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学奖奖金排名:90后作家领跑短名单
国际文学奖奖金排名:90后作家领跑短名单杰姬·托马埃(Jackie Thomae):《兄弟》(Brüder)萨沙·斯坦尼西奇(Saša Stanišić):《我从哪里来》(Herkunft)米库·索菲·奎莫尔(Miku Sophie Kühmel):《金缮》(Kintsugi)托尼奥·沙辛格(Tonio Schachinger):《与你们不同》(Nicht wie ihr)诺伯特·朔伊尔(Norbert Scheuer):《冬季蜂》(Winterbienen)
每年的8月到10月,夏秋交替的季节,关于图书的讨论也尤为热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年一度的德语图书奖(Deutscher Buchpreis)评选。9月17日,6部小说脱颖而出,入围第15届德语图书奖短名单。而其中的哪部作品能够最终成为德语世界的2019年度小说?答案将德国当地时间在10月14日晚揭晓。
2019年德语图书奖短名单入围作品 ©vntr.media
上图为今年的短名单入围作品,左起依次为:
拉斐艾拉·埃德鲍尔(Raphaela Edelbauer):《流动的土地》(Das flüssige Land)
米库·索菲·奎莫尔(Miku Sophie Kühmel):《金缮》(Kintsugi)
托尼奥·沙辛格(Tonio Schachinger):《与你们不同》(Nicht wie ihr)
诺伯特·朔伊尔(Norbert Scheuer):《冬季蜂》(Winterbienen)
萨沙·斯坦尼西奇(Saša Stanišić):《我从哪里来》(Herkunft)
杰姬·托马埃(Jackie Thomae):《兄弟》(Brüder)
六名作家之中有半数是90后,埃德鲍尔(1990年)、奎莫尔(1992年)和沙辛格(1992年)三人均凭借各自职业生涯的首部长篇小说闯入短名单。从题材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移民和少数群体在社会中的融入,或是个人对自我民族身份的认同(《我从哪里来》、《兄弟》、《与你们不同》);对历史的群体和个体记忆(《流动的土地》、《冬季蜂》)。
拉斐艾拉·埃德鲍尔:《流动的土地》(Klett-Cotta德国克莱特柯塔出版社,2019年8月,350页)
在《流动的土地》中,女主人公露特(Ruth)突然从警方得知父母在交通事故中亡故的噩耗,在震惊和悲痛之余,安葬父母的义务迫使她振作起来组织丧礼。两位姑妈闻讯赶来,提起她父母生前的愿望是死后葬在故乡“大埃兰德”。然而,露特从未听父母提起过这个地方,她四处询问,得到的回答也都毫无帮助,连地图上都没有它的踪迹。
而当她真的来到“大埃兰德”后,发现这里几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网络!没有超市!),而且最奇怪的是,地下有一个巨大的洞,地面不断沉降,房屋也因此倾斜。但当地人却异常冷静:房子斜了?那就把路也弄成斜的吧,就当无事发生过——我们的确可以把这种冷静看作一种保持乐观的生活智慧,但在实质上,这却是集体性的刻意遗忘,是故意掩埋,是毁尸灭迹。2000名集中营囚犯曾在洞中强制劳动,组装飞机零件,后来又以不同的方式遭到杀害。此时再反观之前的遍寻无踪,才明白,恐怕不是人们不知道“大埃兰德”的存在,而是故意忘却了它。
“German Book Prize”在中文语境中通常被译为“德国图书奖”,实则亦囊括奥地利和瑞士的德语作家作品,是德语图书奖。在今年的短名单中,埃德鲍尔和沙辛格这两位青年作家就生活在维也纳。埃德鲍尔的《流动的土地》还同时入围了本年度的奥地利图书奖(Österreichischer Buchpreis)。
托尼奥·沙辛格:《与你们不同》(Kremayr & Scheriau 奥地利K&S出版社,2019年)
在《与你们不同》中,主人公伊沃(Ivo)是一名出生于波斯尼亚的奥地利职业足球运动员。他开着布加迪跑车,赚着令人艳羡的周薪,有美丽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人生赢家”无疑。27岁的作者沙辛格用诙谐的笔调向读者展现了一名27岁“国脚”的内心世界:有对若干足球名将的调侃(“梅西这鼠辈,总是扮演着完美的女婿”),有对职业足球领域某些方面的不满(“每个小屁孩,每个脑残粉,都比球员更热爱足球,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一切实际上有多龌龊,多愚蠢,不知道背后要付出多少辛劳,又有多少徒劳”);有对人生的反思,对万众瞩目和孑然孤独的体会;他不隐瞒对香车美人的迷恋,他也自负地嘲讽球迷和媒体;他时而太过天真,时而尖酸刻薄,正如我们每个人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主人公伊沃在不同情境下由于移民背景而遭到的歧视,以及他对国别身份的感想,也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沙辛格这匹短名单中的黑马对于自己的入围深感意外,在奥地利《标准报》(Der Standard)的采访中,他表示希望同样入围的斯坦尼西奇能够最终获奖。
左:《士兵如何修复留声机》(中信出版社,2009年,黄雨果译);中:《我们与祖先交谈的夜晚》(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年,韩瑞祥译);右:《我从哪里来》(Luchterhand Literaturverlag鲁赫特汉德文学出版社,2019年3月,368页)
六位入围作家中,中文读者或许对萨沙·斯坦尼西奇相对熟悉,他也是获奖呼声最高的候选人。萨沙·斯坦尼西奇的《士兵如何修复留声机》(Wie der Soldat das Grammofon repariert)和《我们与祖先交谈的夜晚》(Vor dem Fest)受到德国文学评论家和读者们的好评,并已出版中文译本。斯坦尼西奇的最新长篇小说《我从哪里来》紧扣战争、移民、故乡的主题,是他至今为止最具自传色彩的小说。
出生于波斯尼亚的主人公为逃避战乱,随父母来到德国。在他30岁那年,为了向外管局提交文件加入德国国籍,必须总结自己三十年来的履历:涂涂改改,写写停停,主人公回顾自己的童年,回望那个不复存在的故国,站在成为“德国人”的门槛上体会与出生地的牵绊。行文间或流露孩童的天真,间或是成年人的风趣与戏谑。
据悉,中文版的《我从哪里来》不久就将与中国读者见面,译者同样是2014年的“鲁迅文学翻译奖”得主韩瑞祥。
米库·索菲·奎莫尔:《金缮》(S. Fischer德国费舍尔出版社,2019年8月,304页)
奎莫尔的《金缮》借用瓷器修复技艺隐喻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用金修补破损的瓷器使之新生,这种技艺称为“金缮”,而这种传统给人的感悟是:美并不一定存在于“完整”中,而在于修缮“裂痕”和填补“缺损”的过程中。相处二十年的同性恋人莱克(Reik)与马克斯(Max)邀请旧友托尼奥(Tonio)及其女儿佩嘉(Pega)在湖滨度假屋共度周末,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冲突。正如小说第一章节的标题,奎莫尔的文字颇有“幽玄”(Yūgen)之美。
此前,小说作者奎莫尔已获得德国于尔根·彭托基金会(Jürgen-Ponto-Stiftung)图书奖。
诺伯特·朔伊尔:《冬季蜂》(C.H. Beck德国贝克出版社,2019年7月,319页)
出生于1951年的诺伯特·朔伊尔是本届图书奖最年长的短名单入围者。日记体小说《冬季蜂》讲述了发生在1944和1945年间的故事,日记的主人吉迪乌斯·埃利蒙(Egidius Arimond)来自德国靠近比利时边境的埃菲尔山区,生活在那里的一座矿业小城卡勒(Kall)。他原本是一名文理中学的教师,因病离职,却也因此得以免除兵役,不用亲历硝烟弥漫战场。他最大的爱好是养蜂,在失去教职的日子里也以售卖蜂蜜和蜂蜡制品为生,而后来,这些蜂箱又成了他帮助犹太人逃出国境的道具。正如小说封面向我们透露的那样,蜜蜂的嗡鸣和轰炸机的呼啸贯穿了小说的始末。
杰姬·托马伊:《兄弟》(Hanser Verlag Berlin柏林汉塞尔出版社,2019年8月,416页)
最后一位入围作家杰姬·托马伊,是由生活自助类畅销书作者转型的小说作家。《兄弟》讲述了同父异母的两兄弟米克(Mick)与加比埃(Gabriel)的故事。他们的性格与人生都截然不同:米克是个潦倒的赌徒和浪子,不知责任为何物,而加比埃则是位事业有成的建筑师,顾家的模范丈夫。两人唯一的共同点或许就是非裔父亲留给他们的肤色——小说封面上条纹正是由深浅不同的肤色组成的。两位小说主人公向自己,同时也向读者们提出的问题是:我们何以成为我们,是民族、肤色、出身吗?还是其它的东西造就了我们?