的小面馆跟你人生几次重大经历都相关,那更会令人难忘。垂杨柳这个地方有我的童年、有我的青春、有我的挚友,还有我喜欢的冯唐,也有宇飞牛肉面。在怀旧情绪的作用之下,过去年代里黯淡无光的事物也会在想象中变得熠熠生辉,超越食物滋味本身。
一碗宇飞牛肉面,就像打开记忆大门的钥匙,能够调动起早已模糊的潜在回忆,就像一部年代久远的黑白电影重新被剪辑编辑了一样逐渐清晰起来;或如偶尔在旧电脑里硬盘上偶现的一没有署名的影音文件,少年时的音容笑貌、青年时的莽撞轻狂、失去时宿醉后的痛苦懊悔、得到时分享后的兴高采烈都一一重现,把所有串联了起来,跟着思路也一路走来,仿佛跟这个之前的世界边吃边聊。
于是我吃面时,舌头变成了思想的附庸,食物便成了情感的载体。
#美食##吃在中国##美食记##北京头条##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